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洪荒记录片之人族 » 第二十二章大禹治水

第二十二章大禹治水

    等有巣氏回到人族时,五帝归位。唐尧传位虞舜。舜命禹治水。

    禹自幼跟随鲧学习治水,早已有了自己的一番见解。水利万物而生,只可相随,不可相聚。相聚而静,犹如洪水猛兽。所以治水宜疏不宜堵。

    有巣氏:“想法很好!知道改正父辈犯下的错误。但是如今水患已经大势已成。犹如洪水猛兽。即使疏通河道。水患已经犹如天灾过境。依旧会伤及无辜!”

    大禹:“还请老祖明示!”

    有巣氏:“圣人有令,我等不能插手人族之事。不过我今天闲来无事。倒是可以教授你在野外对付群狼的办法!

    若你与族人偶遇群狼。群狼实力在你之上。你该如何战胜群狼?”

    大禹思考片刻,回答道:“围点打援,逐个击破!”

    有巣氏:“会了吗?”

    大禹有所明悟,说道:“挖通沟渠,将洪水分流。弱化这只洪水猛兽的威力!再修筑堤坝,将冲向人族部落的洪水拦截。”

    有巣氏:“嗯!方法是对的!但是不完全对!”

    大禹:“还请老祖指点!”

    有巣氏:“狼群分散,固然会削弱狼群的整体实力。但若是将狼群彻底分散,人族必然也会过于分散。单个人族的实力可比不过狼族的孤狼。

    所以有时候还要把过于分散的狼族聚合在一起。让狼群的数量维持在一个无法伤害到人类的程度。这样即可以节省人力。也保证了不会有单个孤狼随处乱窜,从而留下祸患威胁到人族。”

    大禹:“老祖,大禹明白了!”

    有巣氏:“嗯,具体情况还需要你自己分辨。什么时候该围堵?什么时候该分散?什么时候该聚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辨!懂了吗?”

    大禹:“懂了!多谢老祖指点大禹治水之道!”

    有巣氏:“治水之道是你自己悟出来的。我只是在教你对付狼群的办法!”

    大禹:“是!老祖!大禹明白了。没有什么事,大禹先告退了!”

    有巣氏:“南瞻部洲有许多妖族横行,他们挡住了你治水的道路,以人族的实力无法对付这些妖族。所以你记得去请圣人弟子相助。助你早日完成水患的治理!”

    大禹意会,郑重的说道:“老祖放心!若是有妖族挡道!大禹会请求圣人弟子相助的!”

    有巣氏:“嗯,但是也要看清楚!龙族对我人族有恩,龙族庞大的数量不光占据了四海,也在南瞻部洲留下不少子嗣。记得不要伤及无辜!”

    大禹:“大禹谨记!不会伤害到有恩于人族的龙族后裔。”

    有巣氏:“嗯!没什么事了!你忙你的去吧!”

    大禹:“那就不打扰老祖了!”

    大禹受虞舜之命,治理黄河水患。派伯益和后稷前去协助。此时大禹刚成亲不久,在妻子的支持下,大禹走马上任。

    治理水患,此乃大功德。三教弟子,天庭西王母等等都在暗中观察,伺机而动。

    却还是龙族下手最快。只见赑屃背着三山五岳,在黄河水中肆意妄为。大禹请来三教弟子,合力将赑屃‘降伏’。赑屃最后归顺大禹。负责帮助人族搬动山岳。

    与其父不同。鲧认为水来土掩。以堵为主。更是借来了九天息壤。只是哪怕九天息壤能筑起百丈高墙,也依旧被洪水冲垮。很显然,鲧失败了。于是大禹就换了个思路。既然不能堵,那便疏通。将主流分流,河流分的多了,水流自然就小了。也就没有了威胁。

    主要思路有了。接下来便是实施。只是随后问题也随之而来。

    南瞻部洲虽是人族的天下。但是各处山中,依旧有不少妖族。他们占山为王。专吃路过的人族。人族被吃的多了。便知道了那座山中有妖怪。之后不去哪里便是。

    但大禹却不能当作没看见。有些地方需要移动山岳,这便需要与妖族发生冲突。

    一些修为较低的妖族,直接就被人族消灭了,但一些大罗真仙以上的妖族,却不是人族所能解决的。

    此时大禹也不客气。只要在治水之时,碰到妖族“拦路”。便会向各方势力求助!这时就会有各方势力出手。直接将挡住了去路的妖族消灭。

    有了三教,天庭,以及龙族的帮助。大禹彻底的放心下来。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理水患当中。

    之后大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自己”领悟的治水之道灵活运用,很快就初见成效。

    一年之后,大禹之妻涂山氏,生下一子。名叫启。大禹听闻,十分高兴。只是正在治理水患,却是无法离开。

    之后,涂山氏就会在门外等大禹回家。风雨无阻。

    三年治水,大禹路过家门。此时大禹离家只有一河之隔。渡过河水便能到家。

    却在此时,手下来报:南方洪水泛滥,需要紧急支援。

    大禹与涂山氏对视一眼,之后便毅然前往南方救援。只留下涂山氏遥遥相望。目送大禹离去。

    期间,老子命玄都送给大禹一把陨铁重尺。用来测量水位。只见重尺上面镌刻着一行小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大禹此时也有太乙金仙的修为,再加上天生神力。却也使得动这件工具。

    此时,拦路的妖族也早就被提前消灭了。当然也不乏聪明之辈,如梅山六怪听到风声,直接就跑路了。比如才幸免于难!

    当然也有不聪明的,大禹治淮水时,无支祁在水中作怪,使得风雷齐作,木石俱鸣。如此猖狂却是完全不把大禹等人放在眼里。

    大禹手持如意金箍棒与无支祁对战,战不三合,无支祁自知不敌。遁入水中。大禹可没有无支祁这般的水性。

    于是请来天神庚辰擒获了无支祁。无支祁虽然被抓,但还是击搏跳腾,谁也管束不住。大禹想将其就地处决。却不想无支祁很是嚣张。直言他若身死,此地再无安宁之日。淮水将再也不受控制。

    于是大禹用大铁索锁住了他的颈脖,拿金铃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才平静地流入东海。

    大禹曾经三次经过家门,但都因为水患之事匆匆离开。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大禹发现,黄河水泛滥,乃是四海动荡所致,便将陨铁重尺(也就是如意金箍棒)投入四海之中。至此四海平息。

    大禹历经13年最终治水成功。大禹担心赑屃以后还会搬动山岳,为祸人间。于是就找来了一块巨石。上面刻满了赑屃的功德。让赑屃背着。后来,人们会在歌功颂德的石碑下面雕刻一只乌龟,那就是赑屃。

    大禹治水有功,天降海量功德。不过片刻,却犹如天女散花一般。向着四周飞去。

    大禹早有预料,也不在意。更是将剩下的功德全部注入九尊大鼎之中。随后九尊大鼎形成了一套后天功德法宝。

    九尊大鼎之上分别写着: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洲,豫州,雍州,荆州。

    分别代表着大禹治水的九州之地。鼎身之上更是有九州的山川河流。大禹将九州之鼎埋入地下。用来镇压人族气运。保护九州之地!

    而涂山氏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却望穿秋水,也不见大禹的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化作了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也把它叫做启母石。

    大禹回到家中,妻子却已经化作了望夫石。大禹觉得亏欠她们母子太多。开始对启百般宠溺。

    大禹统治人族百年后。修为突破至大罗真仙。被圣人勒令退位。大禹禅让帝位不久。被启篡夺。至此禅让制结束。改为家天下。

    人族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王朝也就此诞生!

    (第一卷到此结束,第二卷将开启洪荒世界的人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