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383章

第383章

    新飞集团年鉴会议表彰了各地的助村工作人员,徐如龙、汤春明、王若右、亓文亮、徐继辉、卢振魁、孟新军、王英瑞、黄家强、罗家辉、谢俊强、龚平安等人欢聚一堂,新飞集团董事长徐志凯为他们发了奖状。

    会后,黄家强问罗家辉:“家辉,你那边的工作进展的怎么样了?”

    罗家辉说:“一言难尽。”

    “出了什么事情?”黄家强又问罗家辉。

    罗家辉说:“两次强降雨导致山洪爆发,泥石流既破坏了现有公路,又破坏了我们正在施工新建的公路,给工程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那其他建设呢?”黄家强再问罗家辉。

    罗家辉说:“那里的农田几乎颗粒无收,两千多口人抢回的粮食还没有种子多,国家的救济只能救济,不能根本解决实际问题。”

    “集团公司是怎么说的?”黄家强接着问。

    罗家辉说:“救灾减负,加大助村的投资力度,在最短的时间帮助村民们恢复生产,让他们展开生产自救。”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最后问罗家辉。

    罗家辉说:“没有。”

    “那祝你成功。”黄家强说。

    “谢谢。”罗家辉说。

    “我们就此别过吧。”黄家强说。

    “后会有期。”罗家辉说。

    罗家辉与黄家强在新飞集团总部分手以后,马不停蹄赶回自己的助村点。这个村子坐落于大山怀抱之中,周围的荒山只剩下还没有成林的树苗,满山的蒿草几乎比树苗还要高。

    把车停在新飞清源玉泉酒业批发公司停车场的罗家辉,只能坐着山里村派来的拖拉机回去,一路上看见野草遍地,他心里不是滋味,好像打翻了“五味瓶”。

    山里村九沟十八组,845户2960人世代居住在山里,他们的温饱刚刚要解决,却偏偏遇上罕见的雨灾天气,导致一场暴雨又让人们回到过去贫困的生活,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村里的土木结构房屋大都成了危房,有500多户住在临时的帐篷里,这些帐篷全部搭建在村广场和学校的操场上,儿童、妇女和老人为在闷热的帐篷里井然有序,对当前救助安置工作基本满意。有的安置点还搞起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过起了温馨祥和的大家庭生活。

    随着新飞集团援建板房工作的进展,现在已有200多人从帐篷里搬出来,住上了板房,另外从这里还迁走200多人到新安置点的板房里居住。安置点里有开水供应,有矿泉水,居住者可以在规定时间里洗澡。在爱心超市里可买到平价商品。有简易医院,设有心理咨询室。最有人气的当属文化活动中心,一些孩子在阅览区看书,有人在运动区打乒乓球,还有一些人正在调试电视,准备收看节目。

    幼儿园老师杨永霞刚搬进彩钢加芯活动板房。他们一家四口人和一个外人共住19平方米的板房。中午,他和母亲及孩子要了两碗饭、两个菜、一个汤。

    杨永霞说:“现在好多了,以前住帐篷,好热,气都喘不上来。这里吃的不错,我怕剩下,还特意让少给点菜。”

    安置点的管理人员之一、文书马晓勇介绍,援建板房工作正在昼夜进行,计划6月15日完工,预计6月底这里的受灾者可全部进驻。

    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杨金成正在指挥一些技术人员在房顶上安装扩音喇叭,他们每天都在完善安置点的一些基础设施,可以使受灾群众的生活更加的方便舒适。14个安置点共安置了1295名受灾群众,目前受灾群众情绪稳定,整个安置点平稳有序,这主要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管理制度。

    安置点成立时山里村就陆续成立了两套班子,即临时党支部和安置点管理委员会。这两套班子各司其职,发挥了很大作用。18个小组的纵向管理,1列帐篷一个小组,居委会主任和小组组长由受灾群众自行选出,负责政策传达、信息传递、物资领用、安全防卫等工作,是管委会的执行层。

    居委会主任和小组组长自己就是受灾群众,因此他们在受灾群众中很有说服力,比如板房分配有先有后,“三无”人员(因暴雨房屋垮塌而无房、无经济来源、无固定收入)先分配,一些群众对此有怨言,经他们讲解分配政策,群众这才理解。

    临时党支部设立了4个党小组,分别是卫生防疫组、思想政治组、安全组和物资组,共有31个党员组成,他们胸佩党徽,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从多个方面出发和受灾群众联系,了解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动态,收集受灾群众意见,上报解决。

    许多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感动了很多受灾群众。六旬刘仕明是思想政治小组成员,按条件他本来可以第一批就分到板房住,但他主动放弃,大家深受感动,一些争着要第一批住板房的年轻人也不好意思再张口了。

    党总支副书记罗家辉接管救灾安置工作,他和党总支书记安庆山商议灾后重建,安庆山让他在两委会议上与大家讲清楚。

    两委会议在板房召开,罗家辉说:“灾后重建涉及家园重建、基础设施重建、生态环境重建、文明重建。这些方面的重建需要结合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采取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的原则,确保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兼顾短期和长期的利益。

    在尊重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家园重建首要的任务是为灾民提供一个安稳的生活场所,即重建住宅和其他居住设施。基础设施重建包括交通、通信、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恢复,以恢复其原有功能和满足灾区的基本需求。

    经济重建旨在帮助灾区经济迅速恢复正常运转,如支持企业恢复生产和农民恢复耕种活动,并可能根据新的发展规划设立新的企业和产业。生态环境重建对于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需要通过重建来实现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文明重建不仅是物质的重建,还包括精神层面的重建,关注灾民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文化的恢复。”

    安庆山说:“罗副书记分析的很到位,我宣布灾后重建由罗副书记全权负责,你们以后要齐心协力支持和协助他的各项工作,我这个书记会监督你们,希望大家不要逼我行使书记的特别全力。”

    “是,我们全身心支持和协助罗副书记工作。”与会者答道。

    罗家辉站起来说:“下面我分派任务,1、3、5组为修路队,负责把道路修通;2、4、6组为安装队,负责继续搭建安置板房;7、8、9、10、11组为运输队,负责清理废墟;12、13为排险队,负责加固山体,余下的5个组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各处。”

    “是。”大家答道。

    罗家辉又说:“村委主任马宝军任总务长,徐燕飞,张小康、马晓勇为总务干事,统一接受村主任的领导。”

    “是。”徐燕飞、张小康和马晓勇三人答道。

    大型挖掘机加紧清理损毁道路的碎石,主动防护网覆盖在土坡上防止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灾后重建预备工作完成,山里村18个村民小组按照规划开始自建房屋。

    为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在山里村委统一部署下,新村开启了重建工作,规划占地面积1.2平方千米,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面积三千平方米,按照制定好的时间表,一步步“新生”。

    在修复重建施工中提高基础设施防洪抗灾能力,完成挡墙砌筑2169米、旧路破除1600米、路缘石砌筑1820米、涵洞垫层浇筑等工程,总体工程进度完成41%。新村外围防洪沟截面积超过20平方米,长约9千米,简直就是“护村河”。

    重建项目负责人罗家辉说:“山里新村位于山窝中的槐花岭上,之所以把新村建在槐花岭是因为岭上岭下到处是一棵棵、一丛丛、一片片的槐树。每年花开季节,那槐花的叶子绿盈盈的,花儿白丝丝的,恰似凌波仙子在水上漂浮。这样的娇姿加上那一阵阵扑鼻而来的浓香,把人们都陶醉了,朵朵槐花就像银光闪闪的项链,悬挂在小树的脖颈上。又仿佛贵夫人的耳坠儿,随风飘动,惹得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那情景真是美极了。

    槐花都有一个共同点,首先有一瓣向后仰,上面还微微带有浅浅的黄色。然后它的左右两边开着两瓣白色的小花瓣。中间的那片花瓣是弯弯的,这里面才是那黄色的花蕊呢!它的花萼也是根据花的样子形成的。当它还是花苞的时候,花蕊由一层层花瓣包裹着,外面是躺下的花瓣,中间是两边的花瓣,里面是撑开了的时候也保护的小花瓣。

    树上挂满了一串串白雪似的槐花,地上落着厚厚的一层‘槐花雪’,那种香气直透人心窝。槐花那淡淡的香味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进到了树林里,满山遍野全是槐花树,树上的槐花一嘟噜一嘟噜,挨挨挤挤,散发着清香。盛开的槐花不仅是山野间的一道美景,更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

    安庆山对村民们说:“我们除了对房屋进行重新建设,还在房屋内部铺设电地暖,保证水电网全部畅通,以及重建房户的庭院、村广场及村内道路进行平整。”

    马宝军问罗家辉:“广场和村内道路怎么建设?”

    罗家辉说:“广场一老槐树为中心建设,村内道路三纵三横,中心大街贯通四个村区大门。”

    马宝军说:“村里的这棵已经生长了数百年,是咱们村的‘吉祥树’、‘平安树’,要好好保护它,算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财富。”

    罗家辉看着老槐树说:“绿树掩映的村落,在山水画中给人留下巨大想象空间。村庄和树不仅是传统的美术元素,也是许多人乡愁的寄托。趣的是,向外边伸出不远,槐树的枝干又呈一个不大的弧度弯了回来。尽管如此,每年春天这棵老槐树仍然会早早地吐出嫩芽,继而开出花苞。”

    安庆山说:“这棵古槐树不知何时从母体内又长出新的树干,紧紧依偎,相依为命,如今又焕发青春,郁郁葱葱。树干高约3.5米,胸围两个大人抱不过来,冠幅10米,覆盖地面积约80平方米。如今这棵散发着乡愁的老槐树,遇到了千载难遇的好年景。复壮后的老槐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嫩绿的枝丫又从它苍老的枝干抽出,迎风挥舞,惹人爱怜,它也要为这大好年景唱一曲母子颂歌!”

    罗家辉递给安庆山和马宝军烟说:“咱们商议一下广场的建设方案。”

    安庆山说:“美丽乡村文化广场建设实施方案旨在提升乡村形象、促进文化交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建设面积不少于两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备舞台、音响、灯光等设施,用于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庙会节庆等。观光农园在文化广场周边建设观光农园,展示当地农业特色和民俗文化,提供游客参观、采摘等服务。建设面积不少于三千平方米的休闲广场,设立健身器材和休息亭等设施,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配套建设公厕、停车场、小卖部等设施,提高广场的服务质量。”

    马宝军说:“打造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美丽乡村文化广场,展示乡土文化的魅力和特色;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支持,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

    制定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确定文化广场的布局、功能区划、景观设计等内容。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根据规划设计方案,逐步建设相应的文化广场设施,包括舞台、广场、展示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设施的建设要注重环保和节能理念,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材料。”

    罗家辉说:“好,我就按照这个原则设计,以传承乡土文化、展示民俗风情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目的的综合性公共空间。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文化广场,可有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乡村经济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