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路求道者 » 第6章 功法与城池

第6章 功法与城池

    根据气息,无害的那批被他称为正道法宝,属于可以看看研究研究的类型。

    不过大多数物品都需要修仙者体内的法力催动才能打开,成为他眼前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那些品相中间的统统不能用,只有最垃圾的和最好的几个有希望。前者用气血能催动展现部分威力,后者滴血认主能用灵魂发挥一点用处。

    好宝贝在传承里没有介绍,张弛不清楚法宝的作用,可能威力毁天灭地可能只有辅助作用,不如他自己的青铜铃好使,自带的宝贝光有空间一项功能就远远超过了它们。

    现阶段张弛还是想找找有没有修炼功法,作为发生不可测危险时保命之用。比如后遗症小点的类似天魔解体大法的拼命功法,有枪不用和没枪可用是两码事。

    沧海剑典,金光体,天火圣典,龙凤双修诀,玄元宝箓,离土诀,能让他查看的功法没有几部,一部功法里蕴含的内容就足矣填满他的脑子,选了之后在修仙之前没有改换的余地,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从名字看上去几本功法相差不大,龙凤和剑典更吸引人一些,张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左右为难。

    只能二选一真是太痛苦了,既然决定不了那就交给上天吧。手中的玉简成为赌注,有图案的面朝上就选龙凤诀,反之就选沧海剑典。

    玉简抛出的那一刻,张弛心中有了决定,正反已经不重要了,他做出了想要的选择--龙凤双修诀。

    没有哪个人能拒绝龙,没有哪个SP在修仙界能拒绝双修的诱惑,二者合一那是一加一大于三那。

    龙凤双修诀刻在一块阴阳玉佩里,摸着一股莹润水光。将玉佩贴近眉心,海量的知识硬生生灌进脑海,填满了,真的填满了,好像熬了三天三夜还要认真听一节量子物理课的感觉。

    大量知识流入脑海又被封印,只给他留下了最初开篇。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型。……

    “什么跟什么啊”每一个字他都能理解却不知道怎么修炼,光前几句的意思都有好几层了,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穿越到异界有了修炼功法却被字意给坑了,文盲真的不配修炼啊。

    生长在山村的他没地方读书识字,每天挣扎在温饱线的村民们也不会有读书的想法,人在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只有吃饱了才有空考虑其他追求。

    不识字自然不知道同一句话在地球和异世界的含义有什么不同,修炼也成了无稽之谈。

    算了算了,还有半年修仙宗门就到了,那时候再看看这功法有用没有。

    放弃了修炼功法,他随手抓起一个青色的小旗离开了空间。

    日月轮转,天色又明。吃完热好的食物,张弛继续赶路。

    越往东去靠近修仙宗门的方向,植物动物就越生机勃勃,文化越发灿烂。

    咕噜噜灌了一壶水,抹掉唇边的水啧,张弛手搭凉棚做远观状,右前方有条笔直的土路,宽可四马并行,通到了视野尽头的城池。

    城池高约五丈,远看似爬伏在地的巨兽,来到近前才真正体会到它的高大。

    进城有入城费,一个个百姓老老实实的交钱进城,偶尔有一个衣着华贵的大人被守门的小兵谄媚的迎进去,当然这副低姿态不是没有收获,被拍马屁拍好的大人随手扔出的赏钱够守门的士兵们喝顿花酒还有剩余,差的不过没有收获罢了,小兵还是很乐意拍拍大人们的马屁的。

    出门在外,小心为上。张弛换了套质量一般的粗布麻衣,脚上穿上了草鞋,伪装成一个进城见世面的乡巴佬。

    交出两个铜板,守卫挥挥手直接放行了,这种穷苦人家完全不值得他们浪费时间搜刮,远不如贵人手指头缝里漏下的一点皮毛。

    没有遇到守门小兵的盘剥,他还以为城里同样很好,不料一进来就看见了几个乞丐在不远处的巷子口乞讨。

    “这”学生穿越过来的张弛没有见识过人世间的险恶,看见几个身体残疾断手断脚的乞丐于心不忍,一个两个扔了三枚铜钱给他们。

    “谢谢大爷”,“谢谢大爷”年老的年幼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感谢着身前的“贵人”。

    做了好事,心里很是愉快,哼着不知名的山野小曲儿迈着四方的八字步探索着这座县城,外城多是像他一样身穿麻衣的百姓,鲜少看到穿着华丽的富贵人士。

    外城百姓人多,商业氛围更浓,街上卖吃食的、卖布匹的、卖粮食的等等熙熙攘攘整条街都是,价格相对亲民,主打一个薄利多销。

    走着走着,身形一顿,医馆的长队堵在了身前,把他这边的路都堵死了,旁边挨着一家药店,不好闻也不难闻的草药味飘过来,时不时有个人从医馆出来跑去药店抓药。

    ‘把那只老虎处理了吧,换点钱买些吃食’之前在集市售卖猎物换来的银钱所剩无几,这边的物价想要采购还差不少,只能再处理点东西了。

    右手摸摸身后的包裹,里面的空盒神不知鬼不觉被换成装着虎骨虎鞭的木盒,整整衣服,迈步向药店走去。

    林氏药铺,林氏回春堂,两家老板是亲戚吗?

    包袱重重地放在柜台上,立马引起了打杂学徒的注意。解开包袱皮,打开合上的盖子,“掌柜的,看看我这东西能给什么价”。

    先围过来的一个学徒看了几眼,浅薄的见识分不出木盒里是什么骨头,开口问道:“客官,请恕小的眼拙,您这小的也没见过,您能不能说说这是什么”。

    学徒年纪不大,开口斯斯文文的很有礼貌,说话也有水平,既说出了问题又给了客人面子,双方都有台阶下。

    “这是虎骨”,虽然不知道虎骨价值几何,但是虎鞭肯定不便宜,张弛直接呼叫能做主的掌柜过来。

    “你做不了主,把你家掌柜的叫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