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374章

第374章

    杨世林在村委会办公室等亲事的消息,迟迟不见顾秀萍来电话,心中像是有一块石头不落地,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室内烟雾缭绕。

    眼看太阳落西,杨世林也没有等到顾秀萍的电话,于是锁上办公室准备回家。

    杨世林刚刚走出村委会大门,柳如龙骑着三轮车与杨世林的电动自行车顶了个对面,柳如龙笑嘻嘻地对杨世林说:“叔,我妈请你去家里喝酒。”

    “好,我随后就到。”杨世林说。

    柳茹絮家,柳茹絮的二叔柳志武坐在桌边等杨世林,他看到杨世林进来起身说:“主任,我大嫂做了几个硬菜让我陪着您喝酒,我不说想必您也知道这里面的事情,茹絮同意了这门亲事,咱们坐下来商议一下后面的事情。”

    杨世林听万柳志武的话后,心中的石头落了地,高兴地说:“嗯,是得喝一杯。”

    柳志武让杨世林上座,他和柳如龙左右相陪,席间定下办定亲酒的日子。

    从柳茹絮家出来的杨世林没有回家,骑着车直奔胡天华家,他要把喜讯告诉老伙计,让他也跟着乐呵乐呵。

    半个月后,黄家强的爸爸妈妈来到胡柳村,当晚在服务社饭馆请柳茹絮一家吃饭。

    黄家强的母亲郭美珍对顾秀萍说:“姐姐,咱们新事新办,明天咱们就在这个饭馆给孩子们举行定亲宴。”

    “行,妹妹,一切都听您的。”顾秀萍说。

    “你们这边的风俗我不懂,需要我们怎么做您说话,我们一定照办。”郭美珍对顾秀萍说。

    “我们的规矩不足提,按你们的规矩办吧。”顾秀萍说。

    杨世林见二人客气没完,于是插言道:“按我们这边改良的风俗办,具体怎么办还要他们二人自己拿主意,咱们祝贺他们就行。”

    柳志武看了看顾秀萍说:“嫂子,就按主任的意思办。”

    “行。”顾秀萍说。

    黄家强与柳茹絮的定亲宴在众人的祝福和欢呼声中圆满结束,他们二人在一起再也不用怕别人的风言风语,也不用羞羞答答的。

    春节过后,柳茹絮以自己的名义申请的宅基地得到批复,这位宅基地比内陆的要打好多,足够盖一栋新型豪华别墅。

    木别墅的优点吸引了黄家强,于是他自己动手设计木别墅。对于农村人来说,建房子是一辈子的大事,很可能一辈子只建这一次房子,所以建房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

    在乡下能够拥有一栋自己建的别墅,是很多人的梦想。最好房子有一扇大大的落地窗,透过窗就可以看见莽莽绿意,还有四季的轮番更替。阳光照进房间的那一刻烦恼烟消云散,整个世界都豁然开朗。

    黄家强设计的户型经典大气,百看不厌。通过对房屋的各个功能进行合理的规划,提高居家的便利性和实用性,避免空间的浪费,材料的浪费,节省施工成本,节约造价。

    白的墙面,与周围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这个建筑看上去更加突出,犹如从画卷里走出的美少女般动人心弦。灰石地面铺贴,配上白墙镂空墙面,青砖、花格和木扇,透过暖色灯光的点缀,给人以温暖的生活氛围。白色墙面加挺拔的绿竹,再加上现代质感的玻璃框架,使得整个建筑有了现代生活的气息,又不失古典的大雅之气!

    这种具有江南韵味的小院别墅,和周围的环境相映衬,任何一个建筑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要想让它体现江南气息,周围环境的代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除了建筑外观的设计要点,还是要注意建筑内部的构造要求,尤其是那些做为民宿或者商业空间的别墅小院,要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布置。

    木别墅楼高3层,13.5米,三檐十字歇山顶,黑色玻璃瓦剪边,布瓦覆顶,楼体呈四角形,有三间宽敞的木屋相连,二层设平座,四面通彻;一层矗立十六根精雕细刻的木柱,其中四柱通天,四面敞开,成为十字通道。整个建筑由大小三千六百个木件构成,重两百余吨,顶部有黑琉璃部件,底层顶部饰有八卦形如意斗拱藻井、木楼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结构严谨,美观大方。

    黄家强设计建造的木别墅引人羡慕,更得到柳茹絮的欢心,柳如龙问黄家强:“哥,我家的平房能不能加盖一层?”

    黄家强说:“能,当初建设新区我就考虑到以后方便村民们加盖二层,故此对房屋地基和结构做了特殊的设计处理。”

    “现在草长莺飞,养殖场的围栏改造加固工程已经开始,咱们没有钱了怎么办?”柳如龙又问黄家强。

    黄家强说:“咱们的的钱都投入荒漠改造上,我现在是真的没有钱了。”

    “村里知道吗?”柳如龙再问黄家强。

    黄家强说:“村里知道,主要是咱们的沙棘还没有形成丰产林,如何渡过这个过渡期实在令人头疼的很。”

    “这我就帮不上忙了。”柳如龙说。

    “我要寻求帮助。”黄家强说。

    正在黄家强一筹莫展的时候,西北高原红酒业负责人找到黄家强,希望与胡柳村定下沙棘收购合同,同时把胡柳村作为高原红酒业的一个原材料基地。

    在疙瘩村发展的朱家兴与罗薇薇夫妻来柳林乡游玩,知道胡柳村是新飞集团的一个助村点,于是二人驱车来胡柳村参观。

    朱家兴与黄家强曾同在一个边防大队服役,两个战友异地相聚分外高兴,黄家强在服务社为老班长夫妻二人接风洗尘,于是开怀畅饮,罗微微与柳茹絮成为了二人看客。

    黄家强说:“老班长,李总是新飞集团的传奇人物,至今无人出其右,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我叔的大爱无人能比,这些年来虽然身价亿万,但是依旧是粗茶淡饭一杯酒,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不遗余力,默默捐款数亿而不留名,现在如邻家翁一样。”朱家兴说。

    “高原红酒业与胡柳村签订沙棘的购销合同,暂时解决了村里的燃眉之急,但是养殖场效益一直不好,加上天灾人祸,已经入不敷出。”黄家强说。

    “徐志凯现在是新飞集团的董事长,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公司市值很快就要突破万亿,这得利于助村工程的实施,你们这些助村工作人员功不可没。”朱家兴说。

    “相比其他的助村点年利润过亿,甚至有的地方超过十几亿,可是三年多来我没有为集团公司赚一点钱,真是汗颜。”黄家强说。

    “盈利固然好,但不能盈利也不能说明什么,盈不盈利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易有难,你属于难的那一拨人。只要不灰心不气馁,终会拨开乌云见见晴天,守得云开见月明。”朱家兴对黄家强说。

    “我只是恨自己无用,没有把工作做好,辜负了公司的期待。”黄家强看着朱家兴说。

    “不要妄自菲薄,我看好你。”朱家兴拍了拍黄家强的肩膀说。

    “明天我带你去新区转转,引荐胡天华与杨世林给你认识。”黄家强说。

    “好。”朱家兴答道。

    就餐结束,黄家强微醺的地说:“柳如雪给你们安排了最好的房间,你与嫂子上楼休息吧,我送您们。”

    “不用,我与你嫂子自己上去。”朱家兴摇晃着站起身说。

    黄家强看着夫妻二人上楼以后,转身对柳茹絮说:“茹絮,打电话给书记和主任,我有事情要去村委会和他们谈。”

    “好的,一会打完电话我开车送你去村委会。”柳茹絮说。

    黄家强与柳茹絮来到村委会,胡杨二人已经在办公室等他们,值班员柳琴给黄家强和柳茹絮各泡了一杯茶。黄家强开门见山地说:“书记,主任,我想求外援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你说说看。”胡天华看着黄家强说。

    “距离咱们这里不到五百公里有新飞集团一个助村点,那个村叫疙瘩村,是我们助村工作较早的村子,我想得到他们的帮助,为咱们扩大养殖提供便利,同时从那里借调技术人员过来。”

    胡天华看了看杨世林说:“这个事情我们同意。”

    “那明天你们与朱总详谈,我现在与茹絮去起草计划书。”黄家强说。

    “行,你们去吧。”杨世林说。

    黄家强与柳茹絮加班至深夜,终于搞好计划书,这时黄家强有些饿了,他让柳茹絮做些夜宵与守在村委会的胡杨二人同吃。

    胡天华看了黄杰强做的计划书很高兴,笑着对黄家强说:“要不咱们再喝一点。”

    黄家强说:“喝一点就喝一点。”

    吃完夜宵以后,黄家强等人回家,柳茹絮说:“夜深了,我不回家了,去别墅休息。”

    “行,走吧。”黄家强对柳茹絮说。

    翌日,柳茹絮早早做好早餐,她来到黄家强的房间叫他起来吃早饭。

    黄家强说:“你先吃,我等一会。”

    “凉了就不好吃了。”柳茹絮说。

    “我暂时吃不下,计划书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纠正,你帮我把烟拿来。”黄家强说。

    “先喝了牛奶再抽烟。”柳茹絮端过牛奶说。

    黄家强接过牛奶一饮而尽,继续审阅计划书,柳茹絮看着他的样子,知道他的烟瘾来了,于是从抽屉拿出烟来。黄家强点上烟对柳茹絮说:“你按我改正的再重新打印几份,一份交给书记,一份给老班长,一份留用。”

    “好的,我马上打印。”来一下接过黄家强手中的计划书说。

    九时许,胡天华、杨世林和黄家强来到服务社,朱家兴已经在大厅恭候他们的到来,众人握手认识以后进了服务社的小会议室,随同进来的还有罗薇薇和柳茹絮。

    朱家兴与众人会谈至十二点,他们之间达成了合作协议,东河套养殖场支援胡柳村养殖场两千万元,使胡柳村能够顺利度过这次的难关,胡天华激动地握着朱家兴的手久久不能放开,好在杨世林一旁提醒,胡天华才拉朱家兴同去用饭。

    三日后朱家兴离开胡柳村,顺着国道继续去旅游,到远方去追逐他们的梦想。

    胡柳养殖场围栏改造工程顺利竣工,两千万平方米的养殖场进行分片放牧,同时引进国内外优良牧草种植,实现现代化定牧养殖。

    胡天华问黄家强:“黄工,两千万平方米的牧场可以养殖多少牛羊?”

    黄家强说:“以放牧方式每公顷草场可以放养十五到三十只羊或三到五头牛;在圈养条件下,每公顷可以养两到六十只羊或十五头牛,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改变。

    草原上种植的不同品种牧草产量不同,一些牧场产量高,而另一些牧场产量低,这将直接影响养牛羊的数量。在正常情况下,牧草产量越高,可以饲养的牛羊就会越多。牧场和草原是畜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因此,保护、利用、改造、建设牧场和草原,提高其生产能力,是发展畜牧业,实现稳产高产的根本措施。”

    “黄工,鉴于咱们牧场产草能力有限,又受到气候和地理的制约,我建议养殖场养殖五千头牛和两万只羊,这样可以有效利用牧场。”胡天华说。

    “这个养殖基数不能再扩大了。”黄家强说。

    “咱们还可以再养500头梅花鹿或者马鹿,这叫‘广种多收’。”杨世林说。

    “行,‘广种多收’的意思是种植的面积很大,但单位产量却很低,比喻实行的范围很广泛,但效果并不明显或者不好。在商业上,‘广种多收’也被理解为一种经营策略,即在多个领域或产品中投资或开展业务,以获得最大化的收益。”黄家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