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道妖传 » 第二十二章 再出发

第二十二章 再出发

    勾陈在京城内已经没有落脚点了,来到了徐羡林的药芦。

    徐羡林却正听着徐承澈的报告皱眉,他叹气道:“我的徒儿就是心善,容得下那个蠢材张扬肆意,妄言江湖。”

    “那个老张先生说的对,那些人只靠实力在武林中有一席之地,却不是什么江湖中人。”

    徐羡林对着徐承澈摇头道:“你想那裴景,明明也一直在京城长大,却能在分别两月后多出这么多思想,那明显是学到了我要你学的东西。”

    徐承澈不知如何回答,只能在原地低着头。

    此时勾陈闯入,徐羡林直截了当的说:“你看看,他勾陈身上如此重的血腥味,这两人怕是已经挣起来了。”

    勾陈一听这话就知道是谁派遣的兵马了。他问道:“那个皇帝能接受死个儿子吗?”

    徐羡林明显知道什么,他说道:“这事不是皇帝接不接受的问题,而是有仙人忌讳杀心过重的人。”

    徐承澈此时插嘴道:“要是让百姓知道这件事,那琪王也会因为杀心过重而被仙人排挤吧?”

    徐羡林最不想徐承澈参加这个派别之争,连忙让他闭嘴。

    勾陈最看重功法没有找到,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九月九的仙人下降。

    要是诚如徐羡林所言,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在仙人面前,引动琪王冲动,激起他的杀心。

    而此时另一头的琪王得知了勾陈已经进城的消息,不由得大发雷霆。他斥责道:“老太监!这就是你的决策吗?”

    那个太监自然不敢推脱责任,只能道:“殿下放心,纵使他能上天入地,您叫他死,他也绝不能活。”

    琪王当即问道:“那我该怎么让他去死?”

    太监劝道:“左不过是一个凡人,殿下有他杀人的罪证,到时派人将这事呈给仙人,说不定仙人就不让他成仙了。”

    言外之意是仙人不喜杀心,琪王就应该放下杀心。

    这边琪王在规劝下修身养性,勾陈却不能放过琪王,一封书信穿过重重的侍卫来到琪王面前,打开一看,上书:我必杀你。

    琪王当时就被吓破了胆,把太监喊过来臭骂一顿,问道:“现在他要杀我,你说这怎么办?”

    相对琪王,太监则冷静的多,他指出:“殿下,他既然写下这封信就说明他要正大光明的杀你。”

    琪王骂道:“这个时候你居然关心他想怎么杀我?”

    太监见琪王还未理解,只能再次解释道:“殿下您仔细想想,他若是正大光明的走来,那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琪王却说道:“那日天罗地网他都能走脱,我这王府也塞不下比那日更多的人啊。”

    “军营的车弩可是随殿下调动。”

    当晚,琪王身在王府大堂,有下人端来酒水肴核,好不惬意。

    勾陈则从药芦拉上了徐承澈,徐承澈俞听自己师父分析俞觉得是自己的缘故使双方争斗,于是在勾陈的怂恿下来到此处。

    为使徐承澈安全勾陈显露出全部魂力,那些劲弩绷紧的弓弦上搭着的箭都在射出后卸掉了力量,斜插进勾陈脚边的地里。

    车弩拉了三轮的弦,无一箭能触碰到勾陈二人。

    当琪王看见毫发无伤的勾陈走近,忙摔杯道:“来人,快来人。放箭,杀了他。”

    待到看清勾陈身后还跟着个徐承澈后,琪王暗叫不好。

    勾陈一挥袖打落无数羽箭,又打翻了琪王近身侍卫,领着徐承澈对琪王说了一句:“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动这方面的心思了。”

    全没有说到那封绝命的信,此时琪王开口也不能摆脱自己在徐承澈心中随意杀人的印象了。

    回去路上,勾陈对着徐承澈说道:“你看,他杀心如此之重,不看是谁都敢直接下命令杀人。我宅心仁厚,没有杀他,如果有下次,肯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徐承澈不知他们二人有何交集,但就他看来确实是琪王无故贬低勾陈,今日又要袭杀勾陈。

    反观勾陈,明明在武林中是绝顶的高手,却因为与师父的约定而甘愿保护自己,即使自己没选择与他同行。甚至在宴会上与他起矛盾的裴景都能容下。

    至此,宴会上琪王主动攀谈留下的好感彻底败坏,好人的印象来到了勾陈头上。

    回到药芦,发生的事也让徐羡林知道了。若说勾陈是什么天大的好人,让人围杀了两次还能忍着性子,然后口中说着好生之德。徐羡林是不信的,他倒也不觉得勾陈嗜杀,只是认为勾陈能用手段俘获人心,是一个善用计谋的人。

    这正是他先前看重的一点,即使勾陈把诱导的手段用在徐承澈身上,徐羡林也不在乎,反而觉得这是件好事。

    正如他刚开始所想,不论勾陈与琪王谁胜谁负,徐承澈都将是他们的绝对心腹。

    此时勾陈突然对徐羡林说道:“若是我在九月九做出一点动作,琪王就会状告我杀心过重。”

    徐羡林当即反应过来:“此计一石二鸟,若是成仙之后,勾陈怕也是稳压琪王。”

    徐羡林站起身来,对他们挥挥衣袖道:“你们先去休息吧,离九月九还有好一段时间呐,多近点关系也好。”

    从此,勾陈摘下了银面具,专心与徐承澈感受京城的风景。又在徐羡林的要求下开始教徐承澈剑术,却不知徐羡林在打什么主意。

    时间临近九月初九,任谁都在修身养性,整个京城因此显得其乐融融。

    这一日,徐羡林叫上勾陈与徐承澈,三人站在药芦的院子里,其余所有人都被遣散。

    那徐羡林在酝酿文字,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开口。所幸勾陈在此,徐羡林用江湖事引出了话题。

    “江湖传闻,吕盟主曾留下一道功法,可惜迄今为止都不曾找到。”

    “可我今日告诉你们,那道功法就在我这里。至于为何在我这,那就牵扯太多了。”

    徐羡林也不多说,掏出了一件佩玉,一本老书。

    将书丢给了勾陈,玉佩则让徐承澈收下。

    书上记录一道功法,旁边的字缝里写着功法来历,主人遭遇等杂事。但对勾陈来说这些杂事才是急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