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69章

第69章

    为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企,充分展示部分地区先进农业技术生产模式和发展经验,农业农村部在全国遴选了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鸡冠岭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入选。

    基地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先进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推动先进农业技术传播,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示范展示平台。

    建设主体要按照有一定面积规模、有综合引领性配套技术、有稳定科技支撑团队、有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四有”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建设,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行区域,打造优质品种和绿色技术的展示窗口,搭建农技推广服务和为农民及新型经营主体观摩学习的优质载体。

    要进一步强化突出科技对基地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体现现代农业技术的先进性、集成性、综合性,发挥好基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基地当作引领当地农业发展的高标准样板,推进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在基地融会贯通,组织基地建设主体编制工作方案、协调科技合作、指导开展建设并给予积极支持。

    建设主体根据基地主导产业,加强与科技支撑单位的对接协作,提升自身技术应用和转化能力,确定示范展示的先进技术模式,在基地开展技术集成和试验示范展示,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在基地转化应用并加强推广。

    建设主体要编制先进技术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农技人员及农民学习观摩工作方案,每年示范展示2~3项具有集成性引领性区域主推技术,组织不少于2场现场示范观摩活动,新型经营主体、基层农技人员和小农户每年到基地观摩学习不少于1000人次。

    各基地要立足现有优势确定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产业发展带动机制和利益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增强基地建设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加强与科技支撑单位的合作,双方可通过互派人员、签订协议等方式不断完善合作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在基地创新创业,激发各方参与基地建设运营的活力和积极性。

    进一步强化参与基地建设各方的利益联结,通过利益共享、联合创业、技术入股等方式,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其他经营主体的成果、人才、信息等资源向基地集聚,不断完善有内在吸引力的各方投入机制,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技术开发模式。

    加强基地带动周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企业或者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科研院校支撑、特色产品引领等科技助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路径,完善建设主体带动农户合理分享效益增值做法模式。

    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在基地转化应用收益合理分配做法,提高建设运营主体和科技支撑单位开展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不断总结与相关市场主体合作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的做法与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运行机制和模式,打造可供其他地区观摩学习的样板。

    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地发展,将基地作为推广先进技术、探索协作机制、实践先进理念的有效载体,不断强化基地发展高标准要求,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等项目予以支持。

    基地示范展示任务要落到实处,农业农村部将根据基地运行情况、示范效果和科技支撑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和周期性动态调整,确保基地发挥示范展示和引领实效。

    加强基地建设成效和对区域农业发展带动作用的引导宣传,通过各类媒体、各种形式报道基地发展成效和经验,不断扩大基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基地实行统一规范标牌标识,建设运营主体须在基地醒目位置竖立“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标牌,标明示范技术、建设主体等内容。

    鸡冠岭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运营单位新飞集团子公司利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民公司法人是徐家强,注册资金450万元,公司总经理是袁崇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不断创新,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逐渐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科技园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农业科技园是以先进的农业科技、管理和服务为主导,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智力互动、品牌打造等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园区。其目的是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提供卓越的种植、养殖、加工及销售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与城乡融合发展。

    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将集聚地区内的资源优势,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布局。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园的建设集中了高科技、先进模式,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科技创新的转型升级。

    促进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科技园区以品牌输出为质量保证,以网络化销售为通路,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品质提高。

    实现社会和环境效益双赢。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顺应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社会收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引入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和金融服务等,将“城市优势+农村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助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确定发展方向与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使农业科技园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清晰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农业科技园内土地进行详细分类和利用规划,明确用地范畴和功能分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推行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鼓励实施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规范化、标准化地提高各类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

    引进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的种子、技术和设备等农业资源,授权管理合法使用知识产权,以加速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当地人民就业和脱贫攻坚。

    农业科技园是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以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推行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引进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等方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力农民致富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着更多农业科技园的建设,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举目眺望利民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错落有致,处处孕育着勃勃生机,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诱人的草莓,也不必说水肥一体化喷灌、先进的土壤改良技术,单是置身于示范园区,足以感受到这里农业现代化的独特魅力。

    这里,正在默默探索绿色生态农业的高效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之路,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打通了产业、效益、生态三大链条,开创了富民强村、乡村振兴新征程。

    这里,生态梦和兴农梦同生共长,致力于通过发展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土壤修复和土壤改良,保护着一方土地安全,护航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里,是ZH市加快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重要样板,有一群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培育优质蔬果辛勤耕耘,走出了一条生态助农、生态兴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腊月里的严寒没能阻挡温室大棚里的生机盎然,走进园区的草莓种植大棚,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甜气味,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鲜红诱人,工人们来回穿梭采摘草莓,忙得不亦乐乎。园区共种植了40个大棚的草莓,每个大棚均配备有温湿度监测设备、自动卷帘机、水肥一体机等智能化设施。管理人员只需按下开关,就可以为棚内草莓卷合“被子”保温、水肥一体灌溉,既提高了种植效率,又节省了人工。

    “目前,我们园区的草莓主要有红颜、白雪公主、天仙醉等5个品种,亩产约8000斤,销往全国市场,供不应求。”袁崇灿告诉记者。

    在园区的垂直农场,同样令人大开眼界。一排排生菜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生长全过程完全脱离了土壤,可随时收种,省去了歇地的时间,实现了全年生产。

    “生态为基,助农兴农,乘中国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的东风,在村党高官徐家强的带领下,新飞集团布局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利民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应运而生。建成之初,园区就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的原则,先后建起占地二十亩全自动智能玻璃温室,四十亩联栋温室,八十亩日光温室,并配套建设恒温冷库,物流运输,分拣包装车间等基础设施,种植草莓、西红柿、葡萄等蔬果,切实打造基础设施全、生态环境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生产能力强、产品品质佳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袁崇灿又告诉记者,

    短短三年多的时间,白纸作画、乘风起舞,利民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拉框架到形象内涵双提升的精彩蝶变,跑出了“北徐速度”,也擦亮了“金字招牌”。为了同一个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中国梦,新飞集团与福鼎集团牵手“联姻”,园区草莓、葡萄在外销全国的同时,还在采摘期接待游客1000多人,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良好效果。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袁崇灿本是动植物园一名后勤管理员工。利民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建起后就转岗来到园区,成为园区管理人员,年收入二十万余元。在园区内,像袁崇灿这样从村民转岗为园区工人的群众有40余人。这几年,园区还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引导周边村民参与园区经营管理,每人可以管理经营3~5个大棚,每人年收入在4.8~8万元不等。

    几年来,利民园区发展一路向前,不仅让群众鼓了腰包,而且逐步将小农户引入了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激发了农业、农民发展新的动力源。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对于利民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来说,尤其如此。园区引进了世界先进的芬兰水肥一体化种植工艺,从蔬菜、水果种植、浇灌全部采用微机自动控制,并利用沼渣、沼液进行浇灌施肥。整个园区种植,不用化肥和农药,有效地保证了蔬菜、果品的质量。

    此外,利民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使用自主研发生产的作物营养液产品——腐植酸钾水溶肥,营养全面均衡,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无任何毒副作用,有效促进了园区植物新陈代谢,提高了园区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提升营养和改良土壤双赢的良好功效。如今,园区生产的草莓已经获得有机认证,产品收益大幅提高。

    袁崇灿告诉记者:“园区在徐家坳村党高官徐家强及党委班子的全方位支持下,强化新飞集团龙头带动,依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领先的生物科技产品、系统的农业种植模式、科学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以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促进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构建农民参与、企业带动、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耕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借鉴其他园区发展模式,园区将按照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在草莓、番茄、葡萄等蔬果生态化种植基础上,打造一个集种植和观光为一体的智能温室农业科技产业种植园区,以新科技、新平台、新理念为引领,进一步带动生态农业做大做强,构筑农业科技生态圈,力争在农业生态化产业化的道路上打造出一个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