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月春秋 » 第十章 启程

第十章 启程

    李青城回师剑门关,吴家也分家完毕,吴崇年带着愿意跟随他去剑门关的人走了,人不多,毕竟青州李家根深叶茂。

    一行人行进在前往剑门关的路上,吴崇年经营吴家多年,还是有不少人得过他的提拔照顾,而他们不愿意跟着吴崇年前往剑门关,还有一个原因,关于剑门关的一段往事。

    剑门关,又被齐国人戏称三险关,三险关,无天险,无水势,此为两险,平地而起的一座城关,由于没有天险地势可用,自它开始建设,就成了梁军的固定靶子,取代武关成为北梁的主攻方向,以前梁军从此处攻入齐国,左右武关,芦岭关,梁军还要考虑被包饺子的危险,建成之后,因为无险可用,易攻难守,被粱将利用,以此围点打援,而大齐势弱,常常处于守势,平原野战偏弱,此处也就成了粱将屡试不爽的建功立业之地,此关也就慢慢被戏称第三险,人险,武将送命之地。三险关就此得名。

    青州军神李向哲也死在此处,更是让齐国将军畏之如虎!

    以至于它的本名剑门关,渐渐不在民间提起,不管是齐将,还是当兵吃粮,最不愿去的地方,十死无生之地!

    原本好好的口袋地形,非要在此处先扎上口袋,战事糜烂,也让不少人质疑齐皇的决定,剑门关成了众矢之的,鲜有人注意到自从建成之后,除了二十年前那一次芦岭关被破,剑门关以南再没有被梁军进犯过。

    注意到的人也不会去说,这种安定,是以剑门关将士的命堆出来的,拿人命换安定,没人能肯定是对是错!

    一直守只能被动挨打,齐皇也不想一直被动,将防线前推,顺便磨炼齐国将士的野战能力,固守城池只是守成而没有进取!

    青州骑兵的辉煌,也只维持了五六年而已,随着李向哲的战死,齐国又回到固守的境地。

    长时间固守不出,进攻能力不足,人才缺乏,失去了一位进攻大将,整体就会垮塌。

    “爹,为什么不跟着爷爷他们一起走,就我们这么点人去剑门三险,跑去送死吗?”

    吴崇年的大儿子吴存光对父亲的选择颇为不满,开始吴崇年让收拾行装,还以为去西北建功立业,跑去跟他人吹嘘,搞了半天,他们一家率先成了逃兵,走的时候他都觉得没脸见人。

    吴崇年撇了一眼儿子没说话,剑门关已不是从前了,经过卫老将军十数年苦心经营,很少有需要支援的险要情势出现了,近年来更是不曾出现粱军围城之势,梁军虽然主要兵力集中在西侧,攻打楚国,但是剑门关两次支援芦岭关,虽双方兵力都不多,但是很少有人去注意,两次支援均是野战,齐军的战损比梁军的要少许多。

    这些都是吴崇年花了大价钱在梁国买来的,齐军要说平原野战打赢了梁军,基本上都被认为是在吹牛。

    这也是吴崇年选择剑门关的原因!已经看到了它崛起的势头,虽然目前仍然危险,但锦上添花永远没有雪中送炭珍贵!

    这些年自己攒下的家底,全部投入进去,不说能改变剑门关的实力,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吴崇年瞒着家族做了不少准备,他也知道,吴家各房子弟都在准备,一旦吴长懿去世,吴家就此分崩离析,断绝了仕途,绝了大多数人期望。老一辈年纪大了,想要安定,年轻人的血却是热的,没有人能看着别人出人头地还能安心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动心。

    有些东西越是禁止,就越是有人忍不住去碰,这些年触碰禁忌的人不在少数,吴长懿一心忍耐,等待大机会,也是让年轻人越来越安耐不住,若不是这次西北事件,吴家可能就此结束。

    各有各的选择,那些不跟着来的人,吴崇年也不怪罪,以后若是真的乘李青城东风,东山再起,他们来剑门关,他依然欢迎他们的加入。

    剑门关,正如上代齐皇给它取得名字一样,剑开中门,开天之势!

    吴崇年期望!

    希望吴家可以和剑门关一样腾飞。

    剑门关或许,就要回到原本的位置,大齐中门之柱石。

    吴崇年兀自思索,吴存光讨了个没趣,家宅琐事,吴崇年一般不过问,就如吴家人见到的一般,吴夫人说了算,外人却不知,一旦吴崇年决定了的,没有人改变的了,吴存光也不敢多说,不过想想这些年父亲的决定都没有什么错的,也就不在纠结这件事,溜到后头人群里吹牛去了。

    马车内,吴夫人看着自己唯一的女儿,满心苦涩,女儿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虽然吴家已经没落许久,自己女儿那也是倾国倾城之姿,天生丽质美貌一方,又是温柔贤惠的性子,怎么也能找一个好婆家。

    可是,每有提亲之人,便被吴崇年推阻,这些年没人说,她自己也慢慢懂了,甚少看到她笑了,一个人躲在屋里不出门,往日的小姐妹也不来往了。

    吴崇年事事顺着自己,唯独这件事,从不松口。

    看着已过双十年华的女儿,吴夫人又是一阵心疼,想着法子让女儿开心,“妍儿啊,娘也好些年没回过娘家,此行,倒也不得不去,你舅父他们就住在剑门关附近,没有到了家门口不去拜访的道理,等一切安排妥当,你随我去一趟,顺便游玩几日,散散心!娘也想出门转转。”

    “好啊,娘,我还没去过外公外婆家呢,可要多过几日!”吴冰妍展颜一笑!

    看着懂事的女儿,吴夫人心中更加疼爱,伸手将女儿揽在怀里。

    吴夫人不敢往婚事上说,也不好往小字辈上面寻,一说就会联系到这事,这不是她做得了主的,说出来徒增烦恼。只能说一些风土人情。

    “这么多年没回去,所幸你外公外婆还在世,不然我真的就没脸回去了,不说这些了,听说那卫府别苑有不少梁国境内的奇花异草,到时候咱们一起去观赏,见识见识奇景!”

    “卫府咱们进的去吗?”

    “那是别苑,你大舅舅在军中有些地位,说是什么战营将军,让我们去游玩一下还是可以的,再说,这次前去剑门关,咱们家准备了那么重的礼物,那李青城多少给个将军职位,才不枉费咱们的东西!光看咱家的面子就足够了。”

    吴夫人对军营的东西不了解,自家女儿更不了解,卫府的别苑,就算她舅舅帮不了忙,花些钱进门看几眼总是可以的。又不是去偷去抢什么的!

    已经临近中午,又是连夜整顿出发,一行也俱是人困马乏,腹中饥饿。吴崇年毕竟经商多年,这点察言观色还是有的,立马安排安营扎寨。

    远离城镇,前后只有几个小村落,吴崇年安排人去村子里买些吃食出来的匆忙,准备不足,只能边走边补充物资。

    此时扎营,所有人都好好休息一下,明日再出发,人困马乏,赶路也不安心。

    吴存光已经跑的无影无踪,耐不住性子去安排这些琐事,他也不想待在这里,早在第一批人里就混进去买东西去了。

    明明家里有这么多下人账房还有管家,很多小事吴崇年还要亲自过问甚至动手,这是吴存光所不能理解的。

    有一件事,他理解的很清楚,脾气不好的人躲远一点,所以,有他姐姐在场的地方,他是能躲多远躲多远,吴冰妍这么大还没出嫁,在家里跟她有关的事情就是火药桶,一点就炸,有时候过节,他宁愿躲起来,第二天挨骂也不凑到近前。

    吴夫人带着吴冰妍四处转一转,最近这几年,吴冰妍甚少走出家门,此时看看外面的天空风景,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吴夫人没看到儿子,儿子躲着女儿她是知道的,一家人仿佛只有三个人一样。

    安营扎寨,吴家人干的热火朝天,此时看不出刚才路上显露的疲劳感,尤其是年轻人,干劲十足,仿佛已经进入军中一样,帐篷搭得歪了一点都要重新修改。

    吴长懿本心是好的,压着他们进入仕途,没有背景,吴家衰落,进入吃人的仕途,也只能是成为别人的垫脚石,或许从一开始就完全禁止,让他们做一个纯粹的商人会好很多,也不至于总有人想迈出那一步,接触的多了,总想去试试,就如赌博一样,看着别人输,别人赢,总觉得自己比他们强,进了场就能赢钱。

    没经历过痛苦,不会理解有多痛。

    如今吴长懿等来了机会,却已经没了权利,吴崇年的离开,开启了吴家分离的进程,分家已经提前到来,走完这一程,就是吴长懿的仕途最后一程,历史舞台已经没了他的空白可以让他挥毫,今后吴家的兴衰决定,就再跟他没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