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父唐太宗 » 042 长孙无忌上台

042 长孙无忌上台

    长孙无忌虽然显示了他的铁面无私,可是李世民还是不愿意杀了他的兄长长孙安业。

    “魏征,你以为呢?”

    李世民很重视他这个头号谏臣的意见。

    “臣以为,交三法司审理即可。”

    魏征口中的三法司,指的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而且旁人都是听出来了,一向以刚直著称的魏征,这一次都玩起了太极。

    长孙安业谋反,那是有着真凭实据的。

    魏征没有建议李世民立刻杀人,而是推脱给了三法司,这明显就是一种不想参与其中的做法。

    魏征不在三法司任职,也和三法司谈不上利害关系。

    “李靖,你是刑部尚书,你说说看。”

    既然魏征提到了三法司,李世民自然找到了刑部。

    “臣原本只是一介武将,得蒙陛下不弃,擢升臣为刑部尚书。”

    “不过臣一向是打打杀杀惯了,对于问案审讯,实在是个门外汉。”

    李靖,又一次耍起了滑头。

    这就如同李世民和李建成夺嫡的时候,他既不帮助李建成,也不加入李世民阵营。

    问了等于白问!

    李世民在心里,不由得骂了李靖一声老狐狸。

    “房玄龄,你怎么说?”

    作为李世民处置政务的头把手,他当然要询问房玄龄的意见。

    “臣以为,陛下可自己决断。”

    房玄龄比其他人更夸张。

    他直接表示自己没有意见,一切都听李世民的。

    见到众人都是如此,李世民心情好了许多。

    “太子,你的意思?”

    终于,李世民想起了他的儿子。

    “儿臣以为,长孙安业他确实有参与到谋反之中,这个不容置疑。”

    “长孙安业触犯国法,必须要予以惩处,不然则不足以平息军民之愤怒。”

    李承乾作为大唐储君,他自然要从维护大唐统治来考虑事情。

    他特意用了“军民”两字,也是提醒李世民,长孙安业是禁军将领。

    禁军卫戍京师、皇城,必须保证他们的忠心。

    “不过,长孙安业不是主谋,而是从犯。”

    “他并没有做出调动兵马的实际谋反举动来,也就谈不上罪大恶极。”

    “儿臣以为,可以免除他一切爵位和官职,将其贬为庶民,然后再发配到不毛之地。”

    李承乾心里清楚,李世民不想杀长孙安业。

    不然以李世民的乾纲独断,也就不会征询众人的意见,而不是直接将长孙安业给治罪了。

    李世民之所以做出问询的举动,不过是想借他人之口,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

    既然重臣们都不想趟这一趟浑水,李承乾也就主动当起了老好人。

    李承乾劝说李世民不杀长孙安业,就是帮了李世民,就会得到李世民的感激。

    “既然如此,朕也就从谏如流。”

    “朕会下旨,夺取长孙安业一切封号、官职,再将他流放到巂州。”

    有人帮着长孙安业求情,李世民也就做出一副善于纳谏的样子来。

    众臣一听是巂州,也都觉得没什么问题。

    要知道巂州可是在川西之地,那里是大唐和吐蕃交界之地,常年征战不休。

    长孙安业去了那里,不但远离大唐腹地,说不定哪天就卒于边荒。

    “陛下,圣明!”

    重臣们都是微微一拜。

    其实,李世民在处置长孙安业这件事情上,是不是圣明不要紧。

    但是作为臣子,你不可能说帝王做徇私枉法吧?

    ……

    出了太极宫,李承乾突然叫住了一众大臣。

    “孤替母后,还有舅舅,谢诸位大人宽宏雅量!”

    李承乾口中的“舅舅”,不但是指长孙安业,也是指的长孙无忌。

    长孙安业虽然对不住长孙无垢兄妹,可毕竟是血浓于水。

    长孙安业也是李承乾的舅舅,他能不被诛杀,李承乾自然是要谢众人的不与追究。

    至于长孙无忌这面,不杀他哥哥,就是给了他脸面。

    作为侄儿,李承乾也是要帮着长孙无忌道谢的。

    为长孙安业求情,人家会说李承乾是尊崇长辈,而不是冷血无情。

    替长孙无忌一拜,则是感激众人保全了他的脸面,也是为了示好长孙无忌。

    “请受孤一拜!”

    李承乾刚要一拜,众人都是抢先一步行李。

    “臣等,不敢受太子殿下言谢!”

    一国储君对着臣子弯腰,这无论怎么来看,都是有欠妥当的。

    ……

    “朕没杀长孙安业!”

    回到后宫,李世民第一时间就找到了他的皇后,也就是长孙无垢。

    “他毕竟是你的兄长,也是朕的大舅哥。杀了他,朕于心不忍。”

    李世民这个时候,颇有点丈夫希望得到妻子的夸奖。

    “臣妾父亲早逝,唯有我们几个兄妹存活于世。”

    “陛下如此厚爱,长孙氏无不感激陛下大恩大德!”

    面对这样疼爱自己的丈夫,长孙无垢也是心中一暖。

    “封德彝,估计快不行了!”

    李世民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出来。

    封德彝,是李渊的重臣之一,从武德年间到贞观元年,都担任着右仆射。

    “陛下,你是不是想让哥哥去当这个右仆射?”

    长孙无垢对于李世民,那是相当了解。

    毕竟两人已经是十几年的老夫老妻了,李世民只是提了一嘴,长孙无垢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无忌有大功,又有大才。这右仆射一职,他定能胜任!”

    李世民这是想先用话语,来辅助长孙无垢的嘴。

    可是,长孙无垢还是坚持。

    “陛下刚刚平息了义安王登人的叛乱,又饶恕了臣妾长兄的罪恶。”

    “如今有擢升哥哥为尚书右仆射,只怕天下人会说我长孙氏的闲话。”

    “而且,臣妾族叔长孙顺德,又在朝廷重担任要职。”

    自从和李世民成亲过后,长孙氏就和李家捆绑到了一起。

    所以晋阳起兵,长孙家也是全力支持李渊,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陛下厚爱长孙一族,臣妾感激涕零。”

    “只是外戚干政的恶果,臣妾和长孙氏,都不愿意品尝。”

    对于长孙无垢来说,她一直不改初心。

    能够辅佐一代明君,又能看清政治残酷,还能够知进退。

    这样的皇后,当为后人敬佩。

    虽然长孙无垢如此识大体,可是反倒惹怒了李世民。

    “无忌这个右仆射,朕是让他做定了!”

    “你口口声声说后宫不得干政,可是为什么又老是阻止朕任用贤臣?”

    李世民这就是属于不讲道理了。

    “朕心已决,不会更改!”

    李世民怒气冲冲的一甩衣袖,对着门外宦官大喊。

    “摆驾杨妃那里,朕今晚去她那里过夜!”

    李世民口中的“杨妃”,就是李元吉的齐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