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存亡之秋 » 第十四章 兵变日钟会之乱

第十四章 兵变日钟会之乱

    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春正月十七日。

    天未亮。

    姜维来到季汉旧臣所住的房舍。

    众人迅速聚集,刘璿道:“大将军,外面都在传钟会将杀胡烈以下魏将,又要用大棒坑杀魏兵,可有此事?”

    姜维看着众人,道:“我叫钟会尽快除掉胡烈等人,可他迟疑不决,还想说服卫瓘一起举事,如此下去,恐局面即将失控。”

    张翼道:“大将军,若局面失控,又该如何行事?”

    姜维想了片刻,道:“可惜钟会收敛兵器,不让我领兵。若能争取兵器,我当下发,杀掉胡烈等,还能挽回局面。”

    刘璿道:“天亮之后,再不决断,或将晚矣!”

    张翼道:“是也,城外魏军若先动手,城内兵少抵挡不住。”

    蒋斌道:“若是如此,复国之计便不能实现。”

    蒋显道:“钟会聪明一世,此时此刻,竟然如此犹豫!”

    卫继道:“大将军,如今该如何是好?”

    姜维想了想,道:“我立即回到钟会身边,再行规劝,诸君在此等候消息。”

    刘璿等人皆道:“好,大将军当心!”

    于是姜维离开房舍,返回正殿。

    刘璿等人只能继续在这不安分的时刻,故作镇定。

    此时雒县,蜀兵被安排驻在城外军营。

    廖化、董厥及蜀军将士在此等待成都方面的消息。

    廖化一夜失眠,走去中军营帐。到后见董厥却在,惊讶道:“董将军,你起得可早。”

    董厥道:“非也,我乃一夜未眠耳。”

    廖化坐下后,道:“不知大将军那边情况如何。”

    董厥道:“昨日应该已经决定,若未定,恐难料也。”

    廖化看着董厥,叹了口气,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成都,皇宫。

    当姜维返回正殿时,见钟会和卫瓘还坐在那里,二人在此坐了一整夜,一夜未合眼,皆把佩刀长握于膝上。

    见姜维回来,钟会道:“外面情况如何?”

    姜维坐下后,道:“诸将正在房中休息,一切正常。”

    不久,天亮。城外魏军军营蠢蠢欲动。

    胡渊等下级军官开始商议如何营救被关押诸将及讨伐钟会之事。

    胡渊道:“诸将被关一日,日久恐生变,应立即攻入蜀宫。”

    王起道:“我等资质不足,无人为帅,如何救之。”

    张修道:“若卫监军能出城,方能统帅诸军,讨伐钟会。”

    胡渊道:“丘建已回宫,定有办法救出卫监军。”

    如此看来,缺少统兵将领的城外魏军,只能继续待在军营。因为起兵乃大事,没人愿意承担哗变之罪名。最好的情况就是等卫瓘出城,由卫瓘为帅,便可领导魏军讨伐钟会。

    蜀宫正殿。

    见天已亮,钟会命人送来饮食,一份交于卫瓘。

    卫瓘吃了两口,道:“你我已谈论一夜,此时天亮,而诸将依然被关押,这会让城外将士不知宫中情况,为此忧虑,若再迟疑,或将生事。”

    钟会道:“生事?如今大计未成,我无奈也。”钟会想了想,接着道:“不如你出去慰劳诸军,告之将士,诸将留于宫中议事,暂不便回营。”

    卫瓘心里想出去,但为消除钟会疑虑,则道:“你是三军统帅,应由你亲自前去慰劳。”

    钟会担心自己离开皇宫,卫瓘或趁机私放诸将,使自己陷入被动,便坚定道:“你是伐蜀监军司马,由你先去,我随后便去。”

    卫瓘微微点头,道:“也好,那我先去,你随后便来。”卫瓘道后起身,领命而去。

    卫瓘刚走出大殿,姜维觉得情况不对,于是劝钟会让卫瓘回来,钟会也后悔,于是派人去追。

    卫瓘见钟会亲兵追来,得知无法脱身,于是假装痛苦倒地,又对人说自己头晕病发作,亲兵见况,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丘建走来,道:“卫监军,卫监军!”

    见卫瓘捂着头部无法说话,丘建对亲兵道:“你等回去将此事告之钟将军,这里由我负责。”

    亲兵离开后,丘建扶着卫瓘继续离去。

    当卫瓘走出皇宫宫门后,钟会又派几十个亲兵追来,再度劝卫瓘回去。

    卫瓘要求小解,于是被安排到宫外馆舍。卫瓘趁机拿盐水来饮,于是大量呕吐,倒于地上。由于卫瓘本来长得瘦弱,这样看起来更像患了重病。

    亲兵见况,难以勉强,丘建叫亲兵返回正殿报告,他则亲自将卫瓘送出城外营中休息。

    钟会得知卫瓘重病,第三次派亲兵前去察看,又派医者给卫瓘治病。

    亲兵与医者回来后皆报告钟会,卫瓘卧病不起,本来卫瓘已劳累一夜,于是钟会不再召回卫瓘。

    卫瓘骗过钟会之后,密作檄文。

    等到天黑,宫门城门皆禁闭之后,卫瓘走出寝帐,走进魏军中军营帐,立即召集营中军官开会。

    胡渊、王起、张修等人接到命令,悉数赶来。

    见卫瓘站于主将位,未显有重病模样,众人为之惊讶。

    这时卫瓘拿出檄文,道:“诸位,钟会背叛朝廷,欲杀尽北方将士,而在成都自立。今檄文在此,号召三军,杀入宫中,讨伐钟会!”

    胡渊道:“卫监军,请你为三军统帅!”

    卫瓘听之为难,不愿接受。

    于是众将皆振奋道:“请卫监军为三军统帅!”

    卫瓘请众人安静,道:“好,既然是诸将之意,我不再推辞。我愿领导诸军,平定钟会之叛。”

    王起道:“卫将军,当如何平叛?”

    卫瓘思索片刻,道:“今日宫门城门已闭,当明日,三军齐向城中进军,救出诸将,杀入正殿,拿下钟会。”

    众将道:“诺!”

    卫瓘走到胡渊身前,道:“令尊大人尚在钟会手中,明日你当身先士卒,勇冠三军,破城救父。”

    胡渊道:“请卫监军放心,我胡渊不仅要营救家父,更要亲手斩杀钟会!”

    卫瓘道:“好,真乃少年英雄也!”

    于是在卫瓘的号召下,众将各自领命,约定于明日集结于城外。

    而在今夜。

    钟会放走卫罐,这让姜维更加不安。若再不杀诸魏将,城外魏军将更难掌控,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焦急不安的姜维继续劝钟会,而钟会觉得卫瓘已重病,邓艾已囚车送走,胡烈等人尽在自己手中。至于城外军营那些中下级军官及普通士卒,根本不敢造次,不足为虑。

    见钟会无所忌惮,姜维以利害关系百般劝说,钟会终于明白了些什么,勉强同意,决定明日午后动手。

    新一日,春正月十八日。

    司马昭与魏帝曹奂,率十万大军,到达长安。

    这时有荆州方面的书信传来,司马昭拿到一看,是后将军钟毓的临终之言。钟毓再次提醒司马昭,不可不提防钟会。

    司马昭阅之,交于属官阅览。

    主簿郭奕、参军王深、西曹属邵悌、记室荀勖等先后传阅。

    邵悌道:“后将军临终提醒相国防备钟会,看来钟会确有野心。”

    荀勖道:“我从舅这人,太过聪明,朝廷无人其右,处置邓艾之后,二十万大军在手,不可不防备也。”

    郭奕、王深也有类似话语。

    司马昭止住众人言论,道:“诸位,我已兵屯长安,又派贾充屯汉中乐城,难道还做得不够?钟士季在我手下任职十余年,我兄长去世,他出谋使我统领大军。淮南叛变,他出谋使我平定诸葛公休。伐蜀前夕,依然是他昼夜谋划,使我坚定意志,最终平定蜀地。我与他即是同僚公卿,亦是好友。我来长安,真不是要拿他问罪,而是希望与他早日相见,同舆回到洛阳,正式任命他为司徒,再一起谋略平吴之事。所以还请诸君,不要再议也。”

    见司马昭依然选择信任钟会,郭奕、王深、邵悌、荀勖四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见四人安静,司马昭又道:“今虽相距二千里,我绝不先负他也。若他先负我,念及旧情,我只治钟会之罪而不累及钟氏一门。”

    见司马昭如此态度,四人皆佩服司马昭之宏大气度,于是敬拜之。

    此时,成都城外军营。

    卫瓘、胡渊、王起、张修等人开始集结讨伐军,数万军队正在列阵。

    因为计划仓促,集结人数又很多,所以现场较为混乱,竟然到中午,讨伐军还未集结完毕。

    见况,血气方刚的胡渊忍不住了,走到卫瓘身前,道:“卫监军,竟然用了半日时间,依然不能完成集结。我观时日不早,请速下命令!”

    王起、张修等人也走来,道:“卫监军,请下命令!”

    见众人已经等不及,而胡渊又特别激动,卫瓘只好道:“好,将军胡渊,本监军命你率本部军队,向城门进攻!”

    胡渊道:“诺!”道后胡渊走到军鼓前,猛烈敲击,于是他这部军队首先冲向城门。

    其他军队见胡渊军已发起进攻,不敢怠慢,先后向各处城门喧嚣奔去。

    几万大军同时杀来,城门哪抵挡得住,很快便被冲破。大军进入城里,然后往宫城冲去。

    这时宫中,下定决心的钟会,正给姜维等人下发铠甲、兵器。钟会计划让姜维去杀被关押的诸将,若将来有变,便拿姜维顶罪。等杀完诸将,钟会再下檄文,传达各处军营,宣布诸将造反,便命亲信统领诸军,从而达到控制局势的目的。

    然而不巧的是,钟会刚给姜维等人发完兵器,计划还未实施,卫瓘的几万大军便率先动手了。

    这时有亲兵赶到钟会身前,道:“钟将军,外面有喧嚷声,疑似失火。”

    钟会也听到声音,道:“怎么回事,再去打探!”

    亲兵道:“诺!”

    钟会在给姜维等人下达命令时,又有亲兵赶来,道:“钟将军,有军队在城中奔来。”

    钟会大惊,对姜维道:“一定是卫瓘,他诈病也!伯约,卫瓘作乱,当云何?”

    姜维坚决道:“事已至此,但当击之耳!”

    钟会道:“钟邕!”

    钟邕道:“父亲!”

    钟会道:“你率军去杀掉所有被关押之牙门、郡守以上军官!”

    钟邕道:“诺!”钟邕道后便去。

    钟会道:“伯约,你率将士守住宫城城门,击退乱军!”

    姜维道:“诺!”

    于是姜维率季汉旧臣刘璿、张翼、蒋斌、蒋显、卫继与钟会分配之兵,去坚守宫门。

    钟会本人则留于大殿,关注形势。

    此时城中。

    卫瓘率领数万讨会军,很快冲到皇宫宫城之外。

    因姜维命令禁闭宫门,而城墙又高,所以讨会军全被挡在宫外,进攻受阻。

    钟邕率亲兵来到关押牙门、郡守的房舍,想破门而入,杀掉房中所有人。然而里面的人见钟会动手,一起举起案几,顶住房门。钟邕见况,拿起军刀砍门,连砍数刀,依然不能破门而入。于是钟邕命令亲兵去每个房门砍门,却无一成功,全被挡在门外。

    宫城城门禁闭,讨会军无法攻入,这让卫瓘、胡渊非常着急。

    胡渊激动道:“卫监军,皇宫进不去,这该如何是好?”

    卫瓘道:“云梯,调来云梯!”

    不久,讨会军调来大量云梯,将士攀登,翻上城墙,又站在高出向城中射箭,只见箭如雨下,城内亲兵被射杀一片。另有人往宫楼纵火,很快诸楼剧烈燃烧。

    外军不断翻入宫墙,姜维率领钟会亲兵,迎战翻入者,杀掉张修。

    然而外军如蚂蚁一般翻入,人数太多,亲兵难以阻挡。

    不久宫门被翻入者从里面打开,外军即如洪水般汹涌而入。

    卫瓘入宫门后,命令消灭姜维。

    胡渊则去关押房舍,救父胡烈。

    不久,胡渊军迎战钟邕,钟邕及手下亲兵全部被杀,被关押的牙门、郡守得到拯救,胡烈与胡渊父子相见!

    这时,成千上万讨会军已冲入宫城,杀声震天。

    季汉太子刘璿被杀,时年四十岁。季汉左车骑将军张翼被杀,季汉绥武将军、汉城护军蒋斌被杀,季汉太子仆蒋显被杀,季汉大尚书卫继被杀。

    姜维奋力连杀五六人,左右亲兵全部战死,最后被包围于万军之中。

    只见卫瓘走出,见这里仅剩姜维一人,于是道:“姜维,识时务就放下抵抗,我可保你全尸!”

    浑身是血的姜维,怒目喝道:“卫瓘!我叫钟会杀诸将,可他再三犹豫,终遭今日之败。我姜维已尽人事,无力回天矣!”

    于是姜维被杀,时年六十三岁。

    魏军恨死姜维,将其分尸,见姜维胆脏像斗那么大。这是为何?此时姜维已生重病,或为胆囊炎,加之高龄,能战斗至此,已竭尽全力。

    姜维之死,连同他的复国之梦,含恨而碎。

    后人言,汉之大将军,始于韩信,终于姜维。

    皇宫宫门抵挡不住,姜维及以下亲兵全部被杀。

    此时在大殿殿门的钟会,目睹了姜维等人被击败,钟会感到震惊,他没有时间再犹豫,只能立即跑路。

    于是钟会率帐下数百亲兵,绕殿而走,想从殿后杀出一条血路,走北门离开成都。若能跑到汉中,或许司马昭会宽恕自己。

    胡烈、胡渊父子见钟会想跑,哪能同意。胡渊领骑兵绕前,胡烈率步兵尾追,争先恐后,怒吼杀去。

    钟会见况,做出最后抵抗,迎战胡烈、胡渊父子。

    钟会亲兵纷纷倒下,胡烈军逐渐将钟会包围于殿后。

    战之最后,钟会及数百亲兵全部被杀,钟会时年四十岁。

    钟会之死,连同他的讨伐司马昭而夺取天下之策,彻底失败。

    不久,胡烈、胡渊站于钟会尸体前。

    胡渊道:“父亲,钟会死矣。”

    胡烈道:“儿再晚来一时辰,死之人便是你父也。”

    胡渊看着钟会,道:“父亲,请让我取下钟会首级。”

    于是胡渊提刀,准备动手。

    只见这时,忽然有人在不远处喊道:“住手!”

    胡烈、胡渊往身后一看,是向雄。

    向雄赶到二人身前,见钟会已死,扑倒在地,痛哭流涕。

    见况,胡烈道:“向功曹,这是为何?”

    向雄道:“钟将军乃朝廷大员,灭蜀功臣,却被你等滥杀,该当何罪!”

    见向雄愤怒,胡烈、胡渊一时不好下手。

    这时杜预、羊琇、邓殷走来,见钟会已死,皆感慨不已。

    见钟会的四位僚属都来了,胡烈只好道:“反贼钟会,背叛朝廷,拥兵自重。今我王师讨之,将其伏法,有何疑问!胡渊你还在等什么,取下反贼首级!”

    向雄又阻止道:“不可!胡将军若想取钟会首级,当先取我性命。”

    胡渊道:“你让开,不要逼我动手。”

    旁边杜预、羊琇、邓殷皆认为此事不妥。

    这时又有人喊道:“慢着!”

    众人回头一看,是监军卫瓘。

    卫瓘走来,站在钟会尸体前,此时他想到了二人二十年之友情,二三月之军旅,二三日之对峙。当他再次入宫与钟会相见时,二人已是阴阳两隔。难道钟会没机会杀自己吗?然而钟会却死于自己之手。想着这些经历,卫瓘难受却又不能哭泣,这是为何?因为他感慨世间太过残忍,随时将迎来斗争。而能活到最后的人,往往更狡诈、更凶狠、更果断,而那人,便是今日的自己。

    见卫瓘来了,向雄道:“卫监军,钟将军已死,不可再虐尸体,请允许我为他收殓下葬。”

    卫瓘见交战之地遍地死尸,回头对向雄道:“功曹向雄,命你负责收葬已故将军钟会。”

    向雄道:“遵命!”

    于是卫瓘叫众人散开,胡烈、胡渊父子见卫瓘如此安排,只能作罢。

    此时魏军士兵已杀红了眼,肆无忌惮,纵横于皇宫之中。

    他们将大殿烧毁,大殿之外的镇国神兽石犀牛,被数十名军士推倒掩埋。

    又因邓艾、钟会定蜀之后,安定部属,少有封赏。于是此时魏军士兵开始抢劫宫中珍宝,几乎每一间宫室都被洗劫一空。

    宫中男丁尽数被杀,宫女尽被霸占。

    烽火皇宫之下,残垣断壁之处,杀戮掠夺,陈尸遍野。

    魏军涌入后宫,数人走入昭仪宫,要强行带走李昭仪。

    李昭仪愤怒道:“大胆狂徒,竟敢擅闯禁宫,我是皇帝昭仪,放开我!”

    两名魏兵拉住李昭仪,不让其挣脱,走来一军官道:“什么皇帝昭仪,蜀国已亡,蜀国的一切皆属我大魏!你这小佳人,今日能遇见本将军,乃是你之福分,我会请卫监军把你赏赐于我,以后你就是我之妻,还不快拜见夫君!”

    两名魏兵强迫道:“快拜夫君!快拜!快拜!”

    李昭仪道:“呸,畜生!侵人之国,囚人之君,霸人之妻,我不能二三受辱!”李昭仪道后,奋力挣脱,于是自杀。

    魏国官兵见李昭仪寻短,皆难以置信,又感叹其贞烈。

    一批魏军涌到刘禅寝宫宫门处。

    季汉殿中督张通、秘书令郤正,率几十士兵坚决抵挡。

    张通道:“放肆!此乃蜀主寝宫,胆敢造次者,杀无赦!”

    郤正道:“诸君将士,朝廷诏令善待蜀主,你等不可以下犯上。今日若硬闯,将来相国怪罪,你等皆诛灭三族!”

    见二人如此言论,魏军感到害怕,于是不敢向前,这时有人传令,道:“卫监军有令,不可伤害蜀主及家人!”

    接到命令后,这批魏军于是离开。

    张通、郤正望着正殿烽火,张通道:“魏军内讧乎?”

    郤正道:“传闻钟会要杀胡烈,此事应是钟会与胡烈的内斗。”

    张通道:“胡烈兵多,钟会兵少,看来胜负已定。”

    郤正道:“你我坚守此门,定不得让魏兵趁乱而入。”

    二人于是继续坚守蜀主寝宫宫门,并派人将外面之事,报告刘禅。

    在卫瓘、胡烈、胡渊等人讨伐钟会的时刻,邓艾部下段灼、樊震等趁乱脱离大众,前去营救邓艾。

    而此时邓艾,已走到了绵竹。

    当邓艾路过自己下令修建的京观时,要求停下赶路,前去一看。

    来到京观,想着去年十一月的绵竹大战,一万多汉军与数千魏军战死,约两万人同葬于此。又想着自己立下功勋却又成为囚犯,他心中感慨万千,于是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邓艾立功于绵竹、成都,功高震主,受人猜忌,于是白起、韩信之事再现也!”

    邓忠道:“父亲,等到洛阳,相国了解真相,定会法外开恩,饶恕你我。”

    邓艾道:“怕是到不了洛阳,看不到相国也。”

    邓忠不太理解邓艾这话。

    魏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八日,魏军爆发大规模内乱,钟会与卫瓘等火并,数万大军血洗蜀宫,火烧殿阁。一堆堆尸体,一摊摊血迹,一片片狼藉。那么这种混乱局面将如何收场,邓艾的部下能否成功营救邓艾,之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卫瓘平乱东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