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复数硬盘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发

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发

    忙碌的应对开始,在总工的分派下,有人计算轨道,有人远程检测问题,明显偏转器是可能出问题的重要一环,奎帕小组全员通过程序遥感检测是不是偏转器运转出了偏差。

    “火箭转向时,并不处于偏转器修正方向的时候,偏转器正常运行,微调让火箭与预设轨道同步,我们这边目前看不出异常。”有手下向奎帕汇报。

    奎帕统计了小组成员的所有数据,最终向总工汇报,滚动偏转器方面未发现数据异常。

    此时,火箭飞行姿态与预设轨道已经形成30度夹角,飞行姿态完全调整,向大气层飞来。也就是说火箭脱离大气层后,画了一道弧线,又回向地球。

    一时找不出原因,不能再等了,总工要求马上计算调整偏转器的运转参数,调整火箭的飞行姿态,让它回到预定轨道上来。

    偏转器小组和发动机组,同时把数据输入轨道计算系统,得出需要修正的数值。

    这个发动机组可不是东北精密的小型发动机组,只为分离脸舱提供小功率推进器的,而是航天中心自己发动机研究组,火箭推进器就是他们负责的。

    修正数据出来后,马上输入控制软件来调整火箭的飞行方向。

    监测小组汇报,火箭已进入大气层,飞行姿态调整,根据计算,剩余燃料很难再让火箭回到原来轨道。

    “执行方案B,关注然剩余量,计算新的轨道,等稳定后再考虑利用最后一节剩余燃料调整轨道,看看能不能回到原定轨道。”总工下令。

    这可能是在目前状态下的最好选择了。

    可是意外又来了,偏转器在输入修正值后,开始发力,传感数据显示功率过载。

    偏转器小组的应急人员马上降低输出功率,过载量降了下来,但燃料燃烧过量,所剩不多了。

    这时发动机又出问题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箭体内压力过大,影响到发动机,此时助推器已经自动脱落,火箭本身携带的燃料经过爆发式应用也所余不多。

    总工无奈之下,下令关闭发动机,让推进器与货舱分离,打开降落伞,他已经放弃让火箭重回轨道了,这显然不现实。

    如果有人能从太空中直接用肉眼看此时的火箭的话,就会看到一道明亮的光线与暗沉沉的黑影慢慢分离,光线越来越亮,直到让人感到刺目时,突然间爆发,化作一个光球,然后渐渐暗淡,归于虚无。光球所在位置空气非常稀薄,如此大的动静只有若隐若现的声音传来。

    而光线分离出来的黑影则垂直下坠,速度越来越快,并慢慢开始变亮,一个降落伞以突兀的方式在光点后展开,光点好似一顿,其实这是一种错觉,由于快速下坠而遭受空气摩擦,外壳变得高热发亮的运输舱,即便是被降落伞拉低了速度,其实下砸的还是很快的。

    这时,全球几乎所有主要国家的监控卫星都在观测着这个光点,并计算着它的落点。

    很多在印度洋南部的舰队都接到命令,向东径85.4度,南纬22.3度处开去,如果能够抢在艾利国舰队之前到达,说不定能得到点什么,最少也能看到点什么。

    对艾利国的航天中心来说,货运舱的落点完全不在预设的轨道上,落点周围也没有艾利国的舰队,只能紧急从阿拉伯海调遣卡尔文森号奔赴坠落地点。

    赵毕玄和周静在浦城的事务所内紧张的盯着眼前的虚拟影像,影像分了三部分,一部分是张全球地图,南澳和南艾佛之间的大片洋面被高亮显示,几个光点集群代表着各国在这一区域周围的舰队,几条虚线延伸向货运舱的预计落点,这表这现舰队正向出事地点驶去。

    中间一部分是卫星拍摄的货运舱的降落情况,此时货运舱已经降速,虽然舱体表面还带着高温,让它看起来有点明亮,但速度在降落伞的拉扯下变得较慢了。

    下面一部分则是货舱落点下的海底情况,赵毕玄他们竟然早早能在货运舱坠落点派潜艇等待,是有原因的。

    李大伟在火箭偏转器上用印痕方式编码,利用燃料燃烧产生弱电流形成的电子信号影响到整个火箭运行的时候就计算好了火箭轨迹、产生影响的时间点及偏转力,确保最终货运舱的掉落位置在确定的范围区域内,安排好无人潜艇提早一个星期采用极限潜航的方式悬浮等在那里。

    这片海域处于一个海沟的正上方,海底深度达到七千米。

    由于潜艇下潜至一千五百米的深度足够,几乎没有其它国家的任何军舰潜艇或其它设备能发现,除非有目的有意识的特意搜索。

    事实上,当货运舱重重砸入海面,溅起高高的水花时,周围一眼望去没有任何人造物品,只有海浪起伏。

    货运舱随着惯性快速下沉,当达到降落伞绳子的长度极限时又猛的一顿,降落伞伞面的致密性太好了,飘浮在海面上,鼓着个大空气包,就是有货运舱的大力拉扯也不能让它一下就沉入海底。

    此时,海底原来在一千五百米处停着的被李大伟他们命名为小章鱼的潜艇已经快速上浮,接近货运舱。

    小章鱼的位置通过微调一直处于货运舱的正下方,这是为了避免被天上无数盯着货运舱的卫星发现,毕竟货运舱离海面很近。

    小章鱼靠近货运舱后,由人工智能自行操控,犹如吸附一样顶住了货运舱,从艇体内伸出几个机械臂,分出四个把货运舱固定在潜艇顶部,另外几个则拉扯住伞绳,通过强力把结实的伞绳扯断,不用快速的刀割方式,是不希望断裂痕迹让过来调查的艾利国有关部门马上确认货运舱是被人抢走这一事实。

    当伞绳被扯断的瞬间,小章鱼一阵摇晃,本来潜艇设计的时候从来没考虑过背货这一功能。

    还好,李大伟他们开发的小章鱼的操作系统SSM与P系统同源,与P连接上后属于中人工智能,马上调整艇姿,偏转了下角度,把艇身稳住,开始下潜,且速度越来越快。

    下潜到一定深度后,又在漆黑的海底向东北方移动,只是速度不快,背着这么个大家伙,还要应对洋流,速度确实上不来。

    好在路线早有规划,小章鱼的目的不是马上回到珍珠岛,而是离开海沟,去三百公里以外的一处海底悬崖区,潜艇在那里会躲进一个悬崖洞内,除了SSM的少量功能用来到时间唤醒小章鱼外,所有动力都被关闭,保持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