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地龙吟 » 第二十三章:楚云对

第二十三章:楚云对

    云国公府。

    朱琦禛躺在一个侍女怀中,任由侍女灵巧的手指在他头上揉捏。另外一边,涂着桃红指甲色的小侍女正用纤纤玉指拿起一颗樱桃喂进那张大嘴。

    他小心的挪动了一下屁股,不小心碰到了伤口,发出“嘶”的一声。

    两个侍女立刻停下。

    “接着按摩接着喂,不要停。”

    朱琦禛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在清香侍女的怀中,一双大手到处游走,时不时瞧见两名侍女间歇性的颤抖。

    大仇得报,他今天很开心。

    “噗!”

    樱桃子儿被他精准无误的吐进喂他的小侍女脖子上,然后滴溜溜从白暂的锁骨一路向下。

    “啊!”

    “国公爷好坏!”

    朱琦禛哈哈大笑。

    过了一会儿,张管家从外面急匆匆进来,见到朱琦禛就说道:“主子,小人回来了。”

    听见张管家回来了,朱琦禛一下从侍女身上翻身下来,急匆匆的问道:“如何?”

    张管家小声道:“那章大人走出皇城后,是一路御空回去的,在见到了章玉之后,说要明日以死参主子你,不过被他儿劝住了。”

    说到这,张管家又想起昨夜的画面,他忍不住的哆嗦了一下,咱家主子,实属是有些变态啊。

    不过,为何我竟还有些羡慕那倒沫子的章玉,莫非我跟着主子久了,我也沾染了不正常的恶习?

    “哈哈!”

    朱琦禛笑的越发开心。

    “谅他也不敢把这事儿捅上去,不然他儿子可就没脸活了啊,对了,那老头儿是什么表情,有没有很生气?”

    张管家手扶额头。

    “主子呀,我安排的人也只能在屋外打探情况,哪里能进得去房内,不过听声音,章大人是非常愤怒的,还说要与主子你势不两立。”

    “嘿嘿!”

    “我还怕他不成!”

    朱琦禛满脸不在乎。

    这时,张管家眼见主子越来越飘,心中是愈发忧虑,要不是自己身家性命和未来前程都挂在了这王府,只怕他早就跑路了。

    天天提心吊胆啊,这位爷几乎把朝廷的官员得罪了七八,就连武将集团都不待见他了,这要是哪天失宠,还不得被人家分尸啊。

    于是,他作为最忠心的下属,觉得有必要为自家主子分忧。

    “主子,老奴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朱琦禛大手一挥。

    “有屁快放!”

    张管事张口道:“如今太子爷升天,陛下年岁也大了,主子你是不是要提前准备准备了。”

    朱琦禛闻言愣了愣,随后心中一惊。

    是啊,太子升天,老爷子也没几年了吧,我若是不和新君打好招呼,以后岂不是要死?

    妈的,亏我朱琦禛自认长着一颗七巧玲珑心,竟然一时之间没想到。

    “张管家啊,你说的太有道理了,等会去库房领赏去。”

    张管家喜笑颜开:“谢主子!”

    这时,朱琦禛挥了挥手,将两名侍女赶走后,这才道:“张管家,依你之见,我应该舔谁...呸...应该巴结谁?”

    张管家一愣,这个“舔”字用的真好。

    “主子啊!小的不过是一个管事,这等事情哪里能看得透彻,你就别为难小人了。”

    “去去去!”

    朱琦禛不耐烦的将管事赶走,自顾琢磨起来。

    世人都认为他朱琦禛是个纨绔的二世祖,在文官集团眼里,他是那个行为浪荡,粗鄙不堪的无耻之人,在武将集团眼里,他是那个让他们武道汉子丢人的废物。

    可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可不是傻子,更不是废物。

    不如此,他一个国字头的国公,能当多久,

    “如今天下百废待兴,皇权更替也即将来临,我到底该选择谁呢?”

    “武王?明王?文王?魏王?”

    ......

    下午时分,天气凉,橘黄色的阳光照射金碧辉煌的皇城上,倒映出世间最庄严的颜色。

    天龙殿,楚云正襟危坐,他保持这样的姿势已经快一天了。

    对面,是他的皇爷爷天符帝楚元,是这个帝国最强大的人,也是权力最大的人。

    尽管天符帝已经说了不止一次让他放开些,可从小受限于宫规的教育,他怎敢放肆。

    这一点,在天符帝眼中,比起大孙,似乎差的不是半点。

    但他哪里知道,楚青的灵魂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对皇权宫规天生就少了些敬畏,所以才能做到随意自如。

    白天,天符帝只是和楚云谈论一些学问上的东西,一起吃了午饭。

    在楚云看来,这晚饭估计也没跑了,因为此时此刻,太阳都下山了,也没见自家皇爷爷让他回去的意思。

    “等会就和咱吃饭,咱还有些问题要考教考教你。”

    果不其然,自己猜对了。

    楚云虽然浑身不自在,但内心却是狂喜,皇爷爷之前叫楚青的时候,可只是吃了一顿晚饭,而自己,却受此等荣殊,岂不是说....

    他已经不敢想了,幸福是不是来的太快。

    黑影如同笼罩在大地的阴霾。

    晚膳比较轻点,一小碗米粥,配上几碟咸菜,一盘葱油拌豆芽。

    楚云规规矩矩的,天符帝不动,他就不动,他要把礼节做到极致。

    天符帝楚元把一切看在眼里,但也没再说什么,吃饭间,他习惯性的将鞋子丢掉,放在了一旁。

    楚云本来正吃着萝卜,看见这一幕,一时间不明所以。

    自己要不要也脱一个试试,思来想去,还是没做出大不敬的动作。

    楚元心底叹息一声,这要是咱大孙,说不定就很自然的劝说我了。天符帝想着,又想到了那晚召见楚青的场景。

    那孩子一见面,就能自然的给我穿鞋,这是为何喃,是因为那孩子是真把咱当成爷爷看,而不是皇帝。

    眼前这个孩子,却是把咱当成了皇帝,不敢当成爷爷。

    晚饭过后,屏退左右。

    楚云心中激昂,关键的时刻就要到来了么?

    “咱听章荐之以及儒家学士杜玉仁等说咱孙子读书用功,勤奋好学,可有此事啊?”

    楚云一喜,连忙谦虚道:“孙儿只是在一众皇孙中年纪较大,懂事一点而已,要论勤奋好学,可比上我家大哥。”

    “胡言乱语!”

    天符帝语气随意,听不出喜怒。

    “该是啥就是啥,明王上课不是打瞌睡就是发呆的事情,咱可是清楚的很。”

    “孙儿知错,请皇爷爷责罚!”

    楚云诚惶诚恐。

    “行了,咱今天都说百八十遍了让你随意一点,你怎么总是这幅样子?”天符帝摆摆手,接着又道:“咋听说最近这段时间,太学院在教治国策论?”

    楚云连忙调整好心态。

    “回皇爷爷,正是。”

    “哦!都学了些啥啊,说给咱听听。”

    楚云压住内心的激动,想起自己来时,有人对自己的提点。

    “回皇爷爷,主要讲了凡人天下百姓的治理以及修道天下合道的国策之论。”

    天符帝点点头,问道:“那你说说,根据这几日的学习,关于这治国之论,可有想法?”

    楚云内心震惊,狂喜。

    皇爷爷叫我谈论治国之论,这意味什么他可是很清楚的,这意味着那个位置,在皇爷爷心中也有他。

    他开始回想儒家学士讨论治国之道的内容,然后开始侃侃而谈。

    “回皇爷爷,孙儿以为儒道学子们说的极有道理,所谓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

    我们应当从衣食住行中去时刻践行这种道理,若是我大云天下人人如此,每年就会节省出非常可观的物资,只需十年,则可富民强国。”

    天符帝愣了。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还是那个天资聪慧的二孙吗?还是那个修道一途有望追赶武王的楚云吗?

    尼玛儒家那帮书生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节俭就能国富民强,要这么简单的话,老子用得着天天批奏折到天亮?

    但他还是没有发作,只是轻声问道:“还有吗?”

    楚云见自家皇爷爷脸色平淡,还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信心更足,于是他飘了。

    “还有就是应当合道天下,目前我大云已经远离战争的烟云,正是处于百废待兴,大力发展民生的时候,不应过多将资源倾斜到修道天下,另应当适当裁减军队,减少我大云军费开始,将这笔支出放在兴建儒家学堂上,培养更多治理天下的读书人。”

    天符帝已经面如锅底,他几乎已经忍不住要拿面前的碗砸过去。

    这学的是什么玩意儿?按道理说楚云敢于争夺太子之位,智商不应该这么差劲才对啊。

    其实你要说楚云智商低,那可就错怪他了,他啊,只是因为这些年被儒家文臣常年熏陶,想问题先入为主罢了。

    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站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出发,这就导致思想有了局限性。

    他的位置是摆在儒道文臣中的,对于他来说,武将和修道天下就成为他的对立面,第一时间想要削弱无可厚非。

    楚青聪明吗,其实他也不聪明,智商不见得比楚云要强。

    但是楚青有一个最大的BUG,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问题,自然看得远,经历过现代社会的眼界,不是靠智商可以填补的。

    就好像现代社会随便穿一个人到古代,他也知道一个国家的强盛,文武两者是必不可少,务必要并驾齐驱。

    甚至在很多时期,武力还要优先,因为强大的武力才是保障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这只是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可是放在古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