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末代皇帝:开局先斩赵高 » 第8章 二世三政

第8章 二世三政

    咸阳宫,正殿。

    “赵高殿前失礼,妄动刀兵……”

    “李相突发恶疾,暂住咸阳宫……”

    “诸位臣工当以赵高为戒,不可殿前失礼,亦不可窃窃私语。”

    随着冯丞相的声音加重,臣工们的非议声渐渐降低,最后彻底安静下来。

    “陛下,请宣政。”

    冯丞相拱手望向秦二世,却见秦二世正扭着头发呆,赶忙轻唤,“陛下,陛下?”

    “哦,恩,咳咳……”

    秦二世咳嗽两声掩饰尴尬,目光缓缓从白白胖胖的柱下史身上收回。

    这人让他想起穿越前看过的【秦吏】中的一个人物,也是这般白白胖胖,只是不能确定二者是不是一个人。

    “朕的第一政……”

    秦二世缓缓开口,目光下扫看了一眼竹简备稿。

    “先皇入葬最是紧要,赵高虽已伏诛,这事却不容耽搁,冯相……”

    “臣在。”

    “这件事交给你全权处理。”

    “诺。”

    冯丞相应下后,秦二世望向竹简准备说第二政,却忽然被人打断。

    “陛下,臣有本奏!”

    老迈的声音响起,是九卿之一的宗正。

    “宗正请讲。”

    面对族中长辈,秦二世不敢托大,跪坐而起一礼后说道。

    “那赵高曾与老臣言,要让始皇宫中没有子继的姬妾陪葬,因他拿不出陛下手令,老臣便没应他,不知如今该如何处理。”

    “先皇仁慈,必不忍其姬妾陪着一起殉葬,更不忍工匠、奴仆如此,此事算了。”

    秦二世挥手直接把这事免了,但不等宗正应下,臣工中却站出一人。

    “陛下,殉葬之礼自古有之,若无人殉陪葬,臣怕父皇怪罪我等不孝,请陛下三思。”

    那人说完拱手一礼,跪伏在地。

    秦二世凝神看去,发现是皇兄策,眉头微微皱起,但随后又展开。

    十四皇兄策,还有皇兄将闾、苞栎,与大皇兄扶苏一奶同胞,其人孝悌是出了名的,应该是发于本心。

    而且这个时代确实有这样的习惯,他跳出来说这些,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暂时按下,容后再议。”

    秦二世选择拖字诀,等过段时间宣布李斯陪葬,这事也就过去了。

    公子策听他没有直接否决,像是得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起身行礼后回到原位。

    “阿房宫因父皇去世而暂停修建,朕觉得很好,而且现有宫殿也足够了,所以朕准备永停阿房宫的修建工作,诸位臣工觉得如何?”

    秦二世的第二政甫一出口,下面立刻“嗡嗡”起来,臣工们显然有所非议。

    “陛下,先皇因咸阳宫狭小才修的阿房宫,如今土木已动,前殿近成,殿堂数十座,若此时停工,之前的努力半废不说,这修建一半的殿宇……又该如何处置?”

    站出来说话的是少府章邯,主掌山海池泽之税,修建阿房宫和秦始皇陵的工作都在他身上。

    秦二世好奇的打量了一下这位秦末名将,发现此人虽然身材高大,却全无武人气质,反而颇为儒雅。

    “朕有意仿稷下学宫,扩大博士规模,这阿房宫……便做学宫之用。”

    秦二世的话声方落,大殿内忽然变得寂静起来,所有人都惊讶的望向他,就连那白白胖胖的柱下史也停下刻录抬起头来。

    “陛下的意思是……把建到一半的阿房宫,当做学宫之用?”

    冯丞相上前一步,又把秦二世的话重复了一遍。

    “是。”

    秦二世点点头,随后望向臣工,“茅上卿今日可来了?”

    茅焦茅上卿,博士出身的他是出了名的亢直之士、敢谏之臣,胡亥记忆中对此人印象极深,因为这是为数不多杵逆始皇而未死之人。

    “回禀陛下,茅上卿身体不适,臣待诏博士叔孙通代其上朝。”

    臣工中走出一人躬身行礼,秦二世想了一下没认出此人来路,心想可能是个不见史册的寻常待诏博士。

    “茅上卿身体无大碍吧?”秦二世声音柔和了一些问道。

    “回禀陛下,只是年老体衰,并无大碍。”叔孙通恭敬道。

    秦二世点点头:“那朝会结束后,你把这件事说与茅上卿,让他做个规划,看看要如何组建学宫。”

    “喏!”

    叔孙通躬身应下,却又立刻拱手说道,“请陛下划出边界,以防我等逾越。”

    秦二世一怔,诧异的看向叔孙通——没想到还是个胆大的。

    “三皇五帝,夏商两周,春秋战……且把七大诸侯国乱战之时称为战国,直至如今朕之大秦,皆可在学宫之中研究。”

    秦二世的话音一落,臣工先是一怔,随后彻底混乱开来。

    有与左右询问是否听错的,有直接站出来反对的,还有那双眼放光看向秦二世满是兴奋崇敬的。

    倒是那大白胖子最是安静,拿着书刀兴奋的在竹简上吭哧吭哧的刻录起来,根本不理一众臣工的混乱。

    “肃静~”

    冯丞相站出来,叫停了混乱的朝堂,随后躬身向着秦二世一礼。

    “陛下,始皇三十四年,李相请烧非秦之史书,非博士官所藏诗、书及百家之言,此事,始皇是同意的。”

    一通急切的言语过后,冯丞相抬起头望向秦二世问道,“陛下,可知这些?”

    “朕知晓。”秦二世颔首。

    “始皇此举,实为法令出于一律,避免六国诸侯之学霍乱黔首心智……”

    “冯相!”

    秦二世叫停冯丞相急切的言语,略作停顿道,“可还记得你说的百千论?”

    冯丞相眨眨眼,疑惑的站在原地。

    “冯相曾说,千代之国,在其定规对否,执行准否,规则破败否。朕问冯相,如何知晓规矩破败否?”秦二世问道。

    “这……察之语微末,观之于……”

    “冯相,荀子曾说,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如今覆灭的六国,不正是已覆的前车之鉴么,为何大秦不能从中吸取教训?”

    面对秦二世的提问,冯丞相眉头紧皱,不满的摇了摇头。

    “我秦史之中,亦有记载六国历史,何必求于六国,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随着冯丞相拜下,多数朝臣跟着一起请命,唯有少数人反对,显得有些孤伶。

    “既然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对的,那边界再收一收,叔孙通。”

    “臣在。”

    “让茅上卿出个方向,之后再朝议边界之事,但学宫可以先建起来,多招收些有志于学的人才,为朕之大秦添砖加瓦。”

    秦二世的命令下达,叔孙通犹豫的看了丞相一眼,见丞相已经起身并无反对之意,赶忙答应下来。

    “诺!”

    两条宣政虽然都有波澜,但大方向都是通过的,秦二世满意的又扫了一眼竹简。

    “先皇除谥法,始称皇帝,且令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朕自觉不如先皇多矣,是以正月之后的二世元年一说,朕想剔除,依旧以始皇历年后推,诸臣工以为可否?”

    秦二世这道宣政,又让众大臣错愕不已。

    别人当称王做皇,都恨不得剔除先皇威严,独留自己高高在上,可到了秦二世这,却连自己的纪年都要免了。

    这……着实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