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超级连接体 » 第四十九章 结竟陵八友

第四十九章 结竟陵八友

    (一)

    三年前的重阳节时候。

    “绿树始摇芳,

    芳生非一叶。

    一叶度春风,

    芳芳自相接。

    色杂乱参差,

    众花纷重叠。

    重叠不可思,

    思此谁能惬。”

    萧衍站在船头,

    看着满天的落叶翻飞在天空里头,

    心中不禁有些伤忧。

    这首《芳树》诗句,

    除第四、五、六句,

    其余皆蝉联句,

    由于句与句之间的相互衔接,

    使全诗极富张力,

    读之音节婉谐,

    具有无穷情趣。

    “衍叔作如此的哀伤的诗句,

    可真是要使我们对月落泪流。”

    苏小小提着自己的裙子,

    携着你的手,

    低头进入船舱里头。

    “阮郁和苏姑娘来喽。”

    范云赶紧让座,

    十分的欢欣鼓舞:

    “我们还以为你不愿意来。”

    “怎么会不来,

    你们竟陵八友会聚,

    那么难得的场域。”

    你和苏小小,

    坐在竟陵王萧子良的对面头。

    “漠漠床上尘,

    心中忆故人。

    故人不可忆,

    中夜长叹息。

    叹息想容仪,

    不言长别离。

    别离稍已久,

    空床寄杯酒。”

    一旁的沈约,

    吟诵出《拟青青河畔草》诗句,

    也是用蝉联的艺术,

    既紧密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亦增添了音韵的流美,

    和情意的缠绵回悠。

    “托性本禽鱼,

    栖情闲物外。

    萝径转连绵,

    松轩方杳蔼。

    丘壑每淹留,

    风云多赏会。”

    萧子良忽然起身,

    走到萧衍的身边处,

    看着远处的船舟,

    在江面上缓行徐徐。

    苏小小看着范云,

    示意的问语:

    “你们在作诗句?”

    范云点点头,

    在苏小小的耳边处,

    轻声的话语:

    “如此良辰美物,

    于是提议作诗句,

    只是如今竟陵八友,

    死的死,

    做官的做官,

    在场的也就是这几个人物。”

    想到当年竟陵八友的风光的经遇,

    苏小小也不免喟叹不休。

    “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范云不禁感叹的看着这一桌的好友。

    “好诗句。”

    你看着范云,

    果然是个大才子人物。

    这一句,

    昔与今对照,

    当年的雪如花,

    今年的花如雪,

    把两种不同的心境,

    全然的表现出。

    当年的喜悦,

    看见雪也权当是花,

    如今的失落就算是花,

    也寒意彻骨,

    如同冰雪样模。

    “玄晖何不作一首?”

    范云看着谢朓,

    不禁询问语。

    刚才就看见,

    谢朓一直坐在一边,

    也不说话,

    只是一味的喝酒。

    苏小小看了一眼谢朓,

    这个谢朓可不是一般人物,

    与谢灵运同族,

    世人以“小谢”称誉。

    谢灵运著名于世,

    后有谢朓寄情山水,

    其中《游东田》一诗很是著名,

    其中一句“鱼戏新荷动”,

    引得无数的文人墨客,

    争相作为作画的题目。

    “这位就是谢朓?”

    苏小小好奇的看着谢朓,

    喝了面前一杯酒:

    “真是久闻盛誉。”

    倒是把谢朓说的有些不好意思,

    喝了一口酒,

    看着面前的景物,

    心中沉思了一会,

    方才作语:

    “山阴柳家女。

    莫言出田墅。

    丰容好姿颜。

    便僻工言语。

    腰肢既软弱。

    衣服亦华楚。

    红轮映早寒。

    画扇迎初暑。

    锦履并花纹。

    绣带同心苣。

    罗繻金薄厕。

    云鬓花钗举。

    我情已郁纡。

    何用表崎岖。

    托意眉间黛。

    申心口上朱。

    莫争三春价。

    坐丧千金躯。

    盈尺青铜镜。

    径寸合浦珠。

    无因达往意。

    欲寄双飞凫。

    裾开见玉趾。

    衫薄映凝肤。

    羞言赵飞燕。

    笑杀秦罗敷。

    白顾虽悴薄。

    冠盖耀城隅。

    高门列驺驾。

    广路从骊驹。

    何惭鹿卢剑。

    讵减府中趋。

    还家问乡里。

    讵堪持作夫。”

    这首《少年新婚为之咏诗》,

    让坐在对面的你和苏小小脸色一羞,

    毕竟你们俩在西湖小筑,

    刚刚新婚不久。

    你也乘兴吟诵出,

    一首《蝶恋花》词句:

    “幸是重阳多邂遇。

    脉脉含情,

    惹尽菊飞絮。

    遥寄芳心郎不语,

    登山又恐秋归去。

    待把相思凭栏诉。

    碧水悠悠,

    眷影双栖趣。

    莫问人间离别苦,

    只堪踏尽天涯路。”

    叫好的同时,

    谢朓看了一眼苏小小,

    只见苏小小似乎在沉思,

    不禁咳嗽了一声:

    “苏姑娘的才名,

    在建康城也是听闻些许,

    不如苏姑娘且做一首,

    方不负了雅趣。”

    苏小小笑了一下,

    忽然站起身躯,

    看着这青天明月,

    对酒当歌,

    不禁细细的吟唱:

    “明月升苍宇,

    鸟飞过白絮。

    对酒须豪舒,

    哪堪影怜顾?

    放声且高曲,

    醉翁山水处。”

    众人皆是转过身来,

    看着苏小小端着一个酒杯,

    仰头喝下这一杯酒,

    吃惊的看着苏小小,

    这一首诗句,

    比起他们所作,

    在境界上头,

    豪情是一点不输。

    最后一句,

    放声且高曲,

    醉翁山水处,

    倒是让谢朓沉思不休,

    久久的看着小小这丫头。

    当初,

    谢灵运走遍千山万水,

    写出著名的诗句,

    而苏小小虽是在青楼里头,

    如同锁在笼子里的鸟,

    但是尚且能够吟出,

    这种醉翁山水处之句。

    “好一个明月升苍宇,

    鸟飞过白絮。

    好一个对酒须豪舒,

    哪堪影怜顾?

    苏姑娘真是把我们说的无地自容,一无是处。

    我们倒是不如,

    一个姑娘的心胸广舒。”

    陆倕眼睛十分惊奇的看着苏小小这丫头。

    “佐公极少夸人物,

    可见你真是好娘姑。”

    范云在一旁解释语。

    你和苏小小坐下来,

    喝了一杯酒。

    这一下子,

    轮到谢朓的脸色有些泛红喽。

    苏小小的这一首,

    几乎是劝解自己,

    也是劝解大家,

    心还须要放宽些许。

    “我敬郁老弟和苏姑娘一杯酒。”

    谢朓有些紧张的话语。

    也不客气,

    你和苏小小端起酒杯,

    就喝了下去。

    在一旁的范云,

    不禁叫好:

    “郁老弟不愧是豪门望族,

    苏姑娘也不亏是豪情美妞。

    我们和郁老弟已是故友,

    但我们和苏姑娘还是第一次面谋。

    不如就与姑娘交一个朋友,

    不知姑娘字何如?”

    “香玉。”

    苏小小一下子也放开了,

    高兴的回复。

    “香玉,

    好名呼。”

    范云抬头看了一眼你,

    你一直定定的看着苏小小,

    根本没有注意到范云的观瞅。

    范云的嘴角一笑:

    “下次如果还有机会,

    还请姑娘一同前来,

    与我们一起吟诗作赋,

    何如?”

    “有机会一定来此处。”

    苏小小也学着男子的礼节,

    抱拳对着范云躬一鞠。

    把周围的人都逗笑了,

    特别是站在船头看着里面的萧衍,

    还从来没有见过苏小小,

    还有如此的样模,

    眼神不禁如,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乎。

    苏小小似乎与范云很投缘,

    与范云有说不完的话语,

    而一旁的谢朓,

    则是时不时的插一两句。

    “叔达还不进来,

    不要在外面站着喽。

    天凉好个秋,

    风清不知愁,

    小心鼻涕流。”

    萧子良看着萧衍,

    好心的提醒几句。

    萧衍进来的时候,

    与苏小小正好相接四目。

    两个人都有些不好意思的别过了头,

    旁边的陆倕,

    则是说要玩“曲水流觞”戏游。

    只是如今天色已晚,

    不适宜玩这个游戏,

    于是商量,

    下次一起约着玩曲水流觞,

    在一旁的范云提议语:

    “不如来玩樗蒲,

    我去取。”

    众人皆说好,

    范云将自己的手中的樗蒲,

    交给苏小小:

    “大家都别争,

    让苏姑娘先玩,

    这个樗蒲五枚一组,

    卢、雉为两大采,

    输的人可是要喝酒。”

    而你自然是给苏小小当师傅,

    时不时指点几句。

    大家都是一阵的笑意,

    苏小小拿着自己的手中的棋子,

    经由你高超的棋术和指挥艺术,

    只见不过一会,

    便把对面的谢朓的一子给吃掉喽。

    范云拍着自己的大腿,

    高兴的干湖:

    “坎胡奴头。”

    谢朓连输几子,

    无奈苏小小,

    也不清楚,

    为何今天运气十分的好,

    竟然又投中了最高彩头“卢”。

    萧探在一旁摇摇头,

    看来谢朓没戏喽。

    萧衍却是拍拍谢朓的肩膀,

    谢朓的额头,

    急的冒汗热流。

    范云也来到了苏小小的身边处,

    和你一起帮着划策出谋,

    对着谢朓是各种的调戏,

    一会说谢朓不行喽,

    一会说苏小小这丫头,

    又要投中个大采头,

    弄的谢朓的心中砰砰直跳,

    很是焦虑。

    (二)

    “当年王羲之、谢安等风流人物,

    在兰亭吟诗作赋,

    河流汤汤,

    更是这个意寓,

    今日如此的尽兴,

    不如明日上午,

    我们再来玩这些曲水流觞,

    何如?”

    范云见到大家都玩的有些没有尽兴,

    在一旁提议语。

    萧衍站在范云的身后,

    赞成的话语:

    “既然阮郁和苏姑娘来了,

    大家如此的投缘,

    何不好好交流。

    我们也是好久,

    都没有好好的散散心喽。”

    次日,

    风和日丽,

    一大早,

    你和苏小小,

    带着贾姨母,

    便来到约定之处。

    萧子良原本就有心结识贾姨母以及侍女,

    如今见到真人物,

    不免多聊了几句。

    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有趣的场面,

    侍女看着掩着河流的周围,

    围绕着十几个人物,

    坐在流水的两侧,

    最上面的是竟陵王,

    旁边的是贾姨母,

    手中握着一个杯子之物。

    “小姐,

    这是在干何事务?”

    侍女不解的问语。

    一阵清风拂过苏小小的脸谱,

    轻声的回复:

    “王羲之当年度,

    在兰亭曲水流觞,

    后人在上已日皆效仿不已,

    王羲之曾作《兰亭集序》,

    来描述此事务。

    永和九年度,

    岁在癸丑。

    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急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情幽……”

    听着小姐的口中吟诵,

    侍女好奇的张望,

    只见前面的人或坐或卧,

    有的苦思冥虑,

    有的低头不语,

    有的神态安然,

    已然入了幻化境界之中去。

    硬石疏竹,

    青烟袅袅,

    还有一青衣童子,

    静然的矗立左右,

    前方有一方小亭,

    亭上提匾“曲水邀欢处”,

    字迹苍劲有力。

    亭子之中还有一幅画,

    画上正是竹林七贤,

    围坐在流水的四周,

    闲云野暮,

    白鹤怪石,

    用苍笔点石,

    以练笔着色,

    以小斧劈皴山石,

    以飘逸的画笔,

    描绘江山河流。

    画的前头,

    越窑褐釉香炉内青烟袅袅,

    只见那香炉上半部,

    由三层含苞欲放的莲花瓣图,

    那莲花的花瓣为十一瓣,

    盖顶有一只精美的小鸟,

    亭亭玉立,

    小巧别致,

    为这幅画增加了一丝生趣。

    苍松怪石,

    鸟鸣风摇,

    苏小小闭上眼眸,

    抱着自己的古琴,

    对着鸟鸣猿啼,

    独自抚弄一出:

    “盛以翠樽,

    酌以雕觞,

    浮蚁鼎沸,

    酷烈馨香。”

    端起自己的面前的羽觞,

    独自畅饮一杯酒。

    一股清冽的酒水,

    灌入肚腹,

    却是格外的令人清醒,

    提起自己的眼前的笔,

    挥手洒墨:

    “苍山争翠木,

    怪石邀诗友。

    幽篁抚古琴,

    不问唐尧处。”

    “好个不问唐尧处,

    没想到苏姑娘竟然要学许由。”

    萧子良起身对着苏小小这丫头,

    敬了一杯酒。

    苏小小也毫不客气的举头就饮。

    “此乃上古琴音,

    不料今日能够听得姑娘说出。”

    将自己的羽觞的酒斟满,

    放入流水里头,

    羽觞随着流水的翠波,

    缓缓的流向下游,

    琴音忽起,

    正是《箕山操》曲。

    你卧枕在石头之上,

    口中吟啸出:

    “风光绿野,

    日照青丘。

    孺鸟初飞,

    新泉始流。

    乘舆携手,

    连步同游。

    采芳中阿,

    折华道周。

    任情止息,

    随意去留。”

    随着曲子的音调,

    你端起自己的面前的羽觞,

    豪饮不休。

    范云在对面不禁高声的喊道:

    “郁老弟好心绪,

    好个随意去留,

    只是不知道究竟何许人物,

    可与你连步同游?”

    听了范云的打趣,

    你却是坦然的背着手,

    看向上游的苏小小这丫头。

    苏小小亦是看到了你,

    不禁脸上一羞,

    微风吹拂,

    一曲作罢,

    羽觞停留在谢朓的面前,

    只见谢朓早已经将自己喝醉了,

    脸上泛红,

    手脚摇晃,

    身形随意的摆动不休。

    苏小小露出一个笑容,

    手抚在琴上,

    阮籍的《醉酒》随意而出。

    谢朓一听是酒狂,

    身形放浪,

    纵意肆然,

    浑然不知身处何处,

    只觉得已经入了醉境,

    或是与自然合二为一处。

    “香玉赠《咏怀》诗句,

    可真是合了谢朓的心绪。

    这可不是一杯通自然木?”

    范云不禁大笑,

    丝毫不拘于,

    平日的一些礼俗,

    甚至怡然自得奇趣。

    琴音来回咏复,

    苏小小坐在怪石上头,

    看着谢朓摇摇晃晃拿着毛笔,

    在白纸之上头,

    行云流水的写出一首诗句。

    “朝阳不再盛,

    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

    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

    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

    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

    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

    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

    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

    乘流泛轻舟。”

    写完阮籍的诗句后,

    又写下了自己的诗句,

    “洞庭张乐地,

    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

    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

    辍棹子夷犹。

    广平听方籍,

    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己矣,

    江上徒离忧。”

    谢朓忽然扔下纸笔,

    不禁失声痛哭。

    《咏怀》也从开始的醉意熏熏,

    到了抑郁不得志,

    内心烦忧,

    周围的人物,

    都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之上沉虑,

    不禁也感叹不休。

    “一杯通自然,

    谢兄已然与阮籍合二为一躯。”

    萧衍不禁哑然失笑,

    心中也是涌起了一丝,

    愤懑不得志的遗憾之绪。

    羽觞随意的流动,

    到了范云的脚边处,

    范云却是久久的不拿起,

    而是坐在自己的地方,

    似乎入神的看着什么事务。

    微风浮动,

    忽然远处传来萧声,

    吹得正是《秋水》一曲。

    苏小小脸上浮现一丝笑容,

    随手而弹,

    当年庄周梦蝶,

    今有秋水一曲,

    正是承袭的是庄周思虑。

    躺在地上,

    随意的拨弄着自己的手中的折扇,

    仿佛已经进入了梦境里头。

    梦中一只蝴蝶,

    在自己的额头之上,

    翩翩起舞。

    众人的神绪,

    都随着蝴蝶的飞动,

    而不断的追逐。

    轻盈的蝴蝶,

    在迷蒙的梦境之中,

    若隐若现出。

    “三枫何习习。

    五渡何悠悠。

    且饮修仁水。

    不挹背邪流。”

    沈约敲打着节拍,

    吟诵了一首《咏筝诗》:

    “秦筝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范云则看着远方的河流,

    公主的音容忽然浮现在眼前,

    那生动的笑容样模,

    仿佛自己可以碰触。

    对面的竟陵王萧子良,

    听到范云的诗句,

    顺间明白了过来,

    当初自己答应范云,

    一定会让自己的妹妹与范云再见一面,

    不料皇室里头,

    忽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务。

    在一旁的你和苏小小,

    早前就看出,

    范云对公主有意,

    只不过是绿水有意落花无情,

    竹篮打水一场空罢喽。

    正如王融写的《法乐辞》:

    “天长命自短,

    世促道悠悠。

    禅衢开远驾,

    爱海乱轻舟。

    累尘曾未极,

    心树岂能筹。

    情埃何用洗,

    正水有清流。

    飞策辞国门,

    端仪偃郊树。

    慈爱徒相思,

    闺中空怨慕。

    夙隶乖往途,

    骏足独归路。

    举袂谢时人,

    得道且还去。”

    (三)

    两年前,

    重阳节的时候。

    竟陵,

    西邸,

    竟陵王萧子良封地官署。

    竟陵王正在大办宴酒,

    也是“竟陵文学集团诗友大会唔”。

    宴酒刚开始不久,

    竟陵王正与诗友们觥筹交错,

    好不爽舒,

    就听见下属报告语:

    “王爷,

    阮相的公子阮郁来喽,

    正在门口等候。”

    “阮郁?

    快请进屋。

    喔不,

    本王亲自前去迎候。”

    一分钟后,

    你与竟陵王萧子良,

    亲密抱搂。

    再一分钟后,

    你随竟陵王进了宴会大厅里头。

    竟陵,

    今湖北天门市,

    旧称竟陵县,

    为南齐皇朝竟陵王萧子良封地区域。

    自古人文昌盛,

    故以此名呼,

    后史上称有竟陵文学派之语。

    在南朝文坛里头,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人物,

    莫过于“竟陵八友”。

    竟陵王萧子良不以文学见称,

    然喜好文学,

    礼待文学之士,

    组织文学活动,

    促进了南朝文学的彬彬之盛举。

    齐永明二年度,

    公元484年度,

    竟陵王开西邸招文学之士,

    先后有七十四位文人进入西邸,

    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庞大的文学集团,

    并形成了一股“永明新体诗”的文学潮流。

    永明体作家人物,

    把声律和对偶方面的知识,

    运用到诗歌创作上头,

    所作诗平仄协调,

    音韵铿锵,

    词采华丽,

    对仗工整,

    体裁短小,

    为格律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是从“古体诗”,

    到格律严谨的“近体诗”的过渡,

    故又有“新体诗”的称呼。

    “永明体”文学家们,

    虽然在运用声律等技巧上有一些成就,

    但思想内容却比较贫乏,

    空洞无物,

    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到极度。

    其中一些骨干成员,

    齐亡后仕梁,

    在萧衍、萧纲父子影响下,

    大写轻靡柔艳的色情诗句,

    成为宫体诗的主要作家人物。

    文学史上,

    将这—时期的文学风格,

    又以“齐梁体”称呼。

    (四)

    一番寒暄后,

    你们一一落座,

    你这一桌,

    除了你与竟陵王萧子良,

    便是竟陵八友。

    正值重阳佳节,

    又是文人聚首,

    自然少不了以诗会友。

    萧子良首先吟诵出诗句,

    《九日侍宴诗》:

    “月展风转,

    层台气寒。

    高云敛色,

    遥露已团。

    式诏司警,

    言戾秋峦。

    轻觞时荐,

    落英可餐。”

    大家自然是鼓掌欢呼。

    随后,

    萧衍也吟诵出诗句,

    《江南弄·凤笙曲》:

    “绿耀克碧雕管笙。

    朱唇玉指学凤鸣。

    流速参差飞且停。

    在凤楼。

    弄娇响。

    间清讴。”

    谢朓也吟诵出诗句,

    《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

    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

    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

    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

    功名良可收。”

    沈约也不甘落后,

    吟诵出《休沐寄怀》诗句:

    “虽云万重岭,

    所玩终一丘。

    阶墀幸自足,

    安事远邀游?

    临池清溽暑,

    开幌望高秋。

    园禽与时变,

    兰根应节抽。

    凭轩搴木末,

    垂堂对水周。

    紫箨开绿筿,

    白鸟映青畴。

    艾叶弥南浦,

    荷花绕北楼。

    送日隐层阁,

    引月入轻帱。

    爨熟寒蔬剪,

    宾来春蚁浮。

    来往既云倦,

    光景为谁留?”

    王融则吟诵出诗句,

    《渌水曲》:

    “湛露改寒司,

    交莺变春旭。

    琼树落晨红,

    瑶塘水初渌。

    日霁沙溆明,

    风泉动华烛。

    遵渚泛兰觞,

    乘漪弄清曲。

    斗酒千金轻,

    寸阴百年促。

    何用尽欢娱,

    王度式如玉。”

    萧琛则吟诵出诗句,

    《别萧咨议前夜以醉乖例今昼由酲敬应教诗》:

    “落日总行辔,

    薄别在江干。

    游客无淹期,

    晨川有急澜。

    分手信云易,

    相思诚独难。

    之子两特达,

    伊余日盘桓。

    俟我式微岁,

    共赏阶前兰。”

    范云则吟诵出诗句,

    《建除诗》:

    “建国负东海。

    衣冠成营丘。

    除道梁淄水。

    结驷登之罘。

    满座咸嘉友。

    苹藻绝时羞。

    平望极聊摄。

    直视尽姑尤。

    定交无恒所。

    同志互相求。

    执手欢高宴。

    举白穷献酬。

    破琴岂重赏。

    临濠宁再俦。

    危生一朝露。

    蝼蚁将见谋。

    成功退不处。

    为名自此收。

    收名弃车马。

    单步反蜗牛。

    开渠纳秋水。

    相土播春畴。

    闭门谢世人。

    何欲复何求。”

    任昉,

    则吟诵出诗句,

    《别萧咨议》:

    “离烛有穷辉,

    别念无终绪。

    歧言未及申,

    离目已先举。

    揆景巫衡阿,

    临风长楸浦。

    浮云难嗣音,

    徘徊怅谁与。

    傥有关外驿,

    聊访狎鸥渚。”

    陆倕,

    吟诵出诗句,

    《以诗代书别后寄赠诗》:

    “余本水乡士,

    闭门江海隅。

    时逢世道泰,

    蹇足步高衢。

    名成宦虽立,

    效微功日疏。

    入仕乘肥马,

    出守拥高车。

    关门游昔吏,

    迁亭有故书。

    江派资贤牧,

    宗英出建旟。

    不劳王布鼓,

    无赖露田车。

    弼政非责实,

    求名已课虚。

    长卿病犹在,

    修龄疾未祛。

    讵知亭长肉,

    宁挂府丞鱼。

    不能未能止,

    内讼惭诸已。

    黾勉从王事,

    纚舟出淮泗。

    朋故远追寻,

    暝宿清江阴。

    明旦一分手,

    翻飞各异林。

    归舟随岸曲,

    犹闻歌棹音。

    行者日超远,

    谁见别离心。

    夕次冽洲岸,

    明登慈姥岑。

    水流多回复,

    余归良未寻。

    江关寒事早,

    夜露伤秋草。

    心属姑苏台,

    目送邯郸道。

    葭苇日苍苍,

    亲知慎早凉。

    刘兄消渴病,

    休摄戒无良。

    殷弟癫眩疾,

    行止避风霜。

    刘侯有馀冷,

    宜饵陟厘方。

    伏子多风咳,

    门冬幸易将。

    率更爱雅体,

    体弱思自强。

    吏曹勉玉润,

    讽议勖金相。

    比部多暇日,

    奚用肆龙章。

    建德何为者,

    无堕无人乡。

    记室朋从暇,

    露蝎附行商。

    议曹坐朝罢,

    尺板嗣徽芳。

    双栖成独宿,

    俱飞忽异翔。

    眷言思亲友,

    沉思结中肠。

    追惟畴昔时,

    朝府多欢暇。

    薄暮尘埃静,

    飞盖遥相迓。

    李郭或同舟,

    潘夏时方驾。

    娱谈终美景,

    敷文永清夜。

    促膝岂异人,

    戚戚皆朋娅。

    今者一乖离,

    漼然心事差。

    山川望犹近,

    便似隔天涯。

    玉躬子加护,

    昭质余未亏。

    八行思自勉,

    一札望来仪。”

    由于你年龄最小,

    随后,

    你又吟诵出诗句,

    《结竟陵八友》:

    “齐梁文人竟陵八友,

    士族名门兴旺繁庶,

    崇教创新成大业举,

    文群流芳千年百域。

    萧氏皇族帝龙灵秀,

    南朝千秋文化传聚。

    萧衍沈约谢朓王融,

    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一代豪杰萧衍执掌权属,

    首创三教圆融和谐文触。

    沈约谢朓创新文学艺术,

    范云萧琛独领齐梁风物。

    王融曲水诗序文藻丽富,

    当世称之词美英净双具。

    任昉雅善属文广知博物,

    陆倕辞义典雅足为佳优。”

    大家也是热烈鼓掌欢呼。

    (五)

    一番宴酒后,

    你们便在竟陵王的带领下,

    或是相互切磋文学艺术,

    或是四处玩游。

    期间时候,

    也是少不了吟诗作曲,

    不亦乐乎。

    例如,

    萧衍吟诵出诗句,

    《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

    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

    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

    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

    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

    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

    恨不嫁与东家王。”

    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开头用比兴的手法,

    以黄河之水东流,

    引出洛阳女儿莫愁的名呼。

    这里的河指黄河,

    洛阳距黄河很近,

    故以此起兴,

    引出下句。

    莫愁是一个美丽而不幸的娘姑,

    她的名呼,

    寓含了她的命运和心绪。

    莫愁十三能织绮,

    十四采桑南陌头。

    这两句,

    写莫愁的少女时代,

    她十三岁就能织出精美的丝绸,

    十四岁就勤劳地采桑去。

    织绮和采桑,

    都是古代女子的传统职业和美德,

    显示了莫愁的能干和贤淑。

    南陌头,

    是南边小路旁,

    也是古诗中常见的采桑地域。

    十五嫁为卢家妇,

    十六生儿字阿侯。

    这两句,

    写莫愁的婚姻和生育,

    她十五岁就嫁给了卢家,

    十六岁就生了一个儿子叫阿侯。

    卢家是一个富有而显赫的家族,

    莫愁嫁给了卢家,

    就享受了荣华和贵富。

    阿侯是一个小名,

    也是一个爱呼,

    表达了莫愁对儿子的亲昵和期许。

    卢家兰室桂为梁,

    中有郁金苏合香。

    写莫愁的居屋,

    她住在卢家的兰室,

    也就是女子居室的美誉。

    她的房间里头,

    桂木为梁,

    散发着芳香处处。

    她还有,

    郁金和苏合这两种名贵的香料,

    使她的居室更加馥郁。

    头上金钗十二行,

    足下丝履五文章。

    写莫愁的装束,

    她头上戴着金钗,

    排成十二行,

    闪闪发光,

    很是夺目。

    她脚下穿着丝绣鞋,

    上面有五彩斑斓的花纹案图。

    珊瑚挂镜烂生光,

    平头奴子擎履箱。

    写莫愁的化妆用具和奴仆,

    她用珊瑚枝镶嵌的支架,

    挂着化妆镜,

    镜子璀璨生光,

    靓瞎眼球。

    她有平头巾的奴仆,

    为她提着履箱往来奔碌。

    人生富贵何所望,

    恨不嫁与东家王。

    这是诗的结尾,

    用反问和感叹的语气,

    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和情绪。

    莫愁虽然拥有了人生所有的荣华贵富,

    但是她并不满足,

    她心中还有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

    那就是嫁给东邻,

    姓王的意中人物。

    东家王可能是她的旧情人,

    也可能是她的新欢,

    但无论何如,

    是她真正爱慕的人物。

    这一句,

    表达了莫愁的不幸和悔悟。

    这首诗句,

    是一首叙事古诗,

    以河水东流为引子,

    以希望嫁与东家王为结束。

    用排比的手法,

    描写了莫愁,

    从少女到妇人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变故。

    诗歌语言明快通俗,

    文辞艳富,

    有致含蓄,

    具有浓厚的民歌风趣。

    例如,

    谢朓吟诵出诗句,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

    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

    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

    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

    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

    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

    终隐南山雾。”

    梁鼓吹曲桐柏山

    例如,

    沈约吟诵出诗句,

    《梁鼓吹曲十二首》:

    “桐柏山。

    淮之首。

    肇基帝迹。

    遂光区有。

    大震边关。

    殪獯丑。

    农既劝。

    民惟阜。

    穗充庭。

    稼盈亩。

    迨嘉辰。

    {荐/豕}芳糗。

    纳寒场。

    为春酒。

    昭景福。

    介眉寿。

    天斯长。

    地斯久。

    化无极。

    功无朽。”

    王融也吟诵出诗句,

    “想象巫山高,

    薄暮阳台曲。

    烟霞乍舒卷,

    蘅芳时断续。

    彼美如可期,

    寤言纷在属。

    怃然坐相思,

    秋风下庭绿。”

    任昉,

    也吟诵出诗句,

    《同谢朏花雪诗》:

    “土膏候年动,

    积雪表晨暮。

    散葩似浮玉,

    飞英若总素。

    东序皆白珩,

    西雍尽翔鹭。

    山经陋蜜荣,

    骚人贬琼树。”

    陆倕,

    则吟诵出诗句,

    《赠任昉诗》:

    “和风杂美气,

    下有真人游。

    壮矣荀文若,

    贤哉陈太丘。

    今则兰台聚,

    万古信为俦。

    任君本达识,

    张子复清修。

    既有绝尘到,

    复见黄中刘。”

    (六)

    又是一个重阳节时候。

    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阮丞相已被你在法场上救走,

    家人也早被你转移走。

    苏小小也被你救出,

    而你自己也以假死逃过一劫数。

    按照你的吩咐,

    萧衍又再次将竟陵八友,

    汇聚一处,

    虽然有些人已经亡故。

    你送给了竟陵八友,

    一本书。

    书名叫做《竟陵八友诗录》,

    上面记录有,

    竟陵八友的诸多诗句。

    例如,

    有萧衍的《上云乐·凤台曲》:

    “小序题解古今乐录曰。

    上云乐七曲。

    梁武帝制。

    以代西曲。

    一曰凤台。

    二曰桐柏。

    三曰方丈。

    四曰方诸。

    五曰玉龟。

    六曰金丹。

    七曰金陵。

    凤台上。

    两悠悠。

    云之际。

    神光朝天极。

    华盖遏延州。

    羽衣昱耀。

    春吹去复留。”

    萧衍的《赠逸民诗》:

    “风光绿野。

    日照青丘。

    孺鸟初飞。

    新泉始流。

    乘舆携手。

    连步同游。

    采芳中阿。

    折华道周。

    任情止息。

    随意去留。”

    谢朓的诗句,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

    “宛洛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

    迥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谢朓的诗句,

    《冬日晚郡事隙诗》:

    “案牍时闲暇。

    偶来观卉本。

    飒飒满池荷。

    翛翛荫窗竹。

    檐隙自周流。

    房栊闲且肃。

    苍翠望寒山。

    峥嵘瞰平罢。

    已惕慕归心。

    复伤千里目。

    风霜旦夕甚。

    蕙草无芬馥。

    云谁美笙簧。

    孰是厌薖轴。

    愿言税逸驾。

    临潭饵秋菊。

    谢朓的《临溪送别诗》诗句:

    “怅望南浦时,

    徙倚北梁步。

    叶上凉风初,

    日隐轻霞暮。

    荒城迥易阴,

    秋溪广难渡。

    沫泣岂徒然,

    君子行多露。”

    沈约的《临高台》诗句:

    “高台不可望,

    望远使人愁。

    连山无断绝,

    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

    洛阳南陌头。

    可望不可见,

    何用解人忧?”

    沈约的诗句,

    《秋晨羁怨望海思归诗》:

    “分空临澥雾。

    披远望沧流。

    八桂暧如画。

    三桑眇若浮。

    烟极希丹水。

    月远望青丘。”

    沈约的《宿东园诗》:

    “陈王斗鸡道,

    安仁采樵路。

    东郊岂异昔,

    聊可閒余步。

    野径既盘纡,

    荒阡亦交互。

    槿篱疏复密,

    荆扉新且故。

    树顶鸣风飙,

    草根积霜露。

    惊麇去不息,

    征鸟时相顾。

    茅栋啸愁鸱,

    平冈走寒兔。

    夕阴带层阜,

    长烟引轻素。

    飞光忽我遒,

    岂止岁云暮。

    若蒙西山药,

    颓龄倘能度。”

    (七)

    书中还记录了王融的诗句,

    《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诗》:

    “倾魄属徂火,

    摇念待方秋。

    凉气承宇结,

    明熠素阶流。

    三星亦虚映,

    四屋惨多愁。

    思君如萱草,

    一见乃忘忧。”

    王融的《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

    “相望早春日,

    烟华杂如雾。

    复此佳丽人,

    含情结芳树。

    绮罗已自怜,

    萱风多有趣。

    去来徘徊者,

    佳人不可遇。”

    咏梧桐诗

    王融的《齐明王歌辞七首·采菱曲》:

    “炎光销玉殿,

    凉风吹凤楼。

    雕辎傃平隰,

    朱棹泊安流。

    金华妆翠羽,

    鹢首画飞舟。

    荆姬采菱曲,

    越女江南讴。

    腾声翻叶静,

    发响谷云浮。

    良时时一遇,

    佳人难再求。”

    王融的诗句,

    《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诗》:

    “杼轴郁不谐,

    契阔弥新故。

    朔风栏上发,

    寒鸟林间度。

    客远乏衣裘,

    岁晏饶霜露。

    参差兴别绪,

    依迟起离慕。

    椒佩容有结,

    振方歧路隅。

    黄金徒以赋,

    白圭终不渝。

    明心良自皎,

    安用久踟蹰。

    遄车及怅巷,

    流日下西虞。

    披帷怅有望,

    出门迟所欲。

    彼美复来仪,

    惭颜变欣瞩。

    兰艾隔芳臭,

    泾渭分清浊。

    去去夫人子,

    请殉川之曲。”

    王融的《奉辞镇西应教诗》:

    “未学谢能算,

    高义幸知游。

    留庭参辩奭,

    梁苑豫才邹。

    徘徊岁光晚,

    摇落江树秋。

    风旗萦别浦,

    霜琯迾遥洲。”

    范云的《园橘诗》:

    “芳条结寒翠。

    圆实变霜朱。

    徙根楚州上。

    来覆广庭隅。”

    陆倕的诗句,

    《释奠应令诗·硕学如市》:

    “济济横经,

    祁祁负帙。

    文参孔囿,

    玄游老室。

    先易后难,

    功倍师逸。”

    任昉的《赠王僧孺诗》:

    “惟子见知,

    惟余知子。

    观行视言,

    要终犹始。

    敬之重之,

    如兰如芷。

    形应影随,

    曩行今止。

    百行之首,

    立人斯著。

    子之有之,

    谁毁谁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