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十五章 班师回朝

第十五章 班师回朝

    但若是皇上直接参与了战争,则情况又有不同,不论是参与了指挥作战,还是曾经亲临前线,在战争胜利之后,皇上都将是此战大胜的“首功”,以此便可彰显皇上的军事天赋和英明神武。

    既树立了较高的威信,又提升了对军队的影响力,加强了对军队的把控,皇权便会更加强大,内阁(相权)便会被压制和削弱。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更糟”,整场战争都是皇上亲自指挥的,而且皇上还亲自上了前线,不是做做样子,走个过场,而是亲自带着明军跟建奴浴血拼杀,皇上还在战斗中亲自阵斩了敌将!

    这是什么概念?

    答案就是,钱谦益他们对这样的结果压根儿就没有概念,这在他们看来完全是超出了他们认知之外的事情,是天方夜谭!

    在他们的认知里,皇上就是个读书不精,文化有限的木匠,虽然后来皇上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就突然“励精图治”了起来,不光把木匠活儿放下了,不再玩物丧志了,而且还勤于政事,办成了不少大事。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人认为皇上这个连一天兵书都没看过,也从未上过战场的年轻皇帝,能够带兵打仗,还能上阵杀敌!

    难不成皇上是个万中无一的军事天才不成?

    难道皇上是兵仙附体,军神再世?

    他们想不通,他们也无法理解,可是他们知道,他们的好日子就要过到头儿了。

    ……

    十日之后,朱天启率领大军班师回朝,朝中文武百官都到城门之外迎候,因为明军此战乃是大胜而归,故而整个京师之中都是一片喜气,宛若春节一般热闹!

    朱天启没有乘坐轿子,而是身穿盔甲,骑着御马缓缓走到了城门之前,他身后的两侧,分别是赵率教、满桂、祖大寿、麻登云、侯世禄和尤世威六位总兵,周围是锦衣卫构成的仪仗队。

    大军在城门前止步,以内阁为首的文武百官的队伍在城门前列队,徐光启带领着内阁迎上前来,高呼:“皇上英明神武,神威盖世,臣等恭迎皇上得胜还朝!”

    喊罢此话,便要带领百官行叩拜之礼。

    朱天启身后的六位总兵见状,赶忙就要下马与百官一同向朱天启行礼叩拜,然而朱天启却突然开口说道:“六位将军不必下马,此战得胜非朕一人功,亦离不开我诸位将军与将士们的浴血拼杀,此一拜,你等受得起!”

    朱天启的声音不算很大,但却足够能让内阁的六位阁臣以及前排的官员们听到,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是不敢显露出半点儿的不满和不情愿的。

    当今的皇帝,用兵如神,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十万建奴全军歼灭,这样的本事,就是比起当年明成祖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朝中百官再也没有人敢对皇上有丝毫的轻视之意,只能是乖乖地叩拜行礼。

    朱天启却是连低头看一眼跪在地上的百官都懒得看,抬手用马鞭一指城门,冷声道:“进城!”随后便率先骑着马进入了城门。

    倒是几位总兵的脸色有些尴尬,但毕竟是皇上亲自发话,他们也不能丢了份儿,只能昂首挺胸地跟着皇上一同进城去了。

    等到朱天启穿过了城门,进城之后,百官才都站起了身来,大军从他们的身前经过,烟尘滚滚,把他们都整的灰头土脸的,此时一个个都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因为他们平日里都是瞧不起武将的,哪怕是一品武官进了京城,那也是得装孙子的,见了比自己品级低的文官都得陪着笑脸主动行礼,恭恭敬敬的。

    可如今皇上竟然让他们给这些粗人磕头行礼,这实在是莫大的耻辱,要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面圣都是免跪的!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又能怎么样呢?皇上明显就是故意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的,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皇上说不定还要怎么折腾他们呢!

    钱谦益站在原地,双目有些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钱龙锡叫了他一声,他才回过神来,与钱龙锡结伴往城内走去。

    朱天启直接骑马进入了紫禁城,行至皇极门外才下了马,坐上了龙辇,回了乾清宫里换衣服去了。

    其他人自然是不能骑马进入紫禁城的,在承天门外便换成了下马步行,于皇极门前外列班等候。

    朱天启换好了常服坐着龙辇回到皇极门的时候,朝中百官也已经赶到,在下面分列站好了。

    此次大朝,除了接受百官朝拜与赞颂之外,就是要对参与此战的武官们论功行赏了,像侯世禄、尤世威和麻登云他们这种没有突出战功的,直接官升一级,赏银千两。

    而对于赵率教、满桂和祖大寿他们三个,朱天启则另有封赏,不仅封他们做了太子少保,而且还赏赐了他们尚方宝剑,许其以后可以见君不跪!

    三人顿时大为感动,纷纷跪下叩首谢恩:“末将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于升官加爵之事,虽然足以令人兴奋,但却还不至于让他们如此激动,真正让他们感恩戴德的是皇上所说的这最后一项“见君不跪”!

    倒不是说他们对于叩拜皇上有什么意见,而是皇上此举是真正的帮他们挽回了尊严,要知道,即便他们身为一品武官,别说面圣了,就是见到比自己品级低的文官,都得给人跪下行礼。

    但是有了皇上这一句“见君不跪”,那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得到了与文官同等的待遇,而且他们以后连皇上都不用跪了,还有谁敢让他们跪拜,敢接受他们的跪拜?

    否则的话,即便皇上封他们做了太子少保,赏了他们尚方宝剑,他们也依然是低人一等的!

    除了对几位武将进行了封赏之外,朱天启另外从内帑里拿出了一百万两白银,用来犒赏所有参与此次战争的将士们,慷慨程度可谓有明以来前所未有的。

    经由此战,朱天启在明军的将士们心中留下了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跟着皇上,能打胜仗,有肉吃!”

    当然,真正吃到肉的虽然只有营寨里的那些御林军和锦衣卫们,但是像尤世威和侯世禄的部队,当时也是驻扎在朱天启的营寨旁边的,还是随风闻到了些泡面和自热锅的香味儿的!

    不过比起没有吃到皇上御赐酒食的遗憾来说,皇上现在发下来犒赏三军的真银白银还是更实在一些,大家都纷纷称赞当今皇上出手阔绰!

    而后,各位总兵便带领着各自的兵马踏上了归程,满桂、尤世威和侯世禄三人倒是都满心欢喜的,毕竟才忙活了一个月,便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也得到了不少封赏,自是收获满满,心情愉悦。但是赵率教和祖大寿却依然还不能放松下来,现在建奴的有生力量虽然都已被己方歼灭,但是辽东还未收复,还不是应该松懈的时候,他们俩一个是平辽总兵,一个是征辽先锋总兵,收复辽东的重任还压在他们的肩上。

    不过皇上倒是也没有催促他们尽早出兵,只是让他们回到辽东之后,便要开始整军备战,等候朝廷的军令。

    二人经由此战早就把皇上奉若了神明,对皇上的料事如神和运筹帷幄佩服的五体投地了,所以皇上的吩咐他们自然是不敢有半点儿马虎的,而且皇上对他们恩遇有加,他们怎敢不尽心竭力以报皇恩呢!

    现在论功行赏的事情办完了,各路兵马也都打发走了,接下来也该商议一下对几个战俘的处置办法了!

    而这一次召集内阁前来议事,朱天启也明显的发现,钱谦益和钱龙锡他们对自己恭敬的多了。

    朱天启扫视了几位阁臣一眼,开口说道:“都说说各自的意见吧,建奴的这几个贝勒,应该如何处置?”

    徐光启见没人开口答话,便率先起身向朱天启拱了拱手,说道:“皇上,臣认为,此几人留之无用,不如直接将其枭首示众,以慰那些被建奴残害之辽东军民的在天之灵,也可安我大明军民之心,解我大明军民心头之恨!”

    朱天启听了这话,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但却没有表态,徐光启所言恐怕是很多主战派和痛恨建奴的官员和军民们的心声,在他们看来,此三人简直是罪大恶极,自然是要杀之而后快了!

    然而令朱天启没想到的是,徐光启话音刚落,本来还在保持沉默的钱谦益,竟然突然站起身来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臣认为不可!如今虽然我军大胜,击败了建奴的主力部队,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的建奴势力庞大,手下部属众多,其实力仍然是不可小觑的。

    故而臣认为,应当将那奴酋黄台吉的尸首送还辽东,同时也将这几个建奴罪俘一并放还,暂时与建奴修好,以抚建奴对我大明的仇视之心,如此一来也可让我大明暂且休养生息,待到时机成熟,再起兵收复辽东也为时不晚啊!”

    钱谦益这话光听前半段儿倒还像点儿人话,可后面这话可就有点儿难以入耳了,朱天启顿时都要被他这话给气笑了。

    不过朱天启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原本坐在一旁,看似昏昏欲睡的周道登,突然好似说梦话一般嘀咕了一句:“钱大人真是好计谋啊,倒整的好像是我大明打了败仗一般!”

    此话一出,顿时惹得徐光启和来宗道忍俊不禁,钱谦益则瞬间脸色通红,一脸尴尬,显得有些恼羞成怒,“周阁老你这话何意?我也是为了朝廷考虑嘛!”

    “好啦!”朱天启开口打断了钱谦益,省得他们在自己面前打这种嘴仗,他自然是站在周道登这一边儿的,钱谦益的这一番话说出来,顿时就让朱天启更看不起他了,这人表面上看似很有骨气的样子,实际上却是个软骨头。

    朱天启索性也就不让他们继续说下去了,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黄台吉的尸体是不可能给他们送回去的,我大明也不需要做任何讨好建奴的事情。

    那建奴虽然自立为汗,号称‘大金’,然而我大明不认他们这一套,想当年那奴酋努尔哈赤本为我大明赐封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乃是我大明属臣,一个属臣率部造反作乱了,也配得上与我大明平起平坐?

    我大明需要把他们视为一国,视为地位平等的对手,来搞这种外交手段吗?我们需要讨好他们吗?

    我们不需要,对于黄台吉的尸体,理应按照处置谋逆之徒的方式,将其枭首示众,这几个建奴战俘也是一样,都应该按照谋逆罪论处!”

    朱天启此话一出,钱谦益自是无言以对,而且即便他还有反对意见,怕是也不敢说出口来的,其他几位阁臣自然也都不敢再多说其他。

    朱天启对他们现在的反应十分满意,随即继续说道:“然而朕还是有一些别的打算的,这几个战俘毕竟是建奴中的大人物,若是就这么杀掉也确实有些浪费,既然抓都抓来了,自然还是要让他们发挥点儿作用的。”

    一听这话,六位阁臣又都不禁有些惊疑不定地抬头看向了朱天启,不知道他突然话锋一转,说出来的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

    朱天启倒也没有卖关子,直接继续说了下去:“朕打算把其中几个与多尔衮不和的建奴贝勒放回去,让他们自己跟自己斗去,如此一来,便可进一步分化建奴的势力,为我大明收复辽东也是大有好处的!”

    六人听了朱天启的这一番话,都忍不住点起了头来,即便是钱谦益也不得不承认,还是皇上技高一筹,能够想到这么高明的手段出来,与之相比,自己刚才的提议简直就是蠢到家了!

    朱天启享受着六人“崇拜”的目光,面带笑意地点了点头,把这事儿拍了板了:“如果几位爱卿都没有反对意见的话,那就按照朕的意思去办吧!”

    “臣等遵旨!”六位阁臣都站起身来,向朱天启施礼,随后便退了下去。

    等把他们都打发走了,朱天启这才对王元宝吩咐道:“你去找一趟信王,让他开始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