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战国追随到两千年后 » 第三十四章 拯救白起大行动之小陈寻医记

第三十四章 拯救白起大行动之小陈寻医记

    “老爷,王龁将军的信。”老连站在白起房间的门口,手里端着一卷竹简。

    白起正坐在房中喝茶,听到老连的话,眉头微皱。

    王龁?

    他不好好的守着长平,写信作何?

    “拿来我看看。”

    “是。”

    老连将竹简递到了白起的手中退了下去。

    白起摊开竹简,双眼慢慢地扫过了上面的文字。

    【大王未明,命长平四十万,攻取邯郸。】

    ···

    只是第一句话,白起便感到胸口一阵绞痛,强忍着。

    轻轻地把竹简卷了起来,放在了桌面上。

    垂下手,仰着头一声长叹。

    此战必败,秦必大损。

    各国若是打着有违天和的名号群起而攻,定当难以招架。

    重则秦灭,轻则重创休养,尚需十几载。

    那时,大统之日,当真遥遥无期矣。

    一滴浑浊的眼泪从白起空洞的眼中滑落。

    为何,为何?

    为之奈何。

    秦王执意北上,他一生的努力,便是付之东流罢了。

    那一日,白起在自己的房中枯坐了一日,陈庆卿傍晚归家后,便沉默着再次出门了。

    第二日,白起病倒了,陈庆卿至今未归。

    武安君府不再像平日那般无人了,来了很多医生,远近闻名,却都只是摇着头,叹着离开。

    顾楠想不到,那从来都像是一柄利剑般站着的老人,会有着这般的模样。

    佝偻地躺在床上,原本只是半白的头发,此时已是全白,几乎睁不开眼睛,嘴唇苍白的打着颤。

    魏澜坐在白起的床边,还是如同往常一样絮絮叨叨,却是在骂他,说他从不让人省心,尽是会带来麻烦。

    红着眼眶,越骂却是越骂不出声。

    “楠儿,明天一早,你便早些时候来为师这里,也是时候,教你内息之学了。”

    见顾楠来了,白起微微地睁开了眼,看着顾楠,虚弱的说道。

    “急什么,庆儿外出寻医去了,待你好了再说也不迟。”

    顾楠勉强笑了笑,陈庆卿至今未归,只留下书信一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更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他口中的扁鹊传人。

    “哼,这小子,老夫只是些许小病,哪里轮得到他给我求医?”

    白起闷哼一声,却是牵动了气息,剧烈的咳嗽起来。

    “师傅,别装了,家里来了多少医生我又不是没看见。”顾楠低声说着,又抬了抬眉毛坐在床边:“师傅,我现在手里没有钱财,可没钱给你送终,莫死的这么早了。”

    “老夫还没这么早死!”白起被气的都不咳嗽了,一直半睁的眼睛都难得瞪大了。

    “明日便早点给老夫来这儿,要是不好好努力学习内息,老夫倒会是被你气死!”

    唯一让他担心的便是顾楠了,她虽然天资卓越,但毕竟是年纪大了,错过了最好的修习内息的年纪,此番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了。

    至于陈庆卿?哼,难道真以为他老眼昏花看不出这小子早就会了内息?

    都不知道吃什么长的,怎么就突然会了呢?

    白起很是不解,即便是英俊聪颖如他,当初也是一番苦学之下才初窥门径。

    怎么到了这个奇形怪状的小子身上,就,就突然会了呢?

    ……

    画面来到陈庆卿这边,他已经离开咸阳好几日了,现在他有两个选择,一是那位救过楠姐的念端,一是传说的扁鹊的传人。

    虽说医家的弟子一直活跃在天下各地,但陈庆卿有把握找到的,还是只有这两人。

    不是说过陈庆卿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剿匪吗?那深山老林的地方他可是探了不少,也结识到了秦国境内的诸子百家中不少有意思的人物。

    不过靠得过的医家传人,还是只有念端与扁鹊传人秦方两人。

    这位念端姑娘当初就是在治好顾楠后在秦国游历,结果在深山老林里赶路时又被陈庆卿逮到了。

    还有那位扁鹊传人秦方,也是在深山老林里采药的时候被陈庆卿逮到的。

    只能说缘分吧,也不知道这些医家人这么喜欢深山老林的是为什么。

    可能是喜欢边赶路边采药的感觉吧。

    其实,说实在的,医家弟子在外面行走好像不用太担心医患纠纷,陈庆卿看他们好像还挺能打的。

    就比如那个念端,她单单拿银针就射死了一条大蟒蛇;还有那个秦方,他白发苍苍的,还能赤手空拳地单挑两只老虎,甚至差点赢了。

    只能说,不愧是医家吗?

    不过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秦方对秦国很是仇视,当时还是因为陈庆卿从老虎口中救下他,再加上陈庆卿自身的性格也与他臭味相投,不然,他可不会对来自咸阳的贵族们有什么好脸色。

    当初秦国太医令李醯因嫉愤扁鹊,暗中派人将其杀害。而他作为扁鹊传人,侥幸逃脱后,当场就立誓不再为秦国的任何权贵治病,必报此仇。

    此后,他便一直游走在秦国民间,治病救人的同时传播着扁鹊的事迹。

    师父因小人陷害死在了秦国,他便要秦国所有的民众都知道他师父的故事!对他的师父感恩戴德!他要让那庸医李醯死后都留着万世骂名。

    事实证明,这是个狠人,他做到了。

    扁鹊的故事在秦国民间广泛传播,甚至连秦王都略有耳闻,那么那位太医令李醯,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

    也正是这种少了半根筋的思维方式,所以在陈庆卿救了他,并且请他吃了一顿虎肉全席后,两人成功地成为了异父异母的忘年兄弟。

    就是不知道,这回让他救被天下人唾弃的杀神,他会不会愿意了。

    陈庆卿一边赶路,一边在心里念叨着秦方,也不知道这老可爱自从当日一别后,会不会在上山采药时给老虎加餐,真是让小陈担心啊。

    前文说过,陈庆卿约有着三马之速,于是很快便来到了秦方所在的小山村。

    毕竟秦方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所以基本上都是在咸阳附近的小村子里晃悠。

    陈庆卿再找人随便一打听,便知道了秦方的位置。

    当即就提着路上捡的小兔子去了秦方家。

    “秦大哥在吗?庆卿前来有要事相求。”

    “吱呀呀呀呀~”

    有点老旧的门还是拼了老命地向陈庆卿袒露了自己不大的胸怀,开门的却不是秦方,而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约有六七岁大。

    “你是陈庆卿师叔吗?”那孩子怯生生地问道。

    “是啊,你师父呢?”陈庆卿看着眼前的孩子,突然想起秦方好像跟他提起过,他之前救助了一名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原本只是于心不忍,但没想到这孩子在医学方面竟有着极强的天赋,不比他秦方差,于是秦方便顺势将他收为徒弟,带在身边一起游医于秦了。

    “师父上山采药去了,估计很快就会回来,师叔不妨进来坐坐,等着师父。”

    那孩子将门推得更开了些,邀请陈庆卿进屋喝茶。

    陈庆卿倒也不急于这一会,便拍拍孩子的头,笑道:“坐倒不必了,我正好带了只兔子来,灶台在哪?师叔给你展露一下绝世好活!”

    孩子懵懂地指了一下灶台方向,便看着陈师叔大摇大摆地走向灶台。

    可能是陈庆卿第一次当上叔叔辈,表现欲有些强烈。

    只见他一刀将兔子再次拍晕,而后放入滚水中淹死,而后将兔子往空中一抛,手中慢悠悠地挽了个刀花,在兔子抛至最高点停顿的那一瞬间,陈庆卿快如闪电的出手,不见刀身,只见刀光连成一片,而后就是“咻咻咻”的破空声。

    只是一瞬间,兔血,兔皮,兔毛,兔骨,兔肉,五者便彻彻底底地分割开来,陈庆卿再用刀身横着一引,原本团成一团血球的兔血就成了一道细流从空中准确无误地流入盆中;而后是无用的兔毛,也是团成了一个球,不偏不倚地落到地上;之后是兔皮,兔皮竟然保持了兔子原本的样子!若不是那空洞的眼睛,孩子甚至怀疑兔子根本没死;再然后是兔骨,兔骨块块分明,一共275块,一块不少,一块不损;最后是兔肉,一整块兔肉在空中分割成整整齐齐的方块,依次落到砧板上,垒成了更大的方块,最后的兔头更是稳居中心地落下来。

    而这一切都只是发生在兔子被抛到最高处停顿的那一瞬间罢了。

    (我承认有点玄幻,也没有什么用,但写的挺开心的,开心就好)(*^▽^*)

    技惊四座,此处应有掌声,但那孩子还是傻愣愣地看着。

    就连陈庆卿都嫌他呆了。

    不过也就是小孩子罢了,陈庆卿有的是办法拿捏他。

    哼,兔肉串成一串,刷上陈庆卿自制小酱料,再洒上陈庆卿自制小调料,用火烤至焦黄,外焦里嫩,香飘四溢,旁边的小孩都馋哭了!

    【这不得迷死这孩子?】

    陈庆卿自作多情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