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战国追随到两千年后 » 第七十二章 陈庆卿的周国小故事之西楼与琴仙子

第七十二章 陈庆卿的周国小故事之西楼与琴仙子

    最终,思家心切的陈庆卿还是在更加思家心切的秦三十五的带领下回了家。

    无视一脸凝重,视死如归的秦十三,两个离家许久的浪子就当做不认识她,悄咪咪地跟着人群混进了家中。

    虽然两人全程都在秦十三的注视之下,但以两人的脸皮厚度,装作不知道就是无事发生。

    秦十三也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不属于黑冰台洛邑分部,所以她不知道陈庆卿来此的目的,还以为陈庆卿是特意跑来西楼找她算账的。

    不过这个三十岁的刻薄老女人刚逃过一劫,就要再去打陈庆卿的小报告。

    她都想好了,先去秦三那里告一个小报告,到时候回咸阳时再去秦王那里打一个大报告。

    这也不是针对陈庆卿,单纯就是喜欢打报告罢了。

    好吧,实际上,就是针对陈庆卿。不知道为什么,秦十三面对陈庆卿时,总有一种奇怪的八婆心态,就是喜欢吹毛求疵,然后再去打小报告,也不知道是图什么。

    可能就像是陈庆卿上辈子人到更年不得已的班主任吧,应该是为了陈庆卿好。

    毕竟是更年期的老女人,遇见了陈庆卿这种英俊帅气又优秀的青年才俊,一时间情难自禁,对小陈要求严格了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

    西楼的结构与东簪楼不同,西楼开在鱼龙混杂的洛邑,有些不共戴天的势力,很明显是不可能愉快地待在一起喝酒,而且还有些比较注重脸面的势力,也是不愿落人口舌,所以西楼便设置了一个一个的小隔间,贴心地给了他们私人空间。

    而东簪楼那是开在咸阳的,常客基本都是咸阳的达官贵人,富家子弟,到了他们这种境界,大部分情况下就真的只是去喝喝酒,聊聊天而已,像陈庆卿那样把东簪楼当成了茶楼饭馆一类的所在。所以,东簪楼便是大厅堂的形式,只有二楼有着羞羞用的小房间。

    至于为什么他们如此热衷于去这种场所,除了个别的男人本色外,还因为秦十三开设的青楼是天底下最大的情报贩卖组织。

    在酒色的作用下,没有人能一直守口如瓶。

    再重要的事情总会有基层去做,同样的,越重要的事情,付给基层的报酬就越高。在突然有了一笔巨款后,这些基层第一件会做的事情就是去这种高级娱乐场所消费。哪怕这些基层所知不多,但他们人多,再加上黑冰台本就掌握的信息,很容易就可以得知这件事情的原委。

    至于禁止这些人去青楼,这是不可能的。食色性也,就算没有青楼,黑冰台名下也还有茶楼、饭馆等等一系列产业,除非你事成之后将人杀了,否则,秦国总有一个地方能够打探到消息。

    毕竟,如果一个人能坚守本心,做到守口如瓶,不为外物所动,那他也就不会是基层了。

    六国当然也有想过效仿,但在秦国的正面实力足以抗衡六国时,秦国藏在暗下的实力,也就不是六国的暗中势力能够抗衡的了。如果你拿着官方的身份去打压人家公平公正竞争出来的产业,那只会让普通民众失望,更严重的是,也不会再有商人乐意来到这个国家做生意了。

    说实在的,六国培养这些暗中势力,不就是用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暗斗上吗?如果真要动用明面上的实力去帮助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暗斗,那就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最根本的是,六国这些年来,并不是每一任君王都是明君,每一位臣子都是贤臣。明面上的人物尚且如此,又要怎么奢求这些藏在暗处的人是什么经世之才呢?

    长久如此,秦国一家独大,便牢牢把握住了情报的主导权。六国也就只能接受了这个事实,甚至还宽慰自己,反正秦国已经是实力最强的了,他们家卖的情报,自己也比较放心一点。

    至于开在咸阳大本营的东簪楼,那就是单纯给秦国的各位大爷享受的,绝对没有什么想着打探消息的心思。不过你要是不去的话,那别人都去了,就你不去,你是不是心里有鬼?去了不喝醉,你是不是心中有愧?

    去东簪楼喝个小醉,这才是坦坦荡荡的大丈夫所为嘛~

    当然,这不是硬要那种像白起一样的糟老头子也去东簪楼的意思。反正这些老头子总会有子嗣的,然后子嗣中总会有不成器的。而这些不成器的纨绔子弟都不用说,他们自己就会去东簪楼倒倒苦水,倾述心中所想。

    从这些人身上差不多知道个他们家里的情况就好了,秦王也不至于要做到事无巨细那么绝情。

    至于白起那样家中只有一根独苗,还父子关系不和睦的,只好是秦王亲自上阵和白起打交道了,反正他俩也是从青年时便一起为了同一梦想奋斗的君臣,问题也不算大。

    当然,年轻气盛且缺乏父爱的白仲,也是有那么一两次去东簪楼喝了点小酒,借酒消愁的。期间在醉梦中偷偷喊的几声“阿爸阿妈”,也是被准确地数了下来报给秦王。

    ……

    话说,用了两章的篇幅,秦三十五终于和陈庆卿一起上了西楼的一个小包厢。

    实在是不容易。

    刚一落座,秦三十五就拿出那张红红艳艳的小手帕擦了擦汗,而后眉飞色舞的对陈庆卿说:“老哥,你看见刚刚在楼下的那个老女人了吧?”

    胖胖的圆脸上,五官分别精确地表达出了各自想要表达的感情。

    见陈庆卿点头,秦三十五再次眉飞色舞道:“嗐,那老女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老女人在的地方,就必定会有琴仙子亲自弹曲!上回我听了琴仙子弹奏的《阳春》、《白雪》,那是如痴如醉,事后更是念得魂牵梦萦啊。”

    “琴仙子?”

    陈庆卿疑惑道,他没在意秦三十五的个人感想,反而是注意起了这个名字。

    听这名字,怎么和家里的画仙姐姐这么像?不会待会儿就出来个琴棋书画四大花魁吧?然后这四大花魁还会在每年的月圆之夜争一个大花魁的名号?

    “没错!琴仙子!”秦三十五肯定地重复了一遍,激动之处,还挥舞着自己那张红红艳艳的小手帕,说道:“老哥,刚刚那老女人手下可是有琴棋书画四大仙子,琴仙子可是在四大仙子中排名最高的仙子。她并不会固定在哪家青楼中,反而是跟着老板娘一直游走在各国,因其行踪不定,所以要是能听到琴仙子亲手弹奏的曲子,那可算是三生有幸了。”

    琴仙子,琴棋书画四大仙子中唯一一个黑冰台的人,排名八一零,秦十三能将青楼开的这么大,她的名声有一半功劳。此女聪慧,但只是小聪小慧,眼界格局远不如秦十三,所以只能做个长袖善舞的花魁,排名也是只能在八一零。

    不过琴仙子和秦十三的关系亲如母女,她很喜欢跟着秦十三,也不是那种心高气傲,却没有自知之明的女人。

    不过陈庆卿的注意都被琴棋书画四大仙子这个槽点满满的称号吸引去了,抛开“书”仙子不谈,那位“棋”仙子是要如何在青楼中展现自己的才艺?当场对弈一局试试对方的斤两吗?

    而且为什么自家画仙姐姐这么优秀,就只能当个吊车尾?

    最重要的是,他怎么不知道自家画仙姐姐曾有过这么个光辉岁月?

    陈庆卿陷入了沉思……

    情报工作不到位啊……

    同一时间,咸阳,作为三人中见识最多的画仙,此刻正在给小绿,小红二人讲述着自己曾经的故事。

    她是东簪楼的花魁,琴棋书画四仙中的画仙。从一个只被父母卖了三大吊铜板的小女孩,做到有人用千金搏她一笑的花魁,其中滋味,他人又能尝出几分?

    不过如今,画仙也只是将其当做了一个故事,在闲暇时讲给小绿她们解解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