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拯救大秦从造反开始 » 第26章 四海一,天下统,何以治?

第26章 四海一,天下统,何以治?

    “陛下,这是此次参加阳武考验魏地考察的才俊名单。”

    经过了几天的酝酿,阳武县附近的魏地才俊们也都接到了皇帝陛下要在阳武设置一场考验魏地才子的测试消息。

    在这一刻他们也没有纠结于自己亡国之人的身份,也仿佛忘掉了暴秦的灭国之仇,积极的赶到阳武县参加大秦皇帝陛下恩诏的考验。

    扶苏接过蒙毅呈过来的名单,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当他看到名单上有一位叫做陈平且又是来自户牖乡的魏地才俊之后,扶苏心情大好。

    鱼儿终于上钩了。

    扶苏说道:“不用继续等了,准备一下明日开始考试。”

    蒙毅拜道:“喏。”

    待到第二日,上百位阳武地区的魏地才子齐聚于临时搭建在阳武县官府前空地的考场之中。

    这上百位魏地才子心情既紧张又忐忑的等待着皇帝陛下的驾临,他们这些人曾经大部分都是原来魏国封君后代。

    现在魏国社稷已经坠毁十余年之久,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也就沦落成为普通之人。

    本来他们对毁灭他们美好生活的大秦还是抱有极大的愤慨和仇怨的,但在大秦二世皇帝陛下驾临阳武之后,发出考验魏地才俊的恩准之时。

    他们仿佛在一瞬间就忘了心中的愤慨和仇怨,很诚实的来参加这场皇帝陛下主持的考验,并希冀能够得到皇帝陛下的青睐,让他们再次鱼跃龙门,翻身为士。

    陈平作为一个形象气质俱佳的大帅哥,当他也站在人群之中时,顿时也就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不过在众人又看到陈平的布衣装扮,这些曾经的旧魏贵族们顿时也都露出了一个不屑的目光。

    显然在这些旧魏贵族眼中,像陈平这样的布衣是不可能有什么真才实学,而且还生的如此阴美昳丽,应该就是一个企图以色娱人的下作之人。

    由此可见魏国会从战国第一强国衰落的那么迅速,一切也都是有原因的。老魏国人的思想太僵化了,不肯给人才机会,又喜欢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像这样的社稷不崩坏才是奇迹。

    “皇帝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沉稳有力的唱喏响起,扶苏在一众侍卫众星捧月的拱卫之下,龙行虎步的走到了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

    忠诚的大秦侍卫气势威严的矗立在高台两侧,彰显着大秦皇帝的威仪。

    场中的官吏和这些参加此次考验的魏地才俊们纷纷顿首大拜:“皇帝万年。”

    蒙毅作为此次皇帝恩诏考验魏地才俊的主持人,他对着扶苏一拜,然后站在高台前侧张开一道令旨。

    “上曰:诸夏本为一体,大秦承天命,凝四海,乃万民之所望也。朕久闻旧魏公子无忌,乃魏之义士也。前者无忌虽有犯秦之举,然各为其主。朕亦不罪之。今者天下凝于一,尔等俱为秦人。自当效前人之义,忠于大秦,以安黔首之心。”

    “朕明德礼贤,于阳武设考场,召众才俊以问策言。望尔等尽显其才,不负先哲教诲,为大秦献策。”

    蒙毅念完扶苏的旨意,在场魏地才俊无不激动再拜:“皇帝万年!大秦万年!”

    扶苏看着这些参拜的魏地才俊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带着几分真情,几分真意参拜自己的。

    但是扶苏现在也不会纠结这些人的忠心到底如何,毕竟大秦也才刚刚一统天下十几年,这些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旧魏显贵子嗣。

    指望一道恩典就让他们忘记曾经的富贵和地位,安心的做大秦良民,也是痴心妄想。

    扶苏道:“朕今日出一题曰:“四海一,天下统,何以治?”。尔等有半个时辰作答。答毕,举手交卷。朕亲览。”

    魏地才俊再拜:“喏。”

    而后在蒙毅等人的监视之下,黑夫等人将一卷卷空白的竹简依次发放于考场之中魏地才俊面前的小案之上。

    待到发放完毕,蒙毅打开水漏,“计时开始。”

    在蒙毅这声提醒计时开始之后,场中的魏地才俊开始纷纷动笔答题。

    陈平此刻也坐在考场之中,他一手握着答题的毛笔,一边思索着皇帝陛下出的题目。

    陈平微微皱眉,这道题肯定不是单纯的在问“何以治”,重点应该是“四海一”。

    当今天下乃旷古未有之天下,从传说的三皇五帝,再到夏商周两千多年的历史,唯有今日之大秦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四海一统。

    如此之大的疆域旷古未有,即便是以宗法制分封制为核心的姬周也从未有过大秦今天这般广阔巨大的疆域。

    因此陈平认为皇帝陛下要问的重点看似是在“何以治”,其实这个“何以治”就是在挖坑。

    因为现在不管是咸阳还是在地方之上,争论最多的两个治天下方式,一个就是姬周的分封制,一个就是大秦的郡县制。

    但是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定制,那就是始皇帝陛下定下的郡县制。

    所以,陈平断定皇帝陛下真正要问的就是“四海一”!

    既然问的问题是“四海一”,那么重点肯定也就是放在了“一”上面。

    那么何为“一”?

    陈平努力的思索着“一”的含义,这个“一”肯定不是简单的疆域统一。

    既然不是疆域统一的“一”,那么这个“一”就可能是人心归一的“一”。

    想到这里陈平豁然开朗,他感觉自己把握住了解题的重点,接下来陈平就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着“四海一”的“一”进行解答。

    陈平写道:“皇帝承先帝之志,威加海内,凝一于尊。一者,疆域也;一者,人心也!疆域归一,乃先帝之功也。陛下承天命之重,所欲者人心也,所凝者必天下亿兆之心也。”

    “臣平微言,先帝一扫六合,持九州神器十二年矣。陛下广先帝之德,以续持神器。神器者,天命也。臣卑鄙浅薄,窃以为天命者,乃亿兆之人心也。陛下欲治天下,当先凝人心于一也,则天下必治,四海必安,黔首之心必臣。大秦天命亦必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