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战国追随到两千年后 » 第三十八章 拯救白起大行动之冯四替死

第三十八章 拯救白起大行动之冯四替死

    话说回自从当日陈庆卿与秦王等人商议此事后,犯犟的白起便被魏澜狠狠修理了一番,再加上陈庆卿和顾楠的糖衣炮弹,这老头才终于回心转意地接受陈庆卿的安排。

    那名死囚已经被陈庆卿秘密带进了武安君府,要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内悉心模仿白起的一切。

    一开始,死囚听闻是替武安君赴死,当场就激动万分地给陈庆卿下跪,宣誓说定将万死不辞。还是陈庆卿拼了老鼻子劲才让他缓过来,更是千求万求地才让他收下给他家人的荣华富贵。

    死囚自然是秦人,也正是如此,他无比尊崇白起,唯一的难点便在于如何巧妙地送他家人一场富贵罢了。

    说到底,还是那句“无用之身,可为弃子”了。

    从生命的角度,白起的生命并不比死囚尊贵在哪。但死囚愿意为白起赴死,而不是陈庆卿强迫的,这便够了,其他便无需再去争论什么。

    时间很快到了计划中白起赴死的一天,经过陈庆卿微微的化妆之后,死囚便更像是白起了。

    秦王遣人送来一份军简,这是白起的任命书,要让他出征。

    众人都知道,这只是一场演给六国的戏罢了。

    但白起为将一生,即便是演戏,也要死在出征的路上,那是他命中注定的归宿。

    死囚穿着白起的盔甲,将袍的遮掩让他更加神似白起。

    冷亮的甲片遍布在上面,走动时相接作响,似乎带着金戈之声。

    武安君府的众人自然是为他送上这一程。

    陈庆卿将死囚扶上白起的马,经过这几日的相处,白起的马倒也不会抗拒死囚。

    “多谢了,冯四。”

    陈庆卿轻声说道,这件事注定不能宣之于众,冯四这个名字也不会再被人提起,但他陈庆卿,一定会将其铭记在心中的。

    或许多年后的太平盛世,若到时候他还活着,他一定会将这件事写入史书。

    冯四轻轻点头,骑马出城。

    ……

    冯四与陈庆卿走在城外的小道上,顾楠却是与秦王派来的高手在暗中巡查六国暗哨。

    二人一直走到远处,大约数千的士兵站在那野道的两旁。

    静静地立在那,如同两排石像。

    待到冯四走来,一同举起了手中的长矛,青锋直指着天空。

    “送,武安君!”

    他们不知道眼前之人乃是假冒的,他们只是作为一个无名小卒,做了能为白起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一个士兵走到了冯四的面前半跪而下,递上一把长剑。

    冯四接过了剑,下了马,沿着小路继续向前走。

    陈庆卿安静地跟在冯四的身后,深不可测的内力第一次肆横无忌地释放出来,笼罩着方圆百米的空间。

    他听到远处有一声声轻响,估计是六国的密探被顾楠等人击杀了。

    他轻声对冯四说道:“爷爷,我去去便回。”

    说罢,他身上的杀意便不再遮掩,闪身到了远处,吼道:“六国鼠辈!也敢窥视秦国武安君?”

    陈庆卿不怕六国之人有什么异议,若今日是真正的白起死了,那陪葬的便不只是这些六国的探子了,他会让六国所有的贵族都一起陪葬。

    冯四继续向旷野走去,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手中的剑。

    呵,真正面对死亡时,他还是有点怕啊。

    不过他还是决然地往脖子上一刎,鲜血喷涌。

    而一旁的陈庆卿,此刻也是浑身鲜血。

    六国探子看到了他们想看的,自然是立刻向远处逃窜。

    这些在陈庆卿气场之下还能跑得动的小老鼠,自然是交给陈庆卿一并杀了,只有那些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得知消息,自发来为白起的送行的普通人才逃过一劫。

    或许其中还混着一些六国探子,但这些已经是可以交给顾楠和皇宫禁卫来处理的程度了。

    杀掉一批,再有意无意地疏漏一批,这消息自然就传出去了。

    不过那些会内力的探子在陈庆卿的威压下无法看的太过清晰,就更不用说这些普通人探子了。

    至于六国会不会怀疑,首先,人一般是不会怀疑自己付出极大代价得来的消息的;其次,六国不可能全部都保持怀疑,或者在保持怀疑的条件下还能如之前一般联合;最后,秦国不是好惹的,在付出些代价后,谁要是还不依不饶,那便做好与秦国鱼死网破的准备,靠近秦国的赵国,韩国和魏国,肯定是不愿再打下去了。

    这还是在陈庆卿没有显露实力的前提下,而今天陈庆卿显示出一人追杀百余名六国探子的实力后,六国应该掂量一下,这么一个人要是到了自家境内,又该如何防范了。

    总结一下,能识破此局的探子都死了,能远程怀疑白起假死的聪明人也不会再逼迫秦国。

    皆大欢喜的局面,除了籍籍无名的冯四躺在野道上,尸体被敬重白起的将士们收了起来。

    ……

    白起假死后三日,秦王拟书,通传天下。

    蠢蠢欲动对的各国,却是没了借口,无法群起攻伐,自然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名动天下的武安君好像一下就没有人关注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只有陈庆卿默默将冯四的遗体葬在咸阳城外的一处荒草中。

    他本想将冯四葬在武安君府的,但冯四不愿,他说他不配。

    陈庆卿还记得当初在死牢中找到冯四的场景。

    “你就是冯四?秦国人,可愿为武安君做一件事?”

    “武安君!俺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武安君了,哪怕是让俺替他去死都行。”

    “你猜对了,就是要你替他去死。可有什么条件?”

    “这哪能啊,俺本来就是要死的人了,能替武安君死,俺高兴还来不及嘞。”

    “呵,那便随我来吧,我带你出去。”

    “娃娃,你还没说要俺干啥呢?你就这么相信俺吗?要是俺反悔了呢?还有,你就这么把俺带出去了?行得通吗?”

    “自然是知会过狱官的,你不必担心。我查过你的卷宗,你算是言出必行的好人,只是被村子里的恶霸逼急了,才一怒之下杀了人。你以前在白起的军中当过兵?”

    “那当然,伊阙那一场战你知道吧,俺当时可是什长!对了,看你这打扮,应该也是个小将军吧,现在的娃娃不得了哦。”

    “……”

    “娃娃,你咋不说话了?”

    “……”

    陈庆卿的回忆在此就结束了。

    冯四,他长得真的很像白起,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相处,这个老是喊他娃娃的淳朴老者,却也是在他心中占了一角。

    现在是公元前257年,他陈庆卿已经是15岁了,束发之年。

    白起还叫他臭小子,魏澜叫他庆儿,却是好久没人喊他娃娃了。

    陈庆卿摆上一盘冯四家人做的菜肴,这是他特意去他家寻来的。

    冯四的家人也是如同他一般淳朴,看见陈庆卿这么一个小孩独自来到家门口求一顿饭,也是娃娃、娃娃地叫着,并给陈庆卿做了一顿以他们家水平来说很是丰盛的饭菜。

    陈庆卿在吃饭时注意到冯四的家人无意间提起冯四最爱吃这道腌菜,便将其带了过来,临别前,那家人还在问陈庆卿要不要多带点。

    陈庆卿在冯四墓前呆了许久,才缓缓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