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帝国之梦中世界 » 第五章 嬴政称帝天下一统(上)

第五章 嬴政称帝天下一统(上)

    胡亥静坐着不敢说话,看着嬴政阴沉的面色他的心底忽然升起一股寒意,冷彻心骨。嬴政不仅是一个教子的严父,也是大秦帝国的主人,更是一个冰冷无情的帝王。

    这位千古一帝刚刚还和颜悦色有说有笑在胡亥看来就像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可一转眼就是帝王之怒,身上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威势就吓得他心惊胆战,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

    嬴政平静下来看着胡亥不知所措的样子,开口安慰道:“亥儿不必管他们,来,我们继续吃饭。”嬴政说着拿起一张面饼,递给了胡亥,胡亥双手接过吃了起来。

    嬴政其实并不是在生气扶苏说的话,扶苏的话也有道理,他知道大秦刑法过于苛刻,但现在并不是废除的最好时机。

    他是在生气扶苏作为自己的长子还是大秦将来的君主,为何不能与自己统一战线,总是站出来反驳自己。

    扶苏有治国才能,他在心里已经认定扶苏是自己的继承人,可扶苏张嘴道德仁义,闭嘴仁义道德,一幅腐儒样子他实在不放心把现在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藏有万般危机的大秦交到扶苏手中,这一刻,他突然有了一种不想老去的想法。

    嬴政脑海中闪过自己几个儿子的模样,却没有一个合他心意的,看着低头吃饭的幼子胡亥,心底忽然升起一道希冀,失神间不自觉问道:“亥儿,你觉得人皇此名怎样?”

    胡亥正吃着饭,突然听到嬴政问自己这个问题,心底立即思索起要不要利用自己在这个世界这个时间段没有的知识思想,他知道这是走进嬴政内心的一个完美的机会,这次要是错过了下一次就不会再这般自然,可他担心自己要是介入干预了,那以后的嬴政还是原来的那个嬴政吗?

    嬴政看着胡亥茫然的稚脸,轻笑了起来,看来自己真是被扶苏气糊涂了,亥儿才十岁,能有什么想法?同时心底也失望起来,亥儿要是与他的几个哥哥一般不堪大用,自己就是真的后继无人了。

    胡亥见嬴政失望的神情心中不由得一痛,这个不被世人理解,就连自己的子嗣都不理解的帝王,心中是何其悲凉痛苦,当世人骂他,后世人也骂他,可谁知他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的深意。

    世人都知嬴政焚书坑儒,但嬴政可曾焚过一本农牧、医学等对民有用的书籍?可曾杀过一个功臣?可曾滥杀过六国遗民?杀的不过是一些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以及少许自持才高、在背后非议他的腐儒罢了。

    就连伟人都说过“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可还有一些书生砖家自称名流之辈,站在嬴政统一的土地上对其指指点点,卖弄自己的满腹经纶,可知可耻?

    嬴政够苦了,自己要还是如真正的胡亥一般无所作为,那岂不是白穿越了?这一世既然自己来了,就不会再让嬴政带着遗憾离去,自己要做当世唯一了解他的人。胡亥思索间便下定决心,开口道:“父王,儿臣觉得人皇此名,不好。”

    “哦?为何?”嬴政闻言饶有兴趣地看着胡亥,他想看看自己这个最贪玩的幼子能说出什么样的见解来。

    “儿臣虽然年幼,但也知道父王统一天下乃前无古人之事,人皇之名虽然高贵,但也是前朝出现过的,故儿臣觉得它不好,配不上父王。”胡亥说完就静静地看着嬴政,没有再说多余的话,他知道嬴政接下来的反应肯定先是难以置信,然后会是非常高兴的。

    果然不出他所料,只见嬴政在听他说完后,随意、微笑的脸就立即变了,一脸不相信地看着他,仿佛刚认识一般,随后又立即大笑起来。

    “哈哈哈,好啊,亥儿所言甚合我意,甚合我意啊!”嬴政听完抚掌大笑,欣慰地看着胡亥,没想到平日里贪玩的幼子能说出这般合他心意的话来,他第一次有一种这世上还有人懂我的感觉,内心深处竟然奇迹地感激起胡亥来。

    嬴政一阵大笑又随即问道:“亥儿,那你觉得父王取何名号是好?”

    胡亥听后惭愧一笑,说道:“儿臣不知,儿臣只知父王行前无古人之事,当称前无古人之名。”胡亥并没有说出嬴政功过三皇,德盖五帝这些话来,一个十岁的顽童能说出前面那些话来已经很让人震惊了,要是再说出这些话来就显得不正常了。

    嬴政闻言略有失望,但转念一想胡亥只是一个十岁大的孩子而已,便也释然了,不过他决定要把胡亥带在身边好好培养,日后在慢慢看他的表现。思至此处,嬴政便开口道:“亥儿,父王登基后你便跟在父王身边如何?”

    “是,父王。”胡亥淡笑回道。

    ……

    月中,八月十五,嬴政在咸阳登基称帝。

    凌晨,咸阳城内所有的老秦人在日出前起身自发而出组成一队队庞大的人潮,在城内回字形的街道上来回穿梭,人人口中高呼“大秦万年!大王万年!”让历来庄严肃穆的大秦有了一丝喜意。

    当清晨的第一缕晨曦照在这个神秘的国度时,所有人都来到了大秦历代国君在咸阳的祭礼之地。

    祭礼之地在咸阳内城与外城交接之处,与天坛大致相似,但更宏伟壮丽。这里常年重兵把守,寻常人难以接近,但今日嬴政特许百姓可以在此观礼,便有了一个个兴致昂扬的老秦人在披甲持戟之锐士冷冽锐利的目光中缓缓进入最下方的外围区域。

    祭礼之地共有四个由下而上逐渐缩小的平面,最下方是地平面,也是百姓观礼区,此处最大,往前走千米上一个长台阶是第二个平面,这里约有一个足球场般大,是朝中大臣所在之处,文右武左站成两列,文官为首之人是丞相王绾,武官为首之人是老将王翦,他们身后各站着文武官员数百。第二个平面中间位置处上个小台阶就到了第三个平面,但此处并没有站人,只是在中间位置摆放着三个庞大的青铜三足两耳鼎,作焚香之用,平面两边立着两面巨大的玄鸟红底黑旗,在其周围插着几面略小的写着秦字的黑旗,旗声猎猎。

    最上面的平面最小,只有一百平米左右,盖有一间长方形的亭子,里供放着一块刻着“国耻”二字的巨石和一口龙纹赤鼎,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国耻”石是秦孝公嬴渠梁在面对“六国分秦”之大辱时,自断二指以鲜血浇筑雕刻而成,以此警示自己警示每一个老秦人要牢记国耻,要发奋图强。龙纹赤鼎是秦武王嬴荡入东周都城洛阳时所举之鼎,武王虽然举鼎力竭而亡,但敢于挑战周天子权利的精神和问鼎中原的雄心却代代传承在每一个老秦人的血液里。

    在那些杀伐征战的岁月里、那些内忧外患的焦灼里、那些随时会被吞灭的岌岌可危里,正是这份傲骨一直支撑和激励着大秦每一代君主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才有了今天的大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