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那山,那事,那些人 » 第四章 父亲病危(2)

第四章 父亲病危(2)

    几个月后,姜林凤在家里生下了一个男孩。

    村里人背后议论纷纷,议论着孩子的父亲是谁。有多事者跑来问王梅香,王梅香也没多想,就顺口说那个曾经在家里住过的知识青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黄耀庭曾在吃饭时说过他与姜林凤的事。

    这事很快传到林秀耳朵里,她向黄龙朝埋怨王梅香嘴不严实。

    黄龙朝很生气,回家就用竹枝抽打王梅香。那竹枝抽在身上,虽不见血也不见伤,却是十条八条细细的枝条抽得胳膊和屁股生痛生痛的,王梅香被抽得噢噢直叫。

    碰巧黄耀庭放学回家看见,马上冲过去就夺了父亲手里的竹枝,狠狠地盯着父亲说:“以后不许你打我妈!”

    黄龙朝看着怒目而视的儿子,也不骂他,拿起一把锄头到菜园忙去了。

    王梅香把所有的委屈、憋屈,在黄耀庭前发泄出来,哭得鼻涕、眼泪一团糟。

    黄耀庭找来毛巾递给她擦泪,心疼地看着母亲,问道:“姆妈,伢伢打你,你为什么不反抗?”

    王梅香更委屈了,说:“我哪里打得过他,一个大男人。”

    黄耀庭坚定地说:“打不过,也要反抗。以后我保护你,不许有人打你。”

    王梅香心里很是安慰,一边擦泪,一边说:“奶仔,你要好好读书,你长大了,妈就不受气了。妈这辈子,没读过书,受气受够了。”

    黄耀庭扶着王梅香进了伙房,说:“你教我做菜吧,我现在只会做饭,我学会做菜,以后你们做事回来,可以吃到我做的饭菜。”

    王梅香心情瞬间好了起来,爽快地回答:“好。妈教你做菜。我们先从煎蛋开始,再炒个你喜欢吃的豆角。”

    除了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之外,黄耀庭最喜欢的是看书,只要村里谁家有连环画或其他书籍,他都借来看。

    那时候,没有电,照明全靠煤油灯。但煤油是凭票供应的,家里那点指标根本供不上黄耀庭晚上夜读的习惯。没有煤油了,父亲就从山上砍一些松树回来晒干,或是找一些松脂,晚上点燃供他学习或看书。这些都没有了,他就借着火塘里的柴火的光亮看书。

    书里面有“囊萤积雪”的典故,他发现根本不现实。萤火虫和雪的亮度不够,而且不常有。还有那个“凿壁偷光”更没可能,家里独门独户,没隔壁。

    有时候,就跑到村里黄富朝家去,用他的煤油灯或烧柴火看书。然而,村里供他看的书太少了,有的也是一些神话故事和连环画之类。

    黄能顺父亲黄豪庭倒是有一些报纸,但是他不愿意借给他看,说他小孩子看什么报纸。

    黄耀庭如饥似渴地想看书,想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实在没书看了,就找出家里的小红书《老三篇》和《毛泽东选集》看。“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调查研究”、“发言权”、“方法论”等概念在幼小的心里留下一些模糊的痕迹。

    有时候,宁静的夜晚,躺在屋坪里的竹床上,看着静寂的夜空,数着星星,或是发呆地看着月亮,会问父亲一些关于天文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那颗星那么亮”、“为什么有的星星会动,有的不动”之类。

    黄龙朝也不懂这些,偶尔会搜索枯肠,尽可能地给他讲一些诸如“牛郎织女”“天仙配”或西游记的故事给他听。反正这些讲不对也没关系,胡编乱造,胡说八道,估计小孩也听不出来。

    他的小脑袋听完这一类的神话故事,心里就会怀疑是不是骗人的。喜鹊怎么能搭成桥,谁见过仙女,孙悟空是石头生出来的?

    这种不轻易相信传说(传言)的质疑与批判的思想,也在他心里萌芽,对他的成长与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这是后话。

    很快,黄耀庭跟黄能顺等一些孩子,上初中了。

    父亲把他送到人民公社对面的何家洞中学,找到黄清朝的大儿子黄永庭,让他帮忙照看黄耀庭的学习。

    虽然之前拜年或父亲生日时,见过黄永庭,但黄耀庭对这位兄长还不是很熟络。看他有点严肃的面孔,心里有点畏惧感。

    黄永庭师专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现在已经是乡中学的副校长。他热情地招待黄龙朝父子,倒好茶水,大家都坐好时,仔细打量着这个有所耳闻的堂弟,笑着说:“耀庭,以后你要加餐或改善伙食,就到大哥这里来。但是,学习一点都不许马虎,我会通过你的老师和班主任,了解你的学习成绩。如果成绩不好,可就要批评的哦。”

    黄龙朝接茬:“那必须批评。”

    黄耀庭怯怯地看着他,简单应承了一声“嗯”。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就是有点怕他。至于为什么怕,又说不上来。

    中学由几座陈旧的木房组成,位于一个田洞里,离公路有点距离,四周是稻田,倒也显得安静,环境挺利于学习的。

    黄耀庭在学校第一次吃到了名符其实的“大锅饭”,还有煮得跟猪食似的大白菜。

    有一天,教室里正在上课,突然从窗户传来一声鸟叫似的声音,很尖、很脆、很响亮。

    紧靠窗户的黄耀庭抬头一看,差点被吓呆了。只见一个小小的脑袋伸进窗户,头发乌黑乌黑的,小小的脸上五官非常怪异,一张歪着的小嘴正在发出一阵听不懂的声音。看样子,她应该是找自己也在上学的孩子。

    这一吓,黄耀庭整个状态都不好了,心惊肉跳的瑟瑟发抖。几个女同学都被吓哭了。

    黄耀庭第一次见到这种模样的人,感慨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后来听人说,大家叫她“鸟仔婆子”,因为嘴太小,说话像鸟叫。她年轻时走在路上,因为后背很好看,经常有被吸引的男人追她,然后跑到前面一看,就被吓个半死。

    尽管这样,她也有老公,还有孩子。

    这一次的惊吓,黄耀庭没有得病,也没有像那次看样板戏被“坏人”吓得那么严重,而是打开了他心里的一扇窗。世界太神奇了,真是什么人都有。她一定是个很坚强的人,这样的模样,仍然不会自卑,敢在公众面前露脸,这种自信和力量,就值得尊重和敬佩。如果换成自己,有这样的勇气吗?

    还没来得及了解整个学校的全貌,就接到上面的通知,搬到了公路那边供销社上面的坡上。这里已经建了四五栋砖瓦房。一栋三层楼的是教师办公楼和宿舍;两栋一层的教室,可供五个班教学;一栋食堂。食堂旁边的山坡上建了猪圈,利用食堂收集起来的剩饭剩菜等喂养着几头猪。

    食堂前面是一座正在烧砖瓦的窑。旁边则是做砖坯和瓦坯的工场,砖坯、瓦坯都是学生在劳动课做的,包括食堂和烧砖用的柴火,都是学生提供的。那时候劳动课的占比是每周至少三节劳动课,学生们得到很远的山上砍柴,交给学校。每个人都要交规定的重量,如果自己砍不够,得由家长补交。

    食堂和三层楼的中间,是一片空旷的地,中间搭了一个很大的木棚做临时宿舍,说它是棚,是因为四周没有墙壁。如果遇上大雨或天冷,就临时围上农用薄膜,遮风挡雨。木棚里放着约三四十张上下两层的木架床,一张上下床每层床睡两个学生,整个可以容纳150人左右。

    教室前是宽敞的操场。课间操时,大家整整齐齐地站成前后左右有距离的方阵,听着高音喇叭里的音乐和节奏,做“广播体操”。

    学校还在建设中,新建的宿舍的材料,全部来自于学校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完成,木料、砖、瓦,甚至运来的石灰都由学生来拌浆。人民公社会派少量的泥瓦工指导学生们参与建筑。

    连食堂用的水,都由学生轮值,从学校后面的水井里挑上来,倒入水池备用。

    在这里,黄耀庭还遇到了表妹姜玉凤,永远对他笑的表情,亭亭玉立的身材,清秀的五官,两人分在同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