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难得糊涂的爱 » 第36章

第36章

    鹿儿沟梅花鹿养殖基地经过改良和杂交以后,年鹿茸产量接近十吨,仅鹿茸一项就让养鹿场获利三千多万元。

    在家庭会议上,徐家强提出要捐给学校和老年公寓空调,徐母说:“家强,你捐款我不反对,能不能给你咱们村的困难户也安装空调?”

    “娘,能。”徐家强说。

    徐家强从桃江县家电公司订购了三百多台空调,先给翠微小学安装了七八十台,接着给老年公寓安装了一百多台,也给护路值班房安装了空调,剩下的安装给困难户和职工宿舍。

    作为翠微小学的名誉校长,徐家强时刻想着学校的建设,一切为了孩子和老师着想,为了教育事业做贡献。

    教师节这天,徐家强为翠微小学捐了十辆校车和两辆校班车。

    翠微小学的校长齐静雅说:“徐书记,你这个名誉校长比我这校长对学校的贡献都大,我代表师生们谢谢你,谢谢你所付出的一切。”

    “齐校长,您言重了,我只不过为学校做了一点小事,比起你们不值一提。”徐家强谦虚地说。

    “徐书记,您过谦了。”齐静雅说。

    “今天是教师的节日,村委在如意饭店定了十桌菜,请你们这些辛勤的园丁聚餐。”徐家强说。

    “谢谢徐书记。”齐静雅说。

    “国家设教师节其目的是为了改善、保障老师的待遇和工作以及增进教师的修养,我们力所能及的做一点事情,以表达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徐家强说。

    “胡书记,教师节村里送慰问金算不算违规?”徐家强问镇高官胡尊学。

    “不能算违规,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关注教育事业。但是不能借这个旗号滥发财务,发放的记录应该公开,要有村民代表监督。”胡尊学说。

    “那就好,我们村给翠微小学的老师每个人三百元,聊表敬意。”徐家强说。

    翠微小学每个老师收到三百元慰问金和一束鲜花,在镇高官胡尊学和徐家坳村高官徐家强的陪同下共进晚餐,度过一个开心的教师节。

    教师节过后不久就是中秋节,新飞预制件厂捐款十万元给翠微小学用于教职工发放福利,还为学校捐赠了220套书包、图书、健康应急包等爱心物资,同时为外地教师提供“拼装房”,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企业能否直接向义务教育学校捐赠物质?”徐家强问有关部门。

    “企业是可以直接向义务教育学校捐赠物质的,但是不能税前扣除的,通过政府单位或者公益性单位支付的捐赠支付是可以税前扣除。”工作人员解答。

    “捐赠要交个人所得税吗?”徐家强又问。

    “个人接受他人捐赠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的应税所得,因此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个人对他人进行捐赠的,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抵免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上述捐赠,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所称应纳税所得额,是指计算扣除捐赠额之前的应纳税所得额。”工作人员解释道。

    “谢谢您的解答。”徐家强说。

    “不客气。”工作人员说。

    徐家坳村徐家强的别墅内,徐家强坐在自己的的书房内,面对众多的证书和奖状,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林文静知道丈夫为什么迷惘,她关心地说:“家强,我们该做的已经做了,个别人不求上进怪不得别人,我们只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村民们就无愧于心,我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过来的,是我们辛辛苦苦奋斗十几年换来的,要把这些钱用到有用的地方,而不是养闲人吃闲饭。”

    “咱们村还有困难户,他们不思进取,我心里不是滋味,说明我这个村支书不称职。”徐家强对妻子说。

    “村里的人良莠不齐,这种事情不是咱们能够左右的。”林文静说。

    “我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是我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不求流芳百世,但是不能对那些事情熟视无睹。”徐家强说。

    “不管你熟视无睹,还是置若罔闻,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事情让人无可奈何,你我皆凡人,平凡才是生命的底色,人生中大多数痛苦,其实都源于你在和自己盲目较劲,终其一生都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凡,也始终痛恨自己的不完美。正如《道德经》所言:‘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我们生而平凡,有平凡的活法,接纳自己的平凡,才能成就非凡的事业。”林文静说。

    “为什么有些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徐家强问妻子。

    “普通却自信的人,和优秀却自卑的人,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用放大镜看自己的优点,后者则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缺点。虽说欣赏来自他人,但接受却可以从自己开始,让人由内而外地自信。其实每个人都存在优缺点,不去寻求改变,无法接纳自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对自己的不认可。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觉到风时,风才存在;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里,宇宙才存在。

    每个人的身上都不缺光芒,缺的是发现光芒的的能力。接纳自己的平凡,不是自负自大、盲目乐观,也不是得过且过、颓废度日,而是主动出击,积极改变。接纳自己的平凡,是在经历迷茫和痛苦之后对自己的和解和释然,也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以一颗平常心持续追求自我价值。

    只有把自己放在心里,你自己才存在,接纳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优点,你才是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允许自己与别人不同,让你特立独行;允许别人与你不同,则让你海纳百川。

    平凡是生活的底色,人生不完美,才最完美,正如你我,愿努力生活、热爱生活的你,能在平凡的底色中,发现生活的色彩。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照顾自己的内心。”林文静说。

    “我想要的是大家都能够富起来,他们不愁吃,不愁喝,而且还用不完的钱,每个人的钱都是一样多。”徐家强说。

    “想要让人人都富裕起来的话,那么必须每个人都要付出努力让社会经济好起来,这样才不会愁吃,不会愁喝的。但是有大量财富的地方必然有极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富人就会有数百个穷人。

    首先,任何资源都不是无限的,都是有一定数量总额的,财富也是一样,往一方面倾斜多了,另一方面就必然会少。往少数人手里集中了,那多数人就会相对的贫困,这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少数人手里有大量资源卖不出去,多数人手里没钱购买。

    其次,人性都是自私的,什么东西一旦到了手里,都不愿意再无偿送出去,够自己一生享用了,还想多留点给子孙后代,甚至幻想子子孙孙都有享用不完的财富,所以必定会占用大量财富不再重新分配,这也就决定了不可能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只能是个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管好自己就可以了,自己努力,做到自己一家衣食无忧以后再想别的。正如中国那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林文静说。

    “我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能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多年前徐家坳村还是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沟,种粮靠天收,吃粮靠救济,鸟不落山窝,人往山外走,现在一向沉寂的小山村热闹起来,城里人源源不断地涌进村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买山货、摘山果,昔日小山村变成了‘快乐大本营’,可我却快乐不起来。”徐家强说。

    “真正成功和快乐的人,并不是他一个人拥有了多少财富,或者拥有什么样的物质条件,而是能够间接的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方式,成功的成果就是因为你的存在帮助了更多的人,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让他们更加向善向上向光。

    我们在平凡的世界里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创造一个爱和被爱的世界,愿女人都能够活出光的样子,男人都能够活出太阳一样,去温暖天下。孩子们都能活出更快乐的童年,更快乐的少年。老人都能够安享晚年,婆媳之间都有更多的理解,让天下的众生都能够更加和平和慈悲。

    能量高的人都会人捧人,能量低的人都是在人踩人,打击人。所以你生命当中有人鼓励你有人欣赏你,代表他内心有光有爱,才愿意给别人更多的爱与光。

    感谢抛弃我们的人,感恩所有欣赏我们的人,感恩所给予我们光和能量的人,因为他们就是这世间的天使。感恩曾经打压你的人,曾经给你泼冷水的人,因为激发了你的潜能磨练了你的意志力。

    如果女人都学会理解男人欣赏男人鼓舞男人,多去懂他的心,彼此就会少了很多争执。如果男人都能学会去关心女人,赞美女人,给女人安全感也会少了很多的抱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珠穆朗玛峰’,这个珠穆朗玛峰就是每个人想要挑战的生活,生命更高的高度,以及更美好的生活,更高的标准,所以提升自己给对方和自己一个优质的爱人。每个有生的日子都是生日,希望每一天都能活出全新的状态。”林文静说。

    与妻子的一番谈话,让徐家强确定了人生的新目标,他要一步一个脚印带领村民们富起来,不仅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二者缺一不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为人民幸福生活夯实物质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精神力量。

    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更好地把握二者关系,尤其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从现实角度看,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从未来角度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的底气和自信除了来自雄厚的物质基础,更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积厚成势的志气骨气,各族干部群众一往无前、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全民族不断增强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不断提升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同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意志的比拼。

    从人类文明视野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以及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经验和做法等,将为破解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精神贫乏等问题提供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

    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越需要价值引领、文化滋养、精神支撑。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增进人民福祉来进行。

    精神富有刚刚破题,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空白等着我们去填补。向着星辰大海奔赴,相信每一个努力前行的灵魂,都能拥有自己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