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咏花人 » 写在卷首:读小说的古今人群对比

写在卷首:读小说的古今人群对比

    如题,古今读小说的人群大有不同。

    古时候,文人是文人,体力劳动是体力劳动,分得天地有别。哪怕是车老板想给远方的儿子写封家信,都要找人代笔。

    所以,古时候的读书人群都是有识之士,至少也是‘识文断字’的,才能看话本子。

    贩夫走卒,这类人群是不能的,不识字,看不了。

    即便是写成白话的《水浒》,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捧着看!

    话本子在古代来说,有点像是阶级享受的一种娱乐。

    拿本儿书,在面摊上吃着凉面,翻着看,这是文人的潇洒玩意。

    包括闺阁这部分受众,也在那个‘识文断字’的行列里面。

    咱们说现在的人群,九行八业,大家都能看。

    但这里就有区别了,文化程度高的,看那些学生作品他看着头疼,看不进去,求雅,求内涵;

    文化水平低的,连红楼梦都只能看个热闹,也不爱看,天天只找各种梗,追俗,追欢。

    哥写这个,是给那些楚词生景的朋友们写的,我们一起回味一下古老的中文。不是给那些中文不及格的人写的,不是哥哥狂悖,现实就是这个样子的,没办法啊。

    人家说两千字词就够了,在现实当中,那只是文盲的标准而已。

    再说残酷一点,狠一点,现在中文不及格的大有人在。按照什么标准来看都可以,别看是你们的母语,但严格来讲,都是中文不及格!

    我可不是危言耸听,按照历朝历代的中文标准来看,四书五经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都是中文不及格。

    现代的标准那么回事吧,已经完全脱离了中文的基础,失去了木之本,水之源。

    别笑,中文真的太浩瀚了,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形容词基本都来从古书里演变来的,大有人在,诗经楚辞熟读,有一定基础,基本不费事,是吧?这个就是中文水平的差距,说多了没意思。

    现在也不让你把诗经读到滚瓜烂熟,你没有这个基础,说你中文能及格?笑谈吧,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