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综穿年代剧之意难平 » 第一百零二章 正阳

第一百零二章 正阳

    侯艾琪恢复的不错,可不知道韩春明在哪打听的,愣是让侯艾琪坐了42天的月子,过完了寒衣节才肯放她出屋。

    当然,坐月子的这42天,侯艾琪也没闲着。

    侯艾琪看完报纸,对正在削苹果的韩春明道:“春明你看,这些民营企业的新闻。”

    韩春明把苹果递给侯艾琪,擦了擦手,接过报纸看完后道:“也就是说,现在时机到了?”

    “虽然还有点早,但现在可以准备起来了。”侯艾琪指了指衣柜,“你把我首饰箱最下层里的那些图纸拿来。”

    韩春明打开首饰箱最下层的抽屉,从里面拿出来一叠纸。

    “这是做伊府面的机器图纸。”侯艾琪铺开图纸。

    韩春明道:“伊府面?那个油炸鸡蛋面?”

    伊府面是汉族传统面食,一种油炸的鸡蛋面,伊府面的制作讲究色型好,体质松而不散,浮而不实,吃起来爽滑甘美。

    “嗯,但比伊府面制作简单,不需要高汤和配菜,也可以叫它方便面,和那个小日子杯面差不多。”

    侯艾琪指着图纸依次介绍道:“和面机、成型主机、蒸煮机、切断机、电力油炸机、冷却机、烘干机,还有包装机。咱们可以先把企业执照办下来,然后在造这些机器的期间,你还要找厂址、盖厂房。”

    小日子杯面韩春明还真吃过一次,立刻就明白了侯艾琪要制作的这个东西是什么。

    “好,我明天就去问办民营企业的手续。”抓了抓头道,“那,咱们这个企业叫什么名儿啊?”他就不是个会取名儿的。

    “叫什么名儿啊?”侯艾琪也被问卡住了,这次起名不像以前的饭店和那些洗理店,这次的名字以后可不仅仅是个小食品企业的名字,它未来可是有可能成为集团的,这就得慎重了。

    两人冥思苦想着,侯艾琪在脑子里一个个地过着未来成功集团企业的名字,韩春明也掏出了字典,一页页地翻着。

    侯艾琪想着想着,灵机一动,拍手道:“我想出来了!叫‘正阳’!就叫“正阳”!”这里可是《正阳门下》世界,“再也没有比‘正阳’更好的名字了!”

    韩春明楞了一下,也立刻跳起来拍手笑道:“好!‘正阳’好!好!”

    ‘正阳’对于韩春明来说,有太多太多含义了!真的是没有比‘正阳’更好、更得他心意的名字了。

    “琪琪!琪琪!‘心有灵犀’都不足以形容咱俩之间的默契!真的!哈哈哈哈,‘正阳’!‘正阳’!好好好!”

    *

    “有人在家吗?”两个中年女人站在韩家门外问道。

    韩母闻声出来,开门一见来人,立刻笑道:“王主任,您怎么过来了?”来的这两个人,一个是街道的王主任,另一个她依稀有些印象,好像是街道妇联的人。

    “大姐,我们是来找您儿媳妇的。”王主任向韩母点点头后道。

    “快进屋,快进屋。”韩母把人让进屋,“我儿媳妇在里屋看书呢,我去叫她,二位先喝水。”

    侯艾琪听韩母说街道和妇联的人来找她,也有点奇怪她们的来意。

    “侯大夫。”王主任见侯艾琪出来,三人相互介绍后,王主任道,“我这人说话不好兜圈子,所以我就直说了。家里孩子还没上户口呢吧?”

    原来是这事,侯艾琪答道:“正打算去办呢。”

    王主任点点头道:“是这么个事儿,侯大夫,您是在医院工作的,想来也知道要严格遵守计划生育,这孩子上户口前,您最好把‘放环’的事儿落实一下,然后带好相关证明,再到咱们街道来出上户口的手续,正好还能把‘独生子女证’的事儿一起办了。”

    计划生育在侯艾琪和韩春明结婚前就已经被写入宪法了,现在正是抓的严的时候。

    若不是侯艾琪是中医院的大夫,王主任说的话可不会这么客气,那开口可就得是命令式的,但凡有一点迟疑和推拒,二话不说地就得直接拎到医院去。

    这种事不防微杜渐,等人怀上了,再拉人去医院流产,那可就缺了大德了。

    “我知道了,谢谢您特意过来通知我,这事儿您放心,我会尽快落实的。”

    侯艾琪忙客气答应,她自然知道王主任在这好声好气地和她说话,是给足了她面子的。

    王主任见侯艾琪反应和态度良好,就站起身道:“那就先这样,我们先回去了。”

    她还有好几家顽固分子要处理呢,自从这计划生育的政策一下达,她是成天的得罪人。

    送走了王主任和妇联的人,韩母第一次没和侯艾琪招呼一声,就转身回屋去了。

    侯艾琪自然明白韩母这是心理不舒服了。

    韩母是个很传统的人,不能说她‘重男轻女’,甚至韩母还对两个女儿、孙女和外孙女有所偏向,但她骨子里还是保留着‘传宗接代’的思想。

    侯艾琪叹了口气,这种事,只能让韩母自己想通了,最多等晚上韩春明回来,让他去劝劝。

    估计是韩母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在韩春明的开解下,韩母的低落情绪持续了两天就好了,对欣欣依旧疼爱非常,每天珍珠宝贝地捧在怀里。

    韩春明见后,还跟韩母皮道:“我说妈,您也‘心肝肉儿’的叫叫我呗。”

    “让我‘心肝肉儿’的叫你?”韩母眼睛一立,“我看我该用‘笤帚嘎达’叫你,你这是皮痒了!你个皮猴子,哪有我小孙女儿得人疼!”

    韩春明立刻委屈地翻了翻白眼。

    *

    这天,侯艾琪下班回来,就见大哥、二哥、大姐和二姐都在,就连孟小杏也在,这是开的什么会啊?

    韩母一见侯艾琪回来了,就道:“嗨!你大姨说,晚上要给咱们家送菜过来,说不少呢,我就让你哥、你姐他们都回来了。”

    侯艾琪点头道:“那我先整几个菜,咱们先把饭吃了,再等大姨过来。”

    结果等到了晚上八点多,说要来送菜的大姨也没来,韩母便让侯艾琪先抱欣欣进屋里睡觉。

    这一等,就等到晚上十点多,大姨和三姨才和小货车到了韩家。

    “大姨,您这出唱得好啊?”韩春松本以为韩母是小题大做,几把菜的事儿,还把他们几个都叫了回来,可真看到大姨和三姨拉过来的菜,他也有些傻眼了,这是一小货车的菜啊!

    三姨接道:“高兴了吧?”

    大姨一边让人小心,一边道:“跟你们说实在的,你说打一解放啊,我们这一大家子人啊,可没少靠你们接济着。不过现在我们农村啊,改革开放了,你说我们农民先富起来了。就原来你们给我们那什么乱七八糟的,破玩意儿,我们现在都看不上了。你们大舅一琢磨给你们点什么呀,我一想啊,弄点新鲜菜,让你们尝尝鲜,也让院里的邻居尝尝鲜。”

    三姨附和道:“对,你看咱们的菜多新鲜。”

    韩春雪看着一筐筐的菜,道:“大姨,你说的没错,你看吧,从我们小时候起,咱们老家的人,可没少麻烦我们院里的邻居,这一下,他们一看,肯定乐坏了都。”

    大姨这人说话不着调,总是说不上两句好听的话儿,就秃噜嘴,她早都习惯只捡入耳的听了。

    孟小杏搬了几筐菜,累得直喘气:“大家伙啊都高兴,可我说姨儿啊,您说您这大半夜的瞎凑什么热闹,不能早点来?明儿一大早,我还要上班呢。”

    三姨脾气向来急躁,立刻反驳道:“你知道个屁啊,八点以前啊,人家不让进城。”

    大姨跟着连连点头道:“就是啊。”

    孟小杏赔笑道:“那我也不知道啊,是不是?你说这事儿弄的。”

    菜都卸了车,韩家还要给院里的邻居家送去。

    韩家在门口大张旗鼓的搬菜,守着院门口住的郭大爷家自然都看着呢,韩春松第一家就给郭家搬了一筐菜:“郭大爷,老家的东西,给您尝尝鲜。”

    郭大爷笑呵呵地摇着蒲扇道:“你这儿,坐坐坐,赶紧坐,赶紧坐,坐坐。”见韩春松坐下后道,“老大呀,你说你让你大爷我说什么好啊,这没得感谢啊。”这一大筐的菜,就是去市场买,也得十块钱了。

    韩春松摆手道:“瞧您说的,这六零年困难的时候,您能拿出一个窝头给我们老家儿,我们都记着呢,那时候一个窝头,可是比现在一车大米都值钱,那是救命的窝头。”

    别管人家帮多帮少,这时候就得捡好听的话儿说不是?

    郭大爷摇头感叹道:“没说的,唉,过去的事儿啊,想都不敢想啊。现在好了,可是你这回报就更好了,大爷我没有更好的感谢话给你们了。”

    韩春松笑道:“您就甭客气了。”

    哥姐几个挨个邻居送菜,韩春明也抬了两筐菜去了后院,敲了敲程家的门,低声询问道:“程叔叔,我大姨家送来的菜,我把这菜给您搁门口了啊。”

    程家打开灯,程父在门里道:“谢谢春明啊,我就不出来了。”

    韩春明道:“您甭客气了。苏家的菜我也放您家门口了,我就不过去敲门了,不好吵醒了孩子。”

    他也是当爸爸的人了,自然知道把小孩子哄睡多不容易。

    程父道:“行,放门口吧,我明天转交给他家。”

    “诶,麻烦程叔了。”韩春明说完就转身回家了。

    韩春明是没去苏家敲门,可程建军和苏萌也是刚躺下,还没睡实,听到动静,就醒了。

    程建军听完韩春明的话,不耐烦地道:“三更半夜的,瞎折腾什么呀。”大半夜的给人家送菜,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苏萌轻轻拍了两下孩子:“人家也是好意。”

    程建军哼了一声道:“韩家你还不了解吗?这几年惯爱在院里臭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