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故事从三国开始 » 第三十二章 日常练箭 汉商来访

第三十二章 日常练箭 汉商来访

    他的黄金和张嫣送的香囊也被妻子兰昭没收了去,并且放在衣服里还经常装作无意间在他面前闻上一闻,说这是她最喜欢这个礼物了,青云也只能眼皮跳一跳无可奈何。他带上阿单出去逛逛,这是一名奴隶,照顾他的生活,后面还有一猛士赫连,只要他一出门,必然如影随行,即不靠近也不远离,时刻保护着他的人身安全,这当然也是监视他。这就是他基本的日常,草原的生活单调且简单,别人救了他不杀他,还让美女入怀,事已如此他也不能非要以身殉国,也是死板成那样的人,能怎么办,日子还得过。

    和往常一样,他来到了神射手可地延家中,这个部落最有名的“贺六浑”即勇士的意思,正准备入帐,看见其妻子正在挤马奶且快满一桶了,青云上去热情地上前打招呼,顺手将马奶桶拎进帐内。可地延听到青云的声音,刚要出帐相迎,正好和青云撞了满怀,要不青云平衡好差点撞翻了桶中马奶,可地延急忙夺过木桶道:“唉呀,这怎么使得,万万不可,这种活可不是金贵如少主您做的啊。”

    边说边将青云迎入帐内,食物酒水早已摆好,青云也不客气,草原人待客之道即是如此,你不吃他的食物就是看不起他,喝了几口马奶酒,吃了些切的羊肉。青云说道:“你上次跟我讲的箭由心发的口决,我早已熟记,但做起来的时候,总感觉那里不对,不得要领。”

    可地延哈哈笑道:“这箭法口决虽有妙处,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并不是少主不够聪慧,而是先需要达到百步穿杨,再练快,再练盲,最后才练箭由心发方能有所体悟,顺序不能乱,否则任你如何冥想苦思也是毫无效果的。”

    青云立马起身拜道:“看来这确实是急不来的事,想不到我现在连第一阶段还做不好,不如到帐外练练,再给我指教指教。”

    说着,二人出帐练箭,可地延时不时地用长棍调整他的姿势,从抽箭、搭箭、瞄准、畜力、稳弓、射箭,教得细致入微,很多是他的个人体悟,青云用直白的话帮他总结。这叫会者不难,也许是天赋,对于普通人来说,神射手可地延是一件多难的事,但他确实自己练就一套箭由心发的本领,即几乎不用看目标,又快又准让人为观止。

    只有这时,阿单和赫连是不能靠近的,这些都是不传之秘。但要说到可地延为什么愿意将自己的武功秘决传给青云,那是因为青云意外救下了可地延的幼子。

    说来也巧,有一日,青云照例无聊出来望风时,看见可地延烧火煨石,旁有幼子晕迷于旁,在放血无用后欲用煨石之法来治疗。问过后才知道这鲜卑族信奉巫师,不用针药,凡病只有艾灸、烧石自熨、烧地卧上、随痛病处放血和祝天地山川之神,基本是靠病痛者自身的强健程度来抵御。

    青云上前查看发现,其幼子高烧却并不咳嗽流涕,虽是冬季时分,却是中暑之症,于是赶紧阻止可地延用煨石之法,给他讲了道理,再加上少主身份还是有些威严的。再命人将其幼子放于通风处,用马奶酒擦拭全身降温,再进行刮痧,才渐渐好转。就是因救了其幼子,才得到可地延的不吝授技。

    在军营中已经练就了些箭术基础,又有草原上的神射手指导,自然是突飞猛进,现在的准度已基本没有问题,下一步就是练力射远,练快且准,皆有章程,只剩下耗时苦练,别无他法。

    虽然每日多了一项射箭日常,但还是避不过草原生活的单调枯燥,和往常一样练完半日正准备回自己大帐,草原上也没遮挡,远远地望见来了一大队商队缓缓走来。毕竟射箭先练眼,现在青云眼力大胜于前,很好判断,牛车满载,人少车多,彩旗飘扬,为首一旗大写一“张”字,甚是醒目。

    远远的望了眼,心中暗喜:“竟有汉族商队深入草原。”眼珠一转下改变计划,大声说道:“练了这么些日,今天还真是有些累啊。”说完还大伸了下懒腰。

    可地延一听急忙说道:“少主既然累了,若不嫌弃帐内简陋,不妨在此用过午饭休息一下。”青云平日里没少带东西,什么吃的喝的用的,一直也没亏待于他,一是感谢援技之恩,二是日常交往之谊。

    青云假意推却说着这岂不是要麻烦家嫂张罗的话,毕竟他不是一个人,可地延抱着青云的手臂那里肯放,直往自己大帐推,即然推却不了,只能应承下来,一边吩咐阿单回去禀报,一边招呼他的贴身保镖赫连一起去。

    可地延招待的非常热情,马奶酒喝了一碗接一碗,青云佯醉将酒和肉给了阿单,阿单平日里可没这待遇,放开了吃喝,可地延也去找赫连喝得不亦乐乎,不多时大家酒足饭饱都渐睡去。青云见时机正好,借机尿遁骑马找到商队,商队非常醒目也非常好找,问过伙记直接要其商队老板。

    伙记将青云领到商队大帐内,见到老板名唤张世平,其貌颇为儒雅,身着长袍,捏着短须,大有儒士之风,见到青云汉貌异服,也是诧异得很,但以他职业商人的素养,观青云的衣着华贵,虽然心存疑虑,自然不会轻慢,拜道:“在下张世平,不知公子找我所谓何事?”

    青云拜过说道:“在下张青云,想不到你我还是同姓,所谓同姓一家亲,得遇北漠草原,还真是有缘份啊。”

    张世平爽朗笑道:“正是,正是,我观公子气度不凡,不知如何会身陷此地。”

    青云摇头苦笑:“我本马邑军百夫长,因战败受伤昏厥,为鲜卑军所获,又被此部落大人强逼为婿,此次偷空前来,有一事相求,时间紧迫,长话短说,望先生勿怪。”说完深辑一拜,张世平急忙上前扶起道:“贤弟处境如此不必拘礼,但说无妨,若能为之,定当尽力。”

    青云将自己的腰牌作为信物交给张世平,让他给马邑张家张汛带个口信以报平安,另外,告诉他们自己一定会找机会逃离,再掏出自己身上所有财物交到张世平手中。

    张世平断然不收,正颜道:“我虽是经商之人,亦知礼义之道,贤弟身陷异地,钱财之物正好傍身,万不可因小失大。我们四海为家,游历四方,雁门一地也常去,不过随带之事,望公子不必如此,口信我一定会带到,尽管放心。”

    青云再拜:“张兄如此高义,贤弟那有不信之礼,即如此我在这不久待,若他日能有脱困之时,自当厚报。”

    张世平扶住不让青云拜完:“再莫提回报之事,贤弟还需小心行事。”

    话说,别过张世平,还不忘买下铜镜、绸缎贴身带上,之前紧绷的弦也为之一松,慢悠悠地骑马而回,此时已经快天黑,却见河边树起数个篝火所需的木料,不少少男少女聚于此地,正驻马好奇观望之时,只听后面有人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