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汉开国全传 » 东汉开国全传(41)

东汉开国全传(41)

    就在这关键时刻,团队中有个高手挺身而出。只见此人身高八尺二寸,换算成现在大约一米八九。

    他不但个子高,还异常威猛。史书写的是“容貌绝异,矜严有威”。意思是:性格矜持、严肃,气质是威风凛凛,相貌还非常绝异。

    “绝异”这个词,大家还记得吧:前面形容过李通的老爹——李守,就是那种偏帅一点的怪异(这是我的理解)。

    只见这位猛人,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手中挥舞一支长戟,怒目圆睁,冲着堵路的人群大喊一声“跸!”

    这个字今天的人可能不大认得,但两千年前的人都知道,这个“跸”字是在皇帝出行时清道开路、禁止他人通行时喊的。而且是皇帝专用,其他人谁也不能用。

    敢挡皇帝的路,后果是格杀勿论。

    听到这个字,出于天生对皇权的畏惧,再看看眼前这个大个子——再不让路,他手里的长戟就该砸头上了。大家一想:算了吧,今天的热闹是不能再看了,再看就出人命了。

    于是,老百姓一哄而散,交通瞬间恢复了正常,刘秀团队终于能跑路了。

    这个神勇的大个子是谁呢?他叫銚期,就是冯异推荐给刘秀的那个同乡。

    銚期字次况,豫州颍川郡郏县人,就是今天河南平顶山市郏县。铫期后来也成了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十二位。前面说的云台二十八将第十四的臧宫,也是郏县人。

    顺便说一下:再往回推二百多年,郏县还出过一个更有名的人物,就是西汉开国元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号称“谋圣”的张良。

    在铫期带领下,团队迅速冲到城门。不巧得很,这时城门已经关闭。又是这个铫期,他挥动长戟,带领大家一阵混战。最后一群人杀出蓟县,是扬长而去。

    《后汉书—铫期传》记载“及至城门,门已闭,攻之得出。”

    等大家气喘吁吁跑出来,一点人数发现少了一个——耿弇不见了。

    可能是混乱中和大家跑散了,更可能的是:耿弇根本不想往南跑,反正他是从北城门出去回家了。先不说耿弇那边儿怎么样,说说刘秀接下来怎么逃难吧。

    (四)芜蒌亭的豆粥

    现在全河北都是王郎的地盘,谁也不知道哪个地方安全。反正家在南边,先往南,走一步看一步吧。

    为了不被抓住,他们只能绕过城镇、村庄,专捡荒郊野岭、人烟稀少的地方走。最苦的时候是晚上,他们不敢住旅馆,只能睡在野外。

    当时可是冬天,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河北虽然不如东北冷,但冬天夜里照样能冻死人,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苦。

    这天,团队一路风餐露宿,来到一个叫芜蒌亭(今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一带)的地方。

    这个亭可不是今天公园里的小亭子,这是秦汉时期基层治安机构的名称。亭的负责人叫做亭长,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当年就是泗水亭亭长,在今天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东部一带。

    走到芜蒌亭的时候,粮食已经不多了,人们是又累又饿,还必须住在寒冷的野外。

    不过,这个晚上唯一让大家高兴的是:冯异不知怎么做熟了一锅豆粥。尽管只有豆粥,但在饥寒交迫时是能救命的。

    第二天早晨起来,刘秀“高兴地”对大家说:“昨天吃了公孙(冯异的字)煮的豆粥,也不饿了,也不冷了,真舒服啊!”

    《后汉书—冯异传》记载“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

    都是身强力壮的大男人,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走了一白天,这么点豆粥能够吃吗?很可能:那天他们只有这一顿豆粥,甚至连喝粥的咸菜都没有。

    但是,作为一个明智的领导,这时候只能这么说。在大家饥寒交迫,将要失去信心时,就要给团队打气鼓劲——这就是领导者的魅力,是榜样的力量。

    没有一句怨言,大家抖擞精神,继续踏上逃亡的路程。

    (五)惊心动魄的传舍

    就这样,团队一边搞野外生存,一边往南赶路。到饶阳(今河北衡水市饶阳县)时,人们终于走不动了。

    粮食早已吃完,大家现在饿的是前心贴后心。再搞野外生存,小命儿就该交待在饶阳这片大地上了。当务之急,是让大家赶紧吃一顿饭。

    注意:刘秀团队就算饿成这样,也没偷过、抢过老百姓。这就是帝王之师和土匪流寇的区别。以后讲更始帝刘玄,就知道两个团队差距有多大了。

    刘秀他们不愧都是精英,大家很快就想出了吃饭的办法——蹭饭。

    既然不抢老百姓,也不能饿死自己,那就冒冒险,到县城里的传舍骗吃骗喝去。

    解释一下:他们要去的传舍,是汉朝政府公务员出差时,国家免费管吃住的地方。按官员级别不同,传舍的待遇也不同。如果达到一定级别,还可以免费使用传舍里的车马。

    大家想的办法是:咱们假扮王郎的使者,说是从邯郸来的,去别的地方传达诏令,然后蹭顿饱饭,吃完马上闪人。

    这个办法好是好,但也挺危险。刘秀他们现在是通缉犯,一旦在县城里被人认出来,就等于自投罗网。人家把城门一关,他们基本就一锅烩了。

    但现在大家饿得眼珠子都绿了,如果不冒这个险,肯定是饿死。既然横竖是死,倒不如搏一把痛快。

    本来就是公务员,再冒充一把公务员也不难。反正那时也没照片,估计也没人敢查皇帝使者的证件,蒙混过关、蹭饭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太小。

    抱着誓死不当饿死鬼的信念,这帮人大摇大摆地进了饶阳城。刚开始时运气还不错,直到走进传舍,他们都没被认出来。

    那时在传舍吃饭,要有政府发的证件,一是证明身份,还要证明你确实是出公差。按照正常程序,传舍的人是要检查证件的。由于他们冒充的级别太高,传舍的人还真没敢问——万一惹恼了皇帝使者,是要掉脑袋的。

    尽管如此,从他们踏入传舍那一刻起,就引起了经理、服务人员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