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 第129章,起稿,获奖作品售价,调侃

第129章,起稿,获奖作品售价,调侃

    十几个学生站在自己的画架前,或观察,或是凝神作画。画室中,只能听见铅笔划过纸上,所发出的声音。

    四尊石膏像,二十几套画架画板,在画室中并不拥挤,反而形成特殊的韵律。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窗台上,光线没有改变石膏像的明暗效果,反而给画室中增加了温暖的色彩。

    白墙,白纸,白石膏像,深色地板,褐色的画架与原木色的画板。整间画室就像是一幅油画,认真作画的学生,就是画中点缀的跳跃色彩。

    姜哲带着从模拟影像中得到的体会,把影像中的塑造过程,与眼前的石膏像对应重合,寻找重要的线与结构。

    他每画一笔铅笔线条,都会停顿思考后,才会画出下一笔。

    在起稿阶段,很多人的画看起来差不多。

    姜哲的画面上,只有十几条长短不一的线,似乎并不出众,但每一笔都是有自己的考虑。

    这些线条除了再现形象的作用之外,也记录着他的感受,甚至有一些线条,在当下看起有些不对,或不应该出现。但这些线条在刻画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才会真正展现出作用。

    一个小时过去,姜哲在纸上画出一个隐约的轮廓。

    他后退两步,观察画面,同时也在调整情绪。全身心的投入作画,还要体会把握美感,对人的负担不小。如果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状态,对健康不利。

    他放下画笔,让自己的大脑放松。

    班里一半以上的同学,已经开始动笔。所以,他在走动时,尽量不发出声音。

    姜哲依次看过已经动笔的同学的画。有人画的慢,也有人画的很快,无论快慢,造型基本没出大问题。在了解过同学们的水平后,他走到画室外,站在走廊上,透过窗户,举目远眺,放松眼睛和心灵。

    画室里,也有同学开始相互观摩。

    因为知道姜哲是本专业的第一名,很多同学都想看他的画。

    不管心里怎么想,在看到姜哲的画上只有十几根线条,甚至有几根线条不知道什么作用之后,同学们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有人把疑惑压在心底,不用声色的去看其他人的作品;有人心直口快,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一位名叫郑文峰的同学,向熟悉的同学询问:“你看,姜哲画这几根线,是干什么的?感觉不对吧?”

    被询问的人摇头:“不知道,可能,他有自己的考虑。”

    郑文峰说道:“我没看出他的画,比我们的画好呢?而且,你不觉得有几笔画的,有点儿着急吗?”

    被问的人答道:“每个人有自己的习惯。”

    旁边一位叫做欧小林的同学说道:“有些人适合画短些作品,几个小时内就能画出特别棒的画面效果,一旦让他画一星期甚至一个月的作品,就不知道该往哪里深入。”

    “对,有这个现象。”郑文峰说道。

    有人无声的对他示意,说话小点声。

    郑文峰几人没有因此不满。因为班里还有几人画的很快,这时候已经起完稿子,开始分明暗面。

    尽管那几位带着耳机,但他们这样评论,终究容易被听到。

    班长环顾画室,询问另一个班委:“你知不知道,那些没来的人去哪了?”

    这时,因为疲劳而暂停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知道详情,解释道:“那几个觉得没什么灵感,去找灵感了。”

    韩荫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到了大学没有人会督促你学习。

    姜哲给自己续了一杯水,回到画室,重新审视画面。

    对照着模拟影像暂停的画面,判断初步的稿子没有问题,但是,要继续深入,就要仔细每一步的刻画。

    他重新调整情绪,打好腹稿,开始在原本的稿子上调整。

    这时,胡老师走进教室,找到姜哲,说出一个消息。

    “我们学校要出一本优秀试卷。你的素描、色彩和创作课会入选,到了期末核算成绩时,会给你加分儿哈。”

    “谢谢胡老师。”姜哲向老师表示感谢。

    班里还有一位同学的作品也会入选,胡老师去通知该同学的时候,姜哲打开系统,看到提示:画家收获荣誉……

    胡老师传达消息时,有意让其他同学也能听到。

    这个消息让很多人的心无法平静。以前,大家在书店里看过出版的优秀考卷,但没想到自己同学的画也会入选,并出版。

    有人羡慕,也有人嫉妒,有些人已经过来恭喜入选的两人。

    姜哲能猜到同学们心中的想法,因为,系统又开始提示,画家收获荣誉。

    他应付完这些事,继续投入作画。

    他保持着之前的节奏,绝不画无用的线条,没想好就绝不画。

    姜哲一直画到傍晚,觉得累了,就收拾画具,和继续用功的同学打声招呼,离开画室。

    他走向食堂的路上,接到汪真的电话。

    “姜哲,恭喜,你那幅画,以1.4万刀的价格成交。我们大概测算过,到你手中应该能有5.6万。你可别嫌少,这数目已经是尽可能的省掉一些费用。”汪真担心姜哲会对到手的钱数不满意,所以,详细的解释每一笔费用。

    姜哲听后,表示理解:“您和画廊的朋友辛苦了,我对这个价格很满意。”

    “行,我会尽快办手续,你今晚有时间吗?”

    姜哲说道:“有,我刚结束专业课。”

    “我派接你来到我这里。”

    姜哲也不客气:“顺便接着秦律师。”

    他走到校门口,想起来陈嫣,就给她发短信:我要去画廊,有急事,不能陪你一起吃饭。”

    陈嫣很快回信:知道了,你去忙吧。

    姜哲走出校门,等了一会儿就看到汪真的助理,开车来接自己。

    他乘车接上秦律师,一起来到汪真的画廊。

    汪真已经把对方传真过来的文件准备好。

    秦律师帮姜哲办好手续。

    汪真想请两人一起吃饭。

    秦律师表示律所还有事,姜哲想尽快回学校。

    汪珍把二人送到楼下,秦律师先乘车离开。

    汪真对姜哲说道:“欧洲的同行建议,你可以延续获奖作品额风格。”

    姜哲明白她的意思,委婉拒绝:“我暂时不考虑,画重复的作品。”

    汪真不再劝说,换了一个话题:“你现在也赚了不少钱了,要不要考虑买个车?”

    姜哲说道:“我已经在考驾照,等考出驾照来再说吧。”

    汪真派车把姜哲送回学校。

    姜哲回到学校时,食堂已经关门,就在附近饭馆解决晚饭。

    他回到寝室,发现三个室友都不在宿舍。

    他洗漱后,给自己泡了杯茶,边喝茶边翻看自己记录的米开朗基罗和大卫雕像的资料。

    为了画好大卫石膏像,他觉得有必要了解所有的相关知识。

    米开朗基罗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与达芬奇和拉斐尔齐名,是艺术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很多记录说他脾气不好,性格粗狂,不修边幅。这不是鉴定一个人品质和才华的标准。说话直来直去,只知道闷头做事的人,往往不太受待见。

    就在姜哲阅读相关资料的时候,宿舍门被推开,邵辉回来了。

    他看到姜哲,问道:“吃饭的时候没看到你,以为你还在画室努力呢。”

    姜哲没说自己卖画的事,只说有事儿出去。

    邵辉坐到自己位置上,喝了几口凉白开,然后对姜哲说道:“姜哲,我刚才去咱们学校的网络室玩了一会。

    我在高中的时候,没有机会上网,今天才知道图书馆旁边的楼里,有网络室,那里比外面的网吧卫生干净,游戏不少,价格和外面差不多。你想不想去?”

    姜哲知道,那地方太能消磨时间,所以,婉拒邀请。

    邵辉继续说网络室好玩的地方。

    此时,室内的固定电话响了起来。这电话必须要用电话卡才能打外线电话,也很少有外线电话打过来。

    邵辉抢着过去接起电话。

    他听了片刻,对打来电话的人说道:“杜鑫大哥没在寝室,您等一会儿再打?……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好,再见。”

    他放下电话,对姜哲说道:“我估计是杜鑫的媳妇找他,应该是来查岗了。”

    姜哲也笑了:“你说不知道,可能会让杜鑫解释半天。”

    邵辉说道:“这种事不能乱编,万一说的不合适,更麻烦。”

    姜哲说道:“你好像很有经验的样子。”

    邵辉哈哈大笑。

    姜哲看书看到8点左右,杜鑫带着和一位男同学回寝室。

    他给姜哲二人介绍了自己的同学。

    邵辉告诉杜鑫,有人打电话找他。

    杜鑫立刻拿出电话卡,给媳妇回电话。

    他打电话的时间太长,他的同学等的无聊,就告辞离开。

    不久,甘文杰也回来,听到杜鑫打电话的语气,就好奇的用目光向邵辉和姜哲询问。

    邵辉也不解释,示意他听就行了。

    杜鑫总算是打完电话。

    邵辉笑着调侃:“杜哥,是不是嫂子来查岗?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帮你说话?”

    杜鑫被调侃也不恼怒,似乎被查岗是很得意的事情,他一改打电话时的低声细语,豪爽的回答:“就说老子有事。”

    感谢书友读者的推荐票与月票。

    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