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月春秋 » 第五十五章 中规中矩

第五十五章 中规中矩

    李青城的封赏迟迟不来,主因在于朝廷对于封赏多少争论不休,剑门关前期主持防守的是白存礼,虽然一度有失城风险,可这没发生的事情不能拿出来做论证,所以给了他一个中规中矩的封赏,镇守九环关。

    李青城在开战期间离开剑门关,有渎职之嫌,但前线将军有临机决断之能,也没说过不准大将军偷袭粮道,而且,他又有力挽狂澜,解剑门关于破城之危,怎么封赏,确实头疼,所以,先把其他人的封赏下发,再单独议论他个人的。

    战争结束,礼部官员派去梁国吵架去了,兵部忙着调度冀州兵马事务,

    李青城的事耽搁来,耽搁去,快拖到过年了。

    “众爱卿,再想想,对于此事可有良策?”

    齐皇端坐龙椅,心不在焉的询问,李青城是个矛盾人物,牵扯到青州,后宫皇后是他妹妹,孙贵妃的哥哥跟他关系匪浅,而且他又在京都生活多年,跟很多官员认识,不说皇后那一层,皇帝都跟他有些许关系,很多官员宁愿不说话,也不想多嘴,皇帝问问,就支支吾吾说两句,不问就当忘记了。

    礼部放着两份圣旨。

    一封,镇北侯,实封属地,剑门关侧祁郡,比之一个小世家,多少人有名无实,白存礼的定北侯就是虚封,只有名号而已。然而,皇帝不同意!

    另一封,就封号不同,祁王。

    齐国开国以来,仅仅十二位异姓王,第一位镇国大将军出来了,这第十三位异姓王也不远了,没成想这么快。

    面对皇帝的询问,群臣都不做声,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楚王称病,两月未早朝,丞相朱鹜两边和稀泥,今天楚王来了,三方势力齐聚,很多人心中认定。今天就会敲定结果。

    楚王默不作声,朱鹜低着头不言语,楚王世子左右看看,悄悄的往殿门口移去,没有楚王盯着,他们两兄弟就放飞自我,这次也是楚王生病,皇帝特许他回来,还没两天,人就跑的没了踪影,不是今日朝会,还见不到他的影子。

    “都不做声,那就照着发吧,今日还有何事?”

    招呼身边的小太监去把圣旨让礼部盖印,兵部下发,齐皇伸了伸懒腰,打算退朝。

    “无事!”朱鹜左右看了看,回答皇帝。

    “退朝!”

    随着太监高声,皇帝走后,众官员议论纷纷。

    楚王默认,丞相默认,那结果就这么定了。

    以后,又多一个祁王世家!

    楚世子是不敢跑的,他得扶着生病的父王回府,李青城的事他不参与,从小如此。

    到底是封王,他还是有些触动,不过想了想就放下了,他是个混吃等死的人,想这么多做什么,又不是他三弟!这二弟没回来,着实可恶,还好妹妹没回来,不然他一个人在家,可撑不住。

    皇帝回到后宫,习惯性往静妃住处走去,走了一半,想了想,又返回,前往皇后寝宫。

    一后两妃,他更喜欢王氏女多一点,另外两个年纪偏小,还是爱玩的年纪,他深宫多年,本身就是个安静的性子,更喜欢沉稳,安静一些的。

    相对来说比较偏爱静妃。

    不宣驾来到皇后宫外,李清河还在睡懒觉,吩咐几句关心问候,转道去静妃处。

    丞相朱鹜出宫,径直去了城外南山道院,定定心性,现在朝中诸事,他已放手给兵部钱尚书,只要不偏离大方向,他不会去多嘴,他是前朝之臣,很多东西看的明白,该退就退,要不是新皇心腹少,这次论功行赏,很多占着窝的人都得挪挪位置。

    多数时日,他都在这里,来年新皇改元明熙,他就打算让位,告老还乡,如今他已六十多了,人生的巅峰荣辱,大起大落,他都经历过了,能平安度过晚年,比什么都强,齐国已经不需要他这个老头了,从这次事情来说,他的处理方案有些保守,他不适合现在的齐国政策方针,或许是人老了,心态平稳一些,不论什么理由,他是那个格格不入的人,与其强行融入进去,最后被别人撵出来,不如自己自觉一点。

    今日,来了客人,正是卧病在床两月有余的楚王,外人看来,楚王称病只是装装样子,对于朝中诸事论断展示下存在感。从李青城一事来说,楚王不来,不落定此事,确实符合楚王装病的论调,这不时间快来不及,他人就出来了。

    “你也来静静心?”

    难得的朱鹜主动开口,楚王颇为吃惊。

    “来看看,当年我们三兄弟经常来这里喝酒聊天躲清净,如今,就我一人了,看看看。”

    “这么多年,你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不是我确实病了,你也不会主动与我说话吧。”

    沉默片刻,楚王略略自嘲。

    “那你当年又为何对赵王见死不救,反而落井下石?”

    朱鹜问出了与流传相反的话,正如楚王称病一样,他确实是病了,早朝天色昏暗,现在看来,却是病的不轻,面色苍白,无一点血色。

    “落井下石?哈哈,确实是落井下石。”

    笑了一阵,楚王接着说。

    “皇兄问我,是我去武关镇守,还是三弟去,我回答我去,没等我回府,就传出了赵王全家下狱的消息,当日在场的人除了凤铭以外,还有我家两个儿子,除了这三个,其余的人都已经处斩,殉葬皇陵。”

    “所以,是赵王也行,是你也可以。”

    “不是,从始至终,都是他,原因很简单,家事。”

    说到这,楚王默然不语,最是帝王无情家。赵王能不死,当时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们俩的关系并不怎样,这你也知道,这里虽然是我们三人常来的地方,也仅仅是三个人一起,大多数时候是我找他们两个来而已,不要市井茶客的样子,没你想的那样,事情其实很简单,老三到死都不知道,我也是皇兄临终之前告诉我的。”

    “唉,起因就是老三改了我跟他的封号,皇兄被立太子,我们两个封王,他跟父皇说了,更改封号,但是,只改了册封圣旨,当时剑门关大战,后续的其他名称皆没有改过来,我家现在还存着几封名字跟封号乱七八糟的圣旨,我也因此在军中崭露头角,父皇也动了改换太子的念头,皇位在那,谁不想坐坐,后面的事你也知道了。”

    “兵权只是为了保我两个儿子而已。至于是保老三,还是落井下石,都是政治需要而已。”

    “要退了?”

    “是。”

    “如果有一天,要你死。”

    “死则死矣。”

    两人放声大笑,也不知是谁骗了谁,总之景元一朝后期,国政平稳,无风无浪。

    “秘密说出来就不叫秘密了。”

    “哈哈,做事还不行,做人还是可以的。”

    楚王说笑两句,想了想朱鹜的问题,摇摇头,叹息一声。

    “天命吧,执着一念,以致心魔,李向哲,李炎,皇兄,你,我,此生都难逃这一劫啊,至于剑门关,我放手,你们也放手。唉,天命如此,人力难为。”

    “陛下伪造皇后的书信,定下李青城与你女儿的婚事,排除在外的王家也被绑在这条船上,剑门关自此势力均衡,各家同心,剑门开天之势就此功成!”

    “将来也能保我楚王府不被清算?哈哈,你们直接调动天门关兵力,这叫保我一命?”

    “那是你先动青州!”

    “不动?被你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本王当年并无他心,他们是,你们也是,这些年,本王受够了,谁也不能再肆意干扰更改本王行事!”

    “陛下对你与赵王并无恶意。”

    “可他挑起了事端,既然他下了战书,本王接着就是!将来皇位是否改弦更张,各凭本事!”

    “人,是会变得!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还没看透人心,五个包子分给五个乞丐,一人一个,一个包子分给五个人,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均匀的咬一口,也不会想着自己吃的多,总觉得别人吃的比自己多,三岁小孩都懂,你们不懂?”

    “你,你!”

    朱鹜堵的说不出话来反驳,颤抖着手指着楚王,楚王来回走动,肆意的嘲笑着他。

    “这时间,最善变的就是人心,你朱鹜,朱大丞相,难道就没有一点私心?从来没有想过背叛?皇兄驾崩当日,你有过考虑其他人吧!”

    变动心神的瞬间,两柄利刃从朱鹜身前透出!朱鹜瞪大了眼看着楚王,至死,双目难瞑!

    “禀王爷,外面的人都清理干净了!”

    “嗯,下去吧,收拾干净!”

    “是!”

    楚王走到朱鹜身前,看着死不瞑目的朱鹜良久,到底是没有伸手将双目合上。

    “到下面,帮我给皇兄捎句话,剑门开天,必在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