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来就没有什么自由的人生 » 第十七章 这个人,年纪很小,懂的却很多,有点奇怪。(求推荐,求收藏。)

第十七章 这个人,年纪很小,懂的却很多,有点奇怪。(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天的秋游是不能去了,他们几个都不能去了,班上决定这次的秋游取消,等他们好了以后再说。

    一班也取消了秋游,弄到最后整个高一年级都取消去了秋游,正常放假了。

    永辉管不了那么多,他跟相关的人打了招呼,不要让他家里人知道这件事,免得父母和家里人担心。

    其实只要瞒住哥哥、姐姐和小山就行了,只有他们上县里来送货,他们不知道,家里就不会知道。

    这个容易。

    家里是知道永辉这个星期不回去的,后面两次送货时只要告诉哥哥:永辉有事就行了。

    周叔已经正式接掌财税局,菜场那边的场长他还兼任着,跟在他身边的那个叫李俊的小伙子开始具体负责菜场的工作。

    李俊跟永辉、哥哥、小山都是很熟的,加上周叔在后面,生意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根据永辉的恢复速度,要不了几天就能恢复如初,下个星期回家不会有任何痕迹,家里人也就不会知道了。

    这次事件过后,永辉成了骆蓓、陈国琦、章洁家里的座上客。

    他在包括周斌家的四家人家,短短一个月就轮流去吃过两次饭了。

    直接的收获是:全国粮票3000斤、地方粮票2000斤、烟票50条、布票12丈、糖票50斤,还有其他一些吃的、用的票若干。

    最主要的是:自行车票有20张,收音机票有20张,缝纫机票有8张,手表票有15张。

    这些个赠送是四家在一个月内陆陆续续给永辉的,太贵重了,现在的物资还是很紧缺的。

    永辉不能不收,否则就是看不起人啊!

    为此,他只能花费了六点好人点扫描了骆县长夫妇、陈书籍夫妇和章洁的父母亲,看了看他们的后续发展情况,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另外,骆蓓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陈国琦有两个哥哥,他都扫描过,用掉4点好人点。

    章洁是独女。

    周斌是独子。

    在这个物资还很短缺的年代,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凭票买。

    一张票几乎和实物的价钱一样。

    不过,也没有谁去卖票,根本就不够,哪来的卖!再说,也不敢卖,那是倒买倒卖,投机倒把,犯错误甚至于是犯罪的。

    到了79年要稍微好些了,卖一些也不会上纲上线了。

    哥哥、姐姐、弟弟、永辉自己,买了四辆自行车,还剩下16张,方敏两张、四叔一张、小山一张、三叔来拿走了一张、三个舅舅和一个姨娘家各一张、邰传禄一张、红鼻子一张、来木、来宝兄弟各一张,还有三张给了村上的本家叔伯。这些人要么跟着永辉赚到了钱,要么本来家里条件就不错,买得起,这一项永辉进账3200块。

    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各留下一千斤,其他也都卖掉了,收获1500块。

    烟票、布票和糖票都没有卖,留着自己用。

    收音机票自己家买了两个,另外18张票卖了,收获1200块。

    缝纫机自己家买了一台,送给方敏两台,他和她二妹妹在学这个。

    其他五张票卖了600块。

    手表的话,家里买了五个,其他十张票卖了,收获500块。

    共计收获7000块。

    很吓人的,79年,这是很大的一笔钱了。

    永辉还有一项收入。

    这次事件结束后,他居然收获了1000点好人点,永辉现在有3907点好人点了。

    10月10号,星期三。

    骆县长亲自为永辉请了假,当然也为他女儿请了假,当天晚上就不去上晚自习去了,骆县长正好这天晚上有空,要请女儿的救命恩人吃饭。

    其实是骆蓓的母亲要请,她很喜欢永辉,而且她感觉得到,女儿似乎对这个靳永辉有相当的好感。

    骆县长夫妇、骆蓓的哥哥骆国庆、骆蓓的姐姐骆倩,永辉、骆蓓、骆县长还特意喊了周炳坤和陈燕夫妇和周斌他们一家子,一共九个人,骆夫人和陈燕烧的饭菜。

    酒过二巡。

    “永辉,你周叔说你酒量大,不要藏着掩着……国庆,你多陪永辉喝点。”

    “骆县长……”

    “叫骆伯伯吧。”骆夫人说。

    “对,你叫周炳坤周叔,怎么就叫我县长了。就叫骆伯伯。”

    “是,骆伯伯……在周叔家吃饭,喝的就是这个茅台,我从来没有喝过,当时觉得很好喝,就不知死活多喝了点,其实过后是醉了的,哪里就是酒量大!”

    “骆县长,永辉这小子,不仅酒量大,他对政治还是很有敏感度的。”周炳坤继续出卖永辉。

    “是吗?……永辉,那就闲聊几句,你来说说当前的形势如何?”骆县长来了兴趣。

    永辉也正好借机说几句,能帮到忙最好,帮不到他也没办法。

    “我哪懂这些?平时也就是没事喜欢瞎琢磨。”

    “说说无妨。”骆县长跟周炳坤喝了一杯后说。

    “无非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其他都是次要矛盾,我觉得,以后可能就是以一个地方的国民生产总值论英雄了。”

    “咦,这话有点意思。”骆县长看了看永辉说道。

    “骆伯伯,比如,我说比如,您这个位置,要升的话,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地级市或者省会市的副市长;一种就是本县的书籍。要是唯经济论的话,还不如是本县的书籍,这样主政一方,在经济上可以放手施为,出成绩的可能极大,这个时候就可能是市长或者市委副书籍的通道了;要是副市长,不能主政一方,那就另当别论了,不好说了。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建设要出成绩……”

    永辉说完自罚三杯,说是自己胡说八道,罚自己的酒。

    接下来就是家长里短,不再说那些敏感的话题。

    “永辉,敬你一杯。”骆倩在京南大学上大一,今年十九岁,长得还比骆蓓更好看些。

    骆倩比他哥哥更想在仕途上有发展,听了永辉的话,很是认同,开始敬酒,有意亲近永辉。

    县长夫人看了皱了皱眉头,她是喜欢永辉,但是是为了骆蓓,看这个样子,骆倩似乎也对永辉感兴趣。

    “小倩,姑娘家家的,少喝点。”骆夫人提醒骆倩。

    “娘,不多,我有数。”

    一餐饭吃的宾主尽欢。

    临走免不了又拿走了骆夫人准备的东西。

    等人走了,骆县长跟儿子骆国庆进了书房。

    “这个永辉怎样?”老子问儿子。

    “不知道,怪怪的,总觉得他年纪太小,但是懂的的东西太多。”儿子说。

    “我估计身后有高人……你觉得他对女人来说是个良配吗?”

    “父亲,这个你问我?我看着很好啊!”

    “他有个姐姐,19岁,在家复习功课,估计能考上大学,如果可以,我想着能不能让你……”

    “父亲,这个永辉就值得你这么重视?”

    “嗯,不简单……估计后面有高人教导。”

    “他说的父亲的事,是纯粹举了个例子还是就是说您。”

    “就是说我,而且很有道理。”

    “那,父亲准备接受他的建议?”

    “嗯,我会认真考虑权衡的……国庆,你决定了吗?路到底怎么走?”

    “那就走军队吧,反正我本身就是军校毕业的。”

    “好,我来安排。”

    骆夫人送人回来,叫走了骆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