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奋起 » 第14章 互助

第14章 互助

    村里的黄巾贼,正在三五成群的入室劫掠,他们挨家挨户的搜索,拿走一切能入目的东西。

    小山村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破布,破碗,破筐他们也也不挑拣,抢到耙子,犁,便高兴的眉开眼笑,几个赶着耕牛的黄巾兵,更是成了人群中最靓的仔。

    更有的把没来得及逃走的人,倒绑起来,驱赶这些神情萎靡的俘虏,到村中的空地上。

    就在黄巾点检收获的时候,根子带着精锐的赤猴杀了进来。

    直接扑进人群,短刀相接,一瞬间,便把毫无防备的黄巾给打蒙了。

    他们三人一组,三组一队,牢记勇哥交代的阵法,向着混乱的黄巾军扑去,哪里有人聚集,他们就往哪里冲,哪个看着像头目,就先杀哪一个。

    惊慌失措的黄巾军好不容易,在其白石首领的聚收龙下,聚集出了两三百号人结成阵列。

    杨勇带着大队人马已经赶到,他们分成一个个松散的小镇,从两翼包抄过来

    这是哪里来的乡民,阵法玩的比官兵都熟,我老张今天出门没看黄历,遇到了这样的凶神,收拢出布中的小张张白石大惊。

    只见来袭的军阵中传出清亮的命令“全力向心突击,击破敌阵,活捉黄巾贼手。”

    随着杨勇的命令,黄巾兵崩溃的更快,如一个熟透的柿子,被强有力的手捏爆。

    黄巾军从一个两个,到一群群的的跪地投降,直到除了背几支长枪顶着的张白石,全场再也没有一个站立的黄巾兵。

    赢了赢了,我们不用再被黄巾兵抓走了,被解救出的俘虏,有人放声大哭。

    这一天来变化莫测,可让他们没有见过动乱的心,受到了惊吓。

    “我们的家夺回来了”。随着远处传来的欢呼声,跟着逃入山中的人,也随后赶赶了过来。

    衣衫褴褛的他们,一个个混在人群中寻找亲人,哭喊着爷娘老子。

    看着这群庆幸劫后余生的村民。杨勇心中起伏不断,乱世中想闭关自守,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桃园生活,也不可能如愿,随便一股乱兵,都能让辛苦了一生积攒的家湮灭。

    杨勇对自己的心中的做法更加坚定,无论阻力有多大,都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就算达不成自己心中的想法,但要比历史书中的记载好一点。

    他让人把俘虏压到村民面前,让他们一个个指认,有人命的抵命,没人命的劳役。

    刚来到这里,安营扎寨,有许多事情要做,只凭自己的人,什么时候能做完,这些黄巾贼俘虏虽然打仗不行,但在刀枪的逼迫下,整修道路,修房造屋还是能完成的。

    村民指认出俘虏,一个个被压了出来,几十号人并排跪在操场的外围。

    在剩余黄巾军惊恐的目光中,一排整齐的道光闪过,跪地的黄巾军,脑袋滚落,残存的脖颈中,喷出的鲜血吓呆了众人,直到有几个圆通通的脑袋滚到面前,吓的连连后撤。

    他们都见过血,也杀过人,但那杀的都是别人,这杀到了自己身上,而且是几十个人,一起被斩杀。

    只把他们对人命漠视三观,冲击的散碎淋漓,多数的人都想到,还好这一次没有胡乱的杀人,这一刀没落到我的头上。

    杨勇在剩余的俘虏面前立了威,便命人赶着他们,去修补村里被烧掉的房屋,自己造的孽,自己来补。

    安排好了善后,他才找到被唬的,面色发白的众村民。

    “乱世中没有武力保护,只是揣着金砖的肥羊,小王村以前自耕自足日子。

    随着黄巾贼的出现已经打破,以后还有其他山贼,甚至溃兵都能威胁山村的安全。

    这次虽然我们来得及时,救了你们,但还有下一次,下下一次,我们不可能每次都来的这么及时。

    “你们该怎么办?不会还是这样束手就擒?让人像羊一样的赶着追杀吧?”

    随着杨勇的一连三问,担忧爬上村民的心头,在一阵窃窃私语之后,面色沉重的村正出来交流:

    “勇哥儿说的有理,只是我们都是普通的山民,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活吃。

    哪里懂得战阵厮杀之道,便是有心,也是无力。老村长无力的摇摇头。”

    周围的村民也神色黯然,战阵厮杀,在家人受到危险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击杀来犯之敌,给家人撑起一片安全的天,他们怎么能不想。

    杨勇观看大家的都有些异动的神色,心里有了底。

    “小子不才,从小学了些战阵之道,若是不嫌勇所学粗鄙,愿与众乡邻互相交流,以求共同都有增益。”

    周围的村民纷纷大喜,期待的的目光转向村正,这年头,军政厮杀可都是传家的东西。

    有人传子传孙,让他们世代为将,屡世荣华富贵。

    如今他们有机会让学到,可以改变祖祖辈辈以来,在土地里刨活的命运嗯,

    赶快答应啊这么好的事,天上掉馅饼。不少人的眼神变成了乞求。

    只见村正跟众人一样惊喜,但随即变成惊疑之色,不顾众人的跃跃欲试,缓缓的张口:

    “勇哥儿,凭你对我们村救命的大恩,原就无以为报,又不求回报的传授兵法,恩情远过这太行山。

    就算现在娶我的头颅,我也绝无二话。

    只是这村中的村民都是同族,是祖宗留下来的血脉,战阵厮杀十不存一,要是这些后辈都折损在战场。

    断绝了祖宗传下的血脉,小老儿就是到了九泉之下,也无颜面见祖宗。”

    王村正紧张的看着杨勇,生怕自己拒绝,激起他的怒气,强行征发村里的族人。

    原来如此,原来是怕我拿他的族人去填壕沟,怪不得他在族里深得人望。

    知道了村正的担忧的杨勇,略一思索,就想到了怎么打消他心里的顾虑。

    “我们不会争强征召村里的一兵一卒,只是教授他们战争厮杀,但有外敌来袭,他们就能拿起刀枪对战,有自保之力。

    两个村子和平共处,发生争执互相商议,不依仗武力强盛去解决”。

    杨勇做出保证,打消村正的疑虑,在众人的欢呼中,两边商议决定,结成防守同盟。

    两边的约定不出去共同打人,而是共同防守,但有外敌来袭,另一个村子有义务去救援。

    至于杨勇提出的在村子里建立学堂,教适龄的青少年读书,便是成年人也凭自愿学习。

    更是惹得众人欢呼,坚决拥护杨勇的决定,要知道在这个时候,读书识字,那是王侯贵人间的事儿。

    便是一般的寒门,想要供养子女读书识字,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何况他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

    至于杨勇后来提出的建立儿童团,共同派出哨兵,前出放哨,提防吃了败仗的黄巾军前来报复,更是被无条件的通过。

    “勇哥儿,我们在山贼之中救了他们的村子,对他们有这么大的恩,不说他们报恩。但起码不该阻止我招募兵员。

    现在非但不能招兵,还签了这老捞什子平等互助的条约。

    除了教他们读书识字,还要教兵法战阵,我们什么好处都没有,反而在他们受侵袭的时候,还要出兵相助,

    怎么看都不像平等互助,像我们在向他们投降”。

    达成协议的杨勇带着众人离开村子以后,离开村子以后,便听到队伍中的抱怨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