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凡人长生路 » 第四十二章 返乡

第四十二章 返乡

    十几日后,

    杨凡已是赶了一辆马车,行驶在山间的窄小土路上。

    这是他前几日在一个小镇买到的。

    原来,当地有一户人家,几乎大半家产都和江湖黑道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并且还仗着背靠帮派,在乡间欺男霸女、作威作福惯了。

    可如今江湖上风云突变,其背靠的帮派也只不过是个两百人都不到的小帮派,也就立刻成了官府拿来充作政绩的软柿子……

    靠山一倒台,这户人家自然也无法幸免。

    据说当日官府来抓人时,当地村民蜂拥冲破了官府的阻拦,到里面又打又杀又抢……

    这辆马车就是一个干瘦黝黑的老农抢来的。

    其实对方本来是打算留给自己的,那这马车四处给人送货,或者充作代步接人送人,也算是个赚钱的营生。

    可没多久那老农就发现,这马匹的喂养可不同于寻常牲畜,草料之精细、昂贵,根本不是他一介农民能养得起的。

    索性就将其拉到了镇上售卖。

    之后一连拒绝了好几个欺负他是农民、不懂得行家的大户,才终于等来了杨凡这个出家最高的外地人。

    杨凡的出价其实并不高,

    马匹一般都是由官府养殖、管理,民间一般是没有马匹的,所以行家极高,一匹至少需要七八十两。

    而且这匹马一看就是中上等,价格必然更贵。

    如今自己只花了五十两就买到了,还搭了一辆宽阔舒适的马车车厢,可谓着实赚了不少……

    不过,也正是这户人家的遭遇,令他心里瞬间生出了一股不安来。

    毕竟跟其相比,自己家又何尝不是背靠着一个江湖门派?

    虽然云池派可不会理会一户偏僻乡野的村民,可杨父会啊!

    杨凡心头焦急又担心,不由再抽了一鞭子,让马车更快了。

    “驾!”

    以他对自家老爹的了解,穷苦了许久,若骤然搭上了云池派的关系,势必要扯着云池派大旗,在村里趾高气昂、作威作福一番……

    如今云池派自顾不暇,由于不知道谁传来的当日秘闻,导致其成了天下众矢之的,各地分坛都被相继拔除、清剿。

    背靠的大树都倒下了,他们家将会迎来什么下场,自然可想而知……

    “但愿还来得及……驾!”

    四五日后,

    杨凡沿着一条黄土小道,终于远远望见记忆中那个熟悉的小山村。

    路还是记忆中的路,依旧坑坑洼洼,村边的房子、低矮的泥巴墙,还和以前一模一样,丝毫没有变……

    一回到家乡,杨凡心头便瞬间觉得安心无比,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亲切无比。

    这一切曾无数次出现在他的梦中,只是再清晰的记忆也扛不住时间,到后来越来越淡、越来越模糊,如今都真实清晰的出现在眼前。

    杨凡心中激动,就连身体都开始微微颤抖。

    只是当他离村子越近,反而心头跳的越发厉害,不由自主的放慢了速度。

    如今他总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近乡情怯”、“情不自禁”。

    杨凡停下来压了压自己心头的激动,随后还是快步往村口赶去。

    他要快些见到自己的家人:

    “不知道父母可还平安,小弟是否娶了妻,家中有我多年接济,应该比以前好了许多……”

    随着村里驶进来一辆高头大马和气派的马车,近乎所有村民的目光都聚集了过来,并还凑在一起悄声不知说些什么。

    看着村里这些熟悉的面孔,杨凡不禁心头复杂,感慨之极。

    面孔还是那些面孔,比如六里的专门给人治病的二叔爷,比如多年前挖到一株野山参、却被人抢了、还遭到一顿打的“三癞子”……

    只是他们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头发也白了,身形也不同于往日的笔直,变得佝偻无力起来。

    杨凡并不能跟他们相认,甚至连一丝一毫的表情都不能有。

    因为他已经死了,早在从玉矿离开的途中就已经死了。

    “吁——”

    杨凡勒了马,在一个向来好事、探头探脑的妇人面前停下:

    “婶子,在下想要问个路,敢问这里可是村?杨凡家可住在这里?”

    那妇人原本一脸的热情和饶有兴趣,可在听到“杨凡”二字后,却顿时脸色一僵,表情添了些尴尬和不自然。

    “你找杨凡家做什么?”

    杨凡见此顿时心头一沉,

    看来家中真的出了事……

    “我是杨凡的朋友,替他回家看看。”

    “喏,你看,从这儿往前走,再往左拐……那边的那座房子就是了。”

    杨凡一看,其赫然不就是自己还没离开家时,所居住的茅草屋?

    可自己这些年来没少往家中寄银子,当初在县城分坛时就听说,家中已经盖了新房子,而且还买了不少田地……

    疑惑之下,杨凡便忍不住问问了出来。

    “小伙子,你可不知道……”

    妇人向来是村里传播消息的一大能手,闻言顿时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说了起来。

    接下来,杨凡便渐渐明白了村里这些年发生的事,同时心情也越来越复杂。

    其实像他们这种村子,除了一些关于田地的纷争,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

    可自从他被选入丰乐坛时,杨家很快富裕起来——

    不但盖起了砖瓦房,还置办了好多田地,没几年便一跃成了村里的新地主。

    之后的事情,和杨凡预料的差不多,

    杨父仗着儿子拜入了云池派,每个月又都会寄回来一大笔银子,便不再干活,整日在村里四处炫耀、指点江山,甚至还屡屡插手里正和村长的活儿。

    大哥二哥也不再做工了,在他成为丰乐坛弟子的第二年,便双双回到了家中,整日游手好闲、斗鸡走狗,甚至到了后来老大还染了赌瘾!

    老二也没好多少,一直跟个来历不明的镇上女人纠缠不清,大把大把的拿银子往人家那里送。

    后来家里断了他的银子,但这人就跟鬼迷了心窍一样,竟愣是悄悄偷走了家中藏起来的所有银子,跟那个女人跑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直到此时,杨父虽说气归气,但也没有太多担心,依旧拿着老爷的各种做派。

    毕竟他还有一个儿子在云池派,而且还成了内门弟子,每个月往家里寄的银子更多,很快就会再有。

    其实在这个时候,距离他家儿子拜入云池派已经过了五年多,一家人已经过了五年多吃香喝辣的富裕日子,已经停不下来了。

    所以在听说了杨凡短时间无法往家寄银子,也依旧我行我素,四处记账欠债便就成了家常便饭……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几个月前,云池派突然来人说,他家儿子竟带着这些年攒的银子死在了劫匪的手上,人财两丢!

    更要命的是,云池派给他家儿子的抚恤银也就只有十两,可远远填不上他们家的窟窿!

    于是乎,这家才刚刚富了八九年的人家,只得卖房子卖地,又搬回了当年的茅草屋……

    “小伙子,你可还打算替他家还钱?

    对了,你既然是杨凡朋友,那岂不也是江湖人,能不能教婶子个一招半式……”

    杨凡辞谢了妇人,便心情复杂的策马往家中赶去。

    看来留下太多银子,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唯一只得庆幸的是,杨家的家产早已败光,甚至还欠着不少。

    那些债主为了让杨父等人还债,倒也纷纷默契的并没有将他们和云池派扯上关系,这才免去了不少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