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父唐太宗 » 011 千金买马骨

011 千金买马骨

    薛万彻和李承乾、李靖一起回到长安,自然要先去东宫谢罪的。

    一进到东宫,薛万彻就不由得心生感慨。

    虽然东宫还是那个东宫,可是内里早已经物是人非。

    以前李建成在的时候,虽然东宫的装潢算不上穷奢极欲,倒也是富贵逼人。

    如今随着李世民成了东宫新主人,原本那些享受物件被撤了下去,换成了简约大气之风。

    “罪臣薛万彻,拜见太子殿下!”

    来到东宫大堂,薛万彻向着李世民就是一个跪拜大礼。

    唐朝礼制,本不崇尚跪拜之风。

    只不过薛万彻之前可是想诛杀李世民的,基于这样的过往,故而薛万彻才伏身拜地。

    “薛将军,快快请起!”

    李世民从案桌后走了下来,扶起了薛万彻。

    “能得将军,世民如虎添翼!”

    薛万彻之前在幽州的时候,可是抵挡住窦建德的几次进攻。

    李世民是英雄,他更是识英雄、重英雄。

    “老薛,你可不要再生我的气。”

    “今后,我们可还要并肩作战,让草原胡人知道我大唐的威风!”

    尉迟敬德,也在作陪之列。

    毕竟诛杀太子的是李世民,射杀齐王的是尉迟敬德。

    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出席,就是为了化解这段恩怨,免得日后闹出不快来。

    “如此,薛万彻当为太子马前卒。”

    “虽万死,亦不辞!”

    草原胡人?

    不就是突厥人嘛!

    听到要和突厥一较高下,薛万彻来了兴趣。

    他这才刚刚归附李世民,自然是想着送上一份见面礼,缴纳一份投名状。

    “突厥之事,再议。”

    李世民一句话,阻止了尉迟敬德和薛万彻的兴奋。

    “薛将军,你觉得如今东宫,是否变化明显?”

    李世民回到主位,问了这样一句话。

    “明显!”

    “以前是是富贵逼人来,如今有简约大气。”

    薛万彻老实回答。

    “那么薛将军以为,之前和现在,哪一种风格适合这东宫?”

    李世民这话,话里有话。

    他是借着装潢风格,来问李建成和他的分别。

    “罪臣以为,太子者,国之储君。为储君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皇权威严,装潢亦富贵庄严。”

    薛万彻是个武将,他肚子里面花花肠子不多。

    按照薛万彻这个说法,他还是觉得李建成时期,东宫装饰风格更符合太子身份。

    李世民一听,脸上笑容减了几分。

    好家伙,我给你机会奉承,你倒怀念起旧主来了?

    “父王,儿臣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薛万彻是李承乾带回来的,他可不想薛万彻扫了李世民的兴致。

    “讲!”

    李世民只是一个字。

    “父王在从晋阳起兵,到我大唐立国定九鼎,前后多在外征讨不顺从天命者。”

    “父王常年在军中治兵,故而一切以实用为主,不喜华而不实。”

    “军中走以杀伐征战为重,自然是禁止享乐的靡靡之风。”

    “所以父王对于东宫装潢,也就以简约大气为主。”

    李承乾用这些,来解释了李世民的个人喜好。

    “然而东宫乃是储君宫殿之所在,非是天策上将的行辕。”

    “父王天命所归,富贵庄严之气,理当透彻天下!”

    李承乾一句“天命所归”,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这四个字,就像“君权神授”一样,指出了李世民入主东宫的合理性。

    这四个字,还把李建成说成了是无福无德之人。

    总之一句话,李建成是犯上作乱,李世民是顺天应人。

    “如今天下初定,享乐之风不可长。”

    李世民轻飘飘一句话,终结了尴尬。

    ……

    等到薛万彻退下后,长孙无忌开口了。

    “这个薛万彻,打仗是一把好手,就是为官之道太差了。”

    “他说隐太子好话,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薛万彻是李承乾引荐的,如果薛万彻不能重用,那就是李承乾无能。

    “舅父之言,承乾我倒是有些不同之处。”

    “这个薛万彻,他只是一个武将,本就没有谋臣那么多心思。”

    “而且薛万彻越是对隐太子有情有义,说是说明他不是朝秦暮楚之辈。”

    “隐太子对薛万彻有提拔、重用之恩,他有时候怀念一下,也是无伤大雅。”

    “毕竟,人非草木。”

    李承乾说完后,对着长孙无忌轻微颔首。

    长孙无忌可是玄武门之变的头号功臣,再加上他和李世民深厚感情,以及他的才华横溢。

    李承乾相信,长孙无忌还是会按照历史轨迹,被李世民重用。

    而历史上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本来打算立李泰为太子。

    只是因为长孙无忌的劝阻,李世民才被迫选择了看上去柔弱的李治,来继承大唐江山。

    李承乾顾及长孙无忌,就是不想和这个近臣、权臣,产生正面冲突。

    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

    这是李承乾的人生格言。

    李世民的容人气量,在古往今来的帝王中,那是首屈一指。

    听了儿子的话,李世民也是点头。

    “孤为大唐打下北方半壁江山,靠的就是手下一众文臣武将,靠得就是对待人才的推心置腹。”

    “我儿,你颇有乃父之风!”

    李承乾又一次,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

    “谢父王赞誉!”

    “儿臣还请父王一事,将薛万彻回归长安之事,大肆宣扬出去!”

    李承乾这句话,引来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认同。

    “古时燕国国君求贤若渴,所以有了千金买马骨头的美谈。”

    “作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头号战将,薛万彻就是马骨!”

    “东宫连这样一个人,都能既往不咎,都能按照才能给予要职。”

    “如此,原隐太子和齐王旧部,定能感知殿下是真的宽恕他们。”

    “如此一来,何愁四方天下之士不能归心!”

    长孙无忌本来就建议李世民将李建成、李元吉的部下收为己用。

    所以他强烈支持李承乾的进谏。

    “好,就依了你们!”

    李世民很开心。

    李世民对于部下一向厚待,而这些部下也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他的知遇之恩。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平定天下,乃至能够取得皇位争夺的最终胜利,这也依赖于他和手下的团队作战。

    如今无论是李承乾,还是长孙无忌,以及李世民自己。

    他们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这种团队成员间的互补默契,让李世民明白了,汉昭烈皇帝刘备说过的一句话。

    当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后,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得先生,如鱼得水!”

    现在李世民团队的情况,就让他觉得手下文武,有才能、有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