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此岸之剑 » 第十章 稷下学宫

第十章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整个天下地位最为超然的一座书院。

    天下书院繁多,如今天下人更是将儒家的天官书院、法家的明法书院、道家的清虚书院、阴阳家的天象书院推崇为所谓的四大书院,但是却未曾有人敢于把稷下学宫和任何一座书院放在一起去对比。

    因为稷下学宫的宗旨便是“兼具百家,畅论诸子”,在稷下学宫无论是诸子百家的哪一家哪一门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对应的学馆,并且稷下学宫还会定期举办“稷下论书”让百家学者在此论述天下大事与学术问题。

    也就是说稷下学宫不仅不属于诸子百家的任何一门,更为夸张的是稷下学宫虽然设立在齐国的“稷下县”,但是实际来说稷下学宫完全不受任何一个国家官府的影响,它内部甚至有一套自上而下完整机制代替官府掌控“稷下县”。

    稷下学宫有如此超然的地位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敛魂者的出现,或者说“魂核”这一事物的出现。

    稷下学宫的创立者是秦末的知名学者、兼修儒法的大师、著名的练气士、最初的敛魂者荀况。而荀况能够创立稷下学宫并且让稷下学宫一直从秦末流传到今天便是因为他得到了一块名为“灵知石”的神奇宝石,据说这块所谓的“灵知石”非常巨大足有一座山峰那么大,荀况得到后将其打造成了如今稷下学宫的核心“灵知馆”。

    灵知馆能够帮助想要成为敛魂者或者想要更换自己魂核的敛魂者提前了解魂核内的意志,这听起来没有什么,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个简简单单的功效让敛魂者们将灵知馆奉为圣地。

    魂核是什么东西又是从何而来这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每一个魂核里都寄宿着一个未知的残缺“灵魂”,想要成为敛魂者并且利用魂核施展能力必须要让自己的灵魂与魂核内的残缺灵魂契合产生共鸣,这个让魂核与自身灵魂契合的过程被称之为“魂契”。

    魂契本身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选择魂契的魂核与自身灵魂并不契合进行魂契的人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灵魂崩溃从而失去意识变成一具空空如也的躯壳。但是灵知馆可以不进行魂契让人提前了解魂核内在的残缺意志,这一个过程被称为“见灵知”,而“见灵知”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灵魂崩溃的惨剧。

    要知道六国的王公贵族都热衷于将自己都子女送到稷下学宫学习,特别是齐国几乎每一位齐王都曾经是稷下学宫的弟子,目的是什么?除掉那些镀金、学习之类的东西,这些人最在意的无疑是成为敛魂者这一巨大诱惑。

    灵知馆作为“天下敛魂者圣地”的独一无二才有了如今稷下学宫的超凡脱俗的地位。

    ……

    回到眼下赵著却是对于霍卫的话感到了疑惑。

    “稷下学宫?霍兄为何要去那里?”

    赵著自然听过稷下学宫的名号,或者说全天下有几人不知道稷下学宫,可是这稷下学宫哪里是想进就能进的,稷下学宫每年会有一次“会试”,通过会试的人才能进入学成为弟子,就算是齐王太子来了也得过了会试才能入学。根据赵著了解的,这稷下学宫的会试比各国科举还要困难,而且现在也不是稷下学宫开启会试的时间,不知道霍卫为什么要此时去稷下学宫。

    当然据说除了会试外各个学馆也会组织单独的学试,但是学试不仅可遇不可求而且难度甚至超过会试,因为学试大多各个学馆单独举行要求和难度更是难以预料。

    “唉?霍大哥想去稷下学宫求学吗?这是好事啊。”赵萱儿在一旁说。

    “稷下学宫虽然确实有武学馆,但是……以霍兄现在的状态……”赵著小心翼翼的问。

    “我并非去求学,只是去寻人。”霍卫轻轻摇头。

    “找人?谁啊?什么名字?是稷下学宫的学子还是讲师啊?”赵萱儿凑了上来。

    “一个熟人,多年未见我也不知道他如今在做什么。”霍卫含含糊糊的说。

    赵萱儿看霍卫不愿多说她眼珠子一转开口:

    “那我们陪你去吧,正好我和赵著还从来没去过齐国,也去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稷下学宫。”

    霍卫微微一笑,他当然知道这赵萱儿并不是想去看看什么稷下学宫,从那晚霍卫三剑重伤两名剑客后赵萱儿时不时的就缠上自己求他教授剑法,赵萱儿要跟着自己自然是出于这个目的。

    不过霍卫并不在意赵萱儿跟着自己,相反他对于这两位初出江湖但是颇有正气的兄妹颇有好感,和他们一起行走的话自己也会安全许多。

    “那倒是好啊,两位少侠给我做保镖,这一路上倒是安全许多。”霍卫笑着说。

    赵著也是笑了笑说:

    “哪里话,我确实想去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稷下学宫。”

    赵萱儿这个时候却直接翻身上马然后一挥马鞭,笑呵呵的喊道:

    “既然如此,那你们还磨磨唧唧干什么,咱们尽快离开这楚国才是,不然说不得又得被那些烦人的东西找上门。”

    “喂喂喂!”霍卫眼看着赵萱儿疾驰而去,连忙追着后面大喊,“赵女侠,你搞错方向了!别撞着别人!”

    ………

    赵氏兄妹的确是一对很棒的旅行伙伴,赵萱儿机敏可爱时不时还能冒出一些有趣的奇思妙想让原本无聊的旅程多了不少乐趣,赵著沉稳可靠交给他的事他都能安稳的完成并且还能拉住时不时太过跳脱的赵萱儿。

    霍卫和赵氏兄妹一起骑马前行,三人一路沿着官道穿过南象、丹阳、九江、武陵最后来到了楚国最北方的江夏郡。

    这一路上三人并未遇到想象中追击而来的湖山剑客,不过倒是遇到过两次剪径的蟊贼,但是那些蟊贼多是一些没眼力见儿的流民被三人一番惊吓也就打发了,没办法正常有点水平的蟊贼都能看出赵氏兄妹的不凡不会来招惹他们。

    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颠簸这原本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但是一路上霍卫连个解救被蟊贼侵扰的车队的机会都没有,原本霍卫规划路上还能挣一点善功,现在都到江夏了自己的善功是一点都没涨。

    不过话说回来,自从那天见到欧冶子之后霍卫发现那本旧剑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上面都是些自己看不懂的符号,现在上面除了那些符号还多出了一个代表五座宏伟高塔的图案以及一个青铜大鼎的标志,也就是说霍卫可以直接打开旧剑书翻看自己都善功积累情况,当然现在还都是零。

    …

    “唉?霍大哥赵著!你们看炊烟!”赵萱儿指着前方袅袅的炊烟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

    “终于到了吗?”赵著抬起头看了一眼炊烟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

    霍卫抬头看了一眼西边的夕阳,“太阳落山之前正好能在这里修整,明天再走个十几里就能到云县县城了。”

    “太好了,终于不用在野外露营了。”赵萱儿欢呼一声手中马鞭一挥马儿一跃而起迅速朝前方奔去。

    赵萱儿一马当先霍卫和赵著紧随其后,三人脸上都多少露出喜色,他们此行江夏没有选择去江夏的郡治西陵城为的就是避开湖山剑客的追杀,所以他们选择在江夏郡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比较偏远一些的云县,为此他们不得不走一条年久失修的官道。

    正常来说官道两旁每隔几十上百里就会设有一个亭舍作为旅者或者行商休息的地方,但是他们走的这条旧官道据说是秦帝国修建的所以很多配套设施都荒废了,他们一路过来整整三天没有见到一个亭舍,所以他们都只能在野外寻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休息。

    一开始赵萱儿还对野外露营颇有兴致,但是当她发现野外露营不光吃不上热菜热汤只能就着热水啃干饼子而且还没法洗澡,这个小姑娘就彻底对“野外露营”这种事失去了兴趣。

    三人一路朝着炊烟的方向前进,果然他们在这条满是碎石的官道一侧看见了一个只有十几户的小集镇,这个集镇很小由十来栋老旧的木屋堆积而成,这些木屋中间留出一条足以让两辆马车并排通过的“街道”,这些也就是这个集镇的全部了。

    三人终于见到人烟也是很兴奋立刻下马准备进去找地方先好好洗个澡,然后再好好吃上一顿。可就在这集镇门口一个樵夫打扮的老人忽然拦住了三人的去路。

    “不知道三位从哪里来啊?到咱们九里铺是干什么的?”老樵夫背着一个大背篓,手里提着一把有些豁口的斧子,神色紧张的看着三人。

    此时三人都是风尘仆仆,看起来颇为狼狈,不过这并不影响赵著展现自己都风采,只见他跨步上前朝着老樵夫一个弯腰拱手。

    “老前辈莫急,晚辈三人从南方来此行只是在贵地借宿一晚,明早我们就要离开的,多有叨扰还望前辈海涵。”

    “海什么?”老樵夫用手摸了摸黝黑的脖子,显然他没有听明白赵著说的什么。

    赵萱儿这个时候不耐烦了,她一把推开自己都哥哥笑呵呵的说:

    “老伯我们从南边过来的,到你们这儿休息一晚上,明天就走。”

    “哦!”老樵夫恍然大悟,可随即他又打量了三人一眼问,“你们是要去云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