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战国追随到两千年后 » 第八十三章 陈庆卿的周国小故事之合纵再现

第八十三章 陈庆卿的周国小故事之合纵再现

    兄弟俩没说几句话,御展便带着楚国使者入了大殿。

    姬咎调整好心态,一脸笑笑地看着楚国来使,“使者远道而来,实在辛苦,还请入座。”

    来人并未做过多推辞,稍稍行礼过后,便入座了。

    方一入座,此人便开口道:“秦国虎狼心,少恩而贪利,此番连下韩国阳城、负黎,侵吞周国之意昭著。周天子乃是天下共主,岂能为西方蛮夷之国所侵?闻此消息,我家大王保卫周土之心拳拳热切,以至于日夜忧叹,寝食难安,不日便派在下前来与周天子商谈此番共御强秦之事。”

    这年头,做使者的,还真得会说话才行,虽然平日里各国诸侯对待周王室是个什么态度,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此刻这些场面话在楚国使者口中不要钱般地轻洒出来,还是让场上的气氛一时间其乐融融。即便是姬延,都抬起那双苍老的眼睛扫视了一眼楚国来使。

    而姬咎听了这些话那更是心情舒畅,不管是真是假,反正心里舒服就完事了。

    他当即就礼尚往来,抓住楚国使者的手,来了个“握手言欢”,恳切地问道:“以楚王之见,此番欲如何助我周国?”

    估计是来之前楚王便叮嘱好了,这位楚国使者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当即便不假思索地说道:“秦国之势汹汹,一国之力已是远不可挡。我家大王意图再现合纵之约,愿拜周天子为首,以天子名义,号召各国协力抗秦。如此,方可再将秦国拒于崤山以西。”

    语罢,或许是看出姬延沉默不语下隐藏着的态度,楚国使者当即起身下拜,行大礼不起。

    姬延仍是一言不发,只是嘴角似乎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

    “兄长!你还在犹豫什么?”

    姬延与楚国使者僵持中,却是姬咎先行忍耐不住了,当即出声问道。

    或许是有外人在此,姬咎此刻的语气倒是带着些低声下气的乞求:

    “秦国如此势大,从长平一战后,这合纵之约便被人一再提起。那日邯郸解围,各国协力之下,更是再现了往日合纵的情谊。此番楚王愿尊兄长为首,再现合纵,兄长为何踌躇不应?”

    楚国使者仍是不起,姬延仍是不语。

    御展在一旁默默叹气,他如何没有看出,楚国此番是要将周天子同时当成长矛与盾牌使了。若是合纵能成功,六国再次将秦拒于崤山以西,以楚国此次倡导合纵再现的首功,不日,它楚国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若是失败,那也属实寻常,楚国扔下周天子拍拍屁股走人,也没有任何损失,最多也只是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坐以待毙罢了。

    而周国呢?周国被夹在秦楚之间,无论谁胜谁负,周国的结局似乎都已经注定了。秦胜,便是一日覆灭周国,一了百了。而若是楚胜,周国仍是不改受制于人的局面,最多只是能在楚国的掌控下多苟延残喘几年罢了。说不得在这其间,还会有齐国蹦出来与楚国争一争他们的“共主”周天子。

    毕竟,姬咎的前一任,西周武公,可是费尽口舌才让楚国打消了进攻周国的心思。

    但且不说御展和姬延两人的想法,就说姬咎此人的态度。姬咎当初并不是名正言顺的西周太子,而是因为西周武公原本立下的太子突然死了,他才在楚国的资助下成了太子,所以姬咎心中一直或多或少,对楚国都有所亲近。

    殿中的空气就因每个人都心怀鬼胎而凝滞住了,除了姬咎之外,其余三人都面无表情,让人不知道他们心中在想些什么。

    良久,久到藏在某一个神秘角落的陈庆卿都等得不耐烦时,姬延看着自家弟弟如此急切的模样,心生恻隐之下,到底还是开口应允了此事。

    毕竟,对于姬延来说,究竟是被秦国覆灭,还是被楚国控制,两者相差并不大,既然他的弟弟想要选择依附楚国,那如了他的愿,也并无不可。

    这是弱者的悲哀,也是高位者的通透。

    “如此,寡人便允了,你回去告知楚王,让他勉力为之吧。”姬延放下手中一直握着的茶杯,茶水早已凉透,但茶杯外壁,却是因被他久久握着,而有了一些余温。

    话音刚落,在场众人却是各有不同反应。

    御展神色复杂,默默低头看着地板,一言不发,也无一言可发。

    而姬咎则是大喜过望,一番兄友弟恭地行礼过后,满意地坐了下来。

    一直趴在地上行大礼的楚国使者也是起身再次行礼,面上虽有喜色,但并没有像姬咎那般浮于形色,仍然毕恭毕敬地向姬延请辞了。

    最后,躲在暗处的小陈就不用提了,反正以他的小脑袋瓜肯定是听不出什么东西来的。

    此次行动也只是因为原本秦府里做这种潜伏探听工作的人此番另有要事在身,已经在一处提前潜伏三天之久,实在抽不开身。而经过了几个月的锻炼,小陈已经勉强能够“独当一面”,再加上陈庆卿的地位高,又自告奋勇,所以秦三也只好让陈庆卿去了。

    毕竟,总不能让这位爷真的蹲在自己的小房子里数上几年的小草吧?

    像这种双方讲话都比较直白,防卫力量又堂堂正正,没有掺杂诡谲异术的场合,自然是适合陈庆卿去“旁听”的,也不会出什么乱子。但要是儒家、道家、阴阳家那群谜语人在那开小会,不说陈庆卿能不能听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就单凭他们层出不穷的防备手段,秦三是说什么都不会让陈庆卿去的。

    真的不要小看陈庆卿的身份啊!

    这次楚国使者拜见周天子,秦三他用脚指头想都能知道所谋划的就是合纵之约了,也不怕陈庆卿出什么意外而打探到错误情报。

    至于周王宫这种地方怎么会有所谓的“隐蔽角落”给陈庆卿藏身,那只能说,别低估秦国、黑冰台与陈庆卿三者的力量,也别太高估周王室的实力了。

    周王室即便是有高人,那此刻也得因为秦国想要灭周的举动而忙得焦头烂额,怎么可能有闲工夫帮姬延姬咎等人守卫宫殿?他们效忠的是周王室,而不是姬延本人。再加上姬延已然年老,又无雄才大略,更是已经尽职尽责地延续了周王室的血脉。所以,在他们眼中,姬延并不是那么重要,在他身上并没有下太大的功夫。

    这一点,便是姬延本人也默认了。他做不到为周朝再续五百年天命,只能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了。

    等到御展带着楚国使者离去,殿中便又剩下姬延,姬咎,和陈庆卿三人了。

    “阿弟,你打算怎么做呢?莫非真的以为,我周天子的面子那么好使?往那里一坐,那些诸侯就会真心实意地尊我为主,听我号令?”

    姬延面无表情地自嘲道,以西周国国力,怕是凑出五千人来都要伤筋动骨,更遑论筹集这五千人所需的粮草和兵甲了。

    五千良莠不齐的军队,徒惹人发笑罢了。

    姬咎似乎早有对策,自信道:“大兄不必担心,且听我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