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月春秋 » 第七章 分家

第七章 分家

    青州城外东北方二十里,落英山坐落于此,不少人家依山而建,吴家铺子便坐落在此处,几十年前吴家败落之时,不仅外部压力巨大,族内也是纷争不断,后来除了跟徐家联盟之外,还有一部分人迁到此处托庇青州。

    村里大部分人都已休息,此时的吴家铺子一如往常彻夜长明。

    吴家宗祠内,族长吴长懿正召集族内年轻干练子弟及族内长老商议大事。

    起因是西北吴家派人前来,希望吴长懿说动青州王出兵白狼山,以解白狼山被围之难。

    齐国北疆三镇原本是武关,藏金谷,芦岭关,后来梁国建了白狼关,齐国建了剑门关,白狼关建成之后,剑门关成了梁军主要进攻方向,正南的武关倒成了其次。这也使的武关地位下降,

    当年赵王被放逐之地,便是武关,这些年,剑门关,芦岭关依次成为梁军兵锋进发之地,赵王镇守此处十余年,未失一寸土地,重新恢复爵位。

    北出武关沃野千里,天险难关少有,白狼山,便在武关之北百多里处,白狼山以北五百里外横亘一条百米宽的白狼河,天下第一关天狼关便坐落建于此,横跨白浪河,白狼山高不过四十米,由于别无天险,便发人力,白狼山一分为二,建两关,白狼关,小狼关。

    两月前,白狼关兵力前出小狼关,徐家号称徐白虎的徐百川趁机偷袭白狼关,徐百川集中兵力攻下白狼关,而粱将严嵩山也是达成计谋,占得武关外围所有岗哨子城,将所有齐兵围困在武关之内。

    这件事却并没有在齐国朝廷掀起多大风浪,齐皇不闻不问,兵部也就识趣的放任,毕竟是世家兵力,武关还在,并未危及根本。

    梁朝也并未增兵,双方就此兵力展开鏖战,小世家的弊端就此展现,粮草不足,内部多方掣肘,徐家联盟军多次突围无果,主将徐百川也在突围中丧命。就此,陷入颓势。

    不过奇怪的是,梁军仅仅是止住他们突围,并未有其他动作,这也是徐家联军还能坚持到现在的主要缘由。

    然而,半月前,齐皇在朝堂之上晕倒,彻底打破僵局。

    梁军调动频繁!

    他们本就多方奔走无果,现如今梁军有了冬季到来前结束这场战争的打算,白狼关事关三家生死,不得不再下血本!

    吴家也就找上了当年青州王帐下效力的吴长懿。

    青州王虽不如两个弟弟出色,但也是一代枭雄,一度主政整个北疆,那也是叱咤梁齐两军的传奇人物,吴长懿亦在他帐下效力,这些年托庇青州,能安心养老,安度晚年,不得不说得益于当年军中的情分。

    吴长懿坐在主位之上,静静看着大堂之上的老老少少们争论,大多不愿掺和此事,西北吴家已是一个烂摊子,不如他们重新投效一方势力,这些年也积攒不少家底。不至于投到那个无底洞里面!

    到底是老了啊,年轻人志在四方,不会拘泥于家族这些条条框框,他们出生后,没有了世家大族的荣耀与风骨,回想起自己年轻时驰骋疆场的日子,不知不觉走了心神。

    回过来神时,就看到那么些老家伙看着自己,满眼希冀!

    吴长懿心底对于年轻人的选择是认同的,但他不愿意!他有他的世家傲骨,他要以冀州吴氏死去,哪怕没有坟墓尸体扔在乱葬岗,也不死后被人当做祖先供奉!

    他要延续那个破落的世家风骨,哪怕付出一切!

    吴长懿看了看那些说的脸红脖子粗的年轻人,吴长懿长叹一声,伸手压了压。

    慢慢的,你推我搡的,所有人都静下来了!

    吴长懿理了理思绪,“老大,老四,老七,其他人到祠堂外等候!”

    “是,族长。

    人群散去,议论纷起。

    “你说族长会怎么做?”

    “不知道,等会看结果呗!”

    “我觉得会回去,族长私下里特别注重门面,哎,回去干嘛?”

    “就是,还不如我们重新投效一方,何必去趟浑水!”

    长老们也唉声叹气的出去了。只能坐等族长决定,这是他们最后的希冀!

    众人离开,吴长懿看着剩下的三个,老大是自己长子,平素最听自己话,老四过于激进,此行怕他要反对,老七是自己三弟长子,与老四关系非常。这些年家族事务已交给他们三个处理。理了理头绪,吴长懿决定先听听三个人怎么说,以不变应万变。

    “如今的事情,你们三个也都清楚,我老了,以后吴家就由你们哥几个掌舵了,你们怎么选择我都支持,黄土都埋到脖子了,我呢,也没什么看不开的,该享的福享了,该受的罪也不少,就一句话,认真抉择,你们不仅仅代表你们一家,后面还有其他人的命也在你们肩膀上!”

    三个人相互望望,族长这是要分家吗?

    “父亲做主就是,这些年一向如此!”老三记得从自己懂事起,大哥就是一直这一句话,全凭父亲做主,几十岁的人了,跟个没断奶的娃娃一般,家里事情也不做主,大嫂说什么是什么,屁都不敢放一个!窝囊!

    今日老一听大哥又是这话,好不容易等来机会,父亲松口,岂能让你一句话破坏了!

    吴家迁到此处,不禁止结交权贵,但严禁族内之人参与,就是从军都不行,等于断了入仕之路。

    你可以看,听,说,就是不能做!

    老三果断拒绝如此安排,站起身打断大哥的话说,“爹,儿子不想这么浑浑噩噩的活下去了,咱们吴家儿郎也不比那些世家大族的人杰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腔热血岂能白白浪费在那些铜臭之上,一句话,这次北行,我去定了!老七,你呢!”

    “我跟三哥想的一样!”

    老三,老七立主北进,吴长懿心怀大慰,不管他们怎么想的,拿这次北上当垫脚石也罢,结果都是一样的!

    老大不反对,这事就算是这么定了,年轻人由他们去说服。众志成城,吴家兴起有望!

    西北吴家这些年也不差,慢慢有了起色,这里也是在青州王的照应下,逐渐起家,商谈之前,吴长懿已经见过青州王,并说动青州出兵,代价是冀州剑门关以东所有地盘,不仅包括吴家,还有其余两家的一部分,当然,吴家仍旧能在冀州拥有一席之地。保留吴家祖辈宗宅,占有冀州两郡之地。

    吴氏家族自此成为李氏附庸!

    然而吴长懿在吴家已经没有绝对的话语权,人老了,逐渐放权,所以,才有了此次商谈!

    西北吴家想要迁出,需要这边的财力支撑,毕竟他们大部分身家用来打白狼关战役了。青州出兵,也需要他们先做出诚意出来!

    还得试着说服长子,这些年自己无心仕途,现在想想,吴长懿也是自嘲一笑。

    “既然你们两个做好了选择,那就出去做准备吧,不日我将去青州面见王爷!”

    “吴家有你们,当会再次兴盛,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可惜啊!”

    “伯父莫要灰心丧气,我跟三哥定当努力,让伯父见证吴家辉煌!”

    “是啊,父亲定会长命百岁,与我等一起,万人敬仰!”

    “去吧。”

    对自己父亲如此好说话,着实出乎意料,不入仕途是吴家忌讳,轻者家法,重者逐出门墙。

    哥俩相携出门,临走不忘鄙视大哥一番,他日,看我们飞黄腾达吧!

    “崇年,坐下吧。”

    不料想吴崇年跪下了!

    “儿子要违背父亲心愿了,望父亲莫要生气。”

    “跪着做什么,快起来,我正要跟你说说这件事!”

    等等,吴长懿内心一震,默思一二,“你要去剑门关!”

    吴长懿有心阻止,却无力改变,当年家族内部理念不和,做鸡头还是牛后争吵不休,来青州,就是打算乘青州之势顺势而起,结果青州颓势,自己也是蛰伏多年,本来已经无望,梁国改变国策,主攻西部,与齐国虽然战事不断,也都是小打小闹。

    乱世,才是枭雄的时代!

    自己花甲之年才等来机会,可正是等了太久,权利已经分散出去,长子要另谋出路,自己竟无可奈何!

    “也罢,人各有志,既然分道扬镳,选好了就要走下去!有空回来看看!”

    有进有退!

    吴崇年拜别父亲,并没有过多言语,分家已成定局,族中自有不愿西去之人,剑门关虽险,也是富贵之地,富贵险中求!

    安定了半辈子,吴崇年第一次抉择就是拿命去赌!

    此生,父子俩便是永别了吧!吴崇年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拿身家去赌,心气怎能软弱!

    吴长懿看着长子离开不发一言,心绪复杂。一言难明!