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苟在小说世界当配角 » 第四章 我的华夏梦

第四章 我的华夏梦

    方南知道,这届中考作文题其实是有陷阱的。

    以《我的XX》为题,就是为引导大多考生往固化的常规思维模式里套。

    可以预见,今年这届作文中,不知道会出现多少篇类似《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爷爷》,《我的奶奶》,乃至于自己为齐磊炮制那篇《我的祖国》这类型的雷同题材。

    前面这类描述亲人的文章,若无深厚文笔基底和足够的情感共鸣流露,往往会流于叙事方式的家长里短,极难出彩。

    而如《我的祖国》一类,又在一开始把选题方向高度拔的过高。

    试想一下,平日或许连新闻联播都懒得看得初中孩子,对于这个层面的东西又能有多深刻认知?

    所以往往下笔后,发现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实际落笔时能写的东西却又不多。

    最终内容都流于表面,无非是用有限的辞藻表达如今国家有多么多么强大,自己生活又是多么多么幸福云云。

    而当年齐磊靠着那篇《我的祖国》之所以能拿到尚北作文满分的成绩,甚至因此登上《少年报》,成为改变命运一路腾飞的关键转折点。

    完全是因为当时这篇文章一来是脱离了普通的叙述体模式,以散文句式打造了一篇议论文,从文体上就别开蹊径。

    虽有一定的讨巧之嫌,但却极为有效,开篇就能从一众平庸文章中脱颖而出,迅速抓人眼球。

    最关键也最核心的是,这篇《我的祖国》,其内容主旨并不是去讲什么虚无缥缈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言之有物。

    全文以1998年这场重大洪灾中,全国万众一心抗洪救灾为基调。

    以华夏自古至今,一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震撼世界的璀璨奇迹为骨肉。

    以每当面临重大危机,自古至今无数先辈百折不屈的精神向心力为内核。

    讲述如今虽面临滔天洪灾,但华夏精神世代延承,将一如既往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华夏奇迹,那一抹中国红将永远成为世界上最耀眼的颜色作为最后结尾,全篇质变升华。

    出于当下时机的吻合性,加上足够的骨架内容支撑,散文体的叙述,想不得高分都难。

    珠玉在前,那自己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才能与之比肩呢?

    此刻内心生出胜负心的方南在十几分钟思考后,忽然脑海中有了一丝灵光。

    我的XX……我……

    是了,‘我’有小我,也有大我。

    如果这个‘我’并非只是指特定一人,而是指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不同时代的我。

    是指汉族、藏族、彝族、羌族等不同民族我。

    是指来自警察、医生、工人、农民不同行业岗位的无数个我。

    那‘我’将不再是一个单独个体,而代表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叫‘华夏儿女’。

    如此立意,自然就比单纯以一个独立个体的‘我’为主体强上不少,可延展的内容也就极多。

    再说回现实热点,1998年对于华夏民族是极难的一年。

    除了眼下洪灾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国企改制后四五千万下岗职工的民生生存问题日益凸显,而全球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同样席卷华夏,这个伟大的国家也正面临着一场大考。

    如此情势下,只要是提气振奋民众信心的积极内容,一定是极容易引起重视和好评的。

    所以,以不同的‘我’为视角去写如今华夏所面临的这场大考,同时对标世界目前时代最强的国家,如同对方一直提及的‘XX梦’一般,提出‘华夏梦’这个概念。

    让大家将现在的阵痛当做是未来发展必经历的基石,去感受到未来更多美好和幸福,坚定更强信心,那至少这篇作文的价值立意将一定不会亚于齐磊那篇《我的祖国》。

    方南思路理清,眼睛渐渐明亮起来,而一股豪情也从心底冉冉升起。

    重生本就是再活一回。

    而上一世的自己,似乎就没干过什么让自己值得称道的事。

    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自己也知道,在那个一切以财富定成败的时代,大多人包括自己都在很长一段时间被钱蒙蔽了双眼,渐渐没了信仰,忘了最初的梦想。

    自己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哪怕仅仅只是配角,哪怕只是以此刻学生身份对未来世人有所警醒,也不枉费自己走上这么一遭。

    想到这儿,肾上激素分泌所带来的激动情绪,让方南浑身充满一股久违的活力。

    这叫什么来着?

    年轻感!对,就是热血的年轻感!

    既然有了思路方向,那就是做好大纲,接下来就是填充内容,梳理逻辑。

    方南埋头开始在草稿纸整理构架,接着全神贯注的开始落笔书写一篇注定会改变原本这个角色命运的文章。

    “梦想这个词弥足珍贵,它是人创造力的来源,也是世界不断进化发展的原动力。”

    “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梦想。”

    “六十年代的姥爷说,我在你那岁数啊,能吃上饱饭,能全家安生,就是我最大梦想。”

    “七十年代的父亲说,梦想啊,那时候咱们就是一心跟着领袖走,为华夏崛起而努力奋斗。”

    “我叫方南,八十年代生人,我的梦想中的华夏……”

    ……

    方南和齐磊几乎是一前一后从考场交卷出来的。

    两人都不知道的是。

    在他们交卷后,两个考室的监考老师,都极为失态的在考场发出一阵阵的接连惊叹。

    而监考老师的举动,也自然被那些还没交卷的考生们看在眼里。

    虽然不知道具体两人写了什么,但肯定是什么极不得了的东西才是。

    两人在学校操场碰面时,发现彼此脸上都有几分疲惫的虚脱感。

    对于齐磊来说,这语文前面部分其实考得也算差强人意,但这作文部分,还真是写得不错,只是毕竟背那篇方南给自己的文章时间太短了些,仓促之间只能记了一个大概,许多内容还是靠自己添加删减,才总算凑成一篇读起来通顺,内容也大致相似的文章来。

    只是这短短几百字,就几乎耗光了自己这几年肚子里不多的墨水,才堪堪完成,写完顿时感觉脑子发沉,浑身疲惫。

    而方南则是因为太久没有经历过考试。

    自己搜肠刮肚,好容易把试卷做了个七七八八,最后这篇文章也因为生出一些好胜心,费了不少脑子和心血,自然也同样疲惫得很。

    不过这结果显然都是极不错的,所以两人对视之后,都不由嘴角上扬。

    “看来这次考得不错啊。”方南笑着说道。

    “那必须,有你这大才子给的作文,想太差都难。”齐磊一个大大笑容荡漾在脸上。

    毕竟第一天考试对他可谓是折磨,虽然考抄题和猜题多少能拿点分,但也有限得很。

    本都想彻底放弃接下来的考试,不过正因为中午方南给自己炮制这篇文章的缘故,让自己认真的对待了这场考试。

    总体来说,虽然不至于在如此短时间瞬间提升多少,但加上这个作文的分数来说,自己已经极满意了。

    “那就好,虽然第一天数学政治可能分数低点,但这儿语文赚回点分数,只要明天理综部分能再拉高一些,高中应该还是有希望的。”方南接着说道。

    现在方南就怕咱主角齐磊心态拉胯,到时候分数又来个两百来分,连‘议价线’的操作空间都没了。

    “啊?”

    齐磊显然没想过自己还能提升多少分数,听方南这一说,苦着张脸:“方南,方小贱,我的南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化学物理,我啥时候考过高分,加上英语,肯定没戏。”

    方南见齐磊有打退堂鼓的意思,连忙说:“不还有我呢么,化学物理你平时就是懒得记公式,没你想的那么复杂,咱们不是还有半天时间么,走,去你家温习,待会儿叫上唐奕,咱仨努把力,不蒸馒头争口气!”

    “你怎么……突然一下这么积极了。”齐磊狐疑的问道。

    “那个……额……我特么不想挨揍!”方南急智下想了个最简单直白的理由。

    “这倒是!我家那两口子,揍我是真下死手,我都一度怀疑自己是捡来的。”齐磊显然信了。

    其实这哥仨都属于有脑子但又不太爱学习那种,只要肯稍稍用点心在学习上,成绩早不是现在这副模样。

    唐奕和自己前身吴宁,过去上课时只是会听一听,但放学后,几乎不太碰作业,就这样,还能混个学校中等水平。

    吴宁爸妈因为一直想着吴宁出国,所以管得严一些,所以成绩也是几人里最好的那个。

    至于齐磊,就是太贪玩了些,上课玩儿下课玩儿,玩儿的疯过了头,所以成绩惨不忍睹。

    来到齐磊家,齐磊在方南的不断洗脑和鼓励下,总算找回点信心。

    两人开始翻看起书页。

    对于齐磊,现在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方南大致把物理化学的一些最基础的逻辑囫囵吞枣的给他灌了一遍,再让他现在开始别的先不管,就把一些自己划出的核心公式反复熟读几遍。

    而自己也因为丢了好些年书本,虽然初中物理化学对于他来说,应该不会太难,但毕竟时间久远,许多东西还得重头再看一遍。

    两人学习了没多久,唐奕一脚踹开齐磊家铁门,风风火火闯了进来。

    “我靠,方小贱,你还真在石头家啊!”

    “咦……你们这是在?学习?”

    唐奕一眼看见两人一人半躺在床上,一人坐在书桌边,各自看书,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眼珠子顿时瞪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