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金明闯 » 175 后金大明十八寨 锦州宁远争端开 (7)

175 后金大明十八寨 锦州宁远争端开 (7)

    第二天,汗王晏驾的消息,由四大贝勒带回宫中。一连十几日,辽阳城中缟素满城,举国发丧。众贝勒、贝子、福晋、阿哥、文武群臣莫不伤痛惶恐。此事不胫而走,袁崇焕也有风闻,后来得到了细作暗报,才敢上疏大明朝廷。

    天启皇帝不理政事,终日以木匠手艺为乐,但此事惊天动地,他得到了袁崇焕奏疏,其文中曰:奴酋背生恶疮,蓄愠患疽,卒于当月。

    天启皇帝大悦,令魏忠贤奖励满朝文武。魏忠贤唯恐天恩旁落,多数财帛中饱私囊,余下的分给了自己的亲信党羽,并悉数加官进爵。又一日,天启帝召至魏忠贤于身边,问道:“贼首虽死,可金贼仍存,不知何人出任寇首,忠贤速速查明,报于朕知。”

    魏忠贤得了旨意,派出两名监军前往宁远询问袁崇焕。

    努尔哈赤发丧数十日后,四大贝勒才于宫中聚首,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致推举皇太极为汗王。

    皇太极推辞了半晌,言道:“如三位哥哥真心拥护八弟(皇太极排行第八),就随我再次发兵宁远,杀了袁崇焕,为父汗报仇之后,我便登上汗位。三位哥哥清楚,在父汗临终之时,我曾许下诺言,誓要打下宁远,斩杀袁贼。若不能了却此心愿,就是登上了汗位,我也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

    代善反对道:“弟弟的心情,为兄十分理解,可是家不能一日无主,国不能一日无君。如我等四人同时领兵出征,这朝中无主,恐生霍乱。”

    皇太极想了想,对着代善言道:“哥哥,八弟有一提议,在新汗王未选出之前,我兄弟四人一齐执政,共同理事。待出兵时,代善哥哥留于宫中,坐镇辽阳。这样,便可稳定朝堂。”

    阿敏开心的言道:“不枉我们兄弟三人选你为大汗,八弟,等你坐上了大位,肯定不会亏待我们。”

    莽古尔泰也附和道:“阿敏哥哥所言不错。我也决心拥护八弟。”

    皇太极谦虚了几句,犹豫道:“只是……”

    三人看皇太极有为难之色,又请他道出原因。

    皇太极微微说道:“多尔衮三兄弟各领一旗,就是我等得胜归来,他也未必愿意臣服,要是加上大妃-阿巴亥的支持,这后果不堪设想……”

    代善思索了一会,对着皇太极道:“这次再攻宁远,少给他们三旗补充兵马,我四人合力,利用暂行大权之便,将心腹换入三旗。这样,就可瓦解他们三兄弟的实力。可就是大妃……”

    代善是老汗王的第二子,自努尔哈赤长子死后,就一直是众位阿哥的表率,加之他天生敦厚,内心并不愿意对大妃动手。

    阿敏有心除掉大妃,可见其他三人没表态,自己也犹豫不决。

    莽古尔泰浓眉倒竖,责怪道:“都他妈的什么时候了,你们还畏首畏尾,你们不敢干,我来。反正父汗死前,只有咱们四个在场,就说他老人家颁下了遗昭,要阿巴亥殉葬!”

    代善看了一眼皇太极,意思是征求他的意见。

    皇太极想到了父亲临终之言,无奈的说道:“此事改日在议吧。”

    莽古尔泰心头不悦,忿忿而出,四人也各自离去。

    皇太极处理一些政务后,心绪难平,直到深夜,辗转难眠。他起了床后,看着屋外的深夜,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后来,他想到了一人,唤来两名随从,出宫而去。因老王死后,四贝勒唯恐大权旁落,都由自己府邸搬出,住进了汗王宫殿。这次出宫,皇太极轻装简从,不久便骑马到了刘雄才府外。

    刘府中的下人,看半夜有人敲门,厌烦的在里面喊道:“哪个不睡觉的闲人,半夜来敲人家的门?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么?”

    随从中有一人,轻扣门环,礼貌道:“四贝勒爷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