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悠然随记 » 第二十九章 写书的思考

第二十九章 写书的思考

    这一章总结一下写作以来的多次节奏调整,是自省,也是给之后一个回顾指南。

    刚开始写书,是2022年的6月份。那时候刚收到了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开心学校的事终于告一段落了。

    不过心里也有担忧,因为面试了很多个工作,一个结果都还没有。想留在这个城市,但是如果没有工作没有钱,是不可能留下的。

    因为学校的事结束了,工作的事又还没有着落,就回家待了几天。因为如果有工作了,以后再回来就很难了。

    就是在这种迷茫的心境下,我开始写书。想着如果没有工作,当全职作家也不错。当时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不懂坚持的意义。

    在很快得到工作后,这件事又被我抛到了脑后。再次拾起已经是9月份了。因为喜欢上同单位的哥哥,虽然觉得可能没结果,还是想纪念一下自己的暗恋,想为我们写一本书,所以在第一本书的基础上又开了一本,同时更两本。

    不过因为我和他的情况有些复杂。加上我当时还理不清这本书的脉络,就无限期搁置了,甚至由于后期的一些事情想放弃不写了。

    再次稳定提笔已经是次年3月了。这时因为换了工作地方,和他不在一处。我很难过,想把这种心情寄托在我的书里,所以花了好几天重新梳理了大纲。没去看网上的教程,一直主打一个随心而动。

    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写书?是因为迷茫,是高中的梦想。我断断续续的搁置期间发生了什么?我找到了工作,有了喜欢的人,最后和他分离。为什么又想继续?因为想完成我的心愿,因为发现书里可以寄托我的思念,因为不止第二本,第一本的故事也是一个完整的脉络,我应该给他们一个结局。继续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发现写着写着一切迷茫都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发现写着写着一切都可以尘埃落定,发现写着写着我更能理清自己的心。我也从持续的写作中学会了坚持,更从写作中找到了意义,学到了很多。

    首先我学到了做事要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不切书,不烂尾,是我对自己作品的尊重。

    其次我学到了要保持平常心,不管有没有人看,有没有数据,只要我写,只要我坚持写,只要我写完,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的成就感不会少半分。

    最后学到了不要急功近利。之前计划一天写好几章的时候,确实可以很快完结,但是没考虑实际情况。现在虽然每天更的不多,但是保证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而且哪天没更再补不至于压力太大,每天更新的压力也不会太大。虽然完结的时间久了点,但是健康最重要。压力太大会不想更,没那个必要。

    写书带给我的意义是什么呢,是无数次在工作中受委屈,写书可以让我缓解。做自己喜欢的事真的很开心,忙里偷闲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像得到了糖的孩子。

    那种工作中累死累活的日子,回家后更小说是我的救命良药。我当然也相信我不会和别人一样,如果全职就会没那么爱它。会更爱,只是现在还不足以支撑我这样,所以我在努力,先从兼职做起。等到我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再来实现我全职的夙愿。到那一天,我就可以像嵩哥一样,喜欢的事作为工作,既能赚钱也工作的开心。

    如果让我工作到半夜十一点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写书可以。之前在工作中受了很多委屈,一度想辞职。那段时间很想我的书快点开花结果,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天更多少章。其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也是个念想。更了几天之后发现超负荷,回家之后就在更,要写到半夜,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而且更抑郁了,所以开始调整。

    那段时间加上现在这本是同时更三本,每本每天一章,但还是很累,因为下班后的时间并不多。

    正好第一本书快完结了,就决定在休息日那天把第一本更完。那一天我写了一万多字,第一次写那么多,从白天写到黑夜,废寝忘食。终于完成的那一刻,我感受到心里的大石头消失了。

    之后还剩下两本,本来打算一天一本更两张,算了算工作量比之前还大,就放弃了,决定一天一本更一章。

    但是裸更是很难受的,哪天你不想动却还是得动。于是我了解到可以屯稿。实在是个不称职的写手,这么久我才知道,其实之前知道也没用过,因为那时连节奏都没找好。

    前几天有事,就算好了日子,前一天写了几章预发了几天,觉得很爽。既不耽误那几天的事情,也不会断更。

    不过这种时候很难得,因为休息不固定,平时又没有精力多更,甚至偶尔还断更。不过我依旧体谅自己,只是时间不再往后延,只是今天没更就明天补上而已。

    第二本书必须用电脑更,因为我的大纲和故事情节都在电脑上。这一本灵感都在手机里,所以躺着就可以更新。而且手机比电脑打字快,所以我常常更新完这本再去更新那本。

    现在的节奏渐渐稳定,加上这周争取到了双休,应该可以多屯一点稿子,最起码屯到下个休息日。平时不太累的时候也会屯一点,应该可以自在一点了。

    有一段时间我开始给自己设想,如果我小说赚钱财富自由了,我怎么规划我的钱财。这确实让我缓解了一阵子,但是随后就觉得还是需要脚踏实地。

    之前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中了彩票还不离职,是因为需要养老吗,但是何必呢。现在我懂了一点,暂时工作是为了稳住自己的心态,是为了不露声色,是因为有了底气。不过我不会和她一样长期工作,等我确定有能力有心态规划好这笔钱,我还是会走,去做我喜欢的事。这笔钱比我工作一辈子都多,凭什么我要在这里浪费我的一辈子。

    写书的节奏一变在变,现在算是找到了最适合我的方式。节奏缓,然而生活平稳。离职的心态也调整好了,在我衣食富足之前,在我领完我应有的权益之前,在我功成名就之前,先在这里。只是学会了用离职的心态去工作,责任心不用太重,我又不和这里共存亡。我的书我都没有共存亡,工作算老几。

    虽然大学的四年错过了,但我也用专注的学习换来了成绩和工作,有得必有失。我才二十三岁,还年轻,做什么都大有可为为时不晚。

    给自己三年时间,已经计划好了二十多本书,一千万字左右,我要在这里闯一闯。闯出名堂是时间的积累,闯不出来我也积累了惊艳,写完了我想写的,完成了高中的梦想,而且也给自己解压,百利无一害。

    牺牲的只是我的时间成本,但是如果不写书也就是拿来玩游戏追剧,现在多了一件事何乐而不为。

    在写书的过程中我也更爱看书,甚至更爱学习。最显著的变化是休息日不再浑浑噩噩,八点多自然醒开始处理我的琐事。游戏,写书,看书,吃饭,追剧,井井有条又可以随意调整顺序。喜欢计划大框,然后细节随心而动。我本就是个固化又随性的人。

    最近也有计划,想学一点东西。历史也好,英语也好,日积月累总是进步。关于读书,也有了更多的觉悟,不再是看看就好,而是励志看完我的书柜。

    能从中学到写作思路和文笔,能感受他们的故事。活到老学到老才是人生态度,自主的学习让我快乐,也让我来高傲。一天两天可能看不出改变,但是一两年,三五年,截然不同。

    笔耕不辍,哪怕三年后我依旧籍籍无名,但是我的文笔积累必然强于新手。哪怕三年后我的学问不上不下,也会比未学习者更强。

    更何况,我从不觉得自己属于平庸。三年后我才二十六岁,七年后才三十岁。三十岁的我一定财富自由,学识高度飞升,文笔斐然,我坚信,也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