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综穿年代剧之意难平 » 第三十四章 新年

第三十四章 新年

    今年春节,相较于往年都要热闹,好像人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了。

    孔家和赵家,有了二堂哥陶腾来的好东西,库房和地窖也终于名至实归,不再如以前一般空落落或只是堆着萝卜白菜土豆了。

    不仅如此,两家的姻亲也都占了不小的实惠,这不忘亲家的行为,更是让两家的儿媳妇们喜不自胜,对公婆也愈发地敬重了。

    不同于别家媳妇的忙碌,孔庆霏倒成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奶奶。

    孔庆霏至今怀孕快17周了,也就是四个多月了,她的肚子已经突起的很明显了,也是现在衣服穿的多又宽松,除了何雨柱就只有付大夫知道她这肚子比正常四个月的肚子要大些。

    经过付大夫的检查,在知道孔庆霏有一对龙凤胎弟妹后,付大夫诊断,孔庆霏这胎很可能是双胞胎。

    听到这个结果何雨柱又是一阵脑子发晕,出了医院又带着孔庆霏去折磨李老头。

    李老头本就不是妇科圣手,自然也把不出什么双胎不双胎的,只是听了孔庆霏的描述,也认同付大夫的诊断。

    这回好了,别说家务,就是穿个袜子,何雨柱都非要上手帮忙,就怕孔庆霏挤到肚子,原来的三级战备,直接提高到一级。

    要不是孔庆霏还要上班,而且付大夫也认同适当运动有利于孩子健康和生产的说法,恐怕何雨柱连下地都得拦着。

    孔庆霏倒不担心肚子里的孩子,两个小鸭梨那么大的宝宝发育的都很好,正在修复的系统对她腹中的胎儿进行着监控,这些监控数据孔庆霏不仅可以随时查看,一些宝宝的动态还有截图,若是有异常,系统会立刻报警,以便她应对。

    若是没有系统的监控,就何雨柱这种状态,别说孕妇得受到影响,跟着紧张起来,就是周遭的亲人也都得跟着绷紧神经。

    想想这院里多少生过孩子的,哪个不是挺着肚子洗衣做饭,伺候一家老小,咋到了何雨柱这,咋就这么不一样呢?

    看得这院里的婆子媳妇一个个都暗恨,自家男人咋不像何雨柱这么会疼人呢?

    *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何雨柱忙活着年夜饭,忙得一脑门汗还乐呵呵地。

    一大爷戴着孔庆霏给他缝制的皮护腰,坐在李老头给他设计,孔二堂哥给在村里找木匠打的椅子上,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电视。

    一大妈则和孔庆霏坐在床上,摆弄着老棉布衣服拆出来的早就洗软了的棉布料,商量着给孩子做什么样的小衣服。

    孔庆波、孔庆涛和孔庆露三个,昨天就让二堂哥给接回了大伯家。

    三人穿着新衣服,带着一大盒子京式糕点,最重要的是何雨柱给他们买的五挂100响小鞭儿,这东西孔庆露不在乎,可对于男孩子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新年玩具。

    过大年,在孩子们眼里就是能吃到多少好吃的,能穿新衣服,能得着多少鞭炮和压岁钱。

    要是一切都像歌谣里唱的那样,吃完杀猪菜,喝腊八粥,吃糖瓜,喝豆浆,炸丸子,炖羊肉,炖鸡,蒸馒头,大年三十晚上再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最后上来肉馅饺子,这就是孩子们心中最好的新年了。

    因着晚上要吃丰盛的年夜饭,屋里桌子上还有各式糕点、糖果和炸丸子,孔庆霏三人都不饿,便谁也不张罗吃中午饭。

    等电视上播出BJ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上海京剧团演出的《智取威虎山》时,大家就都围在电视跟前看电视了。

    这时候拢共也没多少电视节目,春晚还没诞生,就连《新闻联播》,现在还叫《全国电视台新闻节目联播》,播报个新闻还都是图片的。

    这对孔庆霏来说,实在是没啥可看的,但对现在的人来说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全四合院拢共就三家有电视机,许大茂家、三大爷家和何雨柱家。

    这不《智取威虎山》一开演,就有来家里蹭电视的了,何雨柱好面儿,孔庆霏也不是吝啬的,自然地来了就好吃好喝地招呼着,不一会儿,屋里就坐了不少人。

    和另两家相比,何雨柱家就很热闹了,但凡来了人,何雨柱就给搬凳子,拿干果糕点糖,倒茶水。

    这些东西都是过节过年才能买得到的,还都限量供应,来人家看电视,喝些茶水就够不好意思了,哪还能要这些,最后是何雨柱硬塞,东西才分了下去。

    这来的邻居,有孔庆霏认识的,也有她不认识的,在一大妈的招呼和介绍下,她就跟着一一打招呼,拜拜年。

    何雨柱把邻里邻居都招呼了一遍,看到孔庆霏偷着打了个哈欠,忙道:“对不住了各位,我和我媳妇就不陪您们了,您们慢慢看,喝水,东西随便吃,一大爷一大妈,帮我招呼着啊。”

    说完就拿过一边挂着的军大衣把孔庆霏裹上:“都这个点了?我都给忙忘了,你快去小美屋倒一会儿,我送你过去。”

    孔庆霏早就想休息一会了,但这来了客人,她也不好离开,这有何雨柱说,她自然是愿意的。

    两人和屋里邻居们告了一声少陪,就出了屋。

    “他一大妈,这不是嫌我们影人吧?”一个坐在一大妈身边的老太太看何雨柱扶着媳妇走了,小声问一大妈。

    一大妈安抚道:“柱子媳妇只要搁家,这晌午就会睡一觉,这有身子的不是都嗜睡吗?”一大妈看了眼五斗橱上的座钟:“我们这刚琢磨小孩儿衣服呢,也没看点,今儿个都睡晚了。”

    那老太太点头:“都传这傻柱疼媳妇,今天我算是见识了,别说这还没显怀,就是七、八个月的肚子,今天还不是搁家里忙活年夜饭呢。”

    这话引来周围不少人的赞同。

    *

    晚上,一家人摆好丰盛的年夜饭,何雨柱和一大爷在门口放了两挂鞭炮。

    待大家落座好,何雨柱就站起身道:“一大爷,您说两句吧,我给您满上。”转头对孔庆霏道:“你和一大妈也满上一杯沾沾嘴。”

    一大爷端起满酒杯道:“大龙过去小龙来,柱子你这终于成了家,眼瞅着马上又要添丁进口,我就在这儿祝咱们大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

    “好。”何雨柱痛快地喝了一盅,心里高兴地不行,给大家满上酒,“这一大爷说完话,就该我了,我这祝大家丁巳年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

    “好!”一大爷也痛快地喝了一盅。

    虽然过年只有他们四个人,看起来好像不够热闹,但就是出奇地温馨和睦。

    等到零时放炮,何雨柱又和一大爷出来放炮,在鞭炮噼哩啪啦的响中,他看向身边裹得严实的孔庆霏,心中从来没觉得如此踏实过。

    接下来的日子就在拜年,回娘家,走亲访友中匆匆度过,当休假结束上班时,孔庆霏竟觉得过年比上班还累人。

    *

    四合院里又有了贾家的新闻,不用孔庆霏出门了解,来串门的二大妈和三大妈就把事情的始末说了个清清楚楚。

    这过年自然少不了放鞭炮,那炮纸飞得到处都是不说,还有那炮放完了冻在冰里的,这时候也是环卫工作最重的时候。

    棒梗本来就不愿意扫大街,这环卫处过年不但不休假,任务反而更重了。

    初三这天早上,棒梗刚把昨晚风刮来的炮纸等垃圾扫成一堆,回身拿铁锹的功夫,就有好几个小子连追带跑的闹了过去,把那堆垃圾踢踏散开了。

    “你们瞎啊!”

    棒梗登时就急眼了,为了应对队长的早检查,他饭都没吃,早早过来扫地,心里正是一肚子火,现在看到这帮熊孩子,自然就骂了出来。

    “你说谁呢!”一个年纪不大,穿着一身军绿色棉衣的孩子登时就不干了。

    他旁边的孩子拉了他一把,对棒梗道歉道:“棒梗哥,对不住啊,我们刚才是真没看见,要不我们帮你归拢好。”

    棒梗也是顺毛驴,一看道歉的这个是认识的小子,便不耐烦地道:“不用了,你们别地方玩去,别搁我这捣乱。”

    一帮孩子就跑走了,但谁想到那个年纪不大,军绿棉袄的小子是个记仇的,让个扫大街的骂了,心里不忿。

    棒梗扫完了,便回家吃饭,这个年,他家过得没有一点喜气,除了饺子里有零星一点儿肉,全都是素菜。

    他到现在才知道,没了何雨柱的帮衬,他家竟然这么难。

    棒梗吃完饭就返回岗位,想着在队长过来前再扫扫,别让他再挑他毛病,大过年的宁肯累点,别添堵。

    “你们干什么呢!”棒杆看到眼前这一幕,登时就火冒三丈。

    只见一帮孩子,有的拿着麻袋,有的拿着塑料袋,有的拿着破布包,还有拿笸箩的,那里面满满的都是鞭炮皮子,正在一个军绿色棉袄的小子指挥下东一把西一把地洒着。

    军绿棉袄的孩子一看棒梗来了,把手里的一大把奶糖往一个孩子的笸箩里一扔:“糖给你们了!”说完转身就跑。

    棒梗身高腿长,又正是身强体壮的时候,跑两步就追上那孩子,一脚就把人踹倒在地,不等他去抓那孩子,就听身后一声怒喝:“贾梗!你住手!”

    听到环卫队长的喝声,棒梗头都没回,直接过去就把那孩子拎了起来,刚抬手要打,就让人拉住了胳膊:“贾梗!你不想干了!”

    棒梗此刻眼睛都气红了,前有这坏小子,后有这狗屁环卫队长,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结果就是三个人打在一处,不,更确切地说是棒梗打那小子和环卫队长,环卫队长护着那小子,支应着棒梗,那小子见有人帮他,也是油滑的很,借着环卫队长的遮挡,除了开始被踢了一脚,吃了亏,现在有人护着,拳脚没少往棒梗身上招呼。

    最后三人都让街道给带走了,那小子挨了顿批评,因他家不是这附近的,他父母再一番赔礼道歉,就让领回家了。

    环卫队长大过年的带着一脸伤回了家,棒梗被开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