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 第69章,任务完成,苗老师的指点(求追读)

第69章,任务完成,苗老师的指点(求追读)

    午饭后,姜哲牵着小卡回到画室。

    他给自己沏了一杯茶水,然后打开系统,看到任务提示:玩家已领取任务奖励和技能,任务结束。

    他计算过,该任务的奖励刨除各种费用后,到手的金额并不到20万,再除掉给陈嫣的费用,价格更低。

    系统在任务说明中给出了解释。

    因为姜哲选择卖出的画,只有一幅是精品,而其余都算佳作,所以,最终获得的资金,与系统奖励的数额略有出入。

    姜哲也通过这次销售绘画,大概了解自己绘画的售价。

    他决定,为了避免销售过多,影响绘画价格的问题,以后但凡是被系统评价为普品的作品,就销毁掉。被系统评价为佳作的画就按尺寸乘以90计算。

    如果被系统评价为精品,则视情况而定。

    姜哲关闭系统,开始复习。

    因为还有苗老师的事情要处理,所以,他给闹钟定了一个时间。

    下午一点半,闹钟响起。

    他暂停学习,拨通苗老师的号码。

    接电话的人是苗老师的护理。

    姜哲告诉护理,自己已经完成苗老师想要的作品。

    护理表示,苗老师还在休息,请姜哲等电话。

    姜哲放下手机,继续学习。

    下午2点刚过,苗老师的护理打来电话,请姜哲去苗老师家。

    姜哲带着作品,赶到苗老师家。

    护理引着他来到苗老师的卧室。

    姜哲看到苗老师坐在床上,身前放着一张炕桌,桌上摆着水杯。医疗仪器已经撤走,卧室里显得清净许多。

    “苗老师您好。”姜哲进屋叫人。

    苗老师看到姜哲,脸上浮现笑容:“姜哲来了,快坐。”

    她让护理准备茶点,对姜哲说道:“高三的复习很累吧。”

    姜哲说道:“有点累,但是休息一晚就好。”

    苗老师感慨:“十八九岁的年纪,就是有使不完的力气,我和你这么大的时候,在家干农活,最累的活,就是给玉米除草和搬玉米杆。又累又热,还容易被刮伤。无论第一天多累,第二天还要接着干活。

    看到你们的活力,我真羡慕。

    话说回来。你学习繁重,还要让你作画,麻烦你了。”

    姜哲说道:“不麻烦。画画可是我吃饭的手艺。”

    护理给姜哲送来茶水,托盘里摆着一碟点心。

    姜哲从画筒中拿出作品。

    苗老师让护理帮忙展开。

    姜哲画的水彩画尺寸,比对开纸略大。

    两人拿着画,给苗老师看。

    苗老师看到画面中的两个人,穿着中式的长衫长裙虽然是用水彩表现,但人物生动,有几十年前的生活韵味。

    “再近一些。”

    姜哲二人把画凑近。

    苗老师盯着男子和自己的面容,抬手想要触碰,又生生忍住。看了许久,才示意姜哲二人把画放下。

    她对姜哲说道:“这画真好。你的这幅水彩画,和之前的素描相比,各有优点,这两张都给我留下,好不好?”

    姜哲说道:“没问题,这就是给您画的,您喜欢就好。”

    “我给你出难题了。”苗老师叹气。

    姜哲说道:“您别这么客气。

    我画完这张作品,再遇到类似的事,我就知道怎么画了。”

    苗老师让助理把画收起,自己招呼姜哲,“喝水,尝尝点心,这是羊油点心。过去,是给庙里上供用的。

    “是吗?我可要好好尝尝。”姜哲说道。

    “别用力,点心特别酥。”苗老师提醒。

    姜哲捧起一块花型点心,轻咬一口,点心立刻碎成几块。

    他细细品尝,点心中不同食材的香味混合,互不影响。

    他咽下点心,喝一口茶水。“苗老师,您家的点心果然好吃。我也是滨海人,还不知道有这种点心。”

    苗老师说道:“咱们滨海以前有几家老店里,有几个老师傅做的点心特别好。

    几家老店现在都没了。只有一个老师傅,偶尔在家里做点心。

    我是老顾客,想吃了就找她买。”

    姜哲问道:“怎么找这位老师傅?我想买回去,给我爸妈尝尝。”

    苗老师说道:“她做点心的时间没规律。你喜欢,从我这里这拿一些回去。”

    “谢谢苗老师。”

    苗老师看着姜哲:“你是个好孩子。”

    姜哲说道:“您这么夸我,我都不好意思了。”

    苗老师的话题一转:“姜哲,你以后是想走职业画家这条路?”

    姜哲说道:“我没有想过以后怎么样,可能会做一个职业画家。”

    苗老师说:“这条路不好走。

    有人说学画需要天赋,有人说功夫在画外,其实都对。

    有的人学的快,有人学的慢。天赋不是唯一的因素。

    我看了你的画,不夸张的说,你在这个年龄,能画到这样,已经很好。走画家这条路对你来说,技巧应该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方向问题。”

    姜哲听到苗老师谈起这个问题,收起笑容,郑重的请教:“您老说的方向。我不太明白,还请您指点。”

    苗老师说:“谈不上指点,因为工作关系,我触过很多画家,包括咱们国内知名几位老艺术家。

    我说两个事情。

    我的一位朋友,主要创作国画。几十年前,他参观画展的时候说了句话。这么大的展厅里,多数是油画和水彩画。这到底是哪个国家的画展?”

    苗老师说道这里,自己也笑了笑。“我这朋友说话直。他这话也对,也不对。

    我没有瞧不起西方绘画。但是,学来西方绘画,还要把它本土化。

    姜哲,你的话不多,这是个好习惯。我这个朋友,得罪过不少人,也遭过不少罪。

    我还有一个朋友,原本是做别的工作,和画家接触久了,干脆也改行当画家。

    可惜,他活着的时候名声赫赫,去世之后,他的纪念馆几年后就改名了。

    从这件事情,能看出他的根基不稳。

    画家的根基是自己的本领,以及周围的文化。

    咱们华国艺术中,最大的永远是国画。

    你以后有机会,要学一学咱们的书画,哪怕不精通,也要吸收,融入。”

    姜哲认真的听着苗老师的提点。

    他在上一世听人说起过相似的事情,明白苗老师这是借两个人的事情,用几十年的经验提点自己,这份心意,这些感悟,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