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超级连接体 » 第九十九章 上古兽貔貅

第九十九章 上古兽貔貅

    (一)

    你将神秘的兽骨,

    拿在手里头,

    左瞅瞅,右瞅瞅,

    摸起来滑溜溜,

    感觉上凉飕飕。

    “这是什么骨头?”

    你问系统这不靠谱,

    喔不,是美妞。

    “这大概是貔貅。”

    系统答语。

    貔貅,

    是上古一种能够保护主人的神兽。

    它的典型形象为鹿耳、羊角、龙头,

    凤尾、虎爪、狮躯。

    凶猛威武,

    并有七七四十九种分躯。

    貔貅神兽貔貅能吞万物,

    而从不泄漏。

    特别是能帮主人招财进宝物。

    咬住钱财后,

    只进不出,

    故有寓意纳食四方之财物。

    因此是最佳、最好的招财、守财的神兽。

    中国传统有“貔貅”的习俗,

    和龙狮一样,

    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

    带来欢乐及好运的用处。

    故有俗语:

    “家有貔貅,

    万事无忧。

    摸摸貔貅头,

    一世不用愁。

    摸摸貔貅口,

    万事永无忧。

    摸摸貔貅手,

    横财好就手。

    摸摸貔貅腹,

    命长又有福。”

    (二)

    “这兽是好神兽,

    可是这兽骨,

    也有点大呦,

    拿不出手。”

    你正嘀咕,

    这兽骨,

    居然“嗖”的缩小到你想要的尺寸样模。

    你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哇呜,

    这果然是神物。

    (三)

    你正想走。

    貔貅骨忽语:

    “小主,

    先别走。

    这里还有宝物。”

    “这里还有宝物?”

    你闻言,左瞅右瞅,

    也没发现什么宝物。

    “小主,

    看看你脚下的泥土。”

    貔貅骨提示语。

    你蹲下身躯,

    低头瞅瞅,

    又用手摸触,

    摸起来滑溜溜,

    感觉上凉飕飕。

    你终于发现了脚下区域,

    泥土的不同之处。

    “这有什么用途?”

    你问貔貅骨。

    貔貅骨答语:

    “这种土,

    叫息土。”

    “息土”,

    是上古神话里的一种非常神奇的泥土。

    “自”本义为鼻,又有开始之意寓,

    而“息”是有气息之意寓,

    引申为生息养休。

    “息土”不是普通的泥土,

    它们有生命,

    同时还能不断地生长发育。

    (四)

    你想起了“女娲造人”的传说典故。

    女娲来到河边,

    用黄土掺水流,

    仿照自己的样模,

    捏出来一个泥人,

    泥人刚放到地上,就变成了人物。

    女娲觉得这样造人,

    实在是太慢的速度。

    于是就从崖壁上,扯下一根枯藤,

    将它放在息土泥浆里头。

    沾着泥浆的藤条甩在地上,

    就出现了很多的人物。

    (五)

    “貔貅,这息土对你有什么好处?”

    你问貔貅骨。

    貔貅骨答语:

    “你将这周围的息土,

    全部收集后。

    将一部分息土,

    涂染在我的骨头上,

    过不了多久,

    我就成重生长成貔貅,

    而不仅仅是骨头。”

    你闻言用戒指府,

    将周围所有的息土,

    全部收集归于一处,

    居然有十吨重左右。

    你又将大约10公斤的息土,

    涂抹于貔貅骨。

    只见貔貅骨慢慢的出现皮肉,

    慢慢的长长长粗,

    最后,

    变成了一个小貔貅的样模。

    大小相当于一只刚出生的小狗。

    小貔貅朝你磕首跪伏,

    “谢谢小主!

    让我得以再生神兽。”

    你给貔貅取名叫“皮休”,

    小貔貅欣喜地点点头。

    你问还有没有其他宝物,

    小皮休答语,没有。

    你又问了息土的其他用途,

    小皮休都一一对答如流。

    (六)

    你终于心满意足,

    手握小皮休,

    肩坐小金珠,

    打道回府。

    嘴里还吟唱着宋代张矩的诗句,

    《木兰花慢.上壑翁寿》:

    “豆花轻雨霁,

    更七日、是中秋。

    记分野三台,

    家山双阙,孕秀名流。

    平生佐时大略,

    有忠勤、一念等伊周。

    十载清风楚泽,

    三年明月扬州。

    须知万灶出貔貅。

    智勇迈前猷。

    自向来捣颖,

    四番平海,

    胆落毡裘。

    红旗指关定洛,

    看春融、喜色动宸旒。

    著取斑衣绣衮,

    揭开玉字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