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君子如玉 » 16 长春揽月功1

16 长春揽月功1

    小光现在有了吃喝,不再像以前那样,到处觅食。

    除了煮饭洗涮,剩下的时间,小光就反复研读松师兄留下的功法,长春功与揽月功。

    见不到珞璎,他肯定不死心,每天,他都会凝望剑锋,感受着其中的剑气流动,震荡反复,想念心中的娇妻。

    无法修炼,对他来说是件难受至极的事儿。

    他看得懂剑锋,所以心中更加地难受。

    时常鼓励自己,也算是博览群书了,想想自己在莲花山和荷叶城的作派,起死回生是假,妙手回春却是实实在在的。

    小光心中总有一道光,要寻找一种可以像常人那样的修炼方式。

    他用意念引导体内真气流动,结果自然是悲哀的,没有丹田,就像汽车没了发动机,春天的花草失去了阳光,一切没了动力。

    唯一可以慰藉的是,他的体内有长春功,还在根骨内自行运转,压根不经过丹田。

    这就是矛盾所在,他也练习吐纳功法,也尝试用意念来调动体内真气;体内的真气却不受意念控制地在自行流转,不在脉络里,在根骨中。

    他内视能力彪悍,看得清楚自己的脉络与根骨。

    通常而言,丹田在真气流转的过程中,就像一个风箱,意念拉动风箱,将真气鼓荡起来,输入到经脉中去,经脉中有许多节点,叫做灵穴,通过灵穴的闭合与开关,达到冲刷灵脉的目的。

    一般来说,感气成功,就意味着一条经脉被贯通。

    人体内经脉有七条主脉,每条主脉分为七条分脉,每条分脉又分为七条细脉,练气期,打通的是七条主脉,筑基期,打通四十九条分脉;金丹期,打通三百四十三条细脉。

    丹田有三,上丹田为泥丸宫,主神识;下丹田在肚脐下三寸,主真气;中丹田,主肺经,三个丹田自循环,灵气就能转化为真气。

    真气冲刷灵脉,将灵脉打通,如果根骨品阶较高,转化而来的真气就比较纯正,冲刷灵脉的过程就比较轻松。

    相反,如果根骨品阶较低,真气纯度不够,冲刷灵脉时,里面掺杂的灵气就会像刀子一样割裂灵脉,痛苦程度是难以忍受的。

    灵脉可以接受真气洗刷,却不能忍受来自外界灵气的刺激。

    定北讲起自己修炼的过程,就是身如刀割,一刻也坚持不了,即便有护脉丹,哪怕二阶的,她也吃过,还是忍受不了那个痛苦。

    按说,只是一开始这样,等挨过了这个阶段,进入到了练气二层,疼痛感会降低很多。

    她说,她是个天生怕疼的人,受不了这个折腾。

    最终,只能放弃。

    为何修仙讲灵根资质,越是高品的灵根,丹田过滤灵气的能力越强,产生的真气质量越高,越容易涵养灵脉。

    逢春就是最好的例子,极品单灵根,他的修炼,疼痛感几乎没有,灵脉的感受只有酸涨。

    小光九岁时开始修炼,他没有选择其它功法,而是长春功,就是看上了长春功反复炼化灵气,得到的真气纯度高,这样在冲击灵脉时,也是有些疼痛,但仅仅是开始阶段,莲花山的灵气极其稀薄,后来,长春功极强的涵养功夫得到体现,修炼对他而言,变成了一种享受。

    当时,丹田虽然很小,但是有功法中说的震荡的效果。

    现在,小光是上中下丹田具消失,他的长春功似乎发生了变异,压根就不走灵脉。

    灵气直接渗入在灵脉之下的灵骨中,是的,是渗入,篱落山的灵气太浓了,形成的压力,不断地向灵骨渗入,在灵骨里不断地循环,没有丹田的鼓荡,自然没有灵脉的束缚,运行的速度很快。

    自从上了篱落山,经过山上充沛的灵气滋养,小光很快就能感知,是那种真真切切地看见了,功法的运行轨迹,他也不知道为何,毕竟在篱落山庞大的书籍库里,没有这种记载。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与逢春兄妹一样,小光也会对修仙充满幻想,自然是希望自己能修炼,练到最强者的状态,这种真气在灵骨内运转的现象,让小光产生了一种幻觉,就是自己天赋异禀,旷古绝今。

    只要能找到突破口,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老天让自己存在于这个世间,不是让自己白来一趟的。

    他就是他,别人的灵魂不可以取代自己,别人的人生之路,自己并不一定要重复。

    况且,虽然他年纪不大,但之前在莲花山的经历,也是如妖孽般的存在,从来就是人们仰望的存在,这也是他相信自己的底气。

    人生在世,一定要给自己灌鸡汤,生活才有味道。

    有了此信念,小光反复地背诵长春功与揽月功,可惜的是,现有的功法啊,都以丹田为基础。三丹田是灵脉与灵骨结合处,灵气先入丹田,经丹田渗入灵骨,往来循环,形成真气,真气配合穴位的开合,达到冲刷灵脉的目的。

    对比长春功与其它功法,长春功让灵气在三丹田里循环四十九次,然后将形成的真气和灵气进行分离,灵气轻浮,至于中丹田;真气厚重,至于下丹田,然后封闭中丹田,让真气冲击灵脉。

    问题是,低品灵根凝练的真气不够厚重,里面会夹杂着灵气,就造成了冲击灵脉的痛苦。

    小光最初的想法是在灵脉上重铸丹田。

    无先例可循。

    小光在莲花山,好歹算是第一神医,连荷叶城的医道馆的掌馆都不如他,小光最擅长的医术是针灸之法,当然,药石也是一绝。

    凡间的本草经,被他扩展了十几卷,药方不知凡几,这就是他最大的资本。

    针法与穴道,天生一对儿,普通的医者也就能用三百六十二个要穴,令父能认七百二十个,至于小光,他用过的穴位有一千六百多,很多别人看不到,用不到的,在他这里都能用上。就像别人眼中的杂草,在小光这里就是灵丹妙药。

    庖丁解牛一样,身体结构在他的脑海里,如同流动的山河,他总是能找到病因。

    小光为何喜欢听曲,身体穴位组成的经脉,在他眼中,总是要构成一个循环,其流动,就像乐曲一样,有起伏进而有节奏。

    有段时间,他能感应到人体不同经络内气在穴位流动时,那跌宕起伏,宛如天成的曲子,医者所做的事情,就是让这些节奏得以连续。

    毕竟,曲子一断,病症立显。

    一人一乾坤,一人就是一宇宙,在小光眼中,一人就是一组乐章,各自不同。

    人体各大经络各自流行,组合起来就像庞大的乐章。

    他曾经对父母讲过这个道理,但是年龄太小,被嗤之以鼻。

    对于仙人的身体,小光只能内视自身,无法看到他人的身体内部情况,对他来说,就是以己度人。

    他只能按照自己的身体,来附和书中的理论,他也希望,大部分仙人的身体是一样的。

    比如他认识的脉络与穴位,是医学的,与修仙功法里的灵穴灵脉,其实是不同的。

    灵穴对应的是灵脉;凡体的穴位对应的是经络;灵脉对应的是丹田,而丹田在医道里,作用并不突出。

    真正的凡人是没有丹田的。

    医家讲丹田,也只是牵强附会地说。

    修仙界有些修为低的,如定北,虽然有丹田,但是开不出识海,识海是上丹田,泥丸宫开出来的,确切说,在仙界里的仙凡之别,在识海有无。

    想到这里,小光不免有些难过,也有些灰心失落,无论上下丹田,自己都没有,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凡人呀,非要在仙界逆天改命,想想,就觉得好笑。

    可是没办法呀,谁让那灵骨里的长春真气,给了他真实的希望。

    谁让他能内视,让他觉得仙人有的功能,自己都有替换的存在。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将自己的灵骨与灵脉联系,毕竟真气在灵骨内流转,是清晰可见的。

    灵脉么,小光也慢慢地理解了,本就是个玄乎的事情,但是他能内视,真气流动的地方,除了灵骨不就是灵脉么。

    他都有,只是不连通而已。

    方法么,是不是可以,将灵脉里真气流动比作水流,水流中加点阻碍就会形成一个漩涡,漩涡虽然不像丹田那样鼓荡,但总归可以引导灵气向灵骨渗透,不是吗?如果改变漩涡的方向,就可以引导真气来冲击灵脉,正反方向的鼓荡,不就是丹田的作用吗?

    最初,他也想在脐下三寸建立漩涡,之前他是有丹田的,也晓得位置,他用金针扎过,可惜的是,他灵脉里的真气太稀薄,流动性不强,不足以达到形成漩涡的强度。

    一个悲惨的故事。

    没有新的思路,此路又不通,小光暂且将其放置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