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姐弟 » 42、历史开始出现偏差

42、历史开始出现偏差

    姨侄两出去后,小诗喟然长叹。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途跑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算了,不背了!

    小诗脑中回想起初识时画面。

    那个傻波一,苦着脸咋说的?

    没有金手指,不会烧玻璃,能背的古诗都不超过三首。

    小诗的《出师表》,高考完基本上就还给老师了。

    这就是普通人,不是有些妖艳剑货。

    脑中能记得的知识实在太少了。

    或许傻波一说的对,穿越计划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梦想是要有,但不能脱离实际。

    我是不是该放弃了?

    不,我不放弃!

    就像某作者一样,写了很多年网文依旧扑街,但依旧码字。

    穿越回现代比网文成神还难?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退一步说,就算失败了又如何?总比浑浑噩噩过一生的好。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

    她想起小亮亮后面的一些话: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一个团队要健康运行,必须人心安定。尤其骨干人才,一定不能乱。

    何邦彦、张夫人、红姐,牛金,以及现在已经成长为中层的翠红楼姐妹,这些和自己关系近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草鞋店稳住了,赵财主这边问题也不大。

    小诗也估算过瓷砖的发展,比宋小词预计的还要乐观。

    最可能出变化的是营造部。

    而对穿越计划来说,这也是最为核心的部门。

    小诗立马找到阎春苟。

    “阎都料,小词不见了。”

    “什,什么??!!!”

    “希望你暂时被外传。”

    “师尊到底怎么了?不会是……被绑架了?您听我说,不管绑匪要多少钱咱们都得给,没钱了咱们可以再赚……”

    小诗幽幽一叹。

    在阎春苟心里,她宋小诗就是个视财如命的人。

    也不怪他这么想,从表面上看确实如此。

    这个误会短时间内没办法解开。

    “应该不是。他和盈盈她们几个一起走的。”小诗咬着下唇。

    阎春苟望向小诗,目中闪过一丝愤恨之色。

    毕竟是和姐弟两接触最多的人。

    和当初盈盈一样,虽不知详细,但也能估摸到姐弟间因为钱财的事产生了矛盾。

    但他万万没想到,事情竟然闹到这么大。

    “小诗姑娘,你放心,我不会乱传。请您尽快派人来接手。”阎春苟说。

    “阎都料,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真心希望您能留下来……”

    “多谢姑娘美意。不过人各有志,还望姑娘成全。”

    “阎都料您听我说……”

    “不必说了。无论涨俸禄还是别的,都没用。”

    说完这句,阎春苟老泪纵横,一字一顿地说:

    “我要去找师尊!”

    小诗再也无法说出半个字。

    宋小词曾经说过,这个年代爱侣可以生死相依,好友可以割头换颈,

    甚至一面之交也能一诺千金。

    他说得没错。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这话不对。

    忠义孝悌礼义廉耻,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几千年来刻进骨髓里的信仰!

    同时,也是基本道德准则。

    只不过后来在现代思想冲击下,淡化了许多。

    在这个年代,许多人可以为这信仰百死无悔!

    阎春苟就是其中之一。

    对一个信仰坚定的人来说,任何诱惑都没有意义。

    看着他的背影,小诗咬着下唇想:阎春苟尚且如此,要说服那个人恐怕更难了。

    王度,是小诗现在最重视的人。

    前天何邦彦给一个册子她看。

    又是宋小词做的缺德事。

    和后世某些马户又鸟的性质完全不同,许修缘瞧不起农民,属于时代的局限。

    从为人来说,许修缘没那么无耻。

    他不折不扣履行了赌约,不仅拜王度为师,还做到了宋小词提的让他抄录王度讲的故事并配插图。

    看到最新作品,何邦彦很想笑。

    向来眼高于顶的许修缘,被宋小词整得服服帖帖的。

    于是就拿过来给小诗看,让她也乐一乐。

    小诗原本不以为然,扫了一眼其中记载的故事,立马认真看了好几遍。

    这个故事王度直接套用自己和宋小词做主人公,内容如下:

    竟陵宋小词,是天下第一奇男子。

    王度有幸,拜入他的门下。

    有一次宋小词命王度远游增长见识,谓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出游前,师尊送了一面古镜,并告诉王度:“持此则百邪远人。”

    王度携之外出,一路上经历了许多。

    比如古镜照出老狐与大蛇所化之精怪,消除疫病等。

    总之,是一系列奇迹。

    后来他的弟弟王绩也要出远门,就找他借用古镜。

    结果王绩一路上又消除了许多妖怪。

    王绩回家后把古镜还给了哥哥。

    最后,古镜在匣中发出悲鸣,失踪不见。

    故事很精彩,但小诗并非仅仅因为情节吸引,而是……

    这故事以前好像在哪里听过。

    回忆许久,终于记了起来——

    《古镜记》!!!

    大学时,她选修了一门“中国古典文学”。

    当时教授是这么说的:

    唐诗宋词汉赋元曲,众所周知。

    提到唐朝文学艺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唐诗。

    但事实上,唐朝文学不仅仅是诗歌。

    只不过其它文学体裁,在唐诗面前黯然失色罢了。

    没办法,唐诗太过璀璨耀眼。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唐代的《传奇》。

    怎么说呢?这本书和苏澈一样,光芒被大哥掩盖了。

    中国小说发展史,溯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彼时尚处于萌芽阶段,绝大多数为志怪小说。大抵篇幅短小,文笔简约,缺少具体的描绘。

    直到唐传奇产生,才脱胎换骨。

    传奇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开山之作当推王度的《古镜记》。

    从风格上看,尚存六朝志怪馀风。

    但从其它方面来看,有了跨越式发展。

    首先,篇幅较长。全篇以几则小故事连缀,诙谐诡谲。

    其次,有了细节描写、人物对话等,完全拥有了小说几大基本要素。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古镜记》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接下来,教授详细讲解《古镜记》的情节等方面内容。

    记起这些后,小诗幡然醒悟:这个前些日子还在工地上挖桩的王度,竟是中国小说家的祖师爷!

    现在居然成了宋小词的徒弟。

    宋小词,你这个傻波一是怎么敢的?

    一个疑惑浮上心头:情节内容完全相同,但教授讲的《古镜记》中,古镜是“隋汾阴侯生”传给王度的。

    假设她手里的《古镜记》是原作,那么是谁将“宋小词”篡改为“侯生”,又为何要这么做?

    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是王度本人!

    以他对宋小词的盲目崇拜,不可能这么做。

    她隐约感到:历史在这里已经出现了偏差。

    不过现在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王度这里还有个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