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一城烟雨 » 寻常日子里的简单话

寻常日子里的简单话

    下班前接到母亲打过来的电话,日复一日,电话内容永远都是普通的如同寻常日子里的一日三餐。她问,上班累不累,今天做了什么,吃的什么饭等等,可是,这种寻常日子里的寻常电话却可以在一瞬间刺痛鼻翼,直至发酸,然后眼泪跟着酸涩的鼻翼一唱一和,簌簌落下……

    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做到如此不厌其烦的问询的人应该也只有母亲这样一个角色可以做到吧。

    也许是年龄渐长的缘故,越来越总是容易被类似这样一件件不起眼的事感动。

    去经常去的那家蛋糕店买女儿爱吃的面包。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在货架前踟躇不前,向服务生问这问那,最后在我刚取过的那块面包跟前落下他的眼神,对服务生说“这是什么?”服务生告诉他“肉松卷”,他说,给我来一个。然后从上衣口袋里取出现金排队等着结账。老人看起来有70多岁的样子,从言谈举止看沉儒文雅,只是平时可能自己没有怎么进过蛋糕店,他一定是对货架上的那些没有见过的食物有些好奇,于是决定尝尝。

    看到老人的举动,心里有种无以名状的体味。也许在老者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的“父亲们“的身影,他们操劳一生,却在当下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被时代遗忘,他们依然活在他们的那个时代,去公园听戏看唱,去银行排队领取工资,对一些新名词术语他们不懂,包括一些没有尝过的食物……

    他们沉默的存在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日三餐,晨昏四季,过的依然简单而清明。如果他们的内心依然是安静的,也就足够了,可以安于简单日子里的简单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经历了去年那次生命攸关的手术,休假半年后恢复正常上班。日子似乎在一定意义上又逐渐恢复到半年前的日常状态。上班下班,家,单位,同事,电话,需要做的事,接的电话,处理的文件,迎来送往的各种检查,材料,笔记,一堆堆的事接踵而来,然后依据轻重缓急一件件的把它们拿下,消灭,归顺。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可以慰籍和愉悦自己。

    人,不论你如何的不食烟火,入不入世,都依然是俗世里的一员,吃喝拉撒睡一样都不能少。而工作则在一定意义上是让生命发出立体质地的一个载体,同样是我们自身价值体验的途径,好好工作,并不是一句空谈大话,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命形式的存在体现。所以,好好善待自己好好善待工作,好好完成你手头上的每一份工作任务,不盲从不附势,堂正无私,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无悔我心,此生足矣。

    那些过往岁月里的公不公平,是非对错总会在时间的长河里,不经意间销声匿迹。当太阳升起,星光隐匿,一切又会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敞开怀抱去迎接阳光明媚的一切吧,它们是值得的,因为对这个世界有热爱,有热爱的人,热爱的事,热爱的物品,这些欢喜的存在可以让你专心去爱并愿意为之无私付出,因为所有的这些热爱,都是可以让你的灵魂熠熠生辉,爱他们就如同爱自己一样。

    连续几天以来,在办公的东区西区来回走来走去,协助整理查找以前年度的一些经费数字。这周以来的几天都在做这个工作,来来回回走来走去,一些数字也是来来回回的填写,更正,拆分又合并,因为要求不同,反应不同,所以名称和位置便不同。和数字做了那么多年的伙伴,突然觉着那些数字竟然如此买好有趣。

    下班前,女儿发来信息,让买一份她爱吃的那家寿司店的寿司。买上寿司,回到家时看她欢欣鼓舞的样子是一种幸福。她一蹦一跳的跑过来搂着我的脖子,又闻又亲,如同小猫小狗见到了它们的主人一般“肆意妄为”。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知寒暖懂春秋,能够一起相伴成长是前世今生最深的缘分。随着女儿的长大成人,和她走在一起时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恍惚,似乎我和她不是母女而是姐妹。现在我们已可以彼此戏谑调侃,分享不同的喜怒哀乐,一起走过了很多的日子。一起吃饭,穿衣,看书写字,旅行,争论,甚至到了现在还可以一起畅谈人生,关于未来,关于人生,包括男生女生的故事,想到这些,会无以言表的心生感激,感激女儿感激自己,感恩生活给予的这份丰厚的馈赠………

    晚饭后,看了一篇喜欢的公众号的推文,做了简单的笔记摘录。喜欢的文字留下来,这似乎早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将那些喜欢的文字安置到合适的位置,给它们一个可以憩息的家,一个属于它们自己的领地。如同喜欢的人,事,物一样,安置下来适才可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