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综穿年代剧之意难平 » 第五十八章 各家近况

第五十八章 各家近况

    天开始越来越热,孔庆霏就将屋里的门窗都开着,她正整理着手里的论文材料,一大妈来到她屋门口,手里拿着个大碗:“大美,忙着呢?你一大爷出去遛弯买的香瓜。”

    孔庆霏忙迎上去,接过大碗:“一大妈快进屋。”

    一大妈进了屋,电风扇一吹,特别凉快:“这暖气里灌了冷水,屋里凉快多了。”指着五斗橱上的电风扇道,“可别一直吹,不能贪凉。”

    “嗯,我知道了,一会儿我就关了。”孔庆霏开始吃香瓜,“一大爷挑瓜是有绝活吧,不仅西瓜、香瓜挑的好,就连南瓜,都能挑到特别面甜的。”

    “他小时候给富农家看过瓜地,一看就是三、四年,还能不会挑瓜。”

    “也是,一大爷人多巧啊,不然也成不了八级工,我听三哥说,一大爷现在已经是高级工程师了。”

    一大妈笑得开心:“你一大爷就是好研究,老了老了,倒忙起来了,现在他不仅是钢厂的技术顾问,还跑工大去讲课,我看他就是误人子弟,工人就是工人,还敢去教学生,胆子越来越大了!”

    “一大爷带出来的学生差不了,他带过的徒弟,现在可都是工程师了。”

    “还是你看得远,让他去参评职称,他当时还说,这么大岁数了,去和小年轻的一起评,丢人呢。现在拿着比厂长还多的工资,看把他美的。”

    改革开放了,一大爷挣的钱多了,她的药费却没涨,手里愈发宽裕了,再不用何雨柱两口子补贴了。

    高考恢复后,职称评定制度也随之恢复,一大爷有技术又读书识字,孔庆霏觉得既然被返聘回厂,有机会参评职称,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以后的工资可是和职称挂钩的。

    “咣噹!”一声盆响打断了两人的聊天,随之是二大爷气急败坏的骂声。

    一大妈摇了摇头道:“你二大爷哪做过饭,唉,聋老太太在的时候,早就说过他们,‘父母不慈,子女不孝’。你二大爷年轻的时候,除了他们家老大,对其他几个孩子,那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这老二和老三看他建了临建房,为了占房子,当年偏要搬回来。现在单位分了房子,嫌你二大爷他们老了,这连招呼都不打,连夜就搬了家,直接就把你二大妈气得中风了。好在不严重,大夫说慢慢锻炼,能恢复一些,这家里的活,就得你二大爷来做了。”

    “他家老大呢?”

    “唉,你二大爷为了把老大调回来,求了一圈人,现在二老需要他了,他不搬回来就算了,还说不想孩子学他爷爷骂人、打人,这些孩子啊……真是伤人心。”

    孔庆霏拍了拍一大妈的手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您二老好好保养身体吧,万事有老何和我呢。”

    一大妈笑道:“是我和你一大爷的造化,我和你一大爷是看开了,人老了也得自立,好好锻炼,好好保养,虽然最后我们两个还得给你们添麻烦,但现在绝不拖你们后腿。”站起身,“天这么热,中午咱们就吃凉面,我去煮挂面去。”

    孔庆霏开始收拾材料:“我和您一起做,咱们两个人快。”

    孔庆霏是过来人,当她也曾身体老去,不听使唤,也曾病痛缠身,夜不能寐。

    那时候她时常大发脾气,不停地给子女们打电话,让他们回来看她。

    直到将年过半百的子女们都折腾的疲惫不堪……

    她也恐惧变老,恐惧过有一天瘫在床上起不来。

    这也是为什么她能轻易地原谅一大爷,因为她知道,一大爷那么做,是出于无助和恐惧。

    *

    正和一大妈往中院走,刚出廊道就看见了秦淮茹。

    六年没见,如果不是在这院里看到人,她是不敢认的。

    衣着不新却也干净,一头花白的头发盘在脑后,深深皱纹的脸上神情木然,人痩得厉害,脸色也差,整个人看起来好似比一大妈还要年老。

    秦淮茹本来垂着的眼皮,在看了孔庆霏两人一眼后,又耷拉了回去,没有一丝想要打招呼的意思。

    一大妈也没和她打招呼,径自拉着孔庆霏进了厨房。

    孔庆霏这几年虽没回过四合院,但从不时去看大宝和二宝的一大妈这,她也知道了一些贾家的情况。

    没了何雨柱和一大爷的帮衬,这四合院里可就再没了帮衬秦淮茹的人,贾家的日子也过得越发艰难。

    首先是小当,因为每天早晚都有大量的手工活要做,秦淮茹婆婆还要省电,做完活就关灯,小当在家根本就没有看书复习的时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绩一路下滑。

    待到毕业时,小当的成绩不足以达到留校就职的标准。

    她去参加应届高考,得益于她底子好,又是首都户口,考上了首都护校。

    据说那时小当求了秦淮茹一个假期,秦淮茹倒是想让小当去念的,可惜秦淮茹婆婆不同意。

    “你哥都没念大专,你一个丫头片子,让你念完高中就不错了,赶紧去找工作,没见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我看槐花也别念了,认识字,能算账就行了,高中有什么可念的,我看就没用!”

    “妈!”槐花当时就吓得哭了起来,委屈极了,“我哥我姐都能念到高中毕业,您们不能不让我念啊!”

    秦淮茹婆婆脸一沉:“你姐要是死活都要念,我看你就别念了,反正你们俩得有一个赶紧去挣钱。”

    “妈!姐!”槐花哭得泣不成声。

    棒梗见槐花哭的凄惨,眉头一皱道:“行了小当,哥的工资供你们俩念高中还行,大专哥反正是供不起,我这马上就得找对象了,也是要开始用钱的时候了。”

    厂里正有人给他介绍对象,听说女方各方面条件都挺好。

    “对对对。”秦淮茹婆婆忙接道,“你哥这都二十多了,到现在还没个对象呢,你怎么就想你自己。”

    秦淮茹听说棒梗要找对象,最后的犹豫也没了,对小当道:“还是让槐花把高中念完吧,我明天去街道看看,给你找个工做着。”

    小当的手死死捏着衣摆处的衣兜,那里面有一张纸,是她的录取通知书。

    那几年正是知青返城的高峰,连扫厕所的工作都有好几个人抢,小当又哪那么好找到工作?最后只能到处找临时工做,大部分时间在家糊纸盒。

    可辛辛苦苦每个月的工资都得交给秦淮茹,刨除日常开销,能攒下来的钱,又都被秦淮茹婆婆收走,说要留着给棒梗结婚用。

    辗转两年多,槐花也高中毕业了,这样的家庭环境,每天忙不完的手工活,槐花的学习成绩还不如小当,自然也考不上大学。

    就在秦淮茹和小当为槐花的工作着急时,槐花却好像并不着急,胸有成竹的样子。

    *

    那段时间孔庆霏正在准备大学毕业论文,当她看到了来学校找她的槐花时,也不禁愣了一下:“你是槐花?”

    槐花可怜兮兮地求孔庆霏让她顶何雨柱钢厂食堂的职,并承诺道:“孔阿姨,我保证就这一次,以后不管怎么样,我保管再不来麻烦傻叔了,我求你了。”

    孔庆霏没说什么,只带着她去找何雨柱。

    何雨柱到底心软,便和孔庆霏商量:“我是不打算回厂里了,不如就让槐花顶了吧。”

    孔庆霏本来不想同意,都想着让家里这些姻亲中的哪个把这个职先顶了。

    何雨柱这几年不打听贾家的事,现在见到槐花,难免问起小当的近况和工作。

    槐花有些躲闪的说:“我姐都毕业三年了,怎么能没有工作呢。”

    孔庆霏突然觉得,让槐花顶这个职,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反正没几年就要下岗。

    孔庆霏只做被槐花和何雨柱说服的样子,顺水推舟地同意了这个提议。

    何雨柱很快就帮槐花办好了入职手续,当贾家人知道槐花入职钢厂食堂当了临时工后。

    秦淮茹婆婆登时就喜形于色,连连赞着槐花聪明。

    秦淮茹却不赞同槐花去找何雨柱的行为,说了槐花两句。

    秦淮茹婆婆却不乐意地道:“这食堂的职,就该咱们家顶,要不是因为傻柱,你也不能被厂里撵出来,还连累了棒梗丢工作,不然咱家两个工人,日子哪会这么难?”

    秦淮茹不再说话,想着槐花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还是食堂的活儿,以后再不用她操心,也就低头吃饭去了。

    棒梗也难得有了好脸色,对槐花道:“以后我去食堂打饭,你可得给我多打一些。”

    槐花自然笑着应了。

    小当从头到尾冷着脸,她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三年,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傻大姐了。

    槐花瞒着大家去找何雨柱要这份工作,明摆着就是在防她,贾家的三个孩子里,要说亲近,和何雨柱最亲近的却是她。

    被从小照顾到大的亲妹妹摆了一道,挣来的工资全部被妈妈和奶奶收走,哥哥在家里越来越说一不二,不再是小时候心疼妹妹的样子。

    母亲越发逆来顺受,还不停地让她忍耐,劝她一家人要往一处使力。

    奶奶越来越明目张胆地偏心哥哥……

    小当觉得,她在这个家里已经待不下去了。

    在又一次失去了临时工的工作后,小当就给秦淮茹留了一封信,装了几件衣服,跟着高中同学一起去了南方。

    那段时间,秦淮茹婆婆天天在家里大骂:“就是个白眼狼,有本事走了就别再回来!”

    对小当的出走,棒梗倒没什么感觉,反而觉得家里松快了一些,甚至还说过,要是槐花也能快点搬走,就更好了。

    槐花心里有些愧疚,可她从小就不如姐姐优秀,如果她不争取这份工作,她很可能一辈子都得干临时工。

    秦淮茹倒是更担心小当在外面受骗上当,吃亏什么的,但想到这一切她也无力阻止,偷着哭了几回,就念着‘儿孙自有儿孙福’,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