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汉开国全传 » 东汉开国全传(18)

东汉开国全传(18)

    在《留侯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芸芸众生,有几个能成为这样的人?而普通莽夫,怎么能理解一位改天换地的帝王?

    有些人平时好勇斗狠、穷凶极恶,看着很厉害,那是遇到了不如自己的人。如果碰到更狠的角色,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

    有些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都以为他不行。那是人家还没到厉害的时候,没遇到让他厉害的事。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仍无所畏惧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现在看到了吧——大智大勇,外柔而内刚,这就是年轻时的光武帝刘秀。

    11.三十六计之——无中生有

    再回到昆阳战场。

    这次胜利虽然不大,却使援军将士信心大增,他们兵合一处,再次乘胜进攻,又斩杀数百个敌人。

    可他们再想前进就不行了,兵力确实太少。

    刘秀这支援军到底多少人呢?史书没有确切记载,只能是分析——汉军人数最多时,大概十万人。主力部队由刘縯率领,正在围攻宛城,其他一些部队也在别处作战。算下来,刘秀这支队伍,大概一万多人。围在昆阳城里的人数有记载,是七八千人。这么推算下来,这支援军应该在五千人左右。

    但王邑毕竟四十万大军,双方人数比例是1:80。昆阳城又被围了几十层,和王邑硬刚肯定不行,必须智取。

    当然,智取正好是刘秀的强项。部队安顿好后,刘秀立刻开始了他的第一方案——送情报。

    刘秀给昆阳城军民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鼓励他们:这几天你们打得很好,很辛苦,向你们致敬。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现在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宛城已经攻下来了。主力部队正在抓紧休整,等会儿吃完饭,马上就往这儿赶。到时候主力从城南、我们从城东、你们从城里,十万大军来个里应外合,一定灭了这群王八蛋。这几天大家加把劲儿,一定要坚持住……。

    有人要问了:宛城什么时候打下来的?刘秀怎么知道宛城打下来了?他说的是真的假的?

    有必要解释一下:宛城确实刚被打下来,就在五月底。刘秀写信的时候是六月初,距离攻克宛城没两天。那时候通讯工具不发达,刘秀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刘秀写信的时候,还以为宛城没打下来。就是说,信里的内容是刘秀瞎编的。

    那么,刘秀写信骗昆阳城军民,就是为鼓舞他们的士气吗?还真不是,往下看就知道了。

    写完信后,史书记载是“乃伪使持书报城中,云‘宛下兵到’,又阳堕其书。”

    意思是说:刘秀找了一个人,往昆阳城里送信。结果又让这个人假装把信丢失在城外。

    听着稍微有点乱,那咱就脑补一下这个场面:刘秀找的人是谁,现在已经没法知道了,咱就叫他士兵甲吧。

    士兵甲来后,刘秀对他说:“你这次的任务是往昆阳城里送信,但绝对不能把信送进城里。”

    士兵甲听后顿时懵了,瞪着迷茫的双眼问刘秀:“那您让我把信送哪儿啊?”

    见士兵甲糊涂了,刘秀笑着解释道:“你送信时,肯定要穿过王邑的包围圈,他们肯定会派人来抓你。如果碰到这些敌人,千万不要硬冲,而是要跑回来。”

    现在有人可能明白了,但士兵甲就不一样了。他就算再机灵,肯定还是不明白,心想:“这不纯粹是瞎折腾吗?我跑这一趟图个什么呀?”但也不敢多问。

    刘秀接着说:“这次任务的关键,就是往回跑的时候,一定要假装弄丢这封信,还要让这封信落到敌人手中。而且不能让他们看出来,你是故意丢的信。现在明白了吗?”

    士兵甲现在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没再多问,带好信翻身上马,直奔昆阳而去——后来,他成功完成了任务。

    宛城陷落的消息,很快传遍王邑的军营。这么多人,折腾了这么多天,连一座小小的昆阳都没拿下来。每天还有陨石、云块砸,士气本来就很低落。

    现在又听到宛城陷落,汉军主力正向这里增援。能想像出来:官军现在的士气,已经跌到了极点。

    刘秀去给王邑送了一份假情报,扰乱了敌人的军心。他也不知道的是,自己送的其实是真情报。唉!要是有手机电话,还用费这么大事吗?——要不说,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呢。

    12.决战昆阳

    随后,刘秀毫不迟疑地实施了第二方案——斩首行动。

    想想也明白:一个打八十个的事,刘秀肯定不会干,也没法干。敌强我弱,最有效的办法是迅速端掉敌军指挥部,干掉最高军事长官——现代战争不也经常这么打吗?

    刘秀得知,王邑的中军在昆阳城西后,他决定亲自执行斩首行动。

    关键时刻,大智大勇又一次在刘秀身上展现出来:他亲自带领三千名敢死队员,去消灭王邑的指挥部,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就此拉开序幕。

    这可不是做游戏,输了再重新开始。真打仗就一条命,面对那么多敌人,一旦被围在里面,就真回不来了。但刘秀带上人,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他知道:现在只能这么做,这是取胜的唯一希望。而且只能靠自己,指望绿林军那帮人,想都不要想。

    刘秀带领敢死队,悄悄渡过城西的一条河,上岸后立即对王邑的指挥部发起猛攻。

    此时的王邑,并没意识到危险来临。听到消息后,他又生气了:“诶呀!该死不死的,又来捣乱了!行!来得正好,省得找你们了,咱这次就做个了断!”

    王邑也留了个心眼儿,他听说对方来了三千人,便带了一万人马出去迎战,顺便还叫上了副总司令王寻。王寻怎么也想不到,这是自己的绝命之战。

    总司令要亲自上阵,为显示自己能手拿把攥、轻松取胜,在大家面前完成一次精彩的表演。王邑下达了一道命令:将士们要守在自己营中,没有他的允许,谁也不能擅自出营作战!

    看得出来:一个错误在形成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节点,卡住任何一个节点,这个错误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