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哀凤传奇之紫竹林篇 » 第四十三章 五傑重聚

第四十三章 五傑重聚

    鳩藥婆傅春玉一直盯著易君鸞的馬車,直至它隱沒市集中。

    ‘好漂亮的馬車,好漂亮的婦人,是誰家的夫人?嗯,她剛才好像在找人?’傅春玉將糖人攤子放下,在街邊一條陰暗的小巷子裡,坐下乘涼。

    她休息片刻,便背起木箱,繼續沿街叫賣。

    天氣漸熱,她的糖人似乎不受待見。走著走著,來到白虎道。這街上,不乏殷實人家。街邊正有一群十歲上下的童子,在嬉戲。童子的衣著,一看便知,他們是附近有錢人家的孩子。

    傅春玉心中一喜。

    眾人正圍著一個男童。男童雙手成拳,放在胸前,不時翻動雙臂,惹得周遭驚嘆連連。

    男童正是住在附近的南宮沁。

    他學了沐雲鳳的銅錢戲法,正耍給玩伴兒看。見無人猜得銅錢所在,愈發得意。

    傅春玉站在一旁半日,失聲笑道:‘還以為是什麼厲害的把戲!’

    南宮沁不由抬頭望,噘嘴道:‘婆婆,你能猜到嗎?’

    ‘不用猜,看就知道!’傅春玉笑吟吟地道:‘我要說對,你買我的糖?’

    南宮沁心中有氣,忍不住夸下大口:‘你猜到,我就,就把你的糖全買了!’

    ‘呵呵,那多謝小公子了。’

    ‘要你猜不到呢?’

    ‘嗯,那我就請你們吃糖!’

    傅春玉此言一出,童子們皆歡呼。

    南宮沁走到傅春玉跟前,舉起一枚銅錢:‘看清楚了!’話音剛落,便用已練習千遍的障眼手法,將銅錢迅速從一手轉到另一手,來回數遍,雙手成拳,放到傅春玉前。

    傅春玉信心滿滿地指了指南宮沁的右手。

    南宮沁哈哈大笑:‘猜錯了!’說著,把雙手打開,銅錢在左手中。

    傅春玉臉色一變:‘怎麼會?我明明看到的,再來!’

    如此五六回,傅春玉皆猜錯。旁邊的童子便道:‘婆婆,你可要說話算數,給我們糖啊!’

    ‘是啊,是啊!’其他童子附和。

    傅春玉無奈,從身後的木箱裡把工具拿出。一邊做糖人,一邊唉聲嘆氣:‘今日可虧大了!’

    南宮沁對小伙伴得瑟道:‘看,你們有糖吃,都是我南宮沁的功勞。’

    ‘知道了。多謝,多謝南宮兄弟!’童子學大人的模樣,拱手稱謝。

    傅春玉注視南宮沁片刻,道:‘你功勞最大,就給你兩個吧!’

    ‘謝謝婆婆!’

    *

    大約兩旬的花期很快過去。

    梨花漸被綠葉代替,百里巷天地間的霜色,變成一片蔥翠。

    天氣變暖,藏書閣三層門窗盡開。裡面安靜明亮,溫風熏熏。沐雲鳳在頂樓來回踱步,在狹窄空隙中,翻找書籍。

    ‘為何不見了?我明明記得放在這裡的?’他滿頭大汗地暗道。

    拐個書櫃一角,一襲長衣落入眼眸。原以為頂樓別無他人,沐雲鳳怔怔抬頭,發現一人靠著窗邊,低頭握著書卷。窗邊,幾隻黃鶯不住啼叫,也沒能使他片刻分神。花落,書香,人閒......

    沐雲鳳想了想,折身準備離開,身後傳來聲音:‘初望,見過太傅。’

    沐雲鳳只得轉身,回禮道:‘打擾白麟了!’

    ‘不敢。太傅在找書?’史白麟合上手中書卷,道。

    沐雲鳳遲疑半刻,道:‘額,一本名‘陸華工物’的遊記。之前讀了上冊,覺得甚為有趣。今日閒來無事,便想翻閱下冊,沒想到,如何也找不到了!’

    史白麟碧目一亮:‘太傅,請。’

    沐雲鳳一愣,垂眸瞥向史白麟朝自己遞來的書卷。正是那本‘陸華工物’。擺手道:‘我不急。白麟先請。’

    ‘學生已讀過。此書多記載筆者在各地所見的巧工妙匠,更對山海間的礦物有詳細著墨。地域覆蓋九州六方,觀點獨闢蹊徑。某些地方,比專門論述礦石的‘雲林藥解’還要深入。雖是遊記,卻不同與一般遊記,值得一讀!’

    沐雲鳳以為他是在客氣,聽到細緻的評論,知道他確實已看過。只好道謝,收下書冊。

    ‘學生不打擾太傅。’史白麟下樓。

    沐雲鳳目送他離開後,翻開‘陸華工物’,快速查閱,手指停在某章,露出笑容:‘這裡果然有赤鹽的記錄!’正當他帶著書冊,也要離開時,眼角不經意地瞄了窗邊一眼。某樣東西突然引起他的注意。他走過去,蹲下細看,陡然一驚!

    方才史白麟站過的窗邊,覆著薄塵的地板,上面有一道細微刻痕!若不細看,決難發現。

    有人打開過!沐雲鳳的左耳忽然響起一陣嗡鳴。

    耳鳴中,能聽到高亢尖厲的蕭聲,以及低音悲唱。

    ‘邊城夜角聲啾啾,新魂舊鬼哭......

    戰轉千里,身無完膚!

    碧水東流....

    鐵衣猶霧......’

    他望向樓梯,彷彿還能看到史白麟的影子。他心跳有些紊亂,默念道:

    ‘難道那個有緣人,會是他......’

    *

    ‘見過姑姑!’

    易無待,易無憂,易無為,易秋水四位小輩,齊齊拜道。

    今天,四人從百里巷告假半日,回到長安侯巷,與剛到鹿都的易君鸞見面。

    堂上的易君鸞看著侄兒們穿起百里巷的服飾,精神十足,心中安慰:‘起來,入座吧!’

    她問了眾人考試入學的情況。眾人說入學順利,還介紹了各自結識的同窗好友。

    易君鸞突然叫易無憂坐到自己身旁。易無憂下意識地看了哥哥一眼,忐忑地上前。

    易君鸞端詳姪女的臉半餉,佯斥道:‘你不顧疹子還未痊癒,偷偷下山,就不怕留下傷疤,成了個大麻子臉?’

    眾人一聽,‘扑哧’地笑出聲!

    易無憂心中的不安立即化解,笑道:‘姑姑,我的臉不是還好好的嘛!’

    ‘臉花了,還有誰家的公子要你啊?’易君鸞繼續打趣。

    ‘那我就待在姑姑身邊。’

    ‘傻瓜!你怎麼能一輩子待在不易宮。將來,你和華兒,都會像虹兒一樣,要嫁作人婦的!’

    易秋水聞言臉一紅。易無憂則道:‘為什麼啊?姑姑就沒有啊!’

    ‘這......姑姑不同!’易君鸞知道自己在此點有些理虧,隨便編了個理由:‘我曾對瓊山娘娘許願,說你太翁不回來,就不外嫁!’

    ‘那我也要許願!’易無憂道。

    ‘別胡說!’易君鸞正要斥喝,走來一家人,手中拿著一副帖子。

    ‘宮主,有請帖。’

    看到帖子上的名字,易君鸞不由一怔。

    梧桐園,師秋白?

    *

    六月初四,鹿州有賞蓮的風俗。除了觀賞蓮花,百姓會吃蓮子冰,放水燈祈福。

    而作為府治,也是國都的鹿都,在這日,會解除宵禁,讓百姓盡情遊樂。

    在鹿都,最佳賞蓮的地方,莫過於鹿池。一到六月,池上蓮花,紅粉白綠,陸續綻放。蓮花最為茂密的,當屬在東南角的試劍臺。

    試劍臺,毗鄰梧桐園。它的由來,也得於梧桐園。梧桐園的客人不乏江湖人士。他們會乘酒興,在園外一處平地較技,留下不少佳話。百年前,當時的梧桐園園主便在那處平地修建平臺,命名‘試劍臺’。久而久之,試劍臺,便成了比試擊技之所。

    自古英雄配美人。歷任梧桐園園主皆在賞蓮節那日,在試劍臺舉行一場英雄‘邂逅’美人的佳會。說是‘佳會’,乃一場比武,加上一場花魁賽,名為‘採蓮會’。

    近年的採蓮會,已成百里巷新生展露頭角的一場展示,鮮有江湖豪客參加。

    花魁賽,則是為雛妓打響名堂的聚會。為了艷名遠播,不少鹿都的,乃至整個鹿州,初出茅廬的煙花女子都會前來。

    比武從申時開始,任何人皆可參賽,只要申末仍留在場中,便勝出。比武後,便是花魁賽。眾女子在試劍臺賞展示拿手的藝技。花魁,則由比武得勝者選出。

    ‘採蓮會’,既有熱血豪情,又有聲色旖旎,每年皆引來無數遊客。

    此時離申時不到半個時辰,鹿池上已有數百大小遊船,岸邊帳篷林立。遊客,貴族平民皆有,泛舟鹿池,或露宿在岸,賞蓮點燈,徹夜狂歡!

    *

    北市,碑塚。

    碑塚是位於北市,西北角的一個園子,乃前朝武德皇帝所建。

    地方不大。三四畝地的天地中,蒐集了紫孝最優秀的國士絕筆。若沒在碑塚留名的書法家,不能稱為‘大家’。園子林木茂盛,中間有從鹿江引來的水渠穿過,石碑散落四處。終日可見文人雅士在此流連,樂不思歸。

    最出名的兩座石碑,是‘太一神本’,以及‘山鬼絕響’。

    它們其實不能算石碑,乃兩座並列矗立在水渠旁的小石峰。峰面皆是平滑的花崗岩。上面有縱橫交錯的裂縫。裂縫遠看,宛如草書。

    左邊石峰上,依稀可見‘太一神本’四字,被稱為石中書;右邊石峰上的裂縫,則像‘山鬼絕響’四字,被稱為風之琴。這些‘字’,是否是前人留筆,或是天然而成,無從得知。不過傳聞有人從兩座石峰中,悟到精妙的修仙方術,得以羽化;又有人悟到絕倫的武功心法,從橫天下。雖然傳聞從未被證實,可多年以來,來此悟道的人從未間斷。

    觀賞兩座石碑的最佳位置,乃水渠邊的‘阿吉茶坊’。

    阿吉茶坊初時只是一個簡陋竹棚,一處讓遊客歇腳喝茶的地方。如今已是兩層高樓,還有提供文房四寶的靜室,儼然一處優雅場所。

    太陽西斜,茶坊的琴聲餘音杳杳。

    琴案前坐著的,是易無待。

    他奏罷一曲‘松風’,看了看端坐廊外的顧宗義。後者靜坐沉思,已快半個時辰。易無待順著顧宗義的目光,也望向對岸的兩座石峰。

    ‘鹿都的人,玩什麼不好,看兩塊石頭有什麼玄妙?’茶坊中的焚香讓南宮化羽昏昏欲睡。他不禁懷念子規城的鬥雞場,伸了個懶腰,繼續道:‘我不信真的有人,能從中悟出什麼仙術或武術!宗義每次看它們,一坐就半日。他不會只是在打盹兒吧!’

    謝子燕剛想為他添茶,南宮化羽阻止道:‘我喝得肚子都快撐破了!’

    一旁的少女咯咯一笑,道:‘如此牛飲,當然會撐死!茶,是要‘品’的。’

    南宮化羽瞪了一眼易無憂:‘你才是牛!你不撐,你繼續品!’

    ‘好啊!子燕哥哥,你給我吧!’易無憂讓謝子燕將舀起的茶倒入自己碗中。

    ‘快到申時了。’撫完琴的易無待忽然道。

    謝子燕點頭:‘採蓮會快開始了。如果我們要觀看比武,此時要走了。’

    南宮化羽聽到‘採蓮會’,眼睛發亮:‘是啊,今晚難得城中沒有宵禁,百里巷也沒有門禁。不是說好,要去見識見識‘採蓮會’嗎?走吧,走吧!’

    ‘你那麼急,是趕著去看花魁嗎?’顧宗義無聲無息地走進屋中。

    南宮化羽的臉一紅:‘什麼啊,我只是好奇,想了解鹿都風俗!先生們不都教我們,君子要多接觸新鮮事物,才能做好學問!’

    ‘哦,原來去採蓮會是‘做學問’,而在碑塚則是‘打盹兒’!’顧宗義吃著茶,淡淡道。

    ‘嘿嘿,宗義,我剛才不過玩笑!’南宮化羽連忙改變話題:‘對了,你今天又悟到什麼了?’

    顧宗義搖搖頭:‘我資質愚鈍,談什麼悟道!’

    眾人皆言不信。

    顧宗義認真道:‘之前我看到很多字,今日才看到眾人所說的,‘太一神本,山鬼絕響’八字。’

    除了那八字,眾少年沒看到其它,聞言不禁驚訝,皆暗道顧宗義天賦過人,不愧‘武癡’兩字!

    *

    顧宗義五人趕到西市的試劍臺時,比武已經開始。

    臺上,兩個衣著光鮮的士族青年正舞刀弄劍。一來一往,身法優美,看得出師承名家!

    水陸兩邊陣陣叫好!

    梧桐園與試劍臺,只有百步之距。離試劍臺最近的樓房,是梧桐園中一處名為‘金華閣’的四層高樓。在金華閣居高臨下,試劍臺上光景一覽無遺。

    此時金華閣的陽臺上,正站著四人。三男一女。四人朝向不遠處的試劍臺,正在談笑。

    一女是唐人館的館主,蘇天仙。三男則分別是謝春秋,南宮夢蓮和沐雲鳳。

    蘇天仙笑容滿面,手持酒勺:‘難得三位在此,請多喝幾杯!’

    ‘多謝蘇姑娘。’沐雲鳳吃著菸,道:‘園主相邀,是否今年的‘採蓮會’與往年不同?’

    ‘對啊,我也正納悶!’南宮夢蓮接道:‘每年此時,為一覽花魁,金華閣的頂樓,必是富家相爭之地。今晚園主把我們幾個請來,損失的可不是小數!’

    謝春秋點頭,也看向蘇天仙,期待答案。

    ‘哈哈!’一陣爽朗的笑聲從房內屏風響起,一把低沈卻不失溫和的男聲道:‘‘夏蓮’此言差矣!千金易來,‘五傑’難求!’

    眾人回頭,只見屏風後走來一位四十出頭的男子。他執白玉麈尾,披素色鶴氅,挺拔的五官鑲嵌在橢圓臉上,墨綠色的眼睛如深潭,渾身上下散發著雅士風氣。如此出眾的人物一出現,周遭景物似乎也被影響。金華閣上,清幽氣息,悄然而至。

    蘇天仙對男子行禮:‘園主。’

    原來男子正是現任梧桐園園主,以一曲‘風雷引’,琴技冠絕天下的,第四代‘師秋白’!

    師秋白與眾人見禮。

    在百里巷求學時,因為‘野鶴’顧映雪的引薦,五傑曾是梧桐園的常客。五人與師秋白,還有如蘇天仙這般在梧桐園多年的‘老人’,皆有交情。

    ‘園主口中的五傑?’沐雲鳳聽出師秋白的話中話,心頭一動。野鶴已不在,能在此聚集的,只有……莫非是她?正當沐雲鳳心神不寧,師秋白搖著麈尾,笑吟吟地望向身後。

    屏風再次出現一個身影。少頃,一張淡雅的笑容探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