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日月所耀皆为汉土 » 第十六章:奇人

第十六章:奇人

    多邦城破,安南无险可守,明军攻升龙,入清化,于咸子关决战,安南兵败,溺毙无数,胡氏父子逃往尼罗海口,被俘,胡朝灭亡。

    大明皇帝诏书:胡氏作乱,陈氏蒙难,期伐罪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越人久染夷俗,四下治无可继,得设官兼职,教以中国礼法,习以中原文化,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于是改安南为交趾,设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及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这年秋,金风飒飒,残阳瑟瑟,有归人从海上来。看着海上的一处暗影逐渐变得清晰,那三两个黑点逐渐有了帆船的轮廓,大家的心不由得激动起来,是的,是三宝回来了。三得恰好地雀跃着,脑子里浮现的却是一副和尚杀人的场景,每次见到三宝,他都有些紧张,他抓着二师兄的衣服高兴地说:“二师兄你快看,真的是三师兄回来了。”

    这次远航,三宝代大明天子加持海外,除了宣扬大明威德,更是对几千年固有领土之外的领域的一种探测,带回来的除了奇珍异宝,怪兽稀植,还有各种文字的铭文书籍,奇淫巧计,甚至有对大明奉若天朝的各国国王使臣,追随三宝只为朝拜而来。甲板上,大家玩弄着,嬉笑着,数不尽的稀奇之物让大家眼花缭乱,完全没人注意三宝和道衍在船舱里的轻声谈话。

    船舱里,道衍安稳的坐着,三宝跪下去,五体投地,道:“弟子日夜思念师父,祈盼师父一切安好。”道衍搀扶起他来:“郑大人,你已是皇帝赐名的内官,我们的这些礼数还是免了吧。”三宝低头再拜:“弟子不敢。”道衍无奈地摆摆手,示意三宝随意些。

    三宝找了个椅子坐下,练武之人,坐姿自然板正些。两个人又闲谈了几句,不过是些人文风俗,奇闻异事罢了,私自斩首海盗的事,特殊不会提起的。挨过了寒暄的时刻,终于等来了道衍的正文:“我让你找的李淳风,有消息吗?”

    三宝摇摇头:“世人传说海上有东瀛,蓬莱,方丈三座仙山,弟子遍寻不着,只在东瀛国时见过所谓长生果,偿来甘酸爽口,生津止渴,却无延年益寿之效,弟子斗胆猜测,长生之说不过是民间杜撰,不可确信。”

    道衍轻轻点头,轻声说道:“我也是听说……这世上有一种人是不过奈何桥,不喝孟婆汤的,他们会死去,但会带着记忆重生。”

    三宝问:“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怪人吗?”

    道衍答:“这样的人,几世的经验教训集于一身,纵使资质再鲁钝,也终究能位极人臣。”

    三宝问:“师父你是说这样的异士就在庙堂之上?”

    道衍答:“若是他们执意隐藏自己,甘心放浪山水之间,倒还真是无迹可寻。”

    三宝若有所思:“师父一定是有所发现吧。”

    道衍点点头:“听说这样的人,出生之时往往有前世之容,或皓首白发,或齿牙早萌。”

    三宝倒真想起个人来:“户科都给事中,胡濙?”

    道衍答:“这样的人,最是遭人忌惮的,所以他们是不会承认自己是个特殊存在的,若是我们查实了世上有这样的人,那神仙之说,也就不再是无稽之谈了。”

    听了道衍的解释,三宝有些受宠若惊,原来,师父对寻找仙人的事是有执念的,他点点头:“弟子明白了。”

    应天,淳溪街。街道两旁酒肆林立,街上行人熙熙攘攘。置身其中,小贩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嬉笑声,怒骂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在街头最显眼的位置上,座落着一座最显眼的酒馆,青砖绿瓦,紫釉琉璃,与它身后的翠微湖相得益彰,果真配得上兰庭轩三个字。道衍抬脚走得近些,早有小二往里边让人了:“客官里边请,客官是打尖啊还是住店啊?”

    道衍也不说话,由小二带着缓步朝里走去,先来到的就是酒楼的大厅,抬眼望去,见到的尽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与酒楼外面见到的典雅清幽实在格格不入,道衍暗暗摇了摇头。

    毕竟是天子脚下,富庶之地,想来这酒楼的菜品也不会便宜,可此时却是座无虚席,人声鼎沸,联想起天下苍生的窘态,再对比眼前的奢华,道衍不知该作何感想,艰难中找了个空桌,道衍和三得安静坐好,吩咐小二:“两碗白粥,一碟小菜。”

    小二把桌子擦个干净,应了一声:“好嘞!”起身往厨下去了。

    不一会儿,菜没上来,小二却空着手回来了,只是对道衍连连作揖:“对不起了先生,给您赔不是了,门口来了几位爷,都是咱这条街上惹不起的主儿,眼下正是饭点,实在腾不出桌子,小的我见先生面善,肯定有个原谅,烦请先生移驾别处,小的我给您磕头了。”说完又连忙作揖。

    道衍往门口看了一眼,果然有几个少爷模样的,大模大样的站着往这边瞧着。看看周围人的穿着打扮,再看看自己的素衣白衫,却是寒酸了些,也难怪别人会低看了自己。若是往日,道衍必起身让座,可是今天他却实在不能从命。他双手合十,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贫僧在此是要等一位十分重要的客人,不便之处还请见谅。”

    小二急的都要冒汗了:“得嘞先生,您就心疼小的一回,这话小的实在不敢回啊。”

    几个少爷大摇大摆的走过来,见小二许久都没能劝动这穷和尚,不耐烦的把小二拨到了一边,其中一个颐指气使地说道:“哥几个好不容易聚一次,都想尝尝这兰庭轩的新菜,因为实在没有空桌了,只能请先生行个方便,出家人慈悲为怀,不会拒绝我这个小小的请求吧。”

    道衍只得再次解释:“我们师徒二人在此是为了等一位重要客人,还请几位施主另行方便。”

    那人用完了耐性,叫嚣道:“我管你什么狗屁重要客人,知道老子是谁吗,惹得老子不高兴,小心以后都没命吃饭!”

    另一个当即甩出一大锭银子:“滚到别地儿去吃,吃多少小爷我请了!”

    三得一拍桌子站起来,怒声说道:“赶紧滚,再不滚,都得死!”

    几个公子被三得逗笑了,不过一十几岁的小毛孩,脾气还不小,可惜站起来比桌子没高多少,实在没有威慑力。其中一个往前了一步,凑近了三得,嬉笑道:“我不但不滚,还得叫你们滚,不服气吗小秃驴?”

    吭哧一声,梅花剑出窍,剑身搭在了那人的脖子上。要说这几位公子,虽说是学艺不精,可也都是练过几年的,多少有功夫在身上,可是谁都没反应过来这剑是怎么架过来的,若是小和尚下了黑手,此时恐怕已经有人身首异处了。那人被剑架在脖子上,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呦呵,还是个佩剑和尚。”和尚是不杀生的,所以剑对和尚来说就是凶器,而一旦和尚佩了剑,他们知道意味着什么。

    就在这僵持的时候,道衍一声怒喝:“住手!”

    师父表情冷的吓人,三得只得把剑收了,委屈地看着面前的几个。

    道衍双手合十,缓缓站了起来,此时刚好边上一桌客人的餐用完了,有桌子腾出来,道衍阴沉着表情,走道旁边的桌子直接坐下。三得把剑收入剑鞘,跟着师父过去,坐下,闷闷不乐。

    那几个少爷终于找回了面子,其中一人轻声:“算你们识相。”大家各自坐好,不再理睬对方。酒楼的紧张气氛终于过去,围观众人重新端起酒杯,又恢复了稍才的嘈杂。

    沉默了许久,道衍问:“若是我不阻拦你,你会怎么做?”

    三得想了想:“我会杀了他们。”

    道衍问道:“你杀了他们倒是容易,可是这是天子脚下,岂容你好勇斗狠,到时候官府要捉拿你,他们的家人也要追杀你,你怎么办?”

    三得答:“我没想过。”

    道衍问:“若此时你已经杀了他们,那几个人就躺在那里,身首异处,你满意吗?”

    三得歪头看时,一个激灵惊的他胸口发痛,刚才还活生生的几个人,不知何时横七竖八的躺在了地上,身上脸上满是鲜血,身上的伤口还有血在汩汩流出。而邻桌的其他人好像没看见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该笑笑。三得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道衍问:“你满意吗?”

    三得咽了口唾沫,呆呆地说道:“师父……”

    道衍问:“你因为行凶杀人,此时被绑在菜市口准备斩首,想想你还未展开的大好人生,想想你还有无限可能的前途,你后悔吗?”

    三得面色煞白,答:“后悔!”

    迷雾散去,一切归于正常,地上的尸首不见了,那几个浪荡公子哥,依旧在吃酒快活,时不时还挑衅地看向这边。

    道衍问:“不过是几个纨绔子弟,出风头要面子,罪不至死吧!”

    三得答:“徒弟知错了。”

    道衍满意地点点头:“理智被情绪左右,这是人之常情。以前我没说过,所以错不在你,现在我说了,今后你自己要控制。”

    三得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