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来就没有什么自由的人生 » 第二十一章 原来如此(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十一章 原来如此(求推荐、求收藏。)

    骆倩、骆蓓家的书房。

    骆倩帮父亲和永辉泡了两杯茶,自己倒了杯果汁也坐下,她父亲并没有赶她走开。

    “三月份就要开会,之后就是调整。”骆怀谷开始对永辉介绍情况。

    “我听说了。”

    “老书籍他没有什么倾向性。”骆怀谷说,永辉感觉他有点不肯定。

    “这样做才是正确的选择。”永辉说。

    “现在有四个可能:可能会从市里来:有两个人选,县里的副书籍老秦,还有我,你看看。”骆怀谷说着递了一张纸条给永辉。

    “帮助秦书籍去市里,他应该愿意,您应该有点门路的吧?只要秦书籍在动了,不管成与没成,估计就不会考虑他了。”永辉花了5点好人点在信息系统中就骆倩父亲的事深挖了一下有关信息。

    “嗯,可以。”

    “县里的农机厂可以由政府来主导扶持,升级为农用车制造厂,具体事务可以让农机厂的厂长何家明来主持,让他全面负责,他在这方面是专家,也感兴趣,据说已经研让他究了好几年了,是个土专家。关键是,他的堂叔是市里的人!”

    “明白了……除了县里的副书籍,其他两个不用管他,做自己的事。”骆县长自言自语。

    “骆伯伯,一个好汉三个帮,懂经济的人对您最有用处,几个搞经济建设的部门最好也要是懂经济的人,不要外行来管内行,这个对您以后不利。”永辉说。

    “还有吗?在家里,你可以放心说话。”

    “饭店、菜场、百货商场、服装厂等等一些不敏感的单位可以尽快改,增加经济活力,这是可以立即看得见的效果,而且涉及的面不是很广,人员也容易安排。”

    “是的……”

    “永辉,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你才几岁啊?有人教你的吗?”骆倩忍不住问。

    “我平时学习任务不重,会瞎琢磨一些事,自己下场一定不行,但是给人一些建言还是可以的。”

    “师爷!幕僚!”骆倩眼睛亮了亮。

    “差不多吧。”

    “那你帮我分析一下呗。”

    “我不了解你,也从来没有琢磨过你,怎么分析?”

    “简单,上学去前,我会给你一份详细的资料,五一放假回来你给我说说。”

    “不敢!”

    “永辉,我做你的情人可好?”

    “骆伯伯,我先告辞了。”永辉爬起来就跑。

    “倩儿,你怎么样我不管你,但是决不能得罪了他!也不能伤害了你妹妹!”永辉走了,骆怀谷严肃的对大女儿说。

    “多谢父亲支持,我有分寸。”

    第二天去了陈国琦家拜年,晚饭自然在陈国琦家吃的。

    晚饭后,陈俊凯的书房里,只有陈俊凯和永辉在,自然有一番对话。

    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

    三月份过后,陈俊凯进了商贸局党政一肩挑,并且在他入主商贸局后的第二个月,就在商贸局下成立了一个叫‘招商引资处’,开始为县里的经济建设到处奔波。

    陈国琦的大哥叫陈国伟,二哥叫陈国强,都是高中毕业。

    永辉也花了六点好人点查了下他们的信息:

    陈国伟一直在供销部门做一名普通的干部,直到退休。

    陈国强在严打后进了公安部门,从派出所长到局长,用了五年时间,之后就一直在位置上干到了退休。

    永辉也就没有对他俩提什么建议。

    本来应该先去周斌家,但是周叔不在家,直到第三天才回来,永辉立即就去给他拜年了。

    永辉跟周叔最熟悉,跟周叔也放得开,说话非常直截了当。

    “你们为什么都愿意听我这样一个还是孩子,什么也没有经历过的人的建议?”他问周叔。

    “开始也并不在意,也就是听听,后来发现你每次都说对,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次次对就不是偶然了,慢慢的我就愿意听,也愿意接受,他们估计开始时受我的影响,慢慢的也认可了,永辉,有些人很特别,生而知之的人未必没有,你自己不要张扬就行了。”周炳坤很认真的告诉永辉。

    “原来如此,实用主义加上一点点天命论。”永辉心里想着,总算知道了这些个人相信他一个孩子的原因。

    “周叔,三月里就要调整了。”

    “……骆怀谷要是能上一上,我估计能坐接他的班,他其实也决定了我的去向,就是不知道怎么帮他?”周叔说道。

    “骆伯伯说,连他在内,还有市里的两个,县里的秦副书籍。”永辉同样给了周叔一张纸条。

    “……不管有没有用,我还是帮一把吧,也是为了我自己。”周叔说,没有说具体怎么办。

    “目前就是个一荣俱荣的局面。”永辉说。

    “是的……哦,那个永辉,菜场到九月份就会划拨到商贸局了,由商贸局主持改,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周叔,我上次就跟您说了,没有想法。”

    “这样吧,我跟李俊说下,九月份前你能弄到多少货就收多少,九月份以后就不要做这个了……不过,野毛栗子和野柿子可以继续,市里那边要的。”

    “知道了。”

    “听说你要和章根生合伙做百货商场?”

    “是,有这个想法的。”

    “百货商场是在供销总社那边管着的,陈俊凯倒是能说的上话,不过,要做的话,你准备用什么形式做?我是说承包还是租或者是跟供销社合作?”

    “最理想的方式是承包,但是估计原来的工作人员就要我们来消化了,租的话也行,最好是政府能把原来的人员安置出去,跟供销社合作肯定不行,那还是不要做了。”

    “承包的方式可能性比较大。”周炳坤沉吟一会说道。

    “关键是谁来安置原来的职工。”

    “到时候看吧。”

    “周叔,县服装厂会不会改?”

    “俩个服装厂,一个在县城,一个在新河乡,目前俩个服装厂开工率都不满,有人接手的话,肯定会留一个改一个。”

    “明白了,既能把人安置了,又可以甩掉包袱。”

    “对……怎么?你想要?”

    “不是我,章叔可以拿下跟百货商场做配套。”

    “行,我知道了。”

    县城里拜年的最后一家是自然是章洁家。

    章洁家没有什么书房,晚饭过后,四个人就在餐桌上吃零食、喝茶、聊天。

    “永辉啊,我实实在在的深入进去调查了一下,真的大开眼见,大有可为啊!”

    “章叔认可就好。”

    “认可!认可!”

    “既然这样,那就要来好好计划计划了。”

    “今天正是要问你接下来怎么办呢。”

    章根生,章婶和章洁都坐直了身子倾听,章洁是很喜欢很喜欢这些事的,上一世她就是开了个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