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白衣 » 第六十六章 秦家庄视察新产业

第六十六章 秦家庄视察新产业

    又在羊圈和鸡舍转了一圈后,两人告别贵叔,来到了卤肉坊。

    卤肉坊里热气腾腾,几个汉子精赤着上身在干活,透过雾气,凌綯隐约看到秦大牛手里握着大铲子在锅里翻滚肉块。常福吆喝了一声,大牛放在手中活计走了出来。

    这家伙看起来比去年见时肥了整一圈,这也是工作带来的福利,不过凌綯并不计较,俗话说“厨子不偷,五谷不收”,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凌綯还是知道的。

    见到凌綯和常福,大牛楞了一下,旋即认出了凌綯,赶紧上前躬身见礼,凌綯笑道:“这些日子把你忙坏了吧,又是杀猪卤肉,又是建养猪场的,前阵子又得让你帮着弄家具厂,辛苦你了。”

    “开始时确实忙得四脚朝天,”大牛憨笑道:“事体也多,也不知从何下手,不过乱了一阵子就有头绪了,就按照公子教我们的,叫什么‘按部就班,各司其职’。这每天安排好各人的活计,该下乡收猪的就去收猪,该上山割草的割草,该清扫圈舍的清扫圈舍,该放羊就去放羊。我呢,喜欢杀猪,所以杀猪这块是我来的,其实卤肉也用不着我,不过我不放心火候,因此有时来亲自看着点。”

    “嗯,做的不错,”凌綯鼓励道,“不过有些事我还是要多交代几句。”听到凌綯这么说,大牛赶紧吆喝众人放下手中的活计,围过来听凌綯训话。

    “这个猪呢全身都是宝,都可以挣钱,这肉自不必说了,现在长安城里的百姓都离不开咱们家的卤肉了。”凌綯徐徐说道,“还有这炒菜,如今许多家也学着咱们的酒楼做炒菜,虽然暂时味道还不怎样,但这东西多做几次就有窍门了,慢慢也就普遍了,不过咱们不怕别人学,反正他们炒菜也得用猪肉,如今这长安城附近最大的养猪户只有咱们一家,所以只能从咱们家买猪肉,这钱不也是咱们挣的吗。因此呢,这养猪场还得扩大规模,得达到一千头的规模,下一步这块大牛要抓紧落实,继续扩建养猪场。”大牛频频点头。

    此时,常福已经找热水沏了壶茶,倒了一杯递给凌綯。

    “这猪除了肉外,别的地方也不能浪费,这猪皮自不用说,可以用来做皮衣、皮靴,回头把杀猪完的猪皮硝制好了以后,晾干放起来,等着我安排人一起加工。”凌綯喝了口茶,清清嗓子道:“还有这猪毛,其实也有用处,回头我教你们如何制作牙刷。”在大唐刷牙是个问题,既没有牙膏也没有牙刷,每天光用柳树枝子来回蹭牙,让凌綯实在难以忍受了。

    “还有这猪骨头,也不能浪费,碾碎了撒到庄稼地里,那庄稼蹭蹭地长呢。”其实凌綯想用猪羊骨头熬制白磷,继而研制出火柴来,不过自己的化学知识实在太贫乏,只好等机会让吕洞宾那帮老道们先研究一下过程后再说。

    凌綯说一句,大牛等众人点一下头,只觉得凌公子知识广博,犹如天人,甚至连种庄稼都懂,简直佩服得不要不要的,要不是他们不识字,此刻都已经每人拿个小本开始记录了。

    “这夏天马上到了,天气热要注意别让肉馊了,要是发现肉有问题马上扔掉,宁可损失也不能让百姓们吃出问题来,否则一旦有事,咱们的招牌就砸了,切记切记。”从后世来的凌綯当然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知道声誉对于一个企业意味着什么。

    “这养殖这块儿,回头大牛你嘱咐一下他们,隔三差五弄点地黄什么的药材给猪羊喂喂,省得传病。还有猪圈要勤打扫,弄干净了,也能减少病灾。”在没有抗生素的唐朝,这种密集养殖最怕的就是猪瘟,一旦传染,那就是灭顶之灾,一丝挽回的余地都没有。

    “还有就是这些猪粪、羊粪、鸡粪都是好肥料,但是不能直接撒到庄稼地里,得沤熟了之后才能使用。”凌綯恨不得把后世自己知道的所有绿色循环的知识都告诉他们,“还有最重要一点,所有的脏水脏东西不能往河里排放,要是把水弄脏了,我是不依的,我宁可不干这买卖。”凌綯觉得自己有些强迫症,实际上他知道对于大自然的污染是工业革命造成的,源于第一产业的农业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但既是这样,他也不愿意看到清澈的浐河被粪水弄脏。

    对于凌东家的指示,所有的人都毕恭毕敬地听着,虽然觉得最后的那个嘱咐有些小题大做,但依然准备一丝不苟地贯彻下去。

    凌綯对于众人的态度很满意,可惜听众少了点。在后世老是不理解那种领导到地方视察,面对着陪同的人员,当场发出指示,而所有的人都拿着一个小本拼命记录的感觉,现在才知道,那种感觉太爽了,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让所有的人都听话的感觉好的事情吗?

    指导完卤肉坊的工作,凌綯在秦大牛的陪同下来到了家具厂。家具厂的大门敞开着,正有人往里拉两根大木材,院子里靠墙的圆木堆成了山,有几个人拿着刮刀正在刮树皮。高高的天棚下面是工作区域,有锯木材的,有凿东西的,有刨光的。只有鲁搬很闲,手里端着一个茶壶,东走走西逛逛,看到不顺眼的就骂两句。

    这是凌綯教给他的现代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作业,把所有的家具分解成不同的构件,每个构件都有标准的尺寸,每个班组的人员只需要掌握自己这个过程的技术就可以了,其他的不用学,构件全部生产出来组装即可。

    看到凌綯走进来,鲁搬慌忙迎上去,却是大倒苦水:“东家啊,实在忙不过来了,能不能先别接这什么订单了,这连轴转都供不上啊。”

    “人家主动送钱你说咱们能不要吗?”凌綯笑了,“人手少可以再招人嘛,反正这附近的老百姓不是有得是嘛。”

    “这三里五乡的但凡心灵手巧的我都招过来了,”鲁搬苦笑道:“甚至心不灵手稍微巧的我也要了,主要就是这木材啊,”鲁搬一指这圆木堆道:“这木材的水分晒干总须些时日吧,这是老天爷的事儿,来多少人不管用啊。”

    “就这点事儿啊,”凌綯对于古人的智慧有些失望,“这日头晒得慢,你不会想办法加快这个过程吗?”

    听凌綯这么说,鲁搬顿时来了兴致,“加快过程?敢问公子如何加快?”

    “这木材里的水分是靠着太阳晒把水分蒸发出去的,是靠着外界的热量,可光靠日头没有那么多的热量,这时候你可以额外加热啊。”凌綯循循善诱道,“比如在一个大炉子里,下面点一些炭火,把木头架上去慢慢烘,这些是不是很快就干了呢?”

    还没等凌綯说完,鲁搬就明白这意思了,他一蹦老高,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我这就让人用石头砌个大炉子,把木头放进来烘干。”

    “火别太大,小心烤成木炭了。”凌綯笑着嘱咐他,对于鲁搬这样的大匠,只需要稍微点拨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