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月春秋 » 第四十八章 老夫李炎

第四十八章 老夫李炎

    楚承的败退,给梁军的进攻影响,也就那么一滞,之后并没有多大影响,正如他自己想的,醒来重新来过就是,能登上一次,就有第二次。

    要说其他人这亏了一点,那亏了一点,思齐无忧是赚了个盆满钵满,破烂兵器,甲胄,羽箭什么都捡,弄回来修补再卖给严嵩山,谁能想到,她还能带着铁匠和铁匠铺过来,要不是时间不够,估计她还能找着郎中什么的来收费看伤。

    严嵩山也不予计较,就按照匠作监的采买价格买,让思齐无忧赚了不少,那是看的其他氏族眼红心热,完全忘了之前嘲笑别人的事。

    就是一晚上叮叮当当敲得头疼,也不敢说,谁让人跟严大将军有关系呢,还是东部大哥!

    第二日,离得近的几位氏族王爷顶着黑眼圈出现在众人面前,年纪大了,睡的浅,一晚上睡不好,敢怒不敢言。

    今日来的人不少,半夜也来了不少人,孙不惊也在清晨时刻赶到了这里,第七日,所有人都等着这一天,毕其功于一役!

    闭门半天的白知行也出现了,跟孙不惊有说有笑的,远远看到思齐无忧和严嵩山并行而来,也没有起身的意思,孙不惊有些奇怪,倒也不在意,谁还没点坏脾气,他不高兴了,梁帝那他也不去,称病去钓鱼也是有的。

    “拜见丞相!”

    “严老弟多礼了,这位是?思齐公主吧!”

    “无忧见过丞相大人!”

    “虚长你父王几岁,怎么叫我你随意,哈哈。”

    孙不惊开了句玩笑,也不等听思齐无忧的下文,就急急忙忙的严嵩山拉到一旁去了,丞相大人密谈,也没人敢偷听。

    思齐无忧也没有搭理其他人的意思,年轻人够不上和她说话,年纪大的觉得她是个年轻人,说不到一起去。

    把玩着手腕上的镯子,独自坐在一边。

    “老严,哥哥问你个事,那剑门关的李青城,是不是不在城里。”

    “你怎么知道了?”

    “果然!”

    严嵩山一头雾水,虽然孙不惊以丞相的身份坐镇天狼关,但军中的奏报都是直接送回帝都兵部,不会送往天狼关,所以,按道理来讲,这情报孙不惊是不应该知道才对,那其中肯定有其他原因。

    孙不惊略微沉吟,接着说道。

    “我从天狼关出来没多久,就被一伙齐兵截杀,在发现有截粮道的齐兵北进,天狼关已经做好了应对之策,没想到去的是大宗师,所以我想,李青城多半在那边,那么现在我来了,也就是说,李青城确实也在了!”

    “李青城确实不在剑门关,那就是在我们后方!”

    严嵩山皱眉思索,这可不是好消息。

    “嗯,我一会安排好,重轻甲骑兵都调到后方,应对冲击应该不成问题。”

    “这些你安排。”孙不惊的声音又小了几分。

    “粮草已经秘密运抵白狼关,武关可以安排了,烧了不少假的,消息应该都传了出去!”

    “嗯,剩下的我来安排。”

    两人相视一笑,笑容里说不出的猥琐。

    孙不惊回到人群接着客套,严嵩山则回去布置兵力分配,原本的安排需要做一下调整,以应对李青城带来的变化。

    不得不说,李青城确实成长的太快了,十年之后,将会是怎样的存在,大梁境内还有人是他的对手吗?

    甩开不切实际的想法,严嵩山快步走回中军大帐,召来传令兵,散开地图,开始下达命令。

    楚承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了,整个军营空荡荡的,人有点懵。不过也大概猜到了情况,找了点剩饭吃了,往前军赶去,他麾下的兵马被严嵩山收了,责令戴罪立功,算是对他擅自出击的惩戒,丞相也没异议。

    一眼望不到边际,到处都是人。

    三军整齐排列,一个个方格!

    严嵩山的指挥台离剑门关城墙一箭之地,一军主将尚且如此,其他人岂敢不拼命!

    原来进攻半个时辰,更换一轮,现在取消轮换,不死不休!

    校尉(普通两千军)死了,副尉顶,副尉死了,督尉(千人)顶上,总之,不得后退一步。

    杀后退者,等同杀敌两人!故意杀人者,全家连坐!

    城墙下,密密麻麻的人,滚石擂木投石一扔,一死一大片。

    楚承前几日攻占的百米城墙起了作用,攻占之时,将投石车,弩车损坏殆尽,有的地方就连外围一侧的墩子什么的都拆了,百米范围,漏洞百出。

    由于梁军不给喘息时间,没有布置太多守城器械,有的地方没了遮蔽,梁军羽箭威胁之下,齐兵是头都不敢露。坚守一日,已是不易。

    能登上城墙一次,就有第二次。

    梁军再次从这里登城。其他地界尸体都已经堆到了城头,加上侧方威胁,很快也踩着尸体上城。齐兵已经没有时间准备滚石擂木,防线大破,城头顿时一片混乱。

    不时有一支羽箭射到严嵩山附近,仍然有一些神射手想趁乱射杀主将,擒贼先擒王。严嵩山自是有所依仗。与孙不惊高坐台上,静观剑门关大战。

    思齐无忧来了这么久,还没见到楚承这个幼识,此时她待在后方观战台,自是无法与楚承相见。天狼关前偷袭孙不惊她是不知道,但心里也隐约觉得,李青城应该快来了,加上各个部族的兵力,梁军不下五十万人,累也能累死城中的守军。

    城不破,军不出,九环关的三万兵力不来支援,仅凭剑门关里的七万余守军,就算只攻一门,打了这么久,也是捉襟见肘,其他几门又不能真的不防,一旦让他们钻了空子,剑门关就彻底完了,这就是阳谋,不得不自己走进去。

    预备兵力已经全部投入进去了,堪堪顶住进攻,也撑不了多久,一旦消耗完,这北门失守是必然之事。

    “抽调其他三门九成兵力!维持巡逻站岗就行!”

    兵力陡然增多,梁军自然看的出来,唇亡齿寒,当断则断!

    你敢分兵,我就全军尽出!

    以命搏命,看谁的命硬!

    “梁军,他们怕是要顶不住!”

    李炎没有回话,也没有其他表示,楞楞的看着天空。

    人算不如天算,李家是这样,二哥是这样,李青城也是这样,躲不开的宿命吗?白狼关,武关丢的太快,让李青城的计划从时间上来说,有些吃紧,得知李青城北上,他便明白他的想法,换做是自己,也会这么做。

    把梁军后方搅乱,造成足够威胁,分散梁军注意力后,再返回剑门关,只要撑住半个月,梁军不战自退。原本时间足够,可惜。

    所有人都觉得,守住半个月不成问题,就连丢失的武关在梁军撤退后也能收回,可没有人去算上那两关丢失的时间,造成了剑门关提前,最起码十天时间面对梁军,如果梁军死磕,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供他们选择。

    现在,第七日就已经快要守不住!

    既然天命如此,那我就逆天而行吧。二十年前来不及,这次就看你来不来的及回来了!

    “命!步兵进城协防!”

    “全军出击!”

    “是!”

    李炎亲率五千青州骑兵,兵锋直指剑门关外梁军大营!

    对于其他两关的动向,梁军已有布置,青州军出城,等候多时的梁军迎头对上,然而一个冲锋,梁军从中间被穿个口子,后续步兵左右合围,不消片刻,五千梁兵全军覆没!

    “哈哈,梁军真是不堪一击!”

    “少废话,这只是杂兵!”

    训了一句得意忘形的将领,李炎不做停留,中间稍有阻拦,也是顷刻间化为乌有。李炎之锋,不减当年!

    “报……左翼,李字旗号,四五千人,轻骑兵,离我军四里地!”

    严嵩山听的直皱眉,这么快?从第一次报告出城这才多久,关前一批,又派出一批,都没拦住。

    严嵩山捋须皱眉,孙不惊虽然也在,但阵前也没他说话的份,安心品茶。

    习惯性捋了两三下,无视一旁想请战的楚承,严嵩山开口。

    “郑时,领本部兵马出战!”

    “末将领命!”

    一声震喝,将领中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出阵,拨转马头疾驰而去。

    动用中军?孙不惊略微惊讶,倒也没有质疑。军令一出,将帅服从。更何况他一个外人。

    楚承悻悻的缩了回去,冒进了,遇到硬骨头就想上,在武关还记得给别人留点汤,到这又忘了,功劳不能都是自己一人的。鹤立鸡群是出众,但那样也危险,没有朋友。

    剑门关的攻势进展,得益于自己,就算擅自出击,功劳也比罪过大,或许都可以博一个郡候。

    看严嵩山的眼神,大概自己到战事结束都没有机会出战了。

    “嘿,敌将何人,报上姓名!”

    千军万马,也没遮住郑时的大嗓门,说的很厉害,不知道是不是样子货,那些杂兵他可看不上眼,充其量就是拿着刀枪的百姓,甲胄都不齐全。

    不能回去元帅问起来,连个名字都不知道。

    “老夫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